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邦momo) / J1000 網頁視覺設計助理 / 符合度分析
J1000 網頁視覺設計助理 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邦momo)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未具備
要求經歷1年以上
設計助理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蒲朝棟

主任

11/08 11:00

AI 時代,你該追逐新技能還是強化舊優勢?給迷惘工作者的「斜槓生存指南」
你最近是不是也被 AI 相關的新聞轟炸到不行?
聊天機器人會寫文案、AI 會畫圖,甚至還會寫程式。以前我們覺得「專業」是護城河,現在這條河好像隨時會被 AI 填平。這讓很多人陷入焦慮:「我是不是該馬上去學寫 Prompt?」「我這十年的經驗,是不是突然沒價值了?」
這種「該追新、還是守舊」的兩難,就是當下最真實的職涯規劃課題。
凱文是一位資深視覺設計師,快 40 歲,在業界是「老師」等級。他對排版、配色、字體的掌握度極高,是個標準的「職人」。他一直認為,設計的「美感」和「溫度」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直到最近,他徹底動搖了。
關鍵轉折點是,公司接了一個大案子,客戶要求「快速生成 50 款不同風格的社群貼文素材」。主管當場點名了剛進來不到一年的菜鳥,用 AI 繪圖工具,只花了半天就「生」出 50 款,客戶還很滿意。
而凱文,他花了三天精雕細琢的 3 款「大師級」提案,反而被嫌「太慢」。
他說:「老師,我那晚超慌的。我花十年練出來的技巧,它 30 秒就搞定。我到底該怎麼辦?難道我真的要被淘汰了嗎?」
凱文的焦慮,是這個時代的縮影。當「效率」突然凌駕於「精緻」之上,資深工作者的職涯發展就受到了最大的威脅。
在我的觀察裡,面對這波 AI 浪潮,職場上的人通常會陷入三種「技能焦慮」的陷阱:
第一種:「恐慌追逐型」。 這種人一聽到 AI 很紅,就立刻拋下自己原本的專業,跑去學 Python、學 Prompt。他們覺得自己「再不學就晚了」。結果,原本的優勢沒發揮,新技能又學得半生不熟,最後變成一個「什麼都會一點,但什麼都不精」的半吊子。
第二種:「傳統守舊型」。 這類人剛好相反。他們出於恐懼或自尊,選擇「否定 AI 的價值」。「那種東西沒有靈魂!」「都是垃圾圖!」「這只是噱頭啦,很快就退燒了。」他們把自己關在舊有的專業裡,拒絕接觸新工具,結果眼睜睜看著市場和機會從眼前流失。
第三種:「價值迷惘型」。 這類人是最大宗。他們知道 AI 很重要,也知道自己的經驗很寶貴,但他們不知道怎麼把這兩者「串起來」。他們卡在中間,動彈不得,最後只能眼看著工作倦怠感越來越重。
我的答案是:你不需要拋棄你的舊優勢,你只需要「升級」它。
💡 三招「AI 時代的 T 型生存術」:
1. 辨識你的「核心價值」,而不是「工具價值」:
你必須先問自己:你的專業核心到底是什麼?
對凱文來說,他的核心不是「畫得多快」,而是他的「美感判斷力」。
對行銷來說,核心不是「文案寫得多順」,而是「洞察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重點提醒: AI 只是工具,跟 20 年前的電腦一樣。你的「核心價值」才是你駕馭工具的「靈魂」,這才是你不會被取代的關鍵。
2. 建立「T 型」技能組合:用舊經驗「駕馭」新工具:
你不需要變成 AI 專家,但你必須成為「最懂 AI 的那個領域專家」。
你的「舊優勢」(例如美感、策略、洞察)就是 T 型的「那一豎」(深度)。
你的「新技能」(例如 AI 工具)就是 T 型的「那一橫」(廣度)。
重點提醒: 你學 AI,不是為了跟 AI 比快,而是讓 AI 成為你的「超強助手」,幫你把「那一豎」的價值放大 10 倍。
3. 啟動「微型斜槓實驗」,用「玩」的心態找機會:
別急著在工作上豪賭。利用你的下班時間,做個「微型斜槓」實驗。
像凱文,他可以開一個 IG 帳號,主題是「AI 生成圖 V.S. 資深設計師精修」,去測試市場水溫,同時逼自己熟練新工具。
重點提醒: 這個「斜槓」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低成本試錯」,幫你在本業之外,找到新的職涯發展可能性。
凱文後來怎麼樣了?
他聽了我的建議,不再去跟菜鳥比「出圖速度」。他回去研究那些 AI 工具,但他的重點放在「如何用我 10 年的美感經驗,下出最精準的 Prompt?」
他開始用 AI 快速生成 20 張草圖,然後用他「職人」的眼光,挑出最好的 3 張,再用 Photoshop 進行「神級精修」。
下一次提案,他只花了半天,就交出了 3 款「兼具 AI 效率與大師靈魂」的作品。主管跟客戶都驚呆了。
他笑著說:「我現在懂了。AI 不是我的敵人,它是我的學徒。我終於知道我那十年的價值在哪了。」
親愛的你,如果你也在為 AI 焦慮,請記得:
AI 時代,淘汰的從來不是「資深的人」,而是「不願進化的資深靈魂」。 你的舊經驗不是包袱,它是你駕馭新時代最好的武器。
看更多
0 0 118 0
蒲朝棟

