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資策會_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數轉院/數位生態研究中心】數位轉型推動架構師 / 符合度分析
【數轉院/數位生態研究中心】數位轉型推動架構師 資策會_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碩士

經歷

未具備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0 1 3498 1
蒲朝棟

主任

2024/08/18

技術宅晉升踩雷記!驚爆:超強工作能力竟成升遷絆腳石?
在台灣的職場中,常常有一種迷思:只要工作能力強,就一定能當上主管。然而,現實真的如此簡單嗎?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一探究竟。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在公司待了五年,以他的程式設計能力堪稱一絕。每當遇到棘手的技術問題,同事們總是第一個想到他。小明也因為出色的表現,多次獲得年度最佳員工獎。
然而,在最近一次的主管晉升中,小明卻意外落選了。這個消息讓他感到十分錯愕和沮喪。他不禁開始質疑:「我的工作能力明明很強,為什麼不是升主管的最佳人選呢?」
帶著這個疑問,小明開始仔細觀察新上任的主管阿志。漸漸地,他發現了一些關鍵的差異:
1. 溝通能力:阿志雖然技術能力不如小明出色,但他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非技術人員解釋複雜的概念。
2. 領導才能:阿志善於激勵團隊,能夠有效地分配任務,並協助團隊成員解決問題。
3. 策略思維:阿志不僅關注當前的技術問題,還能從公司整體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
4. 情緒管理:面對壓力和挑戰時,阿志總能保持冷靜,並帶領團隊度過難關。
5. 人際關係:阿志與公司各部門的同事都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有助於跨部門合作。
6. 決策能力:阿志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並為決策負責。
7. 時間管理:阿志不僅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能妥善安排團隊的工作進度。
8. 培養人才:阿志會主動指導新人,幫助團隊成員成長。
9. 商業敏銳度:阿志對市場趨勢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為公司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10. 創新思維:阿志不僅解決問題,還能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這些發現讓小明恍然大悟。他意識到,成為一個優秀的主管,需要的遠不止是強大的專業能力。
在台灣,我們常說「術業有專攻」。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特質。有些人適合深耕技術,成為領域內的專家;有些人則適合統籌全局,成為團隊的領導者。這兩種角色同樣重要,只是發展方向不同。
那麼,如果我們希望朝著管理階層發展,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主管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培養溝通技巧:學會清晰、簡潔地表達想法,並能夠有效聆聽他人的意見。
2. 提升領導能力:參加領導力培訓,學習如何激勵和管理團隊。
3. 培養策略思維:嘗試從更高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公司的整體策略和目標。
4. 加強情緒管理:學會在壓力下保持冷靜,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
5. 拓展人際網絡:主動與其他部門的同事交流,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6. 提高決策能力:培養快速分析問題並做出決策的能力,同時要勇於承擔責任。
7. 學習時間管理: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還要學會安排團隊的工作進度。
8. 注重人才培養:主動幫助他人成長,建立一個學習型的團隊。
9. 提升商業敏銳度:多關注行業動態,培養商業思維。
10. 保持創新精神:鼓勵創新,並學會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
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職場成功不能只依靠單一的技能。正如台灣人常說的「一隻腳走不遠」,我們需要全方位的發展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遠。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技術專長就不重要。相反,在許多公司中,技術專家同樣有著重要的地位和發展空間。有些公司甚至設立了專門的技術階梯,讓技術人才可以在不轉向管理崗位的情況下獲得晉升和更高的薪酬。
因此,在規劃職業發展時,我們需要審慎地評估自己的特質和興趣。問問自己:是希望成為一名管理者,還是希望在專業領域中更進一步?兩者都是令人尊敬的職業道路,關鍵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條。
最後,讓我們記住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無論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主管,還是一名傑出的技術專家,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團隊和公司創造價值。
職場如同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重要的不是一時的成績,而是持續的成長和貢獻。讓我們一起努力,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成為最好的自己!
看更多
0 0 561 0
蒲朝棟

