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總務工作

總務工作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65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65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總務工作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蒲朝棟

總務主管 | 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31001

3小時前

他花10年學會一個錯誤的技能,最後落得全公司被裁員的下場
在這個講求效率和成果的時代,「努力」似乎成為了萬能的靈藥。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對吧?然而,現實往往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來聽聽阿志的故事,看看「用力做錯誤的事情」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阿志是一家老字號文具公司的銷售主管。這家公司以生產高品質的鋼筆聞名,在台灣市場擁有不錯的佔有率。阿志從基層業務做起,靠著超人的毅力和拚勁,一路爬到了銷售主管的位置。他的座右銘是「只要努力,沒有做不到的事」。
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寫字的習慣逐漸改變。鋼筆銷量開始下滑,公司的營收也跟著下降。面對這種情況,阿志的反應是「加倍努力」。他要求銷售團隊每天多打100通電話,每週多拜訪20家文具店。他自己更是起早貪黑,經常工作到半夜。
但是,不管阿志和他的團隊如何努力,銷量仍然持續下滑。有些年輕的同事提出了新的想法,比如開發數位筆記產品,或者轉型成文創品牌。但阿志總是說:「我們是做鋼筆的,就應該專注在鋼筆上。只要我們夠努力,一定能扭轉局面!」
就這樣,阿志帶領著團隊,在一條顯然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們不斷地改良鋼筆的設計,推出各種花俏的限量版,甚至降價促銷。然而,這些努力就像是在試圖用馬車來對抗高速鐵路,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五年過去了,公司的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惡化。許多優秀的員工看不到希望,紛紛離職。留下來的人雖然仍在努力,但士氣低落,創新能力也大不如前。
終於有一天,公司董事會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關閉鋼筆部門,裁員三分之二。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震驚了所有人。阿志站在辦公室裡,看著同事們收拾東西離開,心裡充滿了懊悔和不解。「我們明明那麼努力,為什麼會落得這個下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單純的努力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方向錯誤,再多的努力也只是徒勞。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阿志的窘境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1.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固守成規,要願意接受新的想法和建議。
2. 關注市場趨勢:時刻留意行業動向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3. 鼓勵創新:創造一個允許失敗的環境,鼓勵員工提出新的想法。
4. 學會放棄:當發現某個方向不對時,要有勇氣及時止損,重新定位。
5. 重視團隊智慧:不要獨斷專行,要善於傾聽和採納他人的意見。
回顧阿志的故事,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他會如此執著於錯誤的方向呢?也許,這反映了許多人的一種心理:我們總是傾向於相信,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這種信念固然能夠激勵我們在逆境中堅持,但如果不加辨別地應用,反而可能成為阻礙進步的絆腳石。
另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把「忙碌」等同於「有價值」?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以「忙」為榮,彷彿越忙就越重要,越有價值。然而,真正的價值並不在於你有多忙,而在於你做的事情有多有意義,能為公司和客戶帶來多少實際的效益。
阿志的錯誤還在於他忽視了團隊的智慧。在面對困境時,他選擇了獨斷專行,而不是虛心聽取同事們的建議。這不僅錯過了可能的轉機,還打擊了團隊的積極性。在現代企業中,集體的智慧往往比個人的聰明更重要。
那麼,當我們發現自己可能走錯了方向,該怎麼辦呢?首先,要有勇氣承認錯誤。這並不意味著你是一個失敗者,相反,及時認識到錯誤並改正,恰恰是優秀領導者的特質。其次,要學會「優雅地放棄」。放棄不等於失敗,而可能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最後,要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唯有不斷學習、及時調整,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所以,親愛的職場夥伴們,下次當你發現自己在某件事上付出了大量努力卻毫無進展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在做正確的事情?我的努力方向是否符合市場需求和公司戰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及時調整方向,可能比繼續無謂的努力更加明智。
畢竟,成功不在於你多麼用力地奔跑,而在於你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與其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不如勇敢地承認錯誤,重新找到正確的方向。因為最終,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公司帶來效益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努力。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保持靈活和適應能力比單純的勤奮更為重要。讓我們學會智慧地工作,而不僅僅是努力地工作。記住,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做正確的事情遠比正確地做事情更加關鍵。也許,這才是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的真正秘訣。
0 0 42 0

熱門精選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9/10 11:01

🌟找尋讓你發光的職涯天賦|AI 個人化報告 x 專業測驗解析
你是否曾經在工作中感到迷茫,不確定自己真正適合什麼樣的職業?還是你已經在職場多年,卻覺得找不到發揮天賦的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
透過AI專業測驗與職涯規劃課程,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挖掘最適合你的職場定位。不論你是正在求職、職涯轉型,還是想要突破職場瓶頸,這堂課都能給你全新的啟發和方向!
👩‍🏫 課程亮點:
✅ AI個人化報告,精準解析你的職涯優勢
✅ 專業測驗幫助你找到真正適合的工作方向
✅ 超強實作課程,引導自我評估與回顧心流,找出專屬的天賦才能
🎁 特別加碼:
參加課程還可獲得專屬100點 LINE POINTS獎勵!
3 2 11671 0
蒲朝棟

