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股務作業

股務作業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股務作業:負責公司股務相關業務的處理,包括股東名冊管理、股東會籌備及資訊披露,以確保公司遵循相關法規並維護股東權益。需具備良好的數據分析能力與精確的文件管理技巧,能有效與內部各單位及外部機構進行溝通協作。同時,需具備耐心與細心,以應對股務業務中的高壓情境與突發狀況,並能熟悉台灣的股市運作及法規環境。」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2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2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股務作業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不知如何開始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技能挑戰:初級
目前等級:未達初級
62 人已通過「初級」測驗,通過率63%,和學習一起探索知識、增強能力!
我要挑戰
蔡淑惠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2022/01/25

特斯拉獲利了,可以發股利嗎?
問題探索:
1.反虧為盈的特斯拉,可以發股利了嗎?
2.投資人投資是為了獲得股利收入,該注意的關鍵?
3.何謂股利政策?
一、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發股利呢?
公司一定要賺錢! 一定要賺錢! 一定要賺錢!
其實可以理解,若公司虧損,還發放股利,就代表是拿股本來發。
舉例如下:
例一: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獲利200萬元,請問公司賺錢了,可以發放股利嗎?
例二: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請問公司可以發放股利嗎?
例三: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X2年公司獲利了,賺500萬,請問公司賺錢了,可以發放股利嗎?可以發500萬股利?
解答:
例一:甲公司X1年獲利200萬元,依公司法之規定,公司先提撥10%,為200萬元*10%=20萬元為法定盈餘公積,200萬元-20萬元=180萬元,180萬元則是可分配金額,公司可以發放股利給股東。
例二: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則甲公司是不可以發放股利的,因為公司虧損,還發放股利,等於是拿股東的股本來發,則會影響公司之資本。所以投資的公司若是虧損狀態,有很大的機會股東是無法拿到股利的,除非以前年度有未分配之盈餘可分配。
例三: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X2年公司獲利了,賺500萬,公司賺錢可分配股利,但沒忘了要先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次提10%法定盈餘公積後,賸餘金額才可以決定是否分配,即500萬-200萬-(300萬%*10%)=270萬元,即是可分配金額。
公司法232條規定:
公司非彌補虧損及依本法規定提出法定盈餘公積後,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
公司無盈餘時,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
公司負責人違反第一項或前項規定分派股息及紅利時,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金。
二、特斯拉賺錢了,股東可以拿到股利收入嗎?
特斯拉於2020年開始獲利,約7.21億美金,是不是可以發股利,這時我們要先看懂並列為四大報表之一的權益變動表。
特斯拉因前期投入非常的研發成本,商業模式至近年成熟、穩定,開始量產。直至獲利,但別忘了,多年前的特斯拉一直處於虧損。權益變動表上有一欄位為累積虧損,2020年1月1日該累積虧損為60.83億美金,代表在2020年以前特斯拉已虧損60餘億美金,2020年公司獲利7.21億美金,所以特斯拉應先彌補以前年度之虧損,直至該累積虧損金額被完全彌補,才可以開始發放股利。至2020年12月31日累積虧損金額尚有53.99億美金。想拿到特斯拉股利的股東們,要再等等哦!
三、何謂股利政策?
試問有人規定,公司賺的錢一定要全數分配給股東呢?
答案是沒有。
公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分配?分配多少?即為公司的股利政策
例:台積電股利政策為穩定且持續增加
2018年每股盈餘13.54元,發放股利8元,股利支付率為59.08%
2019年每股盈餘13.32元,發放股利10元,股利支付率為71.32%
2020年每股盈餘19.97元,發放股利10元,股利支付率為50.07%
(資料來源JET資料庫)
結論:公司賺了錢可以發放部分股利,部分保留為日後建廠、買設備使用。投資時別忘了先看看公司是否可不可以發放股利哦!才不會等到天荒地老也沒等到股利收入。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蔡淑惠會計師
看更多
7 3 7761 2
石惠貞