主任

11/07 11:00

你的 Line 也有「下班恐懼症」嗎?
在台灣的職場裡,有一件事比工作倦怠還磨人——那就是「下班後的 Line 叮咚聲」。
科技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工作,卻也讓我們無時無刻都無法下班。我們一方面渴望「工作生活平衡」,另一方面又擔心「已讀不回」會不會被貼上不負責的標籤。
這種矛盾,讓許多人心裡都有個問號:到底是我在工作,還是工作在綁架我的人生?
雅婷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她錯過父親 60 歲生日大餐的那一晚。
雅婷在一家行銷公司擔任企劃,能力強、使命必達,是主管眼中的「可靠戰將」。她的 Line 始終在「工作模式」,無論是晚上十點,還是週末假期,只要主管或客戶有訊息,她總習慣在五分鐘內回覆。
她總覺得:「沒辦法,我不回,事情卡住怎麼辦?」
那天是她父親的生日宴,她特地請了假,全家都在等她。出門前,主管突然傳來一個「緊急」訊息,說客戶對一個明天才要上線的廣告素材有意見。雅婷想著「我處理一下就好」,結果這一「處理」,就陷在連環的溝通裡,等她滿頭大汗關上電腦,兩個小時過去了。
她趕到餐廳時,菜已經涼了,家人臉上的失望藏都藏不住。
她看著手機裡主管那句「還好有妳!搞定了!」,突然一陣反胃。那一刻她才驚覺,她所謂的「責任感」,早已失控,變成一種侵蝕她生活的「慢性毒藥」。她對工作負責了,卻對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成了最不負責的人。
這不是說我們在職場上要擺爛。其實,工作生活平衡的重點,不是「準時下班」,而是「下班後,你是否擁有對自己時間的掌控權」。
在我的職涯諮詢經驗中,會陷入這種「下班失控症」的人,通常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反而都是因為太過努力。
這種失衡,常見於三種職場心理狀態:
第一種:「責任感過剩」的救火隊。 就像雅婷,這類人把團隊的成敗都往自己肩上扛。他們內心深處有一種「我不處理,別人也搞不定」的英雄情結。久而久之,主管和同事也習慣了「反正有他 cover」,於是他們就成了那個永遠無法下線的人。
第二種:「價值焦慮」的表演者。 這類人極度需要「被看見」。他們害怕自己不夠努力、害怕被新人取代、害怕主管關係不夠穩固。於是,他們用「秒回訊息」來證明自己的敬業與價值。他們不是在處理工作,而是在處理自己內心的焦慮。
第三種:「環境默許」的受害者。 也就是公司文化本身就有問題。主管自己半夜三點都還在發信,團隊裡瀰漫著一種「比誰待更晚、回更快」的扭曲氛圍。在這種環境下,準時下線的人反而會被貼上「不合群」或「沒企圖心」的標籤。
要拿回人生的主導權,不是要你明天就辭職,而是要有智慧地重新建立你的「職場界線」。
幾個實用的原則可以參考:
首先,要設定「數位下班」的時間,並主動管理他人期待。 你不需要在群組裡公告「我下班了,別吵我」。你只需要在下班時間後,把手機的通知關掉。急事,對方自然會打電話。 如果是非緊急事件,你可以等到隔天上班時間,再「有效率」地回覆。
真正的專業,不是 24 小時在線,而是能在工作時間內,專注地解決問題。
第二,要重新定義「負責」,用「產出」而非「工時」來證明價值。 你必須跟你的主管進行「向上管理」的溝通。與其讓他看到你「隨時都在」,不如讓他看到你「準時交付高品質的成果」。
你可以主動回報進度:「主管,這個專案我預計週三下午五點前完成。」當你用「Deadlines」和「成果」來溝通,而不是用「在線時間」來刷存在感,你的職涯發展才會更健康。
第三,要為生活保留「不可妥協」的時段。 工作生活平衡不是口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你必須在行事曆上,像安排重要會議一樣,安排「與自己獨處」、「家庭晚餐」或「運動」的時間。
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時間,別人才會開始尊重你。
雅婷後來怎麼了?她沒有離職,而是開始「練習關機」。
她開始在下班後關閉工作通知,並主動在上班時回報進度。剛開始她也很焦慮,但她發現,地球真的沒有停止轉動。主管和同事反而開始習慣她「早上 9 點到 6 點效率最高」的模式。
她笑著跟我說:「我以前以為我是救火隊,後來才發現,我不插手,他們(同事)自己也能滅火,而且還學得更快。」
她不再是那個隨時在線的「可靠戰將」,但她成了那個「交付成果最穩定」的團隊核心。最重要的是,她終於能好好地陪家人吃一頓飯。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下班後的 Line 響不停,你該怎麼辦?
答案是,你得先尊重自己的生活,工作才會反過來尊重你。真正的職涯成熟,不是看你為工作犧牲多少,而是看你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為自己劃出那條健康而堅定的界線。
看更多
0 0 62 0
林尚能

