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中鼎集團_新鼎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建造工程師 (20250218BF800001) / 符合度分析
建造工程師 (20250218BF800001) 中鼎集團_新鼎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職涯診所

03/19 21:50

0 0 657 0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2024/01/17

BIM究竟是甚麼? 關於BIM在建築業的功能及其特色
若您在建築工程相關行業工作,可能曾經聽過BIM一詞,但對於它的實際應用一知半解。事實上,BIM的概念已經引進台灣10多餘年,逐漸演變成建築行業的新趨勢。接下來,我們將簡單介紹,帶您了解BIM帶來的效益。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中文全名為「建築資訊模型」。與其字面上的意義有所不同,實際上,BIM是一種將資訊數位化的工程和建造管理方法。它透過在同一平台整合所有建築相關的資訊,並建立、管理建築項目的虛擬3D模型,目的在提高整個設計、建造和運營過程的效率。
BIM的主要特點:
(1)三維建模(3D Modeling):以3D建模為核心,創建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全景三維模型,展現真實世界的空間關係和外觀。
(2)訊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ing):BIM整合了豐富的建築元素資訊,包括物理特性、功能、成本、時間等,能更有效的對施工項目進行管理。
(3)時間及成本模擬(Time and Cost Simulation):BIM能夠模擬項目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以及相關成本的變動,有助於預測和控制項目成本。
(4)建築生命週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 BIM不僅應用於設計和建造,並提供實時資訊改進設施管理和維護,增加了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可持續性。
(5)協同作業(Collaboration): BIM能夠促進多方合作,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共同工作,不僅改進雙方之間的溝通效率,並減少信息斷層和誤解。
看更多
6 3 7419 2
Giver 大人物

小編

2023/03/16

「永不福輸」不是傳統的好學生 卻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路
從小對念書沒有興趣,念書時就只為了把時間熬過去,考上土木工程時也不是因為興趣,而是成績就到那裡,對製圖和寫工程字更完全沒有什麼興趣,大多數唸書時都把時間花在電腦學習上,王永福說他不喜歡讀書,但不代表他不喜歡學習,畢業後雖然走本科從事土木建築,但下了班除了自學電腦還去補習班當講師,看王永福如何從興趣找到天賦,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路....
王永福
台灣簡報溝通協會理事長
王永福(福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管博士、台灣簡報溝通協會理事長,頂尖職業講師、簡報技巧及講師教練,職業講師超過15年經歷,客戶包含台積電、鴻海、聯發科、NIKE、微軟等知名企業,涵蓋台灣百大上市公司七成以上,著有《上台的技術》、《教學的技術》、《遊戲化教學的技術》等9本暢銷書
看更多
4 0 2115 2
劉威麟 知識長

nabi總知識長 / Mr. 6

2022/08/08

「自由午睡革命」即將在全球興起?WFH遠距工作帶來的壞習慣
「自由午睡」為何對全球上班族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許多工作空間,其實是面子問題大於規定問題,歐美已有ProNappers等組織在推廣「自由午睡」計畫,那我們怎麼看這件事呢?
那就是:午睡只是其中一個項目,若我們在辦公室也可以保持如同在家一樣的放鬆之心,或許讓專業實力可以更自由奔放的發揮出來。如果說疫情WFH在家工作教了我們任何事,這就是我們所體悟到的!
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進步1%。從小事開始累積,小知識開始學習,就在104的今日頭條知識,以及其他104學習精靈的十分鐘節目們,給您每天最有精神的起始。
(每日早上8:00-8:10準時首播)
看更多
3 0 1956 2
蘇宏文 知識長

