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人際溝通

人際溝通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人際溝通:該角色負責促進公司內部及外部的有效溝通,確保信息流通順暢,以支持業務決策與團隊協作。主要目標在於建立正向的溝通環境,增強員工的參與感與滿意度。此職位要求具備優秀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擅長跨部門協作,並能因應多元的文化背景進行調整。此角色需具備解決衝突的能力,了解台灣特有的企業文化,能靈活運用人際關係技巧,以促進多方之間的理解與合作。」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7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7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人際溝通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管理主管

11/10 12:30

【當忙碌不等於產出,我們真的有在工作嗎?】
在職場裡,我們會看到一種奇特的現象,有些人每天忙到天昏地暗,卻沒有看到產出成果;而有些人看起來不急不徐,但每次開會報告時,總能提前交出長官要的關鍵進度。
如果是在技術性裝忙,那就另當別論。但如果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找不出問題出在哪,真的會讓人欲哭無淚。
而我以前也有段時間陷入這種迷失,還記得我剛換到一個新的技術職工作,因為還在學習新的製程及適應新單位,為了不要讓人覺得我在混,那時候就覺得只要讓自己一直都很忙,每天到處巡巡看看,就好像代表自己很認真有在做事。
但事實卻狠狠打了我好幾巴掌,單純的忙碌不代表成果,有時只是引擎空轉的假象。因為能夠產出價值的關鍵,往往不在「努力」的多寡,而在「忙碌」的方向是不是對的。
【為什麼我們有時會陷入「假性忙碌」?】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行動幻覺」,意思是人會因為自己「有在做事」,就誤以為自己「有在往正確的道路前進」。
就像是花很多時間在回信、改報告、優化圖表、然後對一些細節吹毛求疵,但實際上最重要的專案及任務,卻一點都沒進展,那逐漸累積的工作就會壓的自己越來越喘不過氣。
這種「沒做在點上」的忙碌,最容易讓人陷入空轉。因為看起來自己每天都有在做事情,但卻發覺未完成的工作越來越多。
先問自己現在手上在忙的,是我想做的?還是我該做的?如果做這件事無法讓你更快速接近任務成果或是推進專案,那就算再花更多的時間,也只是自我耗能不是建立成果。
【思考工作改變,從「作業導向」走向「價值導向」】
有時候我們會把「有完成事情」當成「有完成工作」,但這兩者其實完全不同。
#「作業導向」的人,專注在把手邊想到的待辦作業一個一個劃掉
#「價值導向」的人,則會先區分每個代辦事項對整體任務的價值。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要整理專案簡報,
「作業導向」的人,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去調版面、改格式、加資料,讓報告看起來很精美,內容很豐富
「價值導向」的人,會花時間去思考長官想聽什麼、邏輯是否嚴謹、數據是否清楚正確,要表達的核心重點是否有呈現出來。
當我們把工作焦點放在「輸出影響力」而不是「完成作業量」,你的工作效能自然會開始變得更有力量。
【不可諱言的,「假裝忙碌」也是一種自我心理防衛機制】
就像我在電視上看到的劇情,情侶的一方因為對於對話感到尷尬,就開始讓自己去做其他事情變得忙碌,這時候往往不是不知道該做什麼,而是「不敢」面對困難的那一個問題。所以會想要用忙碌掩飾焦慮,用細節填滿空白,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暫時覺得安全。
在工作中我們也可能會遇到類似的狀況,
當某人心裡不想做一份報告時,可能會一直「反覆在修文件的文字」;
當主管交代的新專案,內容不太懂時,同仁可能會「看一堆研究資料卻不進行行動」。
但這並不是代表自己在工作上懶惰,而是變成是一種「心理逃避」。人會下意識地逃開讓自己焦慮的任務,卻用進行大量的瑣事來說服自己「我有在努力」。
選擇停下來問自己,我是不是正在用忙碌,逃避真正重要的事?當能誠實面對這個問題,才是脫離空轉的第一步。
【三個動作讓「忙碌」變成「有效能」】
想讓工作真正有產值,不是變成讓自己變成超人去擠出更多時間,而是要建立「有效能的節奏」。
1. 釐清優先順序
每天開始上班前,先對焦主要的工作任務,列出三件「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事。不求多,只求準。這樣大腦會自動聚焦在成果上。
2. 設定界線與節奏
工作中很容易被外務干擾,當發現自己被訊息、會議、突發事件牽著走。就要趕快拉回來主要任務,給自己完整思考的空間。
3. 每天快速回顧反思
問自己:「今天做的幾件事情,是否真的有讓我往完成專案前進?」「哪些事情其實只是讓我覺得自己在動?」
【時間有捨才有得,要學會『讓時間花在最重要的成果上』】
當事情累積越來越多時,什麼都想完成就等於什麼都完成不了,要做的多又要做的好反而是過度理想化,適時放掉一些個人的堅持完美,也才能夠空出更多的時間,去完成那些更為重要的任務。
【工作上最重要的不是要忙,而是要做的清醒】
職場上的忙碌,其實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你對工作掌握的清晰度,也映出你內心的焦慮程度。如果自己每天都會被瑣事淹沒,不是代表你沒能力,而是提醒自己該回頭看看,這些努力有沒有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學會辨別哪些事該做、哪些該放、哪些該優先,該優先做的就不能去逃避,你的時間才能夠真正被使用,努力也才會開始有價值。
看更多
0 0 78 0

