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安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汽車銷售人員 / 符合度分析
汽車銷售人員 安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高中

經歷

不拘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2024/12/27

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商務英語旗艦班】早鳥9折優惠倒數!
想讓2025年成為改變的起點?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週二【新聞時事熱話題】:開啟國際視野,透過新聞討論提升思辨表達力,在商務社交更自信!
🎙️ 週三【英語聽講實戰坊】:告別對話卡詞,採生活化主題練就日常聽說技巧,說英語更自然流暢!
💼 週四【商務會話實戰坊】:解鎖商務對話,針對商務議題討論促進思考,提升專業表達和影響力!
📅 114/2/4~3/27,每班8堂 (晚上7至9點)
💰 1/10前早鳥4,320元,外籍教師線上授課
看更多
1 0 2567 1
蒲朝棟

主任

2023/06/28

【職場討論】EP7 該如何應對情緒勒索型的同事
Q:
有些同事很愛用【都是為了公司】這類冠冕堂皇的話來推工作
將自己該做或是界線較模糊的工作都推給別人
你也站在我的立場替我想想
這不單是為了我也是為了公司
就幫我一下吧
如果遭拒就會在茶水間中傷你
愛計較、自私、只想到自己、不為公司想、沒同事愛
如何避免被這類型的同事情緒勒索?
1、一段勒索的關係,是因為你接受對方的行為才產生的。當你沒有表達不願意,當你不尊重自己的存在價值 ; 每一次都是委屈求全,從不說清楚自己的底線,別人又怎麼知道他們做得過分了呢?
2、「情緒勒索」一直都是很難避免的問題~
其實,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主管的態度~
如果主管明事理,那麼建議您直接向主管反應,
透過主管來處理這樣的問題~~
3、對了!人家會用道德綁架你!我們可以認為凡有耕耘必有收穫,就當做善事
如果真不爽!那...最賊的做法是..."綁回去"
上述幾點是擷取幾位前輩的部分文字,當然,每個人對於情緒勒索的容忍度都不同,看法與應對方式也會不同,觀點與方法不一定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當下的時空背景與當事人本人。
情緒勒索是個很主觀的感受,當然除了職場會讓人有這感受之外,在生活中的每一處相處或是應對,都可能會有感受到這種情緒的出現。而情緒勒索指的是一種情感操控行為,利用操縱對方感受的好壞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或者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跟觀點。通俗用語中,會簡稱為「情勒」
根據佛沃對情緒勒索的定義,情緒勒索是由3種工具構成,合併起來簡稱「FOG」:
恐懼(fear):利用對方的恐懼心,不配合自己,就會遭受威脅
義務(obligation):利用對方的義務心,不配合自己,就是沒有責任感
罪惡感(guilt):利用對方的罪惡感,不配合自己,便是有錯在先
情緒勒索的勒索者多半很清楚要如何操控、利用別人對自己的在乎和重視。他們知道自己有機會能將對方的情緒受到自己的影響,才讓情緒勒索得以成立、有效達成目的,且很多情緒勒索者不會意識到自己在勒索對方。而當然情緒勒索這種行為也是能學習的。比方說,常常用情緒勒索解決問題的父母,容易讓孩子也使用情緒勒索來對待別人;過去情侶關係中,常使用情緒勒索、或是常被情緒勒索的人,也容易複製情緒勒索到下一段戀情中。
而如果你被情緒勒索的話,可以嘗試這幾種方式
1、辨識情緒勒索:表達需求是正常的,對方提出要求不見得是情緒勒索,情緒勒索往往需要被勒索者的回應,才能成立。回頭審視,雙方之間是否存在施壓、威脅、順從、重複等要素。
2、保持冷靜、放慢速度:情緒勒索者通常會迫切逼對方給自己答覆,當你被勒索,可能會感到恐懼或焦慮,進而很快妥協。此時可以放慢速度,心情保持冷靜,給彼此緩衝時間。例如:告訴對方「我現在無法回應,給我一點時間思考」,即便對方繼續催促也不要妥協。
3、開啟對話、促進覺察:有些情緒勒索者其實不清楚自己正在情緒勒索,也沒想過他們的行為如何影響了所愛之人。試試告訴對方你的感受,給對方一個機會修正,幫助他們自我意識。(記得先評估自己的身心安全:對方能接受健康與理性的對話嗎?如果可以,那就嘗試去跟對方溝通)
4、注意情勒開關:勒索方會抓住你的弱點,然後利用弱點來逼迫你接受他/她的心意,所以弄清楚自己的弱點就是必要的。你必須知道自己在什麼情境下容易被情緒勒索,才能有效防止,甚至奪回主導權,讓對方的勒索行為變得困難。
5、充分賦權對方:當你直截了當地拒絕,拒絕聽起來就會很逆耳;但如果你給對方一點空間,比如邀請對方一起討論、協調解方,對方的接受度會更高。先站在對方角度同理他們的負面情緒,讓對方知道自己被重視。你或許可以說:「我感覺得到你現在很生氣,因為我整個週末都在陪朋友,而不是陪你。你能跟我說說,你為什麼會這麼不開心嗎?」
要建立一段健康的溝通關係,更根本的方式,就是避免自己被情緒勒索,阻止雙方進入一段情緒勒索的關係中。換句話說,如果你不受對方施壓、威脅,也不輕易順從,對方就會很難情緒勒索你,因為勒索對你沒有效。
透過「建立心理界線」,可以有效避免自己無意識走進情緒勒索的陷阱中。記得釐清自己的責任(哪些事情你有義務要承擔、哪些沒有),把屬於對方的責任還給對方。
有時候,對方也不見得有要勒索你的意思,但若我們帶著恐懼、不安全感去回應,甚至預設只要自己拒絕對方,對方就會不開心、兩人關係會變差,情緒勒索就很容易成功、重複出現。
但也有些時候,對方清楚自己在情緒勒索你、而且有意為之,甚至會拿出危及身心安全的威脅力。記得要以自己的安全為第一優先,保全自己的健康,再去評估理性溝通的可能性。
看更多
6 0 5476 1
蒲朝棟

