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離職管理

離職管理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離職管理:該職位負責制定及執行離職流程,確保員工在離職過程中的順利交接及情感支持,以減少對組織業務運作的衝擊。主要職責包括:協助員工完成離職面談、提供必要的資源與指導、分析離職數據以識別趨勢與問題,以及建議改善工作環境的策略。所需技能包括優秀的溝通與人際關係技巧、敏銳的問題解決能力及跨部門協作能力,並需深入理解台灣職場文化,以有效應對因文化差異引起的職場挑戰,確保離職程序的透明度與公平性。」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6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6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離職管理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蘇宏文 知識長

集團法務長

2024/11/07

女性勞工產假問題一次談
1. 產假日數有多少?
勞動基準法第50條第1項規定:「女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8星期(註:7日×8星期=56日);妊娠3個月以上流產者,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4星期。」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5條第1項同於勞動基準法的上開規定,亦明定:「雇主於女性受僱者分娩前後,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8星期;妊娠3個月以上流產者,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4星期。」
不過,為了更周延保護不幸更短期間內流產的女性健康,性別平等工作法有別於勞動基準法的上開規定,新增了妊娠3個月以內不同日數的流產產假規定,「妊娠2個月以上未滿3個月流產者,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1星期;妊娠未滿2個月流產者,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5日。」
2. 雇主可以拒絕嗎?
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1條規定:「受僱者依前7條(註:包括上述第15條)之規定為請求時,雇主不得拒絕。受僱者為前項之請求時,雇主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勞動部105年7月26日勞動條2字第1050131733號函釋:「查女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8星期,勞動基準法第50條定有明文。產假係法律明定女性勞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之強制性規定,旨在保護母體健康。」
上述法律規定均屬於雇主必須遵守的強制規定,因此,當女性懷孕勞工於預備生產前,依上述規定向雇主提出產假請求時,雇主除不得拒絕外,也不得因其請產假,而對其作出包括扣發全勤獎金等的不利處分。
3. 產假8星期可以提前並分次請嗎?
勞動部105年7月26日勞動條2字第1050131733號函釋:三、本部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8年1月18日台(88)勞動三字第000246號函略以:「查勞動基準法第50條規定,女工分娩前後,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8星期,女工如於產前4週請產假亦屬適當,如勞資雙方協商決定,妊娠期間女性員工得於產前分次請產假,亦無不可。...」,爰勞工預產期前4週即可與雇主協商請產假,惟為免分娩前過早請產假影響產後恢復所需之產假日數,有違母性保護精神,女性勞工因個人體質不同,於分娩前請產假,應至少保留4週於產後。又產假最遲自生產之日起算;分娩後之產假應一次依曆連續請足,以達母體恢復。
勞動部111年7月25日勞動條4字第1110140681號函釋:「為利母體調養恢復體力,產假最遲自分娩或流產之日起算,惟女性受僱者當日勞務提供完成後始分娩或流產,得以分娩或流產之次日起算。」
依上開函釋意旨可知,女性懷孕勞工於預定生產日前,即得依個人實際情形,與雇主協商,提前分次請產假,但仍須保留至少4週(28日)分娩後的產假日數,且自生產日起算一次(不得分次)依曆(即使遇到例假日或國定假日均包括在內,不另給假)連續請足。若是當日已提供勞務下班後始分娩,則以分娩之次日起算。
4. 產假工資如何計算?
A. 全時工作勞工
勞動基準法第50條第2項規定:「前項女工受僱工作在6個月以上者,停止工作期間工資照給;未滿6個月者減半發給。」
勞動部103年10月7日勞動條2字第1030131931號函釋:核釋勞動基準法第50條第2項規定:「前項女工受僱工作在6個月以上者,停止工作期間工資照給」;未滿6個月者減半發給。所稱「停止工作期間工資照給」,指該女工分娩前依工作日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工資。其為計月者,以分娩前已領或已屆期可領之最近1個月工資除以30所得之金額,作為計算產假停止工作期間之工資,但該金額低於平均工資者,以平均工資為準,並自即日生效。
勞動部考量如女性勞工每月是領受固定工資,依此計算停止工作期間工資較無問題,但若女性勞工所領受的工資,其中,一部分是屬於變動薪性質,非屬經常性可領得的薪資,如雇主僅依其本(底)薪發放,勢將影響女性勞工產假期間工資照領的權益。因此,按月計酬的女性勞工,其產假期間工資的計算,原則上是以分娩前已領或已屆期可領的最近1個月工資除以30所得每日工資予以推算。如雇主依此方式計算的金額低於其平均工資者,則應以較趨近於常態的平均工資為準據,亦即以女性勞工分娩前6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總日數所得的金額為發放標準。
B. 部分工時勞工
勞動部109年9月10日勞動條2字第1090078348號函釋:依「僱用部分時間工作勞工應行注意事項」,部分工時勞工之產假期間應依曆計算,不因部份時間工作而依比例計給。有關按時計酬之部分工時勞工產假薪資計算疑義,如係每週工作時數固定者,以每週工作時數乘以8週,再乘以勞雇雙方約定之時薪計算;如係每週工作時數不固定者,以事由前6個月之工作時數,推估出產假8 週期間原應工作之時數後,再乘以勞雇雙方約定之時薪計算。
如以每週工作時數固定14小時的部分工時女性勞工為例,其8週產假期間工資計算如下:每週工作時數14小時×8週×雙方約定時薪
C. 流產假工資是否照給?
勞動基準法第50條僅規定妊娠3個月以上流產者,應停止工作,給予產假4星期。女性勞工受僱工作在6個月以上者,停止工作期間工資照給;未滿6個月者減半發給。
但對於妊娠2個月以上未滿3個月流產者,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1星期;妊娠未滿2個月流產者,應使其停止工作,給予產假5日(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5條第1項參照),雇主是否應於其停止工作期間(1星期或5日),負有給付工資義務,因法無明文規定,雇主可不給薪(雇主也可以優於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工資照給),但雇主仍須留意,當女性勞工請求時,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性別平等工作法第21條第2項參照)。
5. 女性勞工定期契約期滿?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2年6月21日(82)台勞職業字第20000號函釋:依據內政部75年10月18日(75)台內勞字第438324號:「勞工在產假停止工作期間…,其定期契約因屆滿而終止,雇主可不續給產假及產假工資。」
6. 外籍女性勞工是否享有產假?
性別平等工作法所稱受僱者,除本國勞工外,也適用於我國工作的外籍勞工,因此,外籍女性勞工同樣也享有請產假的權利,雇主不得拒絕。
如適用勞動基準法的外籍女性勞工請產假期間,依勞動基準法第50條第2項規定:「前項女工受僱工作在6個月以上者,停止工作期間工資照給;未滿6個月者減半發給。」只要符合上述規定者,仍得領受全薪或半薪。至於外籍家庭看護工或幫傭,因家事服務業尚不屬於適用勞動基準法的行業,惟依照性別平等工作法之規定其仍得享有8星期產假或其他流產假的權利,但雇主並無給付產假期間工資的義務。
看更多
0 0 2126 0