主任

11/02 11:00

職場中的爛好人,只是不懂得拒絕嗎?
【職涯規劃 | 職涯諮詢】
💡 這不是一篇說教文,而是一個關於「懂得說不」才能「走更遠」的故事。
每次看到 Sam 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辦公室,我心裡就替他嘆一口氣。
Sam 是一位行銷企劃,能力好、脾氣好,是部門裡的「超級便利貼」。只要有人喊一聲「Sam 幫我一下」,他從來不會拒絕。
幫同事趕報告?「沒問題,我來。」
主管臨時丟一個不屬於他 KTV 的專案?「好的,我會想辦法生出來。」
甚至連部門的慶生會、訂下午茶,這種行政庶務,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他。
Sam 總說:「我不是爛好人啦,只是覺得舉手之勞,能幫就幫。而且大家開心,工作氣氛也比較好。」
剛開始,他真的樂在其中。得到一句「你人真好!」「還好有你!」讓他覺得自己很有價值,充滿了被需要的成就感。
但漸漸地,情況開始走樣了。
他的辦公桌上,永遠堆滿了他自己份內的工作,加上那些「舉手之勞」的別人的工作。他常常是辦公室最晚走的人,週末也常常要打開電腦。
他的企劃案品質開始下降,因為他分配給自己工作的時間變少了。他的精神也越來越差,臉上總是掛著一抹揮之不去的疲憊,連原本愛說笑的幽默感都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Sam 的年度績效被打了一個「中等」,主管給的評語是:「工作量雖大,但專案深度不足,應變能力有待加強。」
那天,Sam 在我面前哭了。
他哭著問我:「老師,我這麼努力,幫了這麼多人,為什麼最後得到的是這樣的結果?我是不是該轉職了?這個職場是不是容不下我這種好人?」
Sam 遇到的,是職場裡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可以稱之為「職場好人症候群」,它其實是「工作倦怠」潛在的引爆點。
你以為你在「幫人」,其實你在「毀掉自己」的職涯規劃。
從心理學來看,這些「職場便利貼人」往往有幾種內在的驅動力:
過度尋求認同感 : 必須透過不斷滿足他人的需求,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拒絕別人,會讓他們產生「不被喜歡」甚至「被討厭」的焦慮。
界線模糊: 分不清「份內」與「份外」,或者說,他們缺乏為自己時間與精力畫下界線的能力。總認為別人的需求比自己的重要、比自己的緊急。
錯誤的績效認知: 誤以為「忙碌」和「好人緣」可以等同於「高績效」。事實上,你的專業能力與主要專案如果沒有亮點,那些「舉手之勞」只會變成你疲勞的證明,而非專業能力的累積。
職場是一個講究「價值交換」的地方。 當 Sam 不斷接受額外工作時,他其實在不知不覺中給予了三個錯誤訊號:
對主管: 「我的工作量還不夠飽和,我可以承接更多。」(導致主管將他視為「可無限壓榨」的資源。)
對同事: 「我可以隨時當你的免費救火隊,而且不會影響到我的工作。」(導致同事習以為常,甚至覺得這是 Sam 份內的工作。)
對自己: 「我的時間與精力不值得被捍衛,我必須犧牲自己來成就別人。」(這是導致工作倦怠最直接的原因。)
Sam 的案例,不是他「該轉職」或「不適合職場」,而是他的職涯策略出了問題。當你長期處在這種「不斷燃燒自己」的狀態,你的專業職能沒有被好好發展,你只會變成一個「高工時,低產值」的員工,最後迎來的就是職涯的停滯,甚至被迫被解雇或面臨失業重啟的困境。
職場的其中一環,就是學會「優雅地拒絕」。這不是要你變得鐵石心腸,而是要你從「情緒導向」轉為「策略導向」地做事。
你可以試試看這三種「策略性拒絕」方式:
1. 運用「時間排程法」來拒絕主管的無理要求:
當主管臨時丟給你一個與你核心目標無關的任務時,不要直接說「我不要」。你必須把你的「現在進行式」視覺化:
範例: 「主管,我目前手上有 A 專案(後天截止)和 B 專案(這週五要給客戶),您這個 C 任務很重要,請問您希望我延後 A 專案的繳交日,還是請同事先協助 B 專案,讓我優先處理 C 任務呢?因為如果全部一起做,我擔心無法達到您對 A 或 C 任務的品質要求。」
【重點: 把球丟回去給主管做「資源排序」,逼他正視你的工作量,並讓他知道「你是有成本的」。】
2. 運用「需求轉介法」來拒絕同事的請求:
當同事請你幫忙,而你手邊正忙時,不要直接說「我沒空」。你可以把「拒絕」變成「資源引導」:
範例: 「很抱歉我現在正在處理一個很緊急的案子,但這個問題我記得小美(另一個同事)上次有類似經驗,你或許可以問問她,或者我建議你先去哪裡找找資料/看文件,這樣可以省下你一些時間喔。」
【重點: 你提供了幫助的替代方案,而非直接幫他做事。你還是「好人」,但你守住了自己的時間。這也能改善某些主管關係,因為你展示了協作能力。】
3. 運用「設立緩衝法」來保護自己的精力:
對於所有突如其來的請求,不要立刻回答「好」或「不好」。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
範例: 「這個任務我需要看一下手上的進度,大概 15 分鐘後給你回覆,可以嗎?」
【重點: 這 15 分鐘不是讓你喝咖啡,是讓你冷靜地評估: 幫這個忙,對我的職涯加分嗎?我真的有時間嗎?如果沒有,你就能用前面兩招來進行「策略性拒絕」。】
Sam 聽完我的分析後,決定不再只是「無差別幫忙」,而是開始為自己畫界線。
他開始練習「時間排程法」,不再讓主管的臨時動議打亂他的專案排程。他學會了對同事的請求說:「讓我想一下,待會回覆你。」
剛開始很挫折,他擔心被貼上「難搞」的標籤。但事實是,當他專注在自己的核心工作後,他的年度企劃案終於做出了過去沒有的深度與亮點。
後來他告訴我:「老師,我發現當我懂得拒絕別人後,我反而開始被別人尊重了。因為他們知道,我的『Yes』是有價值的,我的『時間』也是有成本的。」
親愛的你,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正在前往工作倦怠的路上,請記得:
懂得「說不」,才能真正「說好」自己的職涯。你的精力與時間,是你職涯規劃中,最寶貴的資產。
看更多
0 0 254 0
待挖掘的人才寶藏

