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網站行銷企劃

網站行銷企劃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網站行銷企劃:負責制定和執行網站行銷策略,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網站流量,並促進線上銷售。主要職責包括市場分析、競爭對手研究、SEO優化、內容行銷及社群媒體推廣等。需要具備良好的數據分析能力,熟悉Google Analytics等分析工具,擁有優秀的溝通與協作技巧,並能與設計、銷售及技術團隊緊密合作,應對台灣快速變動的數位市場挑戰。此外,需理解當地消費者行為及網路趨勢,以制定有效的行銷計劃。」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7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7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網站行銷企劃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蒲朝棟

主任

11/02 11:00

職場中的爛好人,只是不懂得拒絕嗎?
【職涯規劃 | 職涯諮詢】
💡 這不是一篇說教文,而是一個關於「懂得說不」才能「走更遠」的故事。
每次看到 Sam 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辦公室,我心裡就替他嘆一口氣。
Sam 是一位行銷企劃,能力好、脾氣好,是部門裡的「超級便利貼」。只要有人喊一聲「Sam 幫我一下」,他從來不會拒絕。
幫同事趕報告?「沒問題,我來。」
主管臨時丟一個不屬於他 KTV 的專案?「好的,我會想辦法生出來。」
甚至連部門的慶生會、訂下午茶,這種行政庶務,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他。
Sam 總說:「我不是爛好人啦,只是覺得舉手之勞,能幫就幫。而且大家開心,工作氣氛也比較好。」
剛開始,他真的樂在其中。得到一句「你人真好!」「還好有你!」讓他覺得自己很有價值,充滿了被需要的成就感。
但漸漸地,情況開始走樣了。
他的辦公桌上,永遠堆滿了他自己份內的工作,加上那些「舉手之勞」的別人的工作。他常常是辦公室最晚走的人,週末也常常要打開電腦。
他的企劃案品質開始下降,因為他分配給自己工作的時間變少了。他的精神也越來越差,臉上總是掛著一抹揮之不去的疲憊,連原本愛說笑的幽默感都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Sam 的年度績效被打了一個「中等」,主管給的評語是:「工作量雖大,但專案深度不足,應變能力有待加強。」
那天,Sam 在我面前哭了。
他哭著問我:「老師,我這麼努力,幫了這麼多人,為什麼最後得到的是這樣的結果?我是不是該轉職了?這個職場是不是容不下我這種好人?」
Sam 遇到的,是職場裡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職場好人症候群」,它其實是「工作倦怠」潛在的引爆點。
你以為你在「幫人」,其實你在「毀掉自己」的職涯規劃。
從心理學來看,這些「職場便利貼人」往往有幾種內在的驅動力:
過度尋求認同感 : 必須透過不斷滿足他人的需求,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拒絕別人,會讓他們產生「不被喜歡」甚至「被討厭」的焦慮。
界線模糊: 分不清「份內」與「份外」,或者說,他們缺乏為自己時間與精力畫下界線的能力。總認為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重要、比自己的緊急。