104學習精選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林閔政

就業服務講師

03/15 10:00

失業後的未來:如何申請職業補助與就業資源
失業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無論是企業裁員、經濟不景氣,還是個人職涯轉換,都可能讓人感到迷茫與不安。然而,失業並不代表結束,而是一個重新規劃未來的機會。政府提供了多種職業補助與就業資源,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幫助自己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 失業後可以申請的補助、如何取得政府資源,以及 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方向,讓你在面對失業時,能夠更有方向地前進。
📌 失業後可申請的補助與資源(非自願離職)
1️⃣ 失業給付(就業保險)
如果你是 因非自願離職(如公司裁員、營運歇業等)而失業,並且在離職前有參加就業保險滿一年,就可以申請 失業給付,讓自己在求職期間維持基本生活開銷。
📍 申請條件:
✅ 因非自願離職(如公司倒閉、裁員等)
✅ 需已投保就業保險 滿一年
✅ 需登記為求職者並積極尋找工作
📍 補助金額與期限:
💰 最高可領 60% 的月平均投保薪資,最長可領 6 個月
💰 若 年滿 45 歲、身心障礙者,最長可領 9 個月
💰 若參加職業訓練,補助可提高到 80% 的月平均薪資
📍 申請方式:
✅ 先至 就業服務站 登記為求職者
✅ 填寫 失業給付申請書
✅ 準備相關證明文件(非自願離職證明、勞保紀錄等)
📍 負責機構:
📌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或 各地就業服務站
2️⃣ 提早就業獎勵
如果你在 領取失業給付期間內,提早找到工作,政府還會提供「提早就業獎勵」,鼓勵求職者積極回到職場。
📍 補助內容:
💰 最高可領三個月的失業給付(分次發放)
📍 申請條件:
✅ 失業期間內找到正式工作(需參加勞保)
✅ 工作滿 3 個月後可領第一筆獎勵
✅ 工作滿 6 個月後可領第二筆獎勵
📍 申請方式:
✅ 於就業滿 3 個月後,向 就業服務站 申請
3️⃣ 中高齡者、高齡者就業獎勵
如果你是 年滿 45 歲以上,失業後重新投入職場,政府還有額外的就業獎勵。
📍 補助內容:
💰 每月最高補助9千到 1 萬1跟1萬3千元,最長 12 個月
💰 針對 僱主 也有補助,鼓勵企業僱用中高齡人才
📍 申請方式:
✅ 透過 就業服務站 申請
4️⃣ 職業訓練與津貼補助
如果失業後 想轉換跑道或學習新技能,可以參加 政府提供的職業訓練課程,不但能學習新技能,還有機會獲得訓練津貼。
📍 可參加的課程類別:
✅ 技能培訓(電腦、行銷、設計、語言等)
✅ 技術證照(電工、焊接、機械、汽修、餐飲等)
✅ 創業課程(行銷、商業管理、網路開店等)
失業勞工扶養無工作收入的父母,也可申請加發失業給付或職訓津貼
📌 1. 失業給付加發補助
✅ 適用對象:
已投保就業保險且因非自願離職(如公司倒閉、裁員等)而失業的勞工。
失業期間符合領取失業給付資格者。
扶養父母且父母無工作收入,可額外申請加發。
✅ 加發標準:
失業給付原則上為投保薪資的 60%,最長可領 6 個月。
若扶養無工作收入的父母,未成年小孩都則可加發10%,最高可領投保薪資的 80%。
看更多
0 0 2133 1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09/30 13:26

