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勞資協商

勞資協商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勞資協商:負責促進勞方與資方之間的溝通與協商,旨在達成雙方互利的協議,提升組織效率與員工滿意度。主要責任包括規劃與執行勞資會議、草擬和談判勞動合約、處理勞資糾紛及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必要技能要求包括優秀的跨部門協作能力、出色的溝通與談判技巧,以及對台灣勞動法規的深入理解。此角色需具備適應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的能力,並能有效管理壓力,促進雙方的妥協和理解,以應對本地市場的特定挑戰與文化背景。」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勞資協商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職涯診所

11/04 09:14

0 0 795 0
104學習精靈精選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邱騰穎 Gavin T. Chiu

人資副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63號

2024/03/01

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我要當HR!
今天來探討一個許多人資心中共同的痛,那就是:總是被其他同事視為「資方打手」……。究竟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如何看待這則經典大哉問呢?
【人資的立場矛盾源自勞資雙方的競合】
以前在勞工系學習的時候,有一本聖經等級的教科書,書名叫「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至今仍是勞工領域及高普考勞工行政的必讀入門書籍(推薦有志擔任人資者閱讀)。書名取得很有藝術,白話說,勞資關係就是教如何同時顧及雇主(營運效率)與勞工(勞動權益)的需求,達到雙贏局面的一門學問。
身為工作者的您肯定在想:怎麼可能?
相信我,人資也常常是這麼自我懷疑。
一方面,雇主與勞工擁有共同利益,就是努力提升企業盈餘,進而共享經營成果;但另一方面,員工的薪酬福利同時也是企業的人事成本,成本愈高對營收的影響就愈大,兩方面之間要如何均衡,考驗勞資雙方的智慧。
當兩方面無法取得均衡時,雇主認為人資處理人事事務,應該著眼於如何達到企業經營利益最大化;勞工認為身為人資,應該幫忙員工向雇主反映問題跟爭取權益。因此,人資簡直是一塊不可口的夾心餅乾。
【人資的雙重法律身分】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首先,人資當然是「勞方」,人資也受到雇主所聘用,付出勞務換取報酬(領老闆的薪水做事);也要投保勞保、提撥勞退;公司內部一切人事制度也都與其他員工共同遵守。
但是與此同時,人資某種程度也是「資方」,因為法律課予人資有關雇主的責任。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1項第2款,雇主是指「僱用勞工之事業主、事業經營之負責人或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其中人資就屬於「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因此,人資在其職責範圍內,適用勞基法中對於雇主的義務要求。
綜合以上,人資明明也是勞工,卻要一起承擔雇主的責任。更別說,人資也不被容許加入企業工會,較難獲得集體勞動權的保障(主管人員是工會法明文禁止加入;基層人資人員則是因為身分而不會被工會所接納。即使可以加入,老闆不會原諒您、工會會員也不會信任您)。
【見樹又見林,轉換心境】
一路讀下來,人資不就很可憐、很不值得入行嗎?究竟人資應該如何理解自身的立場或角色?在執行職務時的思考點,到底要站在雇主的角度,還是勞工的角度?或許,讓我們跳脫人資的框架,從廣義的專業工作者觀點切入,比較能夠獲得解答。
事實上,如果想在企業環境工作,把事情做對、做好,並有所成就或深受重用,無論任何職務,都應該把自己的思考邏輯提升到雇主的決策高度。這就是常見的「要時時從老闆 / 主管的角度看事情」。換言之,從老闆 / 主管的角度看事情,才有機會做出老闆 / 主管希望看到的成果。
以上的工作技巧,也同樣適用在人資這項職務上。偏偏,人資的職責就是貫徹雇主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決策與制度,所以視不同雇主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哲學,以及每位員工對事物看法的差異,有時的確不免會站在勞方的對(立)面。
也因為如此,當人資最有挑戰、也是最有成就感之處,即是在貫徹雇主的人力資源管理決策與制度時,能夠融入人性關懷、顧及員工權益。
現今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已進階至「策略夥伴」(Business Partner) 的層次,就如同顧問一般,提供雇主人資決策方向建議。人資可以致力在基於企業營運效益的前提下,建議雇主採取促進員工福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措施,也說服員工接受、信賴公司所推行的政策,例如:提供優於法令的婚育友善假別日數、設計彈性工作制度、導入員工協助方案等,不只能讓員工安心工作、兼顧工作與生活平衡、提升歸屬感與生產力,也能讓雇主品牌增值,有利企業招募人才及優化ESG表現,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最終反映出好的營收成果。
如此,才有機會讓人資化解內心的自我矛盾,發揮專業價值,並協助企業邁向所謂「平衡效率與公平」的勞資關係。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0 3 4864 1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8小時前

OpenAI o4-mini 與 Google Gemini 2.5 新功能全面比較|2025年AI模型選擇指南
在2025年春季,AI界迎來重大更新——OpenAI o4-mini 和 Google Gemini 2.5 兩大模型正式推出,「o4-mini 功能解析」、「Gemini 2.5 優缺點比較」掀起一波討論熱潮。許多使用者關心這兩款AI的新功能特色以及實際應用差異,本文將針對「OpenAI o4-mini與Google Gemini 2.5比較」做完整分析,幫助你快速掌握選擇方向!
【OpenAI o4-mini 與 Google Gemini 2.5 最新功能亮點】
OpenAI o4-mini:主打多模態輸入,可同時處理文字與圖片,尤其在白板草圖、圖像問答推理上表現出色。針對日常創作與視覺理解任務優化,免費版就能使用,付費版(o4-mini-high)則有更高推理效能。
Google Gemini 2.5:專注於強化推理能力,能在回答前進行「深度思考」,大幅提升邏輯推理、長文閱讀理解與知識推導能力,特別適合需要高精度內容產出的用戶。
【OpenAI o4-mini vs Google Gemini 2.5 比較表】
| 項目 | OpenAI o4-mini | Google Gemini 2.5
| **發布時間** | 2025年4月16日 | 2025年3月底 |
| **輸入模式** | 文字+圖片(多模態) | 文字(純文字推理)
| **主要特色** | 圖文推理能力強、快速互動 | 高精度文字推理、深度思考回答
| **適用族群** | 創作設計、行銷人員、教師 | 研究人員、法律商業顧問、技術開發者
| **推理速度** | 快速、適合輕量創作 | 稍慢但推理嚴謹,適合專業應用
| **應用場景** | 腦力激盪、白板分析、圖片問答 | 技術諮詢、研究推論、商務寫作
適合的使用者建議
選擇 OpenAI o4-mini:若你偏好「快速互動」且需要同時處理圖文內容(如:社群內容設計、教材製作、圖像問答分析)。
選擇 Google Gemini 2.5:若你的重心在「精確邏輯推理」、「專業知識產出」或需要處理大量文本資料(如:法律文件審閱、技術白皮書編寫)。
小結
整體來說,OpenAI o4-mini 更適合輕量、多模態互動需求;Google Gemini 2.5 則是高要求推理、專業內容創作的最佳選擇。選擇正確的AI工具,可以大幅提升你的工作效率與創作品質。
0 0 199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