錯誤的績效認知: 誤以為「忙碌」和「好人緣」可以等同於「高績效」。事實上,你的專業能力與主要專案如果沒有亮點,那些「舉手之勞」只會變成你疲勞的證明,而非專業能力的累積。
職場是一個講究「價值交換」的地方。 當 Sam 不斷接受額外工作時,他其實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了三個錯誤訊號:
對主管: 「我的工作量還不夠飽和,我可以承接更多。」(導致主管將他視為「可無限壓榨」的資源。)
對同事: 「我可以隨時當你的免費救火隊,而且不會影響到我的工作。」(導致同事習以為常,甚至覺得這是 Sam 份內的工作。)
對自己: 「我的時間與精力不值得被捍衛,我必須犧牲自己來成就別人。」(這是導致工作倦怠最直接的原因。)
Sam 的案例,不是他「該轉職」或「不適合職場」,而是他的職涯策略出了問題。當你長期處在這種「不斷燃燒自己」的狀態,你的專業職能沒有被好好發展,你只會變成一個「高工時,低產值」的員工,最後迎來的就是職涯的停滯,甚至被迫被解雇或面臨失業重啟的困境。
職場的其中一環,就是學會「優雅地拒絕」。這不是要你變得鐵石心腸,而是要你從「情緒導向」轉為「策略導向」地做事。
你可以試試看這三種「策略性拒絕」方式:
1. 運用「時間排程法」來拒絕主管的無理要求:
當主管臨時丟給你一個與你核心目標無關的任務時,不要直接說「我不要」。你必須把你的「現在進行式」視覺化:
範例: 「主管,我目前手上有 A 專案(後天截止)和 B 專案(這週五要給客戶),您這個 C 任務很重要,請問您希望我延後 A 專案的繳交日,還是請同事先協助 B 專案,讓我優先處理 C 任務呢?因為如果全部一起做,我擔心無法達到您對 A 或 C 任務的品質要求。」
【重點: 把球丟回去給主管做「資源排序」,逼他正視你的工作量,並讓他知道「你是有成本的」。】
2. 運用「需求轉介法」來拒絕同事的請求:
當同事請你幫忙,而你手邊正忙時,不要直接說「我沒空」。你可以把「拒絕」變成「資源引導」:
範例: 「很抱歉我現在正在處理一個很緊急的案子,但這個問題我記得小美(另一個同事)上次有類似經驗,你或許可以問問她,或者我建議你先去哪裡找找資料/看文件,這樣可以省下你一些時間喔。」
【重點: 你提供了幫助的替代方案,而非直接幫他做事。你還是「好人」,但你守住了自己的時間。這也能改善某些主管關係,因為你展示了協作能力。】
3. 運用「設立緩衝法」來保護自己的精力:
對於所有突如其來的請求,不要立刻回答「好」或「不好」。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
範例: 「這個任務我需要看一下手上的進度,大概 15 分鐘後給你回覆,可以嗎?」
【重點: 這 15 分鐘不是讓你喝咖啡,是讓你冷靜地評估: 幫這個忙,對我的職涯加分嗎?我真的有時間嗎?如果沒有,你就能用前面兩招來進行「策略性拒絕」。】
Sam 聽完我的分析後,決定不再只是「無差別幫忙」,而是開始為自己畫界線。
他開始練習「時間排程法」,不再讓主管的臨時動議打亂他的專案排程。他學會了對同事的請求說:「讓我想一下,待會回覆你。」
剛開始很挫折,他擔心被貼上「難搞」的標籤。但事實是,當他專注在自己的核心工作後,他的年度企劃案終於做出了過去沒有的深度與亮點。
後來他告訴我:「老師,我發現當我懂得拒絕別人後,我反而開始被別人尊重了。因為他們知道,我的『Yes』是有價值的,我的『時間』也是有成本的。」
親愛的你,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正在前往工作倦怠的路上,請記得:
懂得「說不」,才能真正「說好」自己的職涯。你的精力與時間,是你職涯規劃中,最寶貴的資產。
看更多
0 0 269 0
6135 3
蒲朝棟