主任

2023/06/01

【職場討論】EP6 主管抱怨我能力不好,要怎麼做才能快速上手
Q:主管抱怨我能力不好,請問社會新鮮人要怎麼做才能趕快上手?
我念傳播相關科系,今年寒假研究所畢業後開始找工作,想找數位行銷相關工作,找工作找了兩個月,最後到一家軟體公司當助理PM, 這是唯一有給我offer的,想趕快有收入,所以就答應了,由於是第一份工作,做事的速度和效率差,網站的表現也不好。有次拿工單給大主管簽,大主管說聽說你會用紙筆畫網站架構,怎麼會用紙筆畫呢? 這很浪費時間! 還有一次去總經理辦公室送簽呈,總經理也皺著眉頭說你不是研究所畢業的嗎? 怎麼表現OOXX? 近期受到兩個高階主管直接跟我表達,我的能力不足,上周末忍不住大哭,但由於還有學貸要繳,需要錢,也需要這個工作經驗,所以還是硬著頭皮去上班。
請問大家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要怎麼樣做才能趕快上手?
我常請教對我和善的同事,也勤做筆記,請問還可以做什麼呢? 懇請大家給予建議,感謝!
A:多問、多學、加強練習,如果你已經勤做筆記了,那應該就是要思考如何做到應該做的標準
如果只是單純做筆記,但卻沒有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也沒有把詢問到的問題解決,那你做再多筆記也沒用
以上是我在職涯診所遇到的問題及回覆,而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對於「工作快速上手」的看法
基本上,多聽、多看、多問、多思考、多做筆記、多檢討這幾個面向一定會有,但如何運用也是一門學問
熟讀職務相關的文件
我自己在接觸新工作或是更換新公司的時候,一定會先好好花時間看過與我職務或是部門相關的文件資料,先瞭解熟悉相關的遊戲規則與過往的執行方式,這對於初期執行上與溝通上,都會有不小的幫助;但很多人往往忽略它們,直接埋首於現有工作流程中,試圖憑藉個人努力快速展現工作績效,而造成不少誤會與摩擦
與職務相關的人際交流:
過往的工作經歷與能力固然必要,但在不同的位置與職務上,相關的人際關係也成為重要的軟技能之一。當需要執行一項事件時,試著思考一下哪些人可能與這項任務有關?除了你的主管之外,還可能有誰會支持你完成這項任務?還可能有誰會影響你的工作進度?又可能有誰能作為你的知識吸收來源?
找出這些關係人物並和他們請益、交流。建構有效的人際關係,也可以理解他人對於自己在這份職務上的期盼,幫助我們作得更好,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有人願意拉你一把。
自我思考,累積想法與實做:
當漸進地熟悉組織運作與分工的邏輯後,試著有意識的提醒自己進行工作內容評估。比方說,思考是否已充份地運用了個人的專業、優勢去完成工作任務?在達成工作目標後,問問自己學到了什麼,如果下次再接到類似的任務,是不是會有更好的作法嗎?
學著經常性地在一些關鍵事務上進行自我評估,將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也能在看似重覆的例行事務中,為每一次的工作挑戰累積一些創意想法,進而增添日常工作的趣味性、激勵自己不斷向前。
在這初期的職涯轉換期,同時也是新角色的適應期。除了要展現專業能力外,同時還需作好文化融合、適應環境的心理準備,才能在這個新角色上有所表現、支持部門有效運行。
在心理上做好轉換的準備後,可以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地閱讀相關規定、建構人脈網絡、定期地進行自我回饋。不僅能讓你對工作內容有一個清晰的理解,也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幫助你有信心地度過這個過渡期,順利為自己在轉變的道路上迎來一個美好的開始。
看更多
3 0 3188 1
羅羅王

