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4|AI 惡搞也能拚出 2,200 萬觀看?洛杉磯家庭餐廳的超狂病毒行銷術!
🔍 點擊看更多
2025 年夏季,美墨風味小餐館 The Original Tamale Company 靠一支 46 秒的荒謬 AI 短影片(描述人從飛機跳下來吃玉米餅),搭配 ChatGPT 協助撰寫的幽默旁白,10 分鐘內完成製作、無廣告投放,結果在 Instagram Reels 爆紅,突破 2,200 萬觀看與數萬次互動,成為小品牌用 AI 打造病毒內容的經典案例。
🚩【 一、The Original Tamale Company 的品牌行銷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用「荒誕」顛覆類廣告格式
・Tamale 並非主打產品特色,而是用「戲謔、荒謬、反差」的方式讓觀眾印象深刻。
・劇情描述人從飛機上跳下來,只為吃一份玉米餅,以誇張情節與 AI 視覺特效強化娛樂感。
📍我們學習到什麼?
・內容不是講產品,而是講故事。真正能在社群爆紅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引起共鳴與轉發慾望的「創意形式」。
・反套路的幽默,比硬銷更能建立品牌印象與消費者情感連結。
📌 數位行銷操作:生成式 AI 快速打造高分享內容
・腳本與旁白由 ChatGPT 協助完成,影片畫面使用 AI 圖像工具製作,內容完成只花 10 分鐘。
・即便是小品牌、小團隊,也能用 AI 工具快速製作具有視覺衝擊與娛樂性的內容。
📍我們學習到什麼?
・生成式 AI 是小品牌的槓桿工具,能縮短製作流程、降低成本,卻產出足夠與大型品牌抗衡的創意內容。
・快製快上、快速迭代是現代行銷基本節奏,與其等到完美,不如先發佔領觀眾注意力。
📌 社群議題行銷:讓內容說話,而非品牌自說自話
・Tamale 並未在影片中置入過多品牌資訊,反而讓觀眾自然好奇「這是什麼品牌」,進而主動搜尋與分享。
・Reels 爆紅後社群大量留言、轉發與討論,品牌也適時回應社群,用幽默延續熱度。
📍我們學習到什麼?
・社群內容不必總是品牌推播,讓觀眾主動挖掘品牌資訊,反而增加黏著度與記憶度。
・UGC 的出發點可以是創意與幽默,不必硬塞產品 USP。
📌 行銷平台佈局:從「娛樂內容」反推品牌聲量與導購
・選擇以 Instagram Reels 發佈,結合 AI 畫風與短秒娛樂結構,完美貼合 Reels 的演算法喜好。
・影片爆紅後,品牌首頁曝光率大增,並增加粉絲、私訊與實體來店詢問度。
📍我們學習到什麼?
・選對平台、選對格式,勝過盲目全通路投放。
・社群熱點不只是流量,更是品牌「被認識」與「再訪」的契機。
🚩【二、我們如何學會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用 ChatGPT 幫忙想荒誕腳本,定下影片節奏
✅ Step 2:使用 AI 圖像或動畫工具(如 Runway、Kaiber、Pika)快速製作畫面
✅ Step 3:在 TikTok 或 Reels 上用原生音效與適合演算法的 hashtag 發佈
✅ Step 4:持續在留言互動、限動回應、二創鼓勵上拉高社群參與
🚩【三、啟發是什麼?】
👉 AI 時代的內容行銷,不在於「科技炫技」,而是用科技加速創意發揮。
・再小的品牌,只要創意夠「戲」,都可能打中演算法,變身下一個病毒話題。
・生成式 AI 為中小品牌提供了「快速、低成本」的內容生產武器,未來每個行銷人都該具備「快速製作 × 即時應變」的內容感知力。
💬 看完 Tamale 的超狂 AI 惡搞操作,你是否也曾想過幫自己的品牌拍一支「玩笑變現實」的影片?歡迎留言與 Steven 一起腦爆你的爆紅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