小編

2023/06/21

高齡化 未來恐工作到70歲
更長的壽命代表了必須工作更久來養活自己,高齡化的台灣即將迎接人人工作到70歲的社會。如果你現在50歲,可能還會工作20年!
💡長期研究勞動力的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觀察,近年少子化加上缺工,台灣的中高齡及高齡的勞動參與率,長期來看是往上的,「但中高齡就業,不要只看失業率、就業率,而是要看工作內容。」辛炳隆擔心,如果職場年齡歧視還是存在,中高齡即使回到職場,還是只能做低階、低薪、部分工時、臨時性的工作。
辛炳隆預估,未來台灣一般大眾,都要工作到七十歲左右,除政府要持續推動禁止年齡歧視外,企業也要有所體認,願意把中高齡員工當作一般員工來投資,例如讓他教育訓練,提供專業成長機會。
💡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認為,只要社會仍充斥「老了就怎麼樣、老了不能做什麼、老了只能怎麼樣」的偏見,友善中高齡的職場 就不易做到,她認為,要讓中高齡以上的就業環境更友善,首先要強化年齡歧視的教育。
💡104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常常聽到企業的擔心,「企業說,我們也想用啊,可是賣場貨那麼重要搬,櫃台多元支付那麼複雜,中高齡來了我們怎麼用?」104人力銀行就從企業的痛點下手,成立「50+嚴選」,用人力銀行的專業,重新設計選才系統,幫企業找適合的中高齡員工。
「50+嚴選」的履歷表沒有「年齡」欄位,讓企業不要因為年齡而錯失認識面試者的機會。
★整理自udn《橘世代周報》報導【閱讀全文】↓
★友善職缺在這裡!【直接應徵加入】免費幫你推薦給企業↓
看更多
8 8 24968 2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09/10 09:52

【🐻雄好康】免費講座:在高雄就能感受大阪萬博的氛圍!
您知道在日本大阪熱烈進行中的萬國博覽會嗎?不用去日本就能一窺TECH WORLD館的精采樣貌!本場次特邀TECH WORLD館副館長,分享策展理念與落地流程,為您拓廣全新國際策展視野!
【地方會展超能力-專業經營帶動訪客經濟-高雄場】
📅2025/09/11(四)就在明天!
🕒13:15–16:30
📍 高雄展覽館304b會議室(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完全免費
🔗立刻報名:https://reurl.cc/qY3qan
看更多
1 1 18552 0
林尚能

