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雋銅國際有限公司 / 專案管理人員 / 符合度分析
專案管理人員 雋銅國際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經歷

未具備
要求經歷1年以上
專案助理 專案經理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8分鐘前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3 AI 想像力也有極限?
🔥 行銷解析:「DEEPAL S07 AI Product Video」 🔥
案例連結
🪧 品牌名稱
CANAL+(法國跨國媒體與娛樂集團)
✨ 行銷目標
在生成式 AI 越來越火紅的時代,CANAL+ 推出《R0_B0+》品牌形象廣告,主打「人類創意仍無可取代」,強化自身作為「創作推手與內容策展人」的角色。品牌期望透過這支影片回應科技趨勢,同時明確表態:AI 是好工具,但靈感還是來自人。此舉也是 CANAL+ 在數位轉型中,積極保有品牌核心價值的重要動作。
✨ 策略手法
此次廣告由 BETC 廣告公司操刀,並與 AI 藝術實驗團體 OBVIOUS 合作,結合真實 AI 技術與藝術敘事,創造一支富有詩意、哲思感與強烈視覺效果的影片。品牌策略並非否定 AI,而是以高格調的敘事手法,展現「科技只能輔助創意,無法取代人類想像力」的立場,拉高品牌格局,並藉此對社會議題進行文化詮釋。
✨ 執行創意
《R0_B0+》影片以一位 AI 創造者為敘事主角,呈現 AI 生成畫面逐漸重複、僵化,最終無法再創造新意,與人類靈感的多樣性做出鮮明對比。影片視覺風格近似藝術短片,搭配前衛配樂與哲理旁白,整體氛圍兼具未來感與人文溫度,並以 CANAL+ 的品牌標語「不能隨便相信誰來守護你的想像力」作結,成功勾勒品牌高度。
✨ 效益結果
廣告於 2024 年 6 月上線,透過三波段媒體投放計畫,成功觸及 25–49 歲高關注族群,總觸及預估超過 1.78 億人次。社群熱度高漲,不少設計師與創作者分享觀後感,引發業界對「AI 與創意倫理界線」的討論,也讓 CANAL+ 重新回到話題中心。品牌形象不只強化,也贏得知識分子與藝術圈的高度肯定。
✨ 應用啟發
這支廣告說穿了就是:我們不怕你玩 AI,但請記得,靈感是人類的主場。CANAL+ 把這個觀點拍得很有感、很有質感,對我們台灣品牌來說,超值得學起來!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經營台灣在地茶品牌,現在大家都用 AI 生成茶園影片或合成茶道場景,你也可以來個「人泡的茶,才泡得出感情」廣告。畫面一邊是 AI 虛擬茶壺,另一邊是阿公手沖功夫茶,一對比,情感跟溫度馬上出現!
又或者,你是文創商品品牌,可以發一支影片「AI 畫得出線條,畫不出人味」,把設計師畫草圖那種凌亂但有魂的過程拍下來,讓觀眾知道:你買的不只是商品,是創作者的靈魂片段。
這時代,大家都怕 AI 取代人,但其實只要你講清楚「人」的價值在哪,反而更能脫穎而出。不要怕科技,怕的是你沒個性。
引用出處:
・CANAL+
・Agency: BETC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1 0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9小時前

【🐻雄好康】免費講座:在高雄就能感受大阪萬博的氛圍!
您知道在日本大阪熱烈進行中的萬國博覽會嗎?不用去日本就能一窺TECH WORLD館的精采樣貌!本場次特邀TECH WORLD館副館長,分享策展理念與落地流程,為您拓廣全新國際策展視野!
【地方會展超能力-專業經營帶動訪客經濟-高雄場】
📅2025/09/11(四)就在明天!
🕒13:15–16:30
📍 高雄展覽館304b會議室(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完全免費
🔗立刻報名:https://reurl.cc/qY3qan
看更多
1 0 507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9/09 19:00