暫不提供

2023/05/07

不想交報告、不想整理家務?對付「拖延症」的4個有效方法
推延沉重的工作,是人之常情。就心理層面來講,具有迴避痛苦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改掉拖延工作的習慣,就會承受有害的壓力,工作品質也隨之降低,最後,導致在客戶和主管眼中的評價都很差。《15分鐘的人生整理術》 作者分享4個對策,幫助你解決工作、人生上的大小事。
拖延工作的原因,在於眼前的工作很痛苦。痛苦的原因,來自於複雜、不得心應手、麻煩,以及不安。不過只要利用下列兩項對策,就可以解決八成以上的問題。這兩個對策就是──「分解問題」和「細步緩行」。
---
1. 把不想面對的工作,當作吃牛排大餐分解工作,就是將應做的事情分解成小部分,清楚地具體化。舉個例子,假設你想吃肉。這個時候,如果把一頭牛帶到你的面前,當然是吃不下整隻。聰明的你,應該懂得將牛切成容易入口的大小,再吃進嘴裡。工作如果像整頭牛一樣「大塊」,即無從著手。一旦延遲工作,工作清單上列的待辦事項,就有如一整頭牛般的巨大……。像這樣一大塊的工作,如果透過切割細分,使之明確化,就能減少痛苦指數,變得容易處理。
---
2. 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15分鐘做最繁重的工作
在公司想開始計畫工作的時候,可能會碰上緊急事件,讓你無法顧及細節事項,因此,早上通勤時,瀏覽一下工作清單,寫下分解工作和細步緩行,就可以製作出專屬清單。
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從被推延的公事中最沉重的那一件做起。遇到倦怠期,則是想辦法添加變化,將重複的固定工作分解並可視化,製作執行手冊。製作企畫書、新客戶開發的營業流程、月報、報告書、會議流程等等,每項都用Excel逐一規畫出最適合的作業流程。
透過標準化,便不需要每次都一一思考沉重工作的流程,可以從小地方做起。另外,工作中經常會因電話、緊急信件,或主管臨時交辦的事項而中斷,但由於已經將工作細分為各個步驟,即使被打斷也容易銜接上來。
---
3. 真的提不起勁的事,做5分鐘就夠了
首先,把目標設定在時間,而不是完成的狀態,並集中在過程上。這麼一來,心裡也會變得輕鬆愉悅。如果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麼慢慢累積一小步,是極為重要的事。
作者分析,真的提不起勁的事5分鐘、困難的作業15分鐘、重要的工作90分鐘,設定時間目標後,再開始進行工作。也就是以5分鐘、15分鐘、90分鐘的期間區分工作。
請你也務必設定一個容易開始著手進行工作的時間。只要踏出一小步,幹勁就會一股腦兒湧現。當腦袋停止運轉時,找出「不特別行動也無所謂的理由」;當腦袋運轉時,則思考「繼續行動的理由」。
---
4.做最簡單的事就好
除了限定時間,另一個方法是減低目標的難度。例如,只整理一間房間,或者只整理廚房等。降低難度,就會容易開始進行工作。如前述,藉由細步緩行和分解工作,就可以解決拖延工作的習慣。
---
職場好文與大家分享
原文更多資訊看這裡:https://bit.ly/3LZozv8
看更多
0 0 611 0
羅羅王

