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立吉富線上金流股份有限公司 / 風險管理師 / 符合度分析
風險管理師 立吉富線上金流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未具備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Trulli Wu

產品經理

08/21 11:41

Palantir:數據的煉金師: 將資料化為黃金價值,幫你快速找到決策答案
🔍 Palantir 是什麼?
如果把資料比喻成「金礦」,那麼 Palantir 就像是一台 超級礦機。
它能把看似雜亂的數據,挖掘出隱藏的關聯,讓決策者快速找到答案。
想像一下,你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每天面對著來自四面八方、如雪片般飛來的數據:銷售報表、客戶資料、供應鏈庫存、甚至是社群媒體的輿情。這些數據就像一堆雜亂無章的樂高積木,你就算花上一整天也拼不出一個完整的模型,更別說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線索。
這時,Palantir 就像一位擁有超能力的數據建築師,它能將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數據,像施展魔法般地串聯起來,並透過視覺化介面,將複雜的數據關係呈現在你眼前。這不僅僅是把數據變成圖表,它更像是在為你打造一個互動式的「數據地圖」,讓你可以在上面自由探索、挖掘,甚至預測未來的趨勢。
Palantir 最早因為被 CIA 和美國國防部使用 而聞名,用來追蹤恐怖份子與情報分析。後來,它的應用逐漸擴展到 企業與政府部門,幫助解決複雜的商業與社會問題。
🚀 它能做什麼?(專業工作者視角)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Palantir 不只是「數據分析」,而是一個 決策支援平台,常見的應用包括:
- 供應鏈管理
讓跨國企業即時掌握物流瓶頸,預測風險,確保不斷貨。
- 金融風險控制
銀行可以透過 Palantir 把不同來源的交易資料拼起來,快速找出異常行為。
- 醫療研究
在疫情期間,Palantir 幫助各國政府追蹤疫苗分配與病患數據。
- 企業決策優化
從產品銷售數字、用戶行為,到內部成本結構,全部能在 Palantir 平台上串接,讓主管看到一個「全景儀表板」。
💡求職者不可不知的 Palantir 職場趨勢
對於正在尋找職涯方向的求職者來說,理解 Palantir 不僅能讓你增加談資,更能讓你預見未來的職涯趨勢。
- 數據分析師: 傳統的數據分析師可能專注於單一工具,但未來企業更需要能跨領域、跨部門整合數據的人才。熟悉 Palantir 這類平台能證明你具備「全局觀」的數據思維。
- 產品經理(PM): 懂數據的 PM 才是好 PM。如果你能將 Palantir 的功能應用到產品開發上,例如用它分析用戶行為來優化產品體驗,你的價值將遠超一般 PM。
- 商業顧問: 商業顧問的核心在於解決問題。而 Palantir 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洞察能力,能幫助顧問更快速、更精準地診斷企業問題,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
總結來說Palantir 不只是頂尖企業和政府用的「黑科技」,它的核心價值是:把複雜數據轉化成清晰的決策洞察。
無論你是專業工作者,還是想在求職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新鮮人,理解 Palantir 背後的思維模式,都能幫助你提升價值。
看更多
0 0 572 0
一零四獨家新知識

