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陽光露露餐飲事業有限公司 / 咖啡吧檯甜點飲調人員 (35,000~42,000) / 符合度分析
咖啡吧檯甜點飲調人員 (35,000~42,000) 陽光露露餐飲事業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高中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蒲朝棟

主任

11/03 11:00

誰說「被解雇」就等於「失敗」!從谷底重啟人生的職涯三步驟。
當我看到小傑時,他看起來像一隻受了重傷的鳥。
小傑在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擔任專案經理快七年了。他能力好,是部門裡的骨幹,原本目標是今年底升上主管職。
就在兩個月前,公司因為全球策略調整、大規模裁員。那天,他被 HR 叫進一個小房間,只用了十分鐘,就結束了他七年的職涯。
「我聽到『組織優化』、『成本考量』這些詞,腦袋一片空白。走出辦公室時,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把私人物品裝進紙箱的。」小傑苦笑著說。
剛開始,他選擇「否認」。他跟太太說他請了長假,不敢跟朋友說,連爸媽問起也含糊帶過。他每天假裝正常出門,但其實是躲進附近的咖啡廳,看著求職網站,一頁一頁滑過去,卻連履歷都不敢投。
職涯諮詢時,他告訴我,最可怕的不是沒工作,而是那種被全盤否定的感覺。
「我是不是不夠好? 我是不是老了、跟不上時代?被解雇是不是等於我是個失敗者?」
他的眼神裡充滿了迷茫與自我懷疑,這是一種深層的職場心理創傷,比身體上的疲憊更難治癒。因為這張「人生紅單」,打碎的不只是工作,更是他多年建立的身份認同與職涯規劃。
小傑的感受,是所有「被解雇」或「非自願離職」者共同的經歷。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裡,「穩定」常常被視為一種美德。一旦工作沒了,社會上的眼光、親友的壓力,都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把「失業」和「失敗」畫上等號。
從職場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被解雇會啟動一套類似「喪失悲傷五階段」(震驚、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的心理機制。
憤怒與不公: 「為什麼是我?那些表現更差的人怎麼沒事?」
自我懷疑: 「我一定哪裡做錯了,不然怎麼會被公司捨棄?」
社交退縮: 覺得丟臉,不願與人接觸,擔心被問到「你在哪高就?」
這時候最危險的陷阱,就是將「公司的決定」等同於「你的價值」。
必須釐清一個殘酷又真實的事實:
解雇,90% 時候是公司「成本結構」或「策略調整」下的決定,與你個人的「能力」無關。公司決定解雇你,是因為他們認為「你這個職位的成本」大於「你這個職位的短期效益」,這是一筆生意上的計算。
這跟你的專業能力、你的善良程度、你過去的努力,真的沒有關係。你是因為「組織優化」而被犧牲的棋子,而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被淘汰的選手。
如果你陷在「我是失敗者」的泥沼中太久,很容易就會產生嚴重的工作倦怠,甚至會帶著這種負面情緒急於投入下一份工作。結果就是,你可能會為了快速上岸而草率接受一份不適合的工作,讓你的職涯規劃陷入更長期的困境。
因此,失業重啟的第一步,不是找工作,而是「心理重建」。
身為你的職涯諮詢夥伴,我會告訴你:把這張「人生紅單」視為一個「強制停機」的機會,讓你重新設定你的人生參數。
你必須先療癒內在的創傷,才能理性地進行下一步的轉職建議與職涯規劃。
提供給你三步驟,走出被解雇的陰影:
1. 「情緒緩衝」設定停損點 (The Two-Week Rule):
允許自己難過,但不能無限期。 給自己兩週的時間(或一個月,視個人狀況),允許你生氣、允許你追劇、允許你放空。把這段時間視為你為前公司奉獻的「有薪長假」。
但時間一到,強制收心。停止自憐,開始執行每日計畫。每天至少找 3 個潛在機會,至少運動 30 分鐘,將心力從「過去的失敗」轉向「未來的目標」。
【關鍵:】 主動把你的情況告訴 2~3 位你最信任的朋友或前同事。只要開口說了,那個「丟臉」的壓力就會大幅減輕。
2. 「職涯健檢」釐清核心能力 :
別急著亂槍打鳥投履歷。 先做一次完整的職涯規劃與盤點:
我在上一份工作,真正有成就感且市場需要的核心能力是什麼?(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案管理、溝通協調?)
我被解雇的原因,是結構性(公司裁員)還是功能性(我與職位不合)?如果是後者,我該補強什麼?
我的「熱情」與「市場價值」交集在哪裡?失業重啟後,我是否該考慮換個跑道?
【關鍵:】 尋找你的「價值護城河」。不要只看職位名稱,要看這個職位在未來三到五年,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成長與不可取代性。
3. 「面試敘事」翻轉負面標籤 :
面試時,面試官一定會問到離職原因。這時候,你絕不能表現出憤怒或委屈。
錯誤示範: 「公司亂裁員,主管很機車,制度很爛。」
正確示範(翻轉技巧): 「是的,我的前公司進行了全球性的組織重整,我的團隊被精簡。但這讓我有一個機會停下來,重新思考我的職涯規劃。我意識到我更想將我的(核心技能 A)應用在(新目標產業 B),而貴公司剛好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我現在充滿動力,準備好在一個更符合我未來目標的環境中發揮所長。」
【關鍵:】 承認事實,但把焦點放在「主動選擇」和「未來目標」上。 你不是一個「被解雇者」,你是一個「策略性轉職」的專業人士。
小傑後來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職涯健檢」。他發現,他其實對 AI 數據分析更有興趣。他利用這段時間,拿了一張新的證照,並在面試時,勇敢而坦誠地講述了自己「非自願離職」的經驗,但著重在他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升級」自己。
六週後,他拿到了一份薪資更高、職責更符合他興趣的新工作。
他說:「我現在很感謝那個『被解雇』的紅單。如果沒有那次停機,我可能還在原本的舒適圈,繼續工作倦怠下去。」
親愛的你,如果你正在經歷失業重啟的階段,請記得:
你人生的價值,絕不是由任何一間公司的決定來定義。每一次被動的結束,都是一次主動選擇未來的機會。給自己多一點溫柔與耐心,轉個彎,風景就會不一樣。
看更多
0 0 79 0
蒲朝棟