暫不提供

2023/05/07

寧可讓人討厭真實的你,也好過讓別人愛虛偽的自己
內向喜歡獨處的人,就不要勉強自己在眾人面前強顏歡笑,外向喜歡熱鬧的人,就不要勉強自己走沉默是金的路線。內向外向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只有能不能善待自己的天性,並找到一個平衡點。
情緒經常是在人際互動中產生。與正面的人相處,從事快樂的活動,得到的就是「情緒收入」;與負面的人為伍,從事討厭的活動,付出的就是「情緒成本」。然而自己的情緒就得自己負責,所以個人的心態,以及如何去選擇我們的方向,才是影響己身長期情緒成本的關鍵。一個經常把自己關在負面氛圍的人,付出的情緒成本勢必比人多,也勢必讓他沒辦法將精神及注意力,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內向」與「外向」兩種性格 -
「內向」者較喜歡獨處、思考、自省,他們對於參加他人活動相對較不感興趣,不喜歡太熱鬧的場合,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更享受自己內在的世界,更重視私人空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內耗上一整天也不覺得累。
「外向」者則較富有熱情、活力,喜愛參加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他們樂於與形形色色的人互動,在社交聚會中總能感到愉悅,還能愈玩愈開心,反之,太安靜孤單的場合,他們不一定能忍受。
一個熱鬧非凡的社交場合,對於內向者及外向者而言,感受是完全相反的,隨著時間的流動,內向者在社交的場合,是愈來愈疲憊的,而外向者在熱鬧的社交場合,卻會愈來愈開心有精神。
像這樣的一個把酒言歡的場合,每個人感受到的可能就完全不同,有的人是享受、有的人是忍受。而我很清楚,我更接近於「內向」特質,不喜歡人多,不喜歡吵雜熱鬧的地方,所以比起與眾人把酒言歡,我更喜歡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
不少人認為外向者及內向者,適合的工作可能完全不同,其實不然,各行各業,外向及內向的傑出人才都大有人在,只是創造績效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只要是人才,都很懂得掌握自己的心性,作出完全不同類型的工作風格,配合著自己的內向或外向特質順勢而為,才能取得最好的情緒平衡。
莎士比亞曾說:「一個面具,套不下所有人的臉。」如果硬是套上一個不適合自己的面具,把自己偽裝成另一個樣貌,那無疑需承擔不少的情緒成本,偶一為之還行,如果需要經常這麼幹,那活的一定不快活。
內向喜歡獨處的人,就不要勉強自己在眾人面前強顏歡笑,外向喜歡熱鬧的人,就不要勉強自己走沉默是金的路線。內向外向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只有能不能善待自己的天性,並找到一個平衡點。多數能有成就,還活的很快樂的人,都很擅長作自己,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用自己最原始的面孔來與這個世界相處。
---
職場好文與大家分享
原文更多資訊看這裡:https://bit.ly/3B5KSJe
看更多
2 0 662 0
羅羅王

