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人資分析

人資分析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人資分析:該角色負責收集、整理及分析人力資源數據,以支持組織的人力資源策略與決策。目標在於提升員工效能、優化人才配置與增強員工滿意度。需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統計學知識及使用分析工具的熟練度,並具備良好的跨部門協作及溝通技巧,以有效傳達分析結果和建議。此外,應理解台灣職場的文化特性,如重視團隊合作與員工關係,並應對台灣快速變化的人才市場挑戰,提供精準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2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2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人資分析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邱騰穎 Gavin T. Chiu

人資副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63號

2024/03/01

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我要當HR!
今天來探討一個許多人資心中共同的痛,那就是:總是被其他同事視為「資方打手」……。究竟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如何看待這則經典大哉問呢?
【人資的立場矛盾源自勞資雙方的競合】
以前在勞工系學習的時候,有一本聖經等級的教科書,書名叫「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至今仍是勞工領域及高普考勞工行政的必讀入門書籍(推薦有志擔任人資者閱讀)。書名取得很有藝術,白話說,勞資關係就是教如何同時顧及雇主(營運效率)與勞工(勞動權益)的需求,達到雙贏局面的一門學問。
身為工作者的您肯定在想:怎麼可能?
相信我,人資也常常是這麼自我懷疑。
一方面,雇主與勞工擁有共同利益,就是努力提升企業盈餘,進而共享經營成果;但另一方面,員工的薪酬福利同時也是企業的人事成本,成本愈高對營收的影響就愈大,兩方面之間要如何均衡,考驗勞資雙方的智慧。
當兩方面無法取得均衡時,雇主認為人資處理人事事務,應該著眼於如何達到企業經營利益最大化;勞工認為身為人資,應該幫忙員工向雇主反映問題跟爭取權益。因此,人資簡直是一塊不可口的夾心餅乾。
【人資的雙重法律身分】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首先,人資當然是「勞方」,人資也受到雇主所聘用,付出勞務換取報酬(領老闆的薪水做事);也要投保勞保、提撥勞退;公司內部一切人事制度也都與其他員工共同遵守。
但是與此同時,人資某種程度也是「資方」,因為法律課予人資有關雇主的責任。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1項第2款,雇主是指「僱用勞工之事業主、事業經營之負責人或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其中人資就屬於「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因此,人資在其職責範圍內,適用勞基法中對於雇主的義務要求。
綜合以上,人資明明也是勞工,卻要一起承擔雇主的責任。更別說,人資也不被容許加入企業工會,較難獲得集體勞動權的保障(主管人員是工會法明文禁止加入;基層人資人員則是因為身分而不會被工會所接納。即使可以加入,老闆不會原諒您、工會會員也不會信任您)。
【見樹又見林,轉換心境】
一路讀下來,人資不就很可憐、很不值得入行嗎?究竟人資應該如何理解自身的立場或角色?在執行職務時的思考點,到底要站在雇主的角度,還是勞工的角度?或許,讓我們跳脫人資的框架,從廣義的專業工作者觀點切入,比較能夠獲得解答。
事實上,如果想在企業環境工作,把事情做對、做好,並有所成就或深受重用,無論任何職務,都應該把自己的思考邏輯提升到雇主的決策高度。這就是常見的「要時時從老闆 / 主管的角度看事情」。換言之,從老闆 / 主管的角度看事情,才有機會做出老闆 / 主管希望看到的成果。
以上的工作技巧,也同樣適用在人資這項職務上。偏偏,人資的職責就是貫徹雇主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決策與制度,所以視不同雇主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哲學,以及每位員工對事物看法的差異,有時的確不免會站在勞方的對(立)面。
也因為如此,當人資最有挑戰、也是最有成就感之處,即是在貫徹雇主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與制度時,能夠融入人性關懷、顧及員工權益。
現今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已進階至「策略夥伴」(Business Partner) 的層次,就如同顧問一般,提供雇主人資決策方向建議。人資可以致力在基於企業營運效益的前提下,建議雇主採取促進員工福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措施,也說服員工接受、信賴公司所推行的政策,例如:提供優於法令的婚育友善假別日數、設計彈性工作制度、導入員工協助方案等,不只能讓員工安心工作、兼顧工作與生活平衡、提升歸屬感與生產力,也能讓雇主品牌增值,有利企業招募人才及優化ESG表現,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最終反映出好的營收成果。
如此,才有機會讓人資化解內心的自我矛盾,發揮專業價值,並協助企業邁向所謂「平衡效率與公平」的勞資關係。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看更多
0 3 5600 2