執行長

08/14 21:49

企業數位轉型:165項關鍵數位工具完整指南
在全球化與科技的推動下,數位轉型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不做會出局」的現實。導入對的數位工具,可以讓企業流程更快、成本更低、客戶更黏、決策更精準,甚至開出新的營收來源,我會帶你快速理解數位轉型的價值與做法,並在最後給你工具選擇建議。
企業為什麼要數位轉型?五個直接好處
1. 省時間、省人力、效率大躍進
把例行工作交給系統跑,像訂單處理、排班、請假、報帳這些瑣事,都能自動完成。
例子:原本處理一張訂單要 5 分鐘,現在 1 分鐘就搞定,員工多出時間做更高價值的事。
2. 客人更開心,回購率自然飆
有數據,就能更精準地「讀懂」客人。系統可以自動推送他想要的商品或優惠,讓他更容易下單。
例子:客人剛看完某產品,馬上收到專屬優惠通知,立刻結帳。
3. 決策有數據支撐,不用憑感覺
從進貨、行銷到定價,數據能告訴你什麼熱賣、什麼時候人多、哪個活動最有效。
例子:每天早上看報表,就知道昨天賣得最好的商品,馬上決定今天補貨方向。
4. 新品或策略調整速度快
不必等 IT、不必等排程,流程數位化後,一兩天就能測試新想法。
例子:以前上架新品要一週,現在一個下午就能完成,趕上市場熱潮。
5. 遇到突發狀況也能穩住
遠端辦公、雲端資料備份、線上協作,讓營運不中斷。
例子:就算全員在家,也能開會、處理文件、接訂單。
企業數位轉型的五個落地步驟
1. 先搞清楚目的
別為了轉型而轉型。先確定目標:要降成本?加快流程?還是提高客戶回購?並設定成效指標,讓團隊有明確方向。
2. 盤點現有痛點
跟各部門聊一圈,找出「卡卡的地方」。例如客服回應慢、報表全靠 Excel、檔案傳來傳去。
3. 先挑最急的問題解決
不要一次全改,先從影響最大的地方下手:
* 檔案放雲端
* 客服系統整合
* CRM 建立客戶資料
4. 組跨部門推動小組
這不是 IT 一個部門的事,要有高層領頭,把行銷、人資、營運、IT 拉進來,一起推動。
5. 讓數位轉型變成習慣
定期檢討流程,看看哪裡可以再優化、導入更進階的工具。養成「遇到問題就找數位解法」的文化。
KPI 這樣設,轉型才看得到成效
初期 KPI(方向檢驗)
成本下降比例、客戶滿意度、數位通路營收占比。
現況盤點 KPI
找出多少人工流程、錯誤率高的流程、客訴熱點。
導入工具後 KPI
工具使用率、自動化觸發次數、任務完成率。
組織推進 KPI
教育訓練出席率、跨部門合作次數、專案準時落地率。
文化階段 KPI
員工主動提優化建議的次數、工具創新應用數量、年度流程簡化提案數。
工具選擇建議(按企業型態)
新創企業:雲端協作、AI 輔助、Landing Page 工具
中小企業:CRM、行銷自動化、線上課程平台、本土服務
大型企業:企業級解決方案、資安防護、AI 整合、虛擬活動平台
教育機構:線上課程、研討會、學習管理系統(LMS)
顧問提醒:數位轉型的核心不在「工具本身」,而在「組織文化與數位思維」。
工具只是助力,真正的勝出關鍵是員工數位能力的提升與流程的持續優化。
數位轉型⼯具⽬錄
1. ⽂件管理與簽核系統(7項)
2. 客⼾服務與溝通⼯具(12項)
3. 團隊協作與專案管理(11項)
4. ⾏銷與銷售⾃動化(20項)
5. 網路開店與電⼦商務(8項)
6. 虛擬主機與網站基礎建設(6項)
7. 財務與⼈資管理(12項)
8. 雲端基礎設施與資安(11項)
9. 數據分析與商業智慧(6項)
10. 創新與開發⼯具(7項)
⼀、⽂件管理與簽核系統(7項)
1. 數位簽章 - DottedSign
功能: 由台灣凱鈿⾏動科技開發的電⼦簽名服務,提供安全、合法且⾼效率的線上簽
署流程,⽀援多種⽂件格式,具備法律效⼒。
2. 雲端⽂件協作 - Google Workspace
功能: 整合Docs、Sheets、Slides等⼯具,讓團隊成員可以即時在線上共同編輯⽂
件,所有修改紀錄⼀⽬了然。
3. 雲端⽂件協作 - Microsoft 365
功能: 整合Word、Excel、PowerPoint等⼯具,提供完整的辦公室解決⽅案,⽀援
離線與線上協作。
4. 雲端儲存 - Dropbox
企業數位轉型:165項關鍵數位⼯具完整指南 5
功能: 提供安全的雲端儲存與檔案同步服務,⽀援多裝置存取與版本控制。