2025.9月證照排行榜:AWS、AI認證引領職場新趨勢
104學習近一個月用戶數據顯示,AWS雲端認證、AI人工智慧證照成為求職轉職及提升職場競爭力熱門首選。從基礎級的雲端從業人員到進階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再到新興的Gemini認證與生成式AI課程,科技類證照需求大幅領先傳統會計、多益等證照,反映企業對數位人才的迫切需求。
❇️Top1 AWS 認證的雲端從業人員-基礎級認證
通過率約為70%,此級別對於初學者友好,專門為對雲端相對陌生,且可能沒有資訊科技 (IT) 背景的考生而設計,本考試旨在幫助銷售、行銷、產品或專案管理等業務線的角色取得對 AWS 雲端的基本了解。
❇️Top2 AWS 認證的人工智慧從業人員-基礎級認證
此認證專為 AI 領域初學者設計,適合行銷、產品管理、教育等非技術職位者。考試內容包括機器學習、生成式 AI、倫理與應用場景,通過率約 65%
❇️Top3 Gemini 認證教師證書
專為教育工作者設計,證明持有人具備Gemini相關教學能力及專業,推動數位學習與課程設計。
❇️Top4 AWS 認證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助理級認證
適合具備一年以上 AWS 使用經驗者,聚焦成本與效能最佳化設計。無需程式實作背景,是雲端架構職涯的重要跳板。
❇️Top5 生成式AI課程認證
目標是讓學習者掌握生成式AI的基礎概念、實際應用及工具操作能力。內容包括大型語言模型(LLM)、生成式AI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以及Google Cloud的相關技術應用。
❇️Top6 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 ↗️面試邀約提升:約 3倍
凡參與公共工程,需擔任品管人員(如施工、監造、管理等工程從業人員),都必須參加由工程會或其委託訓練機構舉辦的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訓練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
❇️Top7 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 ↗️面試邀約提升:1.4倍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
中小企業與事務所普遍需求的財會基礎證照,內容包含帳務處理、報表編製與基本稅務實務。適合準備從事會計助理、出納、財務行政等工作的求職者。根據2023年(民國112年)勞動部資料,該證照通過率為52.6%。
❇️Top8 AWS認證的開發人員-助理級認證
適合具備一年以上程式開發經驗者,考核使用 AWS 服務進行應用程式開發與部署能力,是雲端工程師與後端開發者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重要認證。
❇️Top9 TOEIC (多益測驗)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toeic/
多益成績已成為企業判斷求職者英語能力的標準,特別是外商公司。建議考取750分以上,若能獲得金色證書(860分以上),更能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尤其對有志於外商企業、跨國集團或海外派駐的人才而言,TOEIC成績更是履歷的重要加分項。
❇️Top10 丙級電腦軟體應用技術士
行政助理、文書處理等職位的重要加分證照,通過率近六成。報考資格:年滿15歲或國民中學畢業即可報考。
想查熱門證照、掌握報名資訊與考古題?立即造訪【104證照中心】https://nabi.104.com.tw/certify
看更多
0 0 1580 2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