副總經理暨投資長

2021/12/30

創業一點靈創新創業補給站系列-尋求外部投資 的應有認知
台灣中小企業活絡,創業的第一桶金,除了自己的積蓄,常見的是向親友間的借貸。但拜政府鼓勵創新及創投產業興盛所賜,新創公司增加許多曝光及接觸外部投資人的機會,並獲得後續的資金挹注。但筆者在接觸許多的新創公司,很深的感觸是多數新創團隊很在乎自己公司值多少錢,需要多少錢與策略資源,卻低估外部投資人對公司的實質影響.
外部投資人加入後勢必會有一些改變,例如股權結構變化、董事會成員增加等,故而在決策、管理層面與日常營運,也會產生相對應的調整或影響,相信新創公司(初創業者)會有些概念。但既然對未來變化能夠有心裡準備,為什麼彼此不歡而散的例子還是層出不窮?筆者根據過去的工作經驗,提供幾點建議:
1.募資前仔細思考可能的資金來源與合適的投資人類型
資金來源通常可分為三種: 1. 捐贈/贊助: 無償捐贈只適用於非營利組織。2.借貸: 要支付利息之外,有借就要有還本金的能力。3.投資: 在商言商,天使投資人、創投公司或其它金主,絕不是單純佛心提供金援不求回報,多半是看好未來的報酬。筆者就碰過新創團隊,明明不是非營利機構,卻希望投資是以捐贈/贊助的方式。也碰過營運良好的新創團隊,因為增資期間長,資金未到位,不敢擴張,錯失商機,其實是可以先借款,再轉增資。
有的外部投資人會積極參與營運決策,或許還會提供各種資源給予協助;有的卻給予極高程度的自主、自由,僅關注在財報獲利。新創公司在尋求外部資金之前,可以依據自身的發展需求或團隊的風格,評估與哪種類型的投資人合作綜效最大。
另外,雖然在募資過程中一定會以各方面條件最好的投資人為優先選擇,但如果接觸到「目前不適合」的潛在投資人,也建議儘量與其保持良好關係,為雙方未來合作預留可能與機會。順著這個脈絡思考,因應企業發展與運作狀況不同,新創公司也應該預先設想短、中、長期所需的投資人類型,以找到不同階段時,最有利的外部投資夥伴。
2.對外部投資人的責任感與同理心
新創圈常見的失敗案例,一種是資金不夠,另一種就是資金太多。當新創團隊為募得資金高興之餘,應有責任感,甚至戒慎恐懼的去完成股東交付給他的任務。所以在尋找投資人的同時,就要對未來的資金運用有明確規劃,不宜因為手上資金變得充裕而開始鋪張揮霍,最好能把新資金當成是自己的老本錢,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筆者的經驗,如果把股東的錢當自己的錢在運用,即使失敗了,有的股東還是願意再加碼投資的。另外,對於投資人來說,畢竟是用資金壓寶你的未來,縱使成為股東後不介入經營,但必定會關心財務營運狀況。因此創辦人(或經營團隊)應該要做好內外溝通的工作,不僅對內部經營團隊要完整揭露自己對投資人的承諾事項,另一方面也應該如實向投資人反映經營團隊的決策想法,妥善經營投資人關係,避免因為資訊不足或誤解,導致股東時常關切,造成內部團隊與外部股東(特別是董事會)的誤會,嚴重時是會導致經營危機的。
3.不過度包裝營運狀況資訊,誠實面對挑戰與危機
多數新創公司都希望保有自主權,為避免股東(董事會)過度干預,有些新創團隊會只報喜不報憂,甚至在發生問題時,會認為不需靠外部資源,自己就可以解決,導致錯估情勢、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營運上碰到挑戰,甚至危機是必經的歷程。新創公司的體質本來就較脆弱,資源也有限,創辦人惟有開誠佈公,誠實面對外部股東與內部團隊,將他們視為生命共同體,共同找出解決方案,才能化解經營危機。筆者就曾經碰過新創團隊在募資期間,刻意隱瞞共同創辦人即將拆夥的事情,該創辦人低估了未如實揭露重大資訊的潛在營運/法律風險。
企業募資就好比運用槓桿,以新資金推動公司邁向下一階段。對於開放外部投資,有的新創業者希望能保有自己的經營步調、有的則希望能同時獲得投資人的經驗及背後的資源,所以在找錢時請務必依自己的需求審慎選擇適合的對象。而在外部股東加入之後,也請正視彼此的夥伴關係、做好投後管理,惟有新創團隊與股東雙贏的夥伴關係才能走得穩健長久。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30000238-260204?chdtv
(本文作者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A+行動計畫」導師暨一零四資訊科技投資長石惠貞)
看更多
3 0 409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0/25 18:26

11/03-11/11專屬活動四|活動內容10/31 18:00後公開
11/03-11/11專屬活動三|活動內容10/31 18:00後公開
敬請期待,請不要錯過活動說明內容喔!
以上再請知悉,感謝。
看更多
0 1 575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