主任

10/31 11:00

被留下的那個人,也在職場裡受傷 ​
每次有人離職,辦公室總會多出一些情緒。
有人鬆口氣、有人紅著眼眶,也有人默默收拾心情,繼續坐回自己的位置。
而那個繼續留下的人,常常被誤以為「比較幸運」,但其實,他們也在受傷。
小瑩在一間科技公司做行銷,和同部門的阿哲一起合作三年。兩人默契很好,阿哲負責策略,她負責執行;一個提方向、一個落地化,幾乎是神隊友等級。
直到有一天,公司組織調整,阿哲被通知要離職。那一晚,小瑩在廁所裡忍著不讓自己哭出聲。
「我不敢太難過,因為主管說要我撐住團隊。」她說。
但現實卻是,留下來的她要接手兩個人的工作,還要裝出「沒事」的樣子。
原本熟悉的夥伴突然不在,辦公室氣氛一夜之間變得空蕩。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夠努力、是不是應該早點走、是不是這份工作早就沒有以前的溫度。
其實,這樣的情緒非常普遍。
在職場心理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倖存者症候群」。
指的是當組織裁員或重整後,留下來的員工會出現內疚、焦慮、懷疑、自我懷疑等情緒。
他們雖然「被留下」,卻失去了安全感。
因為沒有人能保證,下一次被通知的,不會是自己。
留下來的員工,常會經歷幾個階段:
一開始是「震驚與自責」,覺得別人離開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接著是「壓力與補位」,要同時消化情緒、又要完成更多工作;
最後,有些人會「情感麻木」,開始對工作不再投入,只求安穩度日。
但如果這時候公司沒有適當處理,後續的問題可能更大。
例如績效下降、士氣低落、甚至引發第二波離職潮。
根據研究指出,在組織經歷人事重整後,留下的員工工作滿意度平均下降超過 40%,而信任感與對管理層的忠誠度更會出現明顯下滑。
所以,當主管對離職員工的關心遠超過留下的員工時,
其實公司正在錯過一個更重要的機會——修復內部關係的黃金時期。
回到小瑩的故事,幾週後她終於鼓起勇氣和主管談。
她說:「我願意留下來,但我需要知道,公司是不是也還願意留下我?」
那天的談話讓主管才意識到,這不只是人力的問題,而是信任的問題。
主管後來安排了團隊回顧會,讓大家說出對變動的感受,
也重新釐清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那一場會議沒有神奇地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小瑩不再覺得孤單。
在職場上,我們常被教育要「堅強一點」、「適應變化」,
但沒人告訴我們——變化本來就會痛。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不是能假裝沒感覺,而是能承認自己的不安,
然後一步一步找回穩定的力量。
如果你也是那個被留下的人,請記得:
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能力不夠好。
這只是公司運作的必然結果,而你有權利感受到失落。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選擇怎麼走出這個階段。
給主管的建議也很簡單——別讓留下的人被遺忘。
不需要花大錢,只要一句「辛苦你了,我知道這段時間不容易」,
就能讓員工感覺自己被看見。
因為對被留下的人來說,他們想要的,不是慰問金,而是一句真誠的理解。
職場上沒有誰永遠安全,但有溫度的團隊,能讓人願意留下。
當離職的人被祝福離開時,也別忘了,留下的人,也值得被安撫與感謝。
👉 如果你也曾是那個被留下的人,
記得,這不是懦弱,而是堅強。
看更多
0 0 106 0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09/10 09:52