Threads 私訊可傳圖功能上線
Threads 現在允許用戶在 DM 中直接分享圖片,提升私訊互動性📸
1️⃣ 開啟對話後,點擊左下角「+」號即可發送相簿照片或拍照
2️⃣ 簡化過去只能文字傳訊的限制,整合多媒體互動功能
3️⃣ 新私訊工具正全球逐步推出,年滿 18 歲用戶即可使用(部分地區除外)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51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9/09 19:00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EP21|MrBeast 假買下 NFL,大玩「看不見的所有權」竟為行銷反轉戰引爆全網!
2025 年初秋,YouTube 巨星 MrBeast(Jimmy Donaldson)推出一支「我買下了 NFL」的惡搞影片,並與 NFL 執委 Roger Goodell 模擬記者會,宣布要為每支球隊加上一名 YouTuber。這段看似荒謬卻極具震撼力的「假新聞」,迅速引爆社群熱議、模因創作與媒體報導,最終成功為 YouTube 取得首次免費直播 NFL 世賽造勢。
🚩 一、MrBeast 行銷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創造荒誕故事點,全平台破框擴散
・惡搞借力娛樂形式,傳達「誰買得起 NFL?」的核心訊息。
・結合真實人物(Goodell)與虛構情境,模糊真實與戲劇邊界,提高議題張力與分享動機。
📍 我們學習到什麼?
・跨界事件行銷,用意外故事引人煙,不只是創意,更是溝通橋梁。
・大膽模仿現實也能成為品牌操作武器,前提是風格與核心價值一致。
📌 數位行銷操作-即時「劇情鋪陳」+社群裂變效應
・在 NFL 季前關鍵時點發佈影片,綁定賽事直播上架期,製造話題高潮。
・影片迅速在 X、YouTube、TikTok、新聞平台擴散,獲得數百萬瀏覽與報導反饋。
📍 我們學習到什麼?
・行銷操作的時機掌握極為關鍵,切入話題提升曝光效率。
・將媒體報導與社群互動同步運用,用話題突破演算法內容框架。
📌 社群議題行銷-全民共創話題,模因效應擴散無限
・社群網友開始模仿「我也買下 NFL」梗圖、惡搞影片,微博、Reddit 輪番上演「真假疑雲」互動。
📍 我們學習到什麼?
・當創意被社群自發再創,就是真正的病毒時代級擴散。
・品牌應該擁抱而非禁制這類自發創作,因為它們是免費廣告素材的延伸力。
📌 行銷平台佈局-綜合社群 X 傳播 X 商業導流
・將話題聚焦於 YouTube 首次免費直播 NFL 賽事:重要轉單節點。
・影片轉發後即導流至賽事直播,進一步放大品牌與平台曝光價值。
📍 我們學習到什麼?
・病毒話題若無導流機制,會成為空轉。最成功的操作是「話題+兌換」,能閉環轉換。
・平台整合必須精準設計「入口 → 轉換 → 擴散」三段式操作。
🚩 二、如何實際應用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觀察社群梗與世代文化,判斷是否具「反差效」創意潛力。
✅ Step 2:設計短節奏、強懸念的內容故事,迅速植入發佈時機點。
✅ Step 3:打造可引發模因二創的素材(如假新聞片、對話梗)並放手讓社群接力。
✅ Step 4:明確導流目的,如直播、商品、行動入口,保證曝光導向轉換。
🚩 三、啟發是什麼?
👉 當今行銷不是只看流量,而是看「能否駕馭社群共創」。
・你是否能夠「從玩笑中懂得用機智說出品牌願景」?
・行銷不只是說,更是讓大家在玩互動中「說出你想說的」。
MrBeast 教我們,行銷可以更大膽、更有趣,也更具時代感。
💬 如果你想試試類似「假得有跡可循」的創意行銷題材
也歡迎隨時跟 Steven 一起腦力激盪!
看更多
0 0 27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9/08 19:00