104學習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104學習

11/29 00:00

142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管理主管

10/27 11:47

【為什麼熱情總只有三分鐘,是因為缺了燃燒三要素】
在幫助夥伴進行職涯諮詢時,有遇過一種狀況是我覺得很可惜的,那就是有著優秀背景的夥伴,因為無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內容,然後就在很多公司之間遊走,到最後年紀逐漸增加,但內心又更加徬徨,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熱情及方向在哪裡。
小時候我對於很多事物都很有興趣,一開始都會很有熱情,但同時很快就會熄滅放棄,再換到其他的項目,這也讓父母非常頭痛,長大後也還是有受到一些影響,並沒有一直待在相同的產業中,但慶幸的是最後有想通一些概念,也讓自己真正走出自己想要的路。
熱情燒完了,還能再點燃嗎?
(Google資料)燃燒的三元素,又稱為火焰三角,是指任何燃燒反應都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
1. 熱能(溫度)::將燃料加熱到其燃點(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的能量來源。常見的熱源包括火花、火焰或高溫表面。 
2. 燃料(可燃物):任何可以被燃燒的物質,例如木材、紙張、汽油、天然氣等。
3. 氧氣(助燃物):一種能與燃料發生化學反應以產生燃燒的氧化劑。空氣中約有21%的氧氣,足以支持燃燒。 
【熱情就像是熱能,可以是瞬間的強大能量,但無法持久】
每個人都曾有過那種「滿腔熱血」的時刻。就像是剛開始學一項技能、進入新工作、或嘗試新的挑戰時,總是帶著幹勁與期待。
而這就像是個「燃點」,讓熱情開始燃燒的瞬間。這可能是一句話、一個新環境、一個人、或是一個讓你覺得「原來我能做到」的時刻。在那個當下熱情會像火花一樣,很亮、很熱,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正向有動力。
但隨著時間過去,現實的壓力、失敗的經驗、甚至別人的質疑,都可能像一盆冷水,把那股熱情澆得只剩一絲微光。
【燃料就是薪柴,是需要持續補充的】
從這裡開始就是很多人會遇到的狀況,這裡的薪柴指的是你的能力、知識、習慣、韌性而和毅力,很多人在用熱情點燃手邊的薪柴後,因為開始承受了學習挫折、時間壓榨、任務失敗、薪柴自然會被現實「逐步燒光」,但自己卻誤以為是因為熱情退去,其實是因為自己的薪柴存量本來就不足。
所以當一個人說:「我對這件事失去了熱情」,通常不是真的已經不喜歡了,而是本身存備的薪柴量就遠遠不足,又或是沒有持續補入新的柴。而補柴的方式可能是學習新的角度、找到新的挑戰方法,不是熱情不見了,而是自己忘了加柴。
【環境與人群,就是你的助燃物】
火光再旺,燃料再多,如果沒有氧氣最後也會熄滅。而對人來說這些「氧氣」就是身邊的支持與鼓勵。
這就會提到團隊氣氛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團隊領導只會卸責批判,同事互相勾心鬥角的環境,很大的情況就會剝奪掉大量的氧氣助燃物,想當然也很難讓人願意久待,就算待著久的那些人,往往也會因為氧氣不足而呈現要燒不燒的擺爛狀態。
【火可以變小,但不可以熄滅】
在職場探索的過程中,人真的很難做到持續讓熱情火焰越燒越旺的狀態,因為這表示需要不斷添加薪柴甚至增加木柴數量,同時也需要環境的配合,它可能會有一段維持期,甚至也會有萎縮期,就像是熱情會退燒本是人之常情,但「怎麼面對退燒」卻是關鍵。
而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1. 承認熱情退了沒關係
很多人會因為「熱情退去不再有動力」而自責,甚至是想要趕快找到其他項目來進行調整,但事實是所有人都會遇到倦怠期。承認「我現在有點累」並不是一種過錯,而是讓自己可以重新調整的第一步。
2. 找出一些讓你有感的「小火苗」
重新點燃熱情,不一定要靠大事件或大成功。可能是一場對話、一次個人小突破,或是某個被別人需要的瞬間。那些小小的火光,往往比大爆炸更能夠讓人維持長久的燃燒。
3. 用毅力維持溫度,而非只靠激情
真正能夠成功走遠的人,不是都永遠只靠著熱情,而是靠著自己日經月累所累積的大量薪柴及毅力,這樣就算在疲憊的時候,也能夠繼續慢慢前進。
【從滿腹衝勁到自我懷疑,謹記燃燒三要素】
很多人都會經歷從「我覺得這份工作不錯」到「我難道還要繼續嗎?」的過程。
覺得身體累了、灰心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該換一條路。
但當你學到了能用「薪柴+毅力」去維持那團火焰,而不是靠著不斷找尋新的興趣時,就會發現真正的熱情,不是那種瞬間展現出來的熱度,而是一股能持續穩定的溫度。
因為「我不再期待每天都被熱情點燃,但我學會讓這股火焰不熄滅,並且逐步成長。」
看更多
1 0 228 0
104學習