104學習精靈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2025全新開班!全球企業搶手的 DEI 培訓師認證課程:L1+L2 假日班
身為 HR 的你,是否遇過這些推動難題: ⚠️ 高層喊 DEI,實際推動卻成了缺乏資源、孤軍奮戰? ⚠️ 招到多元人才,卻留不住?共融文化沒跟上,人才流失快。 ⚠️ 制定政策容易,但落地執行總是卡關? 身處職場的你,也許這些場景並不陌生: ⚠️ 同事開了讓人不舒服的玩笑,卻沒有人說話。 ⚠️ 明明努力溝通,卻總感覺彼此不在同一個頻道? ⚠️ 感受到職場缺乏共融性,影響了自己的工作滿意度與表現。 身為主管的你,也可能正面臨這些困惑: ⚠️ 團隊合作出現摩擦,但說出口怕被貼標籤? ⚠️ 想建立更有共識的團隊氛圍,卻缺少實用方法? DEI 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需要? DEI =  Diversity(多元)、Equity(公平)、Inclusion(共融) 在全球化與多元價值並存的時代,DEI 不再只是領導者的責任,而是所有人都應具備的組織共識與行動能力。 ✅ 當你學會如何與不同背景的同事、客戶、主管合作時,溝通將更順暢、工作更有默契。 ✅ 當團隊裡的每一位成員都能被傾聽與尊重,創造力與歸屬感將自然發生。 ✅ 當你有能力面對差異、化解偏見,你會成為促進文化進步與組織韌性的關鍵角色。 這堂課會幫助你: 🌱 從理解差異,到打造行動策略 🌱 從處理誤解,到提升團隊凝聚力 🌱 從觀念出發,成為組織文化的共融推動者
女人迷Womany
特級早鳥★104小微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全新線上課程
小企業,大成就!讓 104 來幫助你解決各種難題,開啟小型企業的無限潛能​ ​運用最少成本打造強大的全方位人力資源管理術! 1. 制定適合小微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找到機會點​ 2. 了解重要的法規及制度,學會處理勞資爭議及勞動檢查​ 3. 設計公司的組織架構,重新規畫公司的目標及績效管理​ 4. 利用數位化工具,高效處理薪酬、考勤等繁瑣的工作​ ※適合對象:1.公司規模小於100人 2.職務跟人資相關或為公司經營者本人。 全新課程上架!首波特級早鳥特惠只要$720,再送考照免費!現在不買之後就會漲價啦~記得同步報名證照考試,大幅增加面試及加薪機會! ​根據經濟部統計,中小型企業占台灣全體企業98%以上!然而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不免遇到許多管理上的困境,為了幫助中小型企業HR及企業主,104全新推出「小微型人力資源管理師-線上錄播版」!線上課程的形式不再受限於上課時間及地點,能夠更彈性的學習。另外,為了幫助解決各種學習上的疑難雜症,也開設【人資學程的共學教室】讓助教及顧問幫你解答!並且可教室裡與同學交流,讓線上學習不再孤孤單單~ 公司人數百人以下的小微型企業往往有個迷思,公司求生存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精力做「人力資源管理」。然而根據美國的研究,成功的小型企業能夠維持高成長的關鍵,在於他們比一般小型企業更注重培訓發展、績效評估、招募流程、員工士氣和薪酬競爭力。​然而小型企業的人資管理卻跟中大型企業有本質的不同!小型企業由於公司規模較小,通常沒有專職的人力資源人員,而是由行政助理甚至老闆自己兼任。加上資源有限,小微型公司在人才管理和合法性方面處於劣勢… #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第一單元從人力資源的概念開始,了解理論打穩基礎! #符合法令的基本要素 第二堂課了解重要的勞動法令,讓公司建立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營運,避免勞資爭議、公傷等相關的法律糾紛! #小微企業的人力規劃與招募甄選 第三堂課談招募甄選,在企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人力分配更是重大的課題。從規劃到招募,了解專屬於小微企業的選才方法! #小微企業的目標設定與績效管理 並不是公司小就不需要績效管理!除了按時完成工作,企業也該設立相應的工作目標與稽核辦法。 #小微企業的薪酬管理 教你規劃合適的薪酬制度,留住好人才! #小微企業的數位化-善用招募管理系統快速找到好人才 系統的實務應用與分享,即使沒有大企業的名氣,也能找到好人才 #小微企業的數位化-善用雲端人資系統使薪資考勤效率化(本課程為直播演練課) 了解雲端系統如何幫助人資事半功倍,有效處理複雜的薪資與考勤! 歡迎同步報考【小微型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認證考試】上完這個學程後,下一步當然是要取得證照,向他人彰顯你的專業力。取得104人資認證,不僅在轉職時可以令你的履歷大加分,對於現職的晉升與加薪更有實質幫助!現在認證考試限時免費中,歡迎點我了解更多證照的資訊 ! 
104人資市集
4100 11
緯育TibaMe

