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微電影拍攝

微電影拍攝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微電影拍攝:負責從概念開發、劇本撰寫到拍攝及後期製作的全過程,目標是創作引人入勝的微電影內容以提升品牌形象及傳達企業故事。需具備優秀的創意構思能力、影片拍攝技巧及後製編輯能力,並能有效跨部門合作,與市場行銷、設計團隊協調,確保團隊目標一致。在台灣職場中,需理解當地文化與觀眾偏好,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以便於項目順利推進及分享創意意見。」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微電影拍攝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5小時前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家的內容有在幫忙賺錢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社群貼文寫了、影片拍了、部落格也更新了——但銷售就是沒動靜?
別再做「用力內容」!現在的內容行銷不只要曝光,還得導購、轉換、帶錢進來才算數!
快用這張「公司內容導購成效自檢表」,來看看你的內容到底有沒有幫忙!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公司是否有清楚設定每篇內容的導購目標(點擊、註冊、下單等)?
02. 是否針對不同產品/服務類型設計對應的內容導購策略?
03. 是否明確標示 CTA(Call to Action),引導用戶進一步行動?
04. 是否使用短網址或 UTM 等追蹤碼觀測內容點擊與轉換?
05. 是否針對導購內容設計 Landing Page 提高轉換率?
06. 是否曾進行內容 A/B test 找出最有轉換力的表現?
07. 是否將用戶痛點融入內容,創造「這就是我要的」情境共鳴?
08. 是否將成功案例、見證、數據作為信任強化內容?
09. 是否善用說故事手法提升導購內容情緒連結?
10. 是否有持續追蹤導購內容的 ROI 與成效數據?
11. 是否根據銷售節奏安排導購內容時程(如月初拋價值、月底收轉單)?
12. 是否與業務團隊密切合作,內容策略對齊銷售目標?
13. 是否針對不同受眾設計分眾導購內容(如新客/老客/沉睡用戶)?
14. 是否善用影片、圖表、懶人包等形式提升內容吸收度?
15. 是否曾使用內容 remarketing 針對看過內容但未轉換者追投廣告?
16. 是否建立「內容 ➜ 導購頁 ➜ 轉換」的完整漏斗流程?
17. 是否用 email、LINE 等方式將內容再行銷轉為導購流量?
18. 是否曾與 KOL 合作,藉由他們的內容導入轉單?
19. 是否定期整理導購內容表現,回饋到製作流程優化?
20. 是否能明確說出「哪一篇內容幫公司賺最多錢」?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厲害!你們的內容會說故事、也會賺錢,這波絕對撿到大便宜了!
⚠️ 50 - 75 分:方向正確但還沒發力,別讓內容只會「曝光」卻不「收單」!
❌ 低於 50 分:你的內容正在燃燒預算卻沒換來業績,這次撿到「木倉」了!
💡【 Steven 提醒 】
內容行銷絕不該只停在觸及和互動,導購力才是驗收 KPI 的關鍵!讓內容變現,才是社群經營的終極解法!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家內容幫公司賺錢了嗎?留言打分數、tag 你的內容夥伴,一起衝破「只曝光不轉單」的魔咒!
#數位行銷自救箱 #內容導購自檢表 #內容行銷 #社群轉單力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看更多
0 0 29 0