04/28 00:00

105 1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1/10 11:42

【免費課程】五大課程助你強化履歷 學生與求職者都能快速加分
如果你想在求職中更快被企業看見,先把基礎技能補起來很關鍵。從AI、設計到電商都是職場上需要應用到的能力。AWS、Google、Canva、Amazon分別推出免費學習課程,零基礎也能上手,完成後還能拿官方證書或徽章,直接放進履歷提升可信度,幫你在求職、轉職或升遷中更具競爭力。
🟢104 × AWS AI 人才就緒計畫
免費打造AI即戰力!不限背景,完成課程並通過測驗即獲AWS官方證書,學習紀錄自動寫入104履歷,企業主動搜尋更快找到你。課程分「商業應用」(3.5小時)及「技術開發」(6小時),60.3%的AI工作不限科系,企業更重視跨域應用人才。
🔥FAQ (常見問答):
【Q : 有哪些證書可以拿?】
▶️生成式 AI 商業應用技能證書:
• 適合:行銷、企劃、管理職等非技術背景
• 課程內容:6 門課,約 3.5 小時
• 特色:懂得在工作中應用 AI 工具,強化工作效率
▶️生成式 AI 技術開發技能證書:
• 適合:工程師、開發者
• 課程內容:10 門課,約 6 小時
• 特色:強化程式整合、AI 模型操作與應用力
【Q2 : 如何拿證書?】
領AWS證書步驟→
1. AWS官網:
2. 隨意點擊一部課程影片,觀看2-3分鐘,隨後即會收到測驗通知
測驗完成後,即可獲得AWS官方證書
🟢Canva 免費證照速攻
快速掌握設計與AI工具!Canva Design School提供免費課程,完成後可考取官方證書,熟手可直接考試,證書可下載或分享至履歷,證明數位設計專業力。
🔥FAQ (常見問答):
【Q : 如何找到Canva官方的免費課程與證書考試?】
首先進入Canva Design School,在平台上,點擊「Get certified」,這裡提供的課程在結束後都可參加考試並獲得證書。
證照資訊: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
*即使沒有將課程上完,也可直接點擊「Earn a certificate」開始考試。對於已經熟悉Canva操作的使用者來說,若覺得課程內容簡單,想要節省時間,可直接選擇考試的方式獲得證書。
🟢Google 8堂免費AI課程
全面掌握最新AI技術!涵蓋生成式AI、大語言模型、BERT等,從初學到進階皆適用。完成課程可獲得完課徽章,展示你的AI新技能,為履歷增添亮點。
▶️完整內容請看
🟢Google Gemini AI 教師證書
全球首張教育工作者AI認證!任何人皆可報考,驗證生成式AI理解與教學應用能力。線上選擇題測驗,通過獲3年效期證書。教育類AI職缺需求暴漲94%,顯示 AI 技能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FAQ (常見問答):
【Q : 取得認證後有什麼幫助?】
• 履歷加分,證明具備 AI 時代教學能力
• 有助轉職、升遷或申請國際計畫
• 在教育機構中被視為專業能力指標
• 符合市場趨勢:教育輔導類 AI 職務需求激增 94%
▶️證照資訊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
🟢CEPT-AMAZON 跨境電商營運課程
跨足國際市場零門檻!由IEAT與亞馬遜合作,15小時線上課程涵蓋開店、選品、物流到廣告全攻略。由亞馬遜官方講師授課,線上彈性學習,一年帳號不限次數,完成後可自費考取證書(600元/次),驗證跨境電商專業實力,通過考核即可獲得證書。
🔥FAQ (常見問答):
【Q : 學習方式是什麼?需要付費嗎?】
免費學習,全面提升亞馬遜營運與銷售能力,完成線上報名並審核後,即可開通線上課程帳號權限,使用期限為1年
▶️【零成本學習門檻 → 詳情請看】
看更多
0 0 1418 1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