執行長

10/26 11:08

你的網站被網頁設計公司綁架了嗎?老闆必讀的網頁設計選擇指南
一家公司花大錢做了客製化網站,結果想改個金流、加個分析工具,甚至只是換張首頁圖片,都要回去「拜託」原廠商,而且每次報價都高得離譜。這位老闆才驚覺:花錢做的網站,根本不是自己的,而是被廠商牢牢綁架了。
這不是個案,而是行業內普遍存在的「網頁設計陷阱」。許多企業主以為買的是資產,最後發現自己只是個「數位租客」,每個月穩定繳租金,卻永遠拿不到房產證。
三種常見的網頁設計綁架手法(老闆必知)
第一招:用「安全」之名,奪走你的控制權
廠商會說:「為了網站安全,我們幫您保管最高權限,避免您改壞網站。」聽起來很貼心,對吧?但實際上,你想裝個外掛、改個SEO、換張圖,全都要另外付費。小改動動輒幾千到上萬,網站明明是你的,卻完全不能自己做主。
第二招:技術綁定,離開就死
有些廠商用「獨家技術」建構你的網站,聽起來很厲害。但這些網站只能在他們的主機上運行,一旦你想換主機商,網站立刻崩潰。你以為擁有網站,其實只是租用權,想帶走?對不起,帶不走。
第三招:假自研系統,真綁架
最隱蔽的手法是標榜「獨家自研後台系統」,其實核心是用WordPress改造的。WordPress本來是開放免費的系統,他們卻包裝成封閉系統,讓你每月付費,永遠無法真正擁有。這就像買房變租房,卻還以為自己是屋主。
為什麼WordPress開放系統是解方?
WordPress是全球最大的網站系統,全球超過40%的網站都用它。最重要的是,它是「開放原始碼」,這對老闆來說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你真正擁有網站。就像買房拿到房產證,你可以自由裝潢、自由出租、自由轉賣,沒有人能限制你。具體來說:
你可以隨時換主機商,不用擔心網站死掉。你可以找任何團隊維護,不被單一廠商綁死。你可以自由擴充功能,不用每次都被敲竹槓。你完全掌握客戶名單、交易資料、會員資訊等核心商業資產。
這不是技術問題,是商業主導權的問題。用封閉系統,就像把公司命脈交給別人;用開放系統,才是真正掌握自己的數位資產。
更完整的內容請上網 :
看更多
0 0 19 0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09/10 09:52

【🐻雄好康】免費講座:在高雄就能感受大阪萬博的氛圍!
您知道在日本大阪熱烈進行中的萬國博覽會嗎?不用去日本就能一窺TECH WORLD館的精采樣貌!本場次特邀TECH WORLD館副館長,分享策展理念與落地流程,為您拓廣全新國際策展視野!
【地方會展超能力-專業經營帶動訪客經濟-高雄場】
📅2025/09/11(四)就在明天!
🕒13:15–16:30
📍 高雄展覽館304b會議室(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完全免費
🔗立刻報名:https://reurl.cc/qY3qan
看更多
1 1 18525 0
104學習