暫不提供

2023/05/05

「該走還是該留?」給無法下定決心的你,提離職前你需要問自己!
「該走還是該留?」給無法下定決心的你,提離職前你需要問自己的 17 個問題!
每個人都可能在工作中感到無力,現在有數百萬人在質疑他們的工作。許多人的困境是:我該怎麼辦,即使我想改變,我還是堅持還是放棄?
---
#01 我應該考慮留下嗎?
如果你的工作給你帶來嚴重的精神或身體不適,也許是因為壓力或長期過度工作,那麼停止工作可能是正確的。它本質上是由自我保護決定的決定,也稱為生存本能,這是人類數百萬年來的系統發育中銘刻的東西。
---
#02 我為什麼當初會選擇這份工作?
當你考慮下一步時,重新關注最初讓你接受工作的原因可能會有所幫助。到目前為止,你的職業道路是什麼?回顧過去以更好地理解現在也是規劃未來的一種普遍有用的方法。
---
#03 我有多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想想你上次在工作中開心是什麼時候會很有幫助。如果已經好幾年了,那麼在大流行之前,可能不值得再拖延了,避免不斷推遲決定,因為如果您有這種感覺,也會有一些充分的理由。但要小心——這是許多心理學家的建議——因為簡單地換工作可能不是解決更普遍性質的不確定和困難情況的關鍵。您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精疲力竭的狀態,這就是為什麼最好請假而不是解僱您的原因。
---
#04 我真正想要做什麼?
好問題,但可能很難回答。因為它超越了對工作的不滿,而是關於一個人想要的生活方式、一個人的價值觀、一個人對超越職業的滿足感。
---
#05 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們必須通過經常重複這個練習來想像一個“理想的明天”:實際上這是一個想像未來的問題,幾週後,你會更清楚地看到你真正想要做什麼。
---
#06 我的朋友和家人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親近我們的人比我們更能客觀地看到我們關心的事情。無論如何,如果沒有最親近的人的支持,生活很難發生重大改變,尤其是在有經濟需求的情況下:擁有盟友、參與其中並獲得授權,對於走上新道路很重要。
---
#07 如果我選擇離職,我會失去什麼?
改變不可避免地意味著妥協。總有東西留在地上。清楚你要告別什麼——朋友和人際關係、福利和穩定、社交和家庭日常——可以清楚地表明你是否真的準備放棄。
---
#08 如果我選擇離職,我能得到什麼?
換個角度看待自己是一個很有用的問題,尤其是如果你在同一個工作場所工作了很多年,你對自己在就業市場上的價值失去了一點感覺,或者你已經在舒適圈裡面打滾太久。尤其是在加薪和升職方面被忽視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份新工作可以帶來新的目標。
---
#09 我是否與我的老闆討論過每個選項?
假設你離職是為了希望得到某些條件,但其實在新工作中想要的一些東西,也可能也會在你現在的工作中得到。因此,如果有可能獲得新的條件,例如靈活的或減少的工作時間,或更高的工資,不妨先試著與你的老闆進行溝通討論。
---
#10 我是否必須等待回到辦公室才能做出決定?
如果你想改變,等待也無濟於事。如果你是遠程工作,則更容易尋找另一份工作。但是,如果您猶豫不決,那麼不妨試著與你的老闆討論“混合”工作的過渡可能,畢竟對你來粗,你需要清楚你要什麼。
---
#11 我應該因為一個“有毒”的老闆辭職嗎?
在這種情況下,您應該聯繫人事部門,看看是否有其他選擇。大公司一般都有,小公司比較少,你的心理健康絕對比任何事情都來得重要,在方法論層面上,在達到突破點之前找到並適應理想的決定是很有用的。
---
#12 我什麼時候應該因壓力而辭職?
壓力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如果它導致睡眠障礙、遠離家人、或抑制社交、或導致高血壓,那麼你必須問自己幾個問題。在一些公司中,過度工作和壓力可能是結構性的,這也取決於他們經營的部門;但是有必要了解壓力的來源是什麼,如果它們是暫時的、偶然的,如果它們涉及到自己的個人情況,也是為了最終制定管理它的策略。
---
#13 我的期望是否能夠被滿足?
有人說,如果你熱愛你所做的事情,你永遠不會在你的生活中工作一天。但一份完美的工作可能是一個神話。做自己的老闆尤其令人著迷,但這首先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因為它需要嚴格的自律。換工作所需的能量很多。許多人在探索了替代方案後,仍留在原地。
---
#14 離職之後我的財務會有風險嗎?
這個問題的風險傾向因人而異。但是,如果你打算辭職找新工作,則建議進行兩次計算並評估經濟利潤,如果你是打算自行創業,通常至少在 12 個月內顯示。如果您有信心憑藉自己的專業精神獲得另一個職位,則此風險可能會減少。此外在這段期間的開銷必須更加謹慎:你需要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
#15 我把工作跟生活切開會有所幫助嗎?
工作可能已經占據了我們的生活.....
---
職場好文分享
更多詳細原文在這裡 https://bit.ly/42pfReZ
看更多
0 0 570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