2023/10/05

有效溝通模型 |結構化表達 X 故事性思維
有效溝通模型 |結構化表達 X 故事性思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結構化表達一:STAR法則|著重應對當下情境
Situation 情境 → Task 任務 → Action 行動 → Result 結果
☞ S /情境:宏觀表述具體時間、地點,闡述事實發生的背景。
☞ T /任務:具體描述在該情境的角色、執行的任務內容
與欲達到的目的。
☞ A /行動:為了達成任務所採取的行動與嘗試,重點是行動的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與影響。
☞ R /結果:完成任務後達到得效果,盡量以具體可量化的指標與數據說明。
☺ 實際應用案例 ☺
情境一:工作分配
☞ S /情境:去年在做團隊項目時,兩個成員因對工作量不滿意,拒絕完成自己的部分。
☞ T /任務:必須要先解決他們的問題,才能讓團隊因持續運作。
☞ A /行動:所以我安排了一次小組會議,聽取兩位對分工的看法,以及他們擅長和想做的部分,重新分配工作,盡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 R /結果:最終我們的項目很成功,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合理地分工對於團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情境二:問卷調查
☞ S /情境:年底時,公司希望針對組織管理進行審核。
☞ T /任務:我必須在一週內蒐集到所有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調查。
☞ A /行動:因此我選擇網路問卷取代傳統紙本。並在一天內想好問卷內容,並使用SurveyCake製作表單,以 E-mail 方式寄送請大家填寫,七天內回收所有問卷。
☞ R /結果:成功在一週內提交調查結果,並獲得主管的高度評價。
② 結構化表達二:SCQA模型
③ 故事性思維一:SCRTV模型|有邏輯的故事
Scene 情境 → Confllict 衝突 → Reason 原因 → Tactics 策略 → Value 價值
☞ S /情境:客觀描述事件情境。
☞ C /衝突:提出與現實相違背的內容與疑問。
☞ R /原因:了解事件原因與動機,分析原因。
☞ T /策略:產生並創造價值、有益的情感等。
☞ V /價值: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決策。
☺ 實際應用案例 ☺
情境一:系統導入
☞ S /情境:你是一位HR,隨著公司的員工數量增加,你的工作量也越重,因此希望引進eHR系統,更有效的管理員工現況,你向老闆建導入eHR系統。
☞ C /衝突:公司近年組織規模快速擴張,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如,績效、薪酬、培訓等數據,分別由不同處室管理,無法全面的追蹤和統計。
☞ R /原因:所有數據皆是人工計算,各處資訊並不相通,因此若需要對員工的數據做全面評估,則需要橫向進行整合或協作。
☞ T /策略:若導入eHR系統,將可降低溝通成本,重複性工作可由系統處理。
☞ V /價值:人力資源部門可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如何改善人才結構、員工發展、內部培訓等工作,為公司同仁提供更全面的資源。
④ 故事性思維二:SCI模型|包裝成故事的表達
Situation 情境 → Complication 衝突 → Implication 影響
☞ S /情境:現況?具體描述故事中面臨的情況。
☞ C /衝突:陳述問題?說明該情境下要處理的問題是什麼?表達其改變的必要性以營造緊張感。
☞ I /影響:故事啟示?從情境與複雜問題中導出一個符合邏輯的解決方案。
☺ 透過SCI模型將事情包裝成故事,帶來更好的溝通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學習『掌握成為B2B超業的成功秘笈』
學習成為業務戰將所需擁有的隱性特質與顯性專業,並內化成具備高競爭力的優質超級業務。
了解課程👉https://bit.ly/3PYQDB0
看更多
4 0 2426 2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9/09 15:50

【2025 最新】Amazon搶進企業AI代理市場!全新Quick Suite工具挑戰Google與微軟
2025 年 9 月,Amazon 正式宣布進軍企業 AI 代理市場,推出內測中的 Quick Suite。這套工具以 AI 代理為核心,能自動協助企業處理研究、數據分析、文件生成與決策建議,顯示 Amazon 不再滿足於雲端基礎建設角色,而是要與 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 等直接競爭。隨著「Amazon AI 代理」與「企業 AI 工具」成為熱搜關鍵字,這場 AI 生產力工具的戰爭也進入白熱化。
🚀 Amazon Quick Suite 的核心功能
自動化研究與分析:快速整理大量資訊並輸出簡明摘要,降低員工花費在基礎調查上的時間。
文件生成與內容提案:AI 可自動撰寫簡報、合約草稿與市場研究報告。
決策輔助:結合雲端大數據與 AI 模型,提供企業策略建議。
深度整合 AWS:直接與 Amazon Web Services 資料與安全架構相連,確保企業級可靠性。
📊 比較表|Amazon Quick Suite vs 傳統企業工具
| 項目 | Amazon Quick Suite (AI 代理) | 傳統企業工具(如 Office、CRM) |
| 研究與分析| AI 自動整理資訊,輸出重點摘要 | 人工整理與分析,耗時耗力 |
| 文件生成 | 自動產出簡報、報告與提案 | 需人工撰寫與編輯 |
|決策支援 | AI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建議 | 多依靠人員經驗與靜態數據 |
| 系統整合 | 與 AWS 深度整合,確保安全與穩定性 | 需額外串接不同平台,整合度較低
|操作效率 | 高度自動化,適合追求效率與規模化的企業| 以人力操作為主,效率受限
🎯 小結:Amazon 正式加入企業 AI 工具大戰
Amazon 這次推出 Quick Suite,不僅是補足自家在 AI 生產力應用上的缺口,更意味著 AI 代理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在 Google、Microsoft 已搶先推出 Gemini 與 Copilot 的情況下,Amazon 的加入勢必會讓市場競爭更激烈。對企業來說,誰能率先掌握這類 AI 工具,就能在決策速度、營運效率與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
看更多
1 0 537 1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