產品

04/18 08:59

🔍 Google AI 證照與課程總整理(2025 最新)
隨著生成式 AI 與雲端運算技術蓬勃發展,Google 提供一系列 AI 與雲端技術課程與認證,幫助個人提升數位能力、強化職場競爭力。無論你是剛入門、轉職中、還是現職工作者,這篇整理都能協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學習路徑。
📌 一、Google AI 與 Cloud 證照總覽
### 1. Google Cloud 專業證書(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
透過 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提供的認證課程,可系統化學習資料分析、網路安全與雲端架構等職場必備技能。
- 資料分析專業證書(Data Analytics)
- 網路安全專業證書(Cybersecurity)
- 上課平台: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 **學費:每月 $29 美元,首月免費試用
- **網站:[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https://cloud.google.com/learn/certificates?hl=zh-TW)
---
2. Google Cloud 認證證書與徽章
- Cloud Digital Leader 認證**:入門級雲端通識認證
- Associate / Professional 級證照**:適合工程師、架構師、資料分析師等專業角色
- 技能徽章 Skill Badges**:完成特定實作課程即可獲得,適合展示技能
🤖 二、生成式 AI 與機器學習課程推薦
3. Google AI Essentials(生成式 AI 通識課程)
由 Google 推出的免費 AI 基礎課程,適合初學者快速了解生成式 AI 工具與應用。
- 內容:AI 工具應用、提升工作效率
- 平台:[Google AI Essentials](https://grow.google/intl/zh-HK_hk/ai-essentials/)
4. 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 AI(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短時程微學習課程,幫助你理解生成式 AI 的核心概念與技術原理。
- 課程頁面:[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 AI](https://www.cloudskillsboost.google/course_templates/536?locale=zh_TW)
5. Machine Learning Crash Course (MLCC)
Google 經典的免費機器學習課程,包含視覺化示意、互動程式與 15 小時課程。
- 對象:資料科學、AI 工程師、對 ML 有興趣的學習者
🧠 三、台灣本地 AI 認證課程(與 Google 合作)
6. 104 學習精靈|生成式 AI 證書課程
由 104 與 Google 技術整合推出的 8 小時 AI 入門課程,內容實用、講解清晰。
- 學習內容:生成式 AI 的應用邏輯與職場場景
- 報名網址:[104學習精靈|生成式 AI 課程](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799)
7. ADCT|Google Gemini AI 通識認證
由數位文化協會推出的 AI 通識測驗,考核 Google Gemini 與生成式 AI 的應用知識。
- 課程免費,測驗費用 NT$599
- 證書可列入履歷/求職加分
🚀 四、進階培訓與活動
8. Google Cloud AI Study Jam
為台灣開發者社群舉辦的 AI 主題訓練活動,涵蓋 Prompt Engineering、生成式 AI API 等進階應用。
- 適合對 AI 應用開發有興趣者
- 活動頁面:[Google Cloud Study Jam](https://rsvp.withgoogle.com/events/csj-tw-2024/home)
9. 5 天生成式 AI 密集學習營
短期集訓課程,由 Google 主辦,深入 AI 模型應用與專案實作。
看更多
1 1 7577 3
緯育TibaMe

09/22 18:21

免費報名📍如何順利進入夢幻電商產業?
#最後一週免費報名 🤔電商人抗壓性都很強?甚麼特質最容易錄取?
重量級前輩來分享🟢綠界大數據總經理 Ken x ⚫小黑老師 邱煜庭
你想知道的電商圈內情報都在這!由兩位業界專家引路,帶你看懂最新產業趨勢、揭開品牌徵才標準, 讓你提早做足準備、進入理想電商職缺。
📍如何順利進入夢幻電商產業?你的電商職涯加速器
直播時間:9/23(二)20:00-21:30
📍精彩內容預告
• 在電商工作是甚麼樣貌、未來發展如何?
• 成為電商圈內人!了解品牌正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 案例分享:如何用數據驅動品牌成長
• 哪些人格特質或履歷經驗最優先錄用?
• 想進電商,現在可以先做的準備
• 《電商成長顧問養成營》獨家優勢介紹
看更多
0 0 2295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