集團法務長

2022/06/28

職業災害系列-司法實務對職業災害的認定基準
前文談到了「什麼是職業災害?」,當讀者對職業災害的定義有了初步認識後,接下來要談的是,當法院面對職業災害訴訟時,其認定基準亦即如何解釋適用的問題。
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重上字第402號民事判決對此闡述了國內學說與司法實務的認定基準:『按「職業災害」之認定基準,學說上固有相當因果關係說、保護法的因果關係說及相關的判斷說之分,惟通說均採相當因果關係說,依此說「職業災害」,必須在勞工所擔任之「業務」與「災害」之間有密接關係存在。所謂密接關係即指「災害」必須係被認定為業務內在或通常伴隨的潛在危險的現實化。又勞災補償的本質亦屬損失填補的一種型態,故職業災害,必須業務和勞工的傷病之間有一定因果關係存在為必要。則所謂勞工擔任的「業務」,其範圍較通常意義之業務為寬,除業務本身之外,業務上附隨的必要、合理的行為亦包含在內。換言之,此時之「業務」即意味著「勞工基於勞動契約在雇主支配下的就勞過程」(學者稱之為業務遂行性)又所謂「一定因果關係」(學者稱之為業務起因性),指以傷病所發生之一切不可欠的一切條件為基礎,依經驗法則判斷業務和傷病之間具有相當的因果關係。』
舉一則實例,甲公司承攬A工程後,指派乙勞工前往工地,負責污水池防水工程的防水漆粉刷作業,因事故發生地點是在污水池底,故乙勞工受傷的處所自屬其職務範圍,具「業務」性質,符合「業務遂行性」要件。又該污水池防水工程的防水漆粉刷作業,具有一定高度,需藉由鷹架等設備,始可抵達污水池底部。亦即乙勞工的工作環境本有容易摔落的風險,當乙勞工基於職責下至污水池內作業時,因鷹架劇烈搖晃、傾斜,造成乙勞工自4公尺高鷹架摔落至污水池地面而受傷,此屬其執行防水漆粉刷作業內在或通常伴隨潛在危險的現實化,符合「業務起因性」要件,法院因而認定乙勞工的受傷構成職業災害(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6年度勞上易字第7號民事判決參照)。
小結:法院在判斷是否為勞動基準法規定的「職業災害」時,其認定基準,若以門聯視之,上聯是「業務遂行性」,下聯是「業務起因性」,橫聯是二者皆構成時,法院即會認定為「職業災害」。
看更多
8 0 6322 3
蔡明淳

作者

2022/05/06

計劃不總是如預期?不要想著「成功」,而要想如何「不失敗」
展開一段新的職涯、進入人生的新階段時,總會下定決心要好好規劃時間,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要培養新技能、工作更有效率、按時運動……但是為什麼,我們總是不成功?
讀書及寫作計畫做得很漂亮,卻無法達成,對這樣的自己越來越失望……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幫我嗎?
時間與效率管理是我們一直想探究的議題。也許你過去學過時間管理矩陣、GTD時間管理、番茄鐘工作法……,但真的可以落實到生活上,效率真的提高了嗎?
之前看了一本書《成功最關鍵的事:管控「不如預期」》。這本書在講的就是我們做時間管理常不小心踏進的誤區。作者是日本的心理戰略師DaiGo,之前我寫過《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這本書的書評,作者是同一人。
這本書不是教你怎麼「成功」做時間管理,而是如何管理時間「不失敗」。作者提到,大部分的日本人不是樂觀主義者,而是悲觀主義者。樂觀主義者認為自己這次成功,下次也會成功。悲觀主義者認為,這次雖然成功了,但下次還是有可能會失敗。先了解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
大部分人時間管理失敗的原因,就是太過「樂觀」。以為自己2小時就能寫好一份企劃書,於是在行事曆安排兩小時的時間。卻沒有估算到,這兩小時內上司可能臨時來找你、電話突然響起、自己心情不好效率導致低落等等情形。
因此我們可以事先擬定好各種不同的作戰計劃。如果本來要去健身房運動,卻因為上司突然交辦事項導致加班。如果這種情形發生的話,就改成走路回家代替運動,而不是讓自己休息一天。一旦休息一天,就有可能休息二天、三天,讓自己離目標遙遙無期。
那你會說,哇,那不就做什麼事都不能休息了。並不是說不能休息,而是要「刻意」安排休息時間。例如說,讓自己一週有一天是不運動、也不忌口的大吃大喝日。重點是,這一天是「你自己安排的」,而不是突發狀況產生,被迫這樣做。主動安排休息時間,讓自己的對人生的掌控程度提高,也會加強你自己實踐的信心。
看更多
7 0 4742 1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