總務主管 | 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31001

20小時前

一家公司因「開會成癮」而破產的啟示錄
在現代職場中,「開會」似乎已經成為了工作的代名詞。每天早上一睜開眼,行事曆就被密密麻麻的會議通知塞滿,彷彿不開會就不算在工作一樣。然而,這種看似勤奮的工作方式,真的能提高效率、創造價值嗎?讓我們來看看小龍科技公司的故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小龍科技是一家成立五年的新創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行動應用程式。公司創辦人阿龍是個精力充沛、點子多多的年輕人,總是充滿熱情地想要推動公司前進。為了讓公司運作得更有效率,阿龍決定引入「頻繁會議制」,認為這樣可以促進團隊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於是,小龍科技的員工們開始了「開會馬拉松」的日子。每天早上九點,全體員工必須參加晨會,彙報昨天的工作進度和今天的計畫。緊接著是各部門的內部會議,討論專案細節。中午用餐時間,還要進行「午餐會議」,邊吃邊聊公司大事。下午,則是跨部門會議的時間,確保各團隊之間的合作順暢。眼看下班時間將近,還有一場「總結會議」等著大家。
起初,員工們也覺得這種高頻率的會議制度挺新鮮的。大家見面討論的機會多了,感覺公司氛圍更加活躍了。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問題就開始浮現。
首先,員工們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直線下降。整天都在開會,根本沒時間真正專注於手邊的工作。一位工程師小美抱怨道:「我的程式碼都是在晚上加班寫的,白天根本沒空碰電腦。」
其次,會議的品質也急劇下降。由於會議太多,大家都疲於奔命,根本沒時間好好準備。結果就是,許多會議變成了「廢話會議」,大家東扯西扯,卻沒有實質性的結論。
更糟糕的是,這種頻繁開會的文化開始扼殺創意和創新。設計師小華說:「我需要大段連續的時間才能進入創作狀態,但現在老是被會議打斷,根本無法好好思考。」
漸漸地,員工們開始對這種工作方式感到厭煩。有人選擇離職,有人則是敷衍了事。公司的氛圍變得越來越差,效率也越來越低。
最終,這種情況導致了嚴重的後果。由於整天都在開會,沒人真正專注於產品開發,公司的新產品遲遲無法推出。競爭對手趁機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搶占了市場。資金鍊吃緊,投資人失去信心,小龍科技最終不得不宣布破產。
這個故事或許有些極端,但它警示我們:過度依賴會議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落入「會議陷阱」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控制會議數量和時長:不是每個問題都需要開會解決。學會用其他方式溝通,如郵件、即時通訊工具等。
2. 明確會議目的:每次開會前,問問自己「這個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無法清楚回答,也許這個會議就不需要召開。
3. 準備會議議程:事先準備好議程,並嚴格遵守。這樣可以確保會議不會偏離主題。
4. 邀請真正需要參與的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參加每場會議。只邀請真正需要參與的人,可以提高會議效率。
5. 重視「專注時間」:為員工保留大段不被打擾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專注於真正的工作。
回顧小龍科技的案例,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阿龍會如此執著於頻繁開會呢?也許,這反映了一些管理者的心理:他們把「開會」等同於「在工作」,把「坐在會議室裡」視為「有生產力」的表現。
然而,真正的工作往往發生在會議室之外。工程師需要安靜的環境來編寫代碼,設計師需要自由的空間來發揮創意,市場團隊需要與客戶直接互動來了解需求。過多的會議不僅無法促進這些工作,反而會阻礙它們的進行。
另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把「溝通」與「會議」畫上了等號?事實上,有效的溝通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一封簡潔的郵件、一個簡短的電話、甚至是站在對方桌前的三分鐘對話,有時候都比一個小時的會議更有效。
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完全摒棄會議。適度的、有意義的會議仍然是必要的。關鍵在於找到平衡點,讓會議真正成為推動工作的工具,而不是阻礙工作的絆腳石。
所以,親愛的職場夥伴們,下次當你收到會議邀請時,不妨問問自己:這個會議真的有必要嗎?我的參與能為會議帶來什麼價值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也許婉拒這個會議,專注於手頭的工作,才是對公司、對自己最負責任的做法。
畢竟,真正的工作效率和創新,往往來自於專注的獨立思考和富有成效的協作,而不是無休止的會議。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一種更加高效、更有意義的工作方式。因為最終,我們的目標不是開最多的會,而是創造最大的價值。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學會「不開會」可能比學會「開會」更重要。讓我們珍惜每一分鐘,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也許,這才是通往成功的真正捷徑。
1 0 141 0

推薦給你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11小時前

Java vs. JavaScript有關聯嗎? 簡單解析3差異 語言本質、執行環境差在這
Java和JavaScript,乍看之下名字很像,實際上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編程語言,適用於不同的開發領域。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差別分為三大類
1. 語言本質
- Java 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由Sun Microsystems(現已被Oracle收購)於1995年推出。Java 是編譯語言,這意味著它需要編譯成字節碼才能在 Java 虛擬機(JVM)上運行。它廣泛應用於企業級應用、安卓應用開發和大型後端系統。
- JavaScript 則是一種解釋型的腳本語言,由 Netscape 的 Brendan Eich 在同年(1995年)創建。JavaScript 最初設計用於瀏覽器端的動態行為,如表單驗證和互動效果。如今它不僅應用於前端開發,透過像 Node.js 這類技術,它也可以在後端運行。
2. 執行環境
- Java是跨平台的,經過編譯後的 Java 程序可以在任何安裝了 JVM 的系統上執行,因此有句名言「寫一次,跑遍全世界」。
- JavaScript則主要執行於瀏覽器中,雖然隨著 Node.js 的出現,它也可以在服務器端執行,但它的核心設計還是針對網頁瀏覽器。
3. 應用範圍
- Java常用於企業應用開發、安卓應用開發以及大型後端系統,特別適合高效能、可擴展的大型應用程式。
- JavaScript 則主要用於網頁前端開發,負責動態內容的顯示、與使用者互動的處理等。它也是現代前端框架(如 React、Vue、Angular)的基礎。
雖然Java 和 JavaScript 名字相似,但它們在語言特性、運行環境和應用領域上有著顯著差異。簡單來說Java 是專注於後端與大型應用的編譯型語言,而 JavaScript 則是針對網頁前端的解釋型語言。
0 0 148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