Instagram 加強青少年私訊安全
Meta 推出多項新功能,提升青少年使用 IG 私訊時的安全性。
1️⃣ 陌生人傳訊會顯示帳號資訊,並提供快速封鎖選項
2️⃣ 預設啟用「裸照模糊」功能,過濾敏感內容
3️⃣ 成人管理的兒童帳號也有加強過濾與保護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78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管理主管

09/07 22:45

【下班後還要去思考工作?是效率改善還是奴性太重?】
前幾天跟一個夥伴聊到一個話題,她近期剛轉換工作1周,雖然她已經是熟悉該領域有經驗的員工,但還是感覺每天工作就跟戰場一樣,要學習新的系統及流程、適應新的人與環境,工作中常常會被電話跟會議中途打斷,很多東西都是這裡學一塊、那裡學一點,這一周下來感覺到身心疲憊又跟不上速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換錯工作了。
這時候我建議她:妳有試過回家後,再整理過今天的工作內容嗎?
她回給了我一個訝異的表情,表示我好像沒有聽懂她剛剛都講了什麼
我繼續問道:「 妳是覺得自己能力無法適應現有的工作嗎?」
她回覆:「 倒不是如此,只是很多時候因為跳來跳去,而且又常常被打斷,讓我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常常覺得很混亂,就很難進入狀況」
所以我問她,妳的關鍵點是:「 需要花時間去整理工作的要點及思緒? 但工作時越積越多,根本沒有機會讓妳去整理思緒?」
她點了點頭。
【整理思緒不是把工作帶回家做,而是進行覆盤梳理】
很多人會覺得,忙碌的工作都已經過了一整天了,回到家不就是該好好放鬆腦袋放空了嗎,為什麼還要繼續工作?但這裡表達的不是把做不完的工作帶回家繼續做,而是利用一點時間整理工作中那些片段的記憶跟工作要點。
因為回到家跟在公司不同,沒有大量的電話及會議干擾,可以換套舒適的衣服,放個喜歡的音樂,喝著讓自己開心的飲料,然後用自己的步調重新去梳理今天的工作,這時候心情並不是緊繃的,然後也可以真正思考一些作業改善點。
【能夠將片段記憶整合紀錄,才能降低心中焦慮】
再來有些人睡前可能會因為一想到明天要做的事情,又怕自己明天起床後又忘記,就會開始翻來覆去睡不好,就是因為裝了一堆「待處理卻無法落地的煩躁」。這時如果能先把腦中的代辦內容及重要事項先寫下來,像是:「明天要提醒部門檢查原料」、「週三要完成簡報初稿,記得加入A、B項目」,看到這些工作項目都被記錄下來,這時候心中的焦慮感就會降低。
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蔡加尼克效應」,意思是人對於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會特別容易記得,所以如果不去加以整理,就會一直佔據腦袋。
【整理思緒不是要逼自己越來越奴,而是建立自己的「收尾習慣」】
就像是剛轉換環境,因為對於很多項目都不熟悉,這時候感到工作混亂及模糊是很正常的,一開始進行時可能會需要好幾個小時,但隨著思緒整理完後,就能整理出目前遇到的問題,也能夠在明天馬上跟前輩進行詢問,而不是繼續帶著這些疑問學更多,這樣只會讓問題的雪球越滾越大。
再來整理思緒,習慣後也不需要花很長時間,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有人習慣用筆記本;有人習慣用電腦或手機 APP,不管是用怎樣的方式,把那些卡住的點整理出來,就可以順利的解決並繼續往前進。
【職場中我們會看到別人的表現,但不一定會知道背後的努力】
不管是換到一份新的單位還是公司,初期那一段時間往往是很難熬的,當我們看到明明同樣進來不久的新人,為何就可以很快的上手,有可能是因為真的是天生神力,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下班後的一些努力。
如果今天妳對於這份工作內容、福利都是可以接受的,那就當作是被我騙一次,也可以試看看這個方法,或許在不就之後就能感受到差異,讓自己也能夠順利跟上公司的步調,順利讓自己越做越好。
看更多
0 0 145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