【🐻雄好康】免費講座:在高雄就能感受大阪萬博的氛圍!
您知道在日本大阪熱烈進行中的萬國博覽會嗎?不用去日本就能一窺TECH WORLD館的精采樣貌!本場次特邀TECH WORLD館副館長,分享策展理念與落地流程,為您拓廣全新國際策展視野!
【地方會展超能力-專業經營帶動訪客經濟-高雄場】
📅2025/09/11(四)就在明天!
🕒13:15–16:30
📍 高雄展覽館304b會議室(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完全免費
🔗立刻報名:https://reurl.cc/qY3qan
看更多
1 1 17891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08/30 23:15

「二空新村」碉堡遺跡、老眷舍變身文化園區計畫 觀光休憩規劃
「二空新村」碉堡遺跡、老眷舍變身文化園區計畫 觀光休憩規劃
碉堡遺跡與老眷舍的文化價值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開始投入資源,將這些歷史建築重新賦予生命,並結合觀光休憩功能,打造文化園區。這樣的計畫不僅能保存珍貴的歷史記憶,也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探索。
碉堡遺跡設計作為過去戰爭時期的重要防禦設施,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可以讓後代了解戰爭的痕跡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
而老眷舍則承載著移民文化和人們生活的故事,是一段特殊時代的縮影。將這兩者結合在文化園區中,可以讓人們在休閒旅遊的同時,感受到歷史的溫度與文化的深度。
在規劃文化園區時,應注重空間設計與功能分區。例如,可以利用碉堡遺跡打造戶外展覽區,展示相關文物與歷史故事;而老眷舍則可以招商進駐改造為文創商店、咖啡館或手作工坊,提供遊客多元化的體驗,也可以設立導覽服務,讓專業講解員帶領遊客深入了解每一處建築背後的故事。
文化園區還可以融入當地特色活動,例如舉辦音樂會、手作課程或傳統市集,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與。透過這些活動,不僅能活化空間,也能促進地方居民的互動與凝聚力。園區內的設施規劃也應考量到不同年齡層的需求,例如設置兒童遊樂區、無障礙通道等,讓所有人都能愉快地享受園區環境。
文化園區的成功運營需要長期的維護與管理,而地方政府可以與民間企業合作,共同推動園區發展。同時,也應定期舉辦活動或更新展覽內容,以保持遊客的新鮮感與興趣。透過這樣的努力,不僅能保存歷史遺跡,也能讓文化園區成為地方觀光的重要亮點。
二空碉堡遺跡與老眷舍變身文化園區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計畫,它不僅能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也能為地方注入新的活力持續閃耀光芒-詹翔霖老師。
看更多
0 0 485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