nabi總知識長

2023/10/23

被動收入陷阱:你有聽過大衛的故事嗎?
在追求經濟自由的路上,許多人夢想擁有被動收入,即不必時刻努力工作也能賺錢的方式。但是,這條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沉浸在被動收入的夢想中時,有時可能會忽略一些潛在的陷阱。這就是大衛的故事。透過他的經歷,我們可以了解到,不是所有閃閃發光的都是黃金,追求被動收入也需要謹慎和策略。
大衛,一個30歲的都市男子,總是充滿自信和熱情。他在知名跨國公司工作,年輕時就擁有了一份高薪厚職的工作。然而,儘管他的工作讓他過上了舒適的生活,但長時間工作和公司內的競爭讓他感到壓力重重。他時常夢想著不必為了薪水而工作,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旅行、學習新技能,或者只是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大衛在網上看到了關於被動收入的文章。文章中描述了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如何通過投資和其他手段建立起一筆巨大的被動收入,讓他不再需要為了生計而工作。這引起了大衛的強烈興趣。他開始夢想著自己也能夠擁有這樣的收入,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
不久之後,大衛決定踏入投資領域,希望能夠像那位企業家一樣成功。他開始購買各種投資書籍,參加研討會,甚至還請教了幾位成功的投資者。起初,他的努力似乎得到了回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衛發現追求被動收入並不是那麼容易,他逐漸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戰中...
✨ 1. 大衛的開始
📌 投資熱潮
大衛被眾多網上成功故事吸引,決定踏入投資領域。
📎 心路歷程:
🔹 看到身邊的朋友透過投資獲取可觀的回報。
🔹 購買多本投資書籍和線上課程。
🔹 加入了一些投資論壇和社交媒體群組。
📌 初嘗甜頭
大衛的第一筆投資帶來了不錯的回報,這讓他更加自信。
📎 取得的成功:
🔹 短時間內獲得了15%的投資回報。
🔹 身邊的人都在稱讚他的投資眼光。
🔹 他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致富的秘密。
✨ 2. 陷入困境
📌 過度自信
大衛誤以為初次的成功是他投資技巧的體現,而非運氣的結果。
📎 所造成的問題:
🔹 過多的投資在不太熟悉的領域。
🔹 忽視了風險管理。
🔹 被不良的投資建議所誤導。
📌 高風險投資
他開始尋找更高風險,但潛在回報也更高的投資機會。
📎 風險暴露:
🔹 投資在了一些新興的加密貨幣。
🔹 參與了一些高風險的P2P借貸平台。
🔹 大筆的資金困在長期無法回收的項目中。
✨ 3. 深入反思
📌 重新評估策略
大衛終於意識到他的失誤並決定重新評估自己的投資策略。
📎 採取的行動:
🔹 開始學習風險管理的知識。
🔹 尋求專業的投資建議。
🔹 減少高風險投資,選擇更加穩健的投資項目。
大衛的故事告訴我們,追求被動收入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策略、知識和持續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被初次的成功所迷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被動收入的陷阱中。
看更多
0 1 861 0
蔡淑惠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2022/01/25

特斯拉獲利了,可以發股利嗎?
問題探索:
1.反虧為盈的特斯拉,可以發股利了嗎?
2.投資人投資是為了獲得股利收入,該注意的關鍵?
3.何謂股利政策?
一、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發股利呢?
公司一定要賺錢! 一定要賺錢! 一定要賺錢!
其實可以理解,若公司虧損,還發放股利,就代表是拿股本來發。
舉例如下:
例一: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獲利200萬元,請問公司賺錢了,可以發放股利嗎?
例二: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請問公司可以發放股利嗎?
例三: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X2年公司獲利了,賺500萬,請問公司賺錢了,可以發放股利嗎?可以發500萬股利?
解答:
例一:甲公司X1年獲利200萬元,依公司法之規定,公司先提撥10%,為200萬元*10%=20萬元為法定盈餘公積,200萬元-20萬元=180萬元,180萬元則是可分配金額,公司可以發放股利給股東。
例二: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則甲公司是不可以發放股利的,因為公司虧損,還發放股利,等於是拿股東的股本來發,則會影響公司之資本。所以投資的公司若是虧損狀態,有很大的機會股東是無法拿到股利的,除非以前年度有未分配之盈餘可分配。
例三: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X2年公司獲利了,賺500萬,公司賺錢可分配股利,但沒忘了要先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次提10%法定盈餘公積後,賸餘金額才可以決定是否分配,即500萬-200萬-(300萬%*10%)=270萬元,即是可分配金額。
公司法232條規定:
公司非彌補虧損及依本法規定提出法定盈餘公積後,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
公司無盈餘時,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
公司負責人違反第一項或前項規定分派股息及紅利時,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金。
二、特斯拉賺錢了,股東可以拿到股利收入嗎?
特斯拉於2020年開始獲利,約7.21億美金,是不是可以發股利,這時我們要先看懂並列為四大報表之一的權益變動表。
特斯拉因前期投入非常的研發成本,商業模式至近年成熟、穩定,開始量產。直至獲利,但別忘了,多年前的特斯拉一直處於虧損。權益變動表上有一欄位為累積虧損,2020年1月1日該累積虧損為60.83億美金,代表在2020年以前特斯拉已虧損60餘億美金,2020年公司獲利7.21億美金,所以特斯拉應先彌補以前年度之虧損,直至該累積虧損金額被完全彌補,才可以開始發放股利。至2020年12月31日累積虧損金額尚有53.99億美金。想拿到特斯拉股利的股東們,要再等等哦!
三、何謂股利政策?
試問有人規定,公司賺的錢一定要全數分配給股東呢?
答案是沒有。
公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分配?分配多少?即為公司的股利政策
例:台積電股利政策為穩定且持續增加
2018年每股盈餘13.54元,發放股利8元,股利支付率為59.08%
2019年每股盈餘13.32元,發放股利10元,股利支付率為71.32%
2020年每股盈餘19.97元,發放股利10元,股利支付率為50.07%
(資料來源JET資料庫)
結論:公司賺了錢可以發放部分股利,部分保留為日後建廠、買設備使用。投資時別忘了先看看公司是否可不可以發放股利哦!才不會等到天荒地老也沒等到股利收入。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蔡淑惠會計師
看更多
7 3 7547 2
林閔政