5. 雲端儲存 - OneDrive
功能: Microsoft的雲端儲存服務,與Office 365深度整合,提供無縫的檔案管理體
驗。
6. 合約管理系統 - DocuSign
功能: 提供完整的合約⽣命週期管理,從建⽴、談判到簽署執⾏全程數位化處理。
7. 雲端表單與⼯作流 - Kintone
功能: 讓⾮⼯程⼈員也能設計⾃動化流程,整合資料流與內部作業,提升營運效率。
⼆、客⼾服務與溝通⼯具(12項)
8. AI客服系統 - LiveChat
功能: 戰國策推出的AI客服軟體,整合即時交談、AI-ChatBot、⼯單系統等功能,提
供365天無休客⼾服務。
9. 顧客關係管理 - Salesforce
功能: 業界領導的CRM系統,整合客⼾資訊與銷售流程管理,提供完整的客⼾視圖。
10. 顧客關係管理 - HubSpot
功能: 提供⾏銷、銷售、客⼾服務⼀體化的CRM解決⽅案,⽀援⼊站⾏銷策略。
11. 全通路客服平台 - Zendesk
功能: 將多管道客⼾訊息整合在單⼀介⾯,提升客服效率與客⼾滿意度。
12. 全通路客服平台 - Freshdesk
功能: 提供完整的客⼾⽀援平台,整合多種溝通管道,⽀援⾃動化客服流程。
13. 全通路對話整合 - Freshchat
功能: 整合Facebook、LINE、IG、網站等多平台訊息,統⼀管理客⼾對話。
14. 語⾳機器⼈(IVR)- Twilio Studio
功能: 打造⾃動接聽與語⾳互動流程,適⽤於客服熱線或⾏銷活動。
15. WhatsApp API商務整合 - 360dialog
功能: 直接對接WhatsApp Business API,⽤於國際市場即時客⼾聯繫。
16. 問答知識庫⾃動化 - Helpjuice
功能: 建⽴內部或外部的FAQ系統,減少重複詢問與客服負擔。
17. 視訊會議系統 - Zoom
功能: ⽀援⾼品質視訊會議、螢幕分享與錄影功能,是遠距⼯作不可或缺的溝通⼯
具。
18. 視訊會議系統 - Google Meet
功能: Google的視訊會議解決⽅案,與Google Workspace深度整合。
19. 顧客關係管理 - Zoho CRM
功能: 追蹤銷售機會、客⼾歷程與⾃動提醒的CRM系統,適合中⼩企業使⽤。
三、團隊協作與專案管理(11項)
20. 團隊通訊 - Slack
功能: 整合即時訊息、檔案分享、視訊會議的團隊協作平台,⽀援豐富的第三⽅應⽤
整合。
21. 團隊通訊 - Microsoft Teams
功能: Microsoft的團隊協作⼯具,與Office 365深度整合,提供完整的協作⽣態系
統。
22. 專案管理 - Asana
功能: 提供任務分配、進度追蹤與團隊協作功能,讓專案管理更加透明化與系統化。
23. 專案管理 - Trello
功能: 採⽤看板式管理的專案協作⼯具,直觀易⽤,適合⼩團隊使⽤。
24. 專案管理 - Jira
功能: 軟體開發團隊常⽤的專案管理與問題追蹤⼯具,⽀援敏捷開發流程。
25. 任務協作 - ClickUp
功能: 結合專案管理、流程設計、時間追蹤與KPI追蹤的全⽅位⽣產⼒平台。
26. 線上⽩板 - Miro
功能: 提供數位⽩板功能,⽀援腦⼒激盪與設計思考流程,是創意協作的利器。
27. 線上⽩板 - FigJam
功能: Figma推出的線上協作⽩板⼯具,與設計⼯具無縫整合。
28. 知識庫管理 - Notion
功能: 整合筆記、任務管理與資料庫功能,建⽴企業知識庫的全能平台。
29. 知識庫管理 - Confluence
功能: Atlassian的企業級知識管理平台,與Jira深度整合。
30. 檔案共享與版本控管 - Dropbox Business
功能: 適合⼤量設計檔案與團隊協作的商務版本,提供進階的管理功能。
四、⾏銷與銷售⾃動化(20項)
31. 電⼦郵件⾏銷 - Mailchimp
功能: 提供電⼦報設計、發送與成效分析功能,幫助企業維持與客⼾的⻑期關係。
32. 電⼦郵件⾏銷 - Benchmark
功能: 電⼦郵件⾏銷平台,提供⾃動化⾏銷功能與詳細的數據分析。
33. 電⼦郵件⾏銷 - MailerLite
功能: 精準發送⾏銷信件、追蹤點擊與⾃動分眾,適合中⼩企業使⽤。
看更多
0 1 887 1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