熱門精選

104學習

產品

9小時前

轉職首選!3 週從零到上手的數據分析師養成營 —— 104人力銀行 × 104學習 × 緯育 TibaMe 聯合推出
想跨入高薪、有前景,又能左右商業決策的數據分析師職涯,但擔心自己沒有程式背景、時間不夠嗎?
這堂【數據分析師學習營】或許是你理想的起點。
✨ 首次跨界合作,更強大資源整合✨
這次由 104學習精靈 首度攜手 緯育 TibaMe 聯合打造。
⚡104人力銀行 × 104學習精靈:深耕職涯數據多年,最了解台灣企業用人需求,課程更貼近市場實際職缺。
⚡緯育 TibaMe:累積多年產業培訓經驗,專注於 IT、數據、AI 等熱門技能轉職養成,培訓模式完整,輔導成效有口碑。
這樣的合作,讓學員享有真實的培訓經驗,學習效果與轉職落地率都更具保障。
課程亮點一次看
🔥3 週密集實戰:短短三週密集訓練,快速掌握職場必備技能,不必耗費半年、一年時間啃課表。
🔥零基礎設計:無需工程背景,也不用寫程式,由淺入深帶你學會資料庫查詢(SQL)與數據視覺化工具 Power BI。
🔥實戰作品累績履歷實力:課程設計強調實務操作,結訓不僅懂工具,更手上有完成的作品,讓履歷直接升級。
🔥專屬平台與支援:透過共學社群與專業助教協助,學習不再孤單。
為什麼你該報名?
🟢快速起步,快速看成果:三週聚焦提速進展,是在職或時間有限者的最佳選擇。
🟢具備市場需求核心技能:SQL 與 Power BI,完全符合企業當前的數據分析需求。
🟢履歷實力落地具體化:實作作品比起只學理論更能打動雇主眼光。
🟢104 × 緯育 TibaMe 強強聯手:把資源與專業結合,讓學習不只停留在課程,而是直通「就業」與「轉職」。
👉 立即報名,搶先卡位:超小班就50位唷!
👉 刷中信/台新/玉山可享3期0利率!
👉 超早鳥優惠領$850券報名到9/24唷!
👉 前10名解鎖送500元Line點數,第11名起送200元Line點數,更多驚喜組合購,可再額外送100元Line點數
看更多
1 0 487 1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09/10 19:00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3 AI 想像力也有極限?
🔥 行銷解析:「DEEPAL S07 AI Product Video」 🔥
案例連結
🪧 品牌名稱
CANAL+(法國跨國媒體與娛樂集團)
✨ 行銷目標
在生成式 AI 越來越火紅的時代,CANAL+ 推出《R0_B0+》品牌形象廣告,主打「人類創意仍無可取代」,強化自身作為「創作推手與內容策展人」的角色。品牌期望透過這支影片回應科技趨勢,同時明確表態:AI 是好工具,但靈感還是來自人。此舉也是 CANAL+ 在數位轉型中,積極保有品牌核心價值的重要動作。
✨ 策略手法
此次廣告由 BETC 廣告公司操刀,並與 AI 藝術實驗團體 OBVIOUS 合作,結合真實 AI 技術與藝術敘事,創造一支富有詩意、哲思感與強烈視覺效果的影片。品牌策略並非否定 AI,而是以高格調的敘事手法,展現「科技只能輔助創意,無法取代人類想像力」的立場,拉高品牌格局,並藉此對社會議題進行文化詮釋。
✨ 執行創意
《R0_B0+》影片以一位 AI 創造者為敘事主角,呈現 AI 生成畫面逐漸重複、僵化,最終無法再創造新意,與人類靈感的多樣性做出鮮明對比。影片視覺風格近似藝術短片,搭配前衛配樂與哲理旁白,整體氛圍兼具未來感與人文溫度,並以 CANAL+ 的品牌標語「不能隨便相信誰來守護你的想像力」作結,成功勾勒品牌高度。
✨ 效益結果
廣告於 2024 年 6 月上線,透過三波段媒體投放計畫,成功觸及 25–49 歲高關注族群,總觸及預估超過 1.78 億人次。社群熱度高漲,不少設計師與創作者分享觀後感,引發業界對「AI 與創意倫理界線」的討論,也讓 CANAL+ 重新回到話題中心。品牌形象不只強化,也贏得知識分子與藝術圈的高度肯定。
✨ 應用啟發
這支廣告說穿了就是:我們不怕你玩 AI,但請記得,靈感是人類的主場。CANAL+ 把這個觀點拍得很有感、很有質感,對我們台灣品牌來說,超值得學起來!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經營台灣在地茶品牌,現在大家都用 AI 生成茶園影片或合成茶道場景,你也可以來個「人泡的茶,才泡得出感情」廣告。畫面一邊是 AI 虛擬茶壺,另一邊是阿公手沖功夫茶,一對比,情感跟溫度馬上出現!
又或者,你是文創商品品牌,可以發一支影片「AI 畫得出線條,畫不出人味」,把設計師畫草圖那種凌亂但有魂的過程拍下來,讓觀眾知道:你買的不只是商品,是創作者的靈魂片段。
這時代,大家都怕 AI 取代人,但其實只要你講清楚「人」的價值在哪,反而更能脫穎而出。不要怕科技,怕的是你沒個性。
引用出處:
・CANAL+
・Agency: BETC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89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0小時前

【2025 熱點】Amazon Quick Suite 評測與市場前景|AI 代理平台顛覆傳統 AIO 工具
Amazon Quick Suite 在 2025 年正式登場,這款全新 企業 AI 代理平台 被視為 Amazon 進軍生產力市場的重大佈局。與傳統 AIO(如 ChatGPT 類型的 AI 工具) 相比,Quick Suite 不僅能回應指令,更能透過代理人(Agent)自動執行複雜任務、整合企業工具並產生決策報告。隨著「Amazon AI 代理」、「企業 AI 工具」成為熱門搜尋關鍵字,這款產品也快速吸引了科技圈與商業領域的高度關注。
⚙️ Amazon Quick Suite 的核心亮點
工作流程自動化:透過 Quick Flows,只需自然語言即可建立跨部門工作流程。
數據驅動決策:結合 QuickSight 分析 與 Q Business 聊天代理,提供即時研究與決策建議。
客製化代理:企業可針對不同業務建立專屬代理,並跨團隊共享。
深度整合 AWS:安全性與穩定性有 AWS 作為後盾,方便與既有系統串接。
📊 Amazon Quick Suite vs AIO 工具比較
🚀 市場前景與挑戰
機會面:
全球企業對 AI 代理平台 的需求正快速增加,超過 40% 的公司計劃在 2026 年前導入 AI 自動化。
AWS 的雲端與數據優勢,將幫助 Quick Suite 建立生態壁壘。
挑戰面:
權限與資料存取的複雜度,可能成為企業導入時的顧慮。
目前仍在測試階段,穩定性與使用者體驗需要進一步優化。
競爭激烈:Microsoft Copilot、Google Gemini、Salesforce Agent 都已在市場上爭奪份額。
✅ 總結
Amazon Quick Suite 不只是另一個 AI 工具,而是能夠改變企業工作流程的 AI 代理平台。它與傳統 AIO 的最大區別在於 自動化能力與多工具整合性,對追求效率與智慧決策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選擇。
看更多
0 0 144 1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