就業服務講師

05/02 13:57

【考照這條路,你不孤單】 我們陪你走到最後一哩路 📍台北、台中實體總複習
⚠️限時優惠只到 5/10(五)截止!
📌 報名方式:加入官方 LINE 報名
LINE連結:
更多詳情:
📍實體總複習地點與時間
🔸台北場|5/24(六)09:10-16:30
地點:致理科技大學(板橋文化路一段313號)
🔸台中場|6/7(六)09:10-16:30
地點:文心天下大樓(北屯文心路四段936號)
火熱開放報名中! 全場最完整講解 + 申論題
看更多
0 0 1471 0
蘇宏文 知識長

集團法務長

04/29 08:00

看案例得啟發系列_雇主與勞工約定每月工資採統包制,可行嗎?
本系列將以我國司法實務或勞工行政主管機關裁罰事業單位違章案例或其他勞動法訴訟案例為整理編輯對象,提供讀者經由解讀個案的事實及理由,得到啟發,並以之作為自家公司法律遵循的參考。
以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1年度勞訴字第107號民事判決為例(為方便閱讀,內文有編修):
被告答辯:
原告於102年3月受僱被告,約莫3個月即離職,年資已中斷。嗣於105年5月左右再受僱訴外人即被告之子施君經營之○○果汁中山店(位於高雄市○○區○○路○○號),至111年5月18日原告發函終止勞動關係而離職,雙方並無僱傭關係。縱令存在僱傭關係,原告受僱期間中午均有休息1小時,雙方已經約定所給付者包括各項加班費、特休薪資、退休金提撥及保險補貼(下稱統包制)。依照雙方統包制之約定,顯然優於勞基法規定,原告即應受此拘束,原告起訴顯然違反誠信原則。
判決理由:
依照勞基法第23條第1項,工資之給付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且雇主應將勞工每年特別休假之期日及未休之日數所發給之工資數額,記載於同法第23條所定之勞工工資清冊,並每年定期將其內容以書面通知勞工,同法第38條第4項亦有明文。因此雇主與勞工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特別休假未休工資等工資項目,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常稱為統包制),但仍須可明確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特別休假未休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如僅泛稱統包制,未能符合上開規定,也無工資清冊或書面詳載統包之範圍及各項目,即已欠缺法律所規定之方式,自不因此而得免於給付工資之義務。
經查,被告主張雙方就薪資有約定統包制,但為原告所否認。被告雖以○○之證詞為佐,惟查,薪資乃屬個人事項,本得由雇主與勞工間個別為不同約定,證人○○與被告如何約定,與原告無必然關聯,不能以此證明雙方間就薪資有約定統包制。且雙方不爭執施君每月發薪時,均有與原告核對出勤、借支及薪資内容,並均經原告於攷勤表上簽名確認領收無訛。以被告發薪尚且逐筆核對且要求原告簽名,若有統包制之約定,又豈會毫無書面?且攷勤表上還有多筆給付雙方對於名目始終有所爭執,僅是透過簡化爭點轉換為加班費之扣項,根本無從明確區分所稱統包範圍為何。被告辯稱統包制,實難採信。縱使有統包制之約定,仍應能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並就統包範圍詳為約定。然被告於本件並無提出工資清冊,且記載於攷勤表上之各項數字並無記載名目以及計算方式,更無統包制相關文義之記載。依前揭說明,仍不免其給付工資之義務,被告仍應依法給付加班費、特休未休工資以及提繳勞工退休金。
看更多
0 0 859 0
蘇宏文 知識長

集團法務長

04/29 08:00

法令追蹤_勞動部核釋勞動基準法第46條規定,自114年3月19日生效
勞動部於民國114年3月19日以動條2字第1140147665號核釋勞動基準法第46條規定,15歲以上未滿18歲之人受僱從事工作者,在一定情形下,若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或不適合行使代理權,經地方社政主管機關出具證明,雇主即得免置備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書(請參閱附件)。
看更多
0 0 608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