主任

10/30 11:00

你被解雇是因為你不夠好嗎?
阿哲被通知資遣的那天,整個人都懵了。
他在那家公司待了很久,從一開始的菜鳥工程師一路熬到資深專員,自認努力不懈、配合度高,結果主管只淡淡說:「組織調整,這次你也在名單裡。」
他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難道我真的不夠好嗎?」
這是許多人被解雇後的第一個念頭。
職場上的「不續聘」、「資遣」、「結案」常常被包裝成體面的說法,但當事人心裡都明白,那意味著「你不被需要了」。然而,真的是能力不好、表現不佳,就會被解雇嗎?
有趣的是,許多研究和實務經驗都顯示,被解雇的原因,往往不只是「不夠好」。在我這些年陪伴上百位求職者與主管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原因反而是「價值錯位」——公司要的,不再是你擅長的。
以前有一位客戶,小君,是行銷企劃出身,邏輯清晰、文案力強,但公司轉型後決定「全面數位化」,新主管看重的是「數據分析」與「自動化行銷」。小君努力補課、加班學GA、研究SEO,可主管卻還是說:「你的強項不太符合我們現在的方向。」
最後,小君被請走。
她哭著問我:「那我以前做的努力,都算什麼?」
我回答:「不算錯,只是公司改變得比你快。」
這句話聽起來殘酷,卻是真相。
許多被解雇的人,其實在原本的環境裡表現很好,只是市場與公司策略改變了。組織重整不是對錯之爭,而是一種資源重新配置。當企業在成本、效率、方向之間取捨,有人自然就會被「優先調整」。
但這也不代表,我們完全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被解雇之後,最有價值的問題不是「我哪裡不好」,而是「我還有哪些地方沒被看見」。
很多人被資遣後,會急著找下一份工作,怕履歷有空窗。但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先停下來,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份工作曾經讓我熱血的地方是什麼?
→ 它代表你的動機與價值。
我最擅長的技能,在哪種環境被發揮得最好?
→ 它代表你的職場「適配度」。
這次的離開,是因為我不夠強,還是我放錯了位置?
→ 它幫你釐清,該「進修」還是該「轉向」。
有一位被外商裁掉的朋友,在休息兩個月後找到一家新創公司,薪水反而比原本多。他笑著說:「以前我在大公司裡像螺絲釘,現在在小團隊裡反而能自己決定事情。」
那時我才發現,很多人不是不夠好,而是原本的位置太小,裝不下他們的價值。
然而,也確實有些人被解雇,原因是自己「長期停滯」。
有些員工在職場久了,會以為「資歷=實力」,忘了市場在變。
當公司在找能推動變革的人,而你還在堅持「以前都是這樣做」,那就不是公司錯了。
在職涯諮詢裡,我常提醒求職者:
穩定不是原地不動,而是持續讓自己有被需要的能力。
所謂的安全感,不是待在同一家公司,而是無論到哪裡,都能創造價值。
被解雇後最重要的事,不是懷疑自己,而是重新「定義自己」。
當你能說出:「我知道我會什麼、我能帶來什麼、我想去哪裡」,那一刻,你就已經開始贏回主導權了。
阿哲後來找我諮詢,我們一起整理他的履歷與強項。
他擅長製程改善,卻被安排在部門裡不合適的職務做了三年。這次被裁,其實不是他不好,而是被「放錯位置」。
經過三週重新定位,我們幫他找到一家中型製造業,入職三個月後,他傳訊息來說:「我終於知道『被解雇』有時候是老天幫忙按下重新開始。」
所以,下次若你也遇到被解雇的情況,請不要急著責怪自己。
職場的淘汰機制從來就不是純粹的「優劣」,而是「契合」與「時機」。
有時候公司不要你,不代表你不夠好,只是你該去別的地方,讓別人看到你的好。
記得這句話:
被解雇,或許是別人結束了你的一段旅程,但接下來的路,是你重新選擇的開始。
看更多
0 0 88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1/20 17:25

【早鳥購課優惠】iPAS AI應用規劃師衝刺班|速攻考點 × 模擬實戰 × GPT刷題攻略
【早鳥購課優惠】前20名再享早鳥加碼送百元LINE點數優惠(採訂單成立時間(無退款)排序前20名)
提醒通知:贈點通知信由客服發送到您購買時所填寫的信箱,因Gmail...等收信軟體,其系統收信可能會歸類在「垃圾信件夾」中,再請留意該信件是否有課程信件。
【點數兌換,請用手機開啟信件後進行兌換】
前面獲贈者,後為訂單時間,姓名部分資訊隱藏:
黃⭕頎 2025-09-01 06:55:14
嚴⭕榛 2025-09-01 16:53:57
詹⭕隆 2025-09-02 00:03:17
陳⭕琪 2025-09-02 09:35:53
楊⭕婷 2025-09-02 09:52:46
朱⭕達 2025-09-02 12:21:17
李⭕毅 2025-09-02 13:32:56
林⭕芝 2025-09-02 15:01:31
鄭⭕瑄 2025-09-02 15:12:16
陳⭕儒 2025-09-02 16:52:03
鄭⭕偉 2025-09-03 01:27:37
劉⭕麟 2025-09-03 02:13:35
張⭕子 2025-09-03 02:32:30
温⭕枬 2025-09-03 04:12:30
陳⭕鐘 2025-09-03 07:02:59
曾⭕婷 2025-09-03 08:46:33
許⭕祝 2025-09-03 09:52:18
鄭⭕卉 2025-09-03 14:00:38
呂⭕仁 2025-09-03 15:23:41
翁⭕棋 2025-09-03 22:46:15
感謝以上購買者,104課程中心持續更新與上架職場學習課程,歡迎大家一起來增能!
提醒通知:贈點通知信由客服發送到您購買時所填寫的信箱,因Gmail...等收信軟體,其系統收信可能會歸類在「垃圾信件夾」中,再請留意該信件是否有課程信件。
客服信箱:nabiservice@104.com.tw
【贈獎信件於2025/11/20-11/21期間發送完畢到您的購買時所填寫的信箱】
看更多
1 0 622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