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全越運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運動營養品行銷副理(台北內湖) / 符合度分析
.運動營養品行銷副理(台北內湖) 全越運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經歷

未具備
要求經歷3年以上
數位行銷 產品行銷企劃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2小時前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8 AI 版開學季超有感!
🔥 行銷解析:Carrefour「Back to school」 🔥
案例連結
🪧 品牌名稱
Carrefour 家樂福(跨國零售品牌)
✨ 行銷目標
Carrefour 透過「AI 全程製作」的開學季國際行銷活動,目標是向消費者展示品牌不再只是省錢管道,更是能夠陪伴成長、展現個性的一部份。這波行動鎖定 Z 世代與家庭主力消費者,透過創意轉譯日常文具用品背後的情感與個人風格,讓「小價格也能創造大時刻」的品牌主張深入人心。
✨ 策略手法
這次行銷主軸從「促銷廣告」大轉彎成「情感共鳴」型創意內容,並以全 AI 工具支援拍攝、後製、平面延伸等所有視覺產出。Carrefour 結合各國在地團隊的 insight,洞察年輕族群對「自我表達」的重視,將原本單純的開學採買轉化成一種「打造個人風格」的儀式,成功建立全球溝通策略與在地文化融合的範例。
✨ 執行創意
從 TV 廣告、社群短影音到海報設計,Carrefour 全系列素材皆以生成式 AI 工具製作而成。影片中可見孩子們用筆記本、書包、鉛筆盒等日常小物展現個性,並與學校生活情境自然串聯。影像風格溫馨、具情感張力,不只強化了品牌形象,也降低過往大賣場廣告給人冷冰冰的促銷印象,成功拉近與年輕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 效益結果
該活動自 2025 年暑假陸續於法國、義大利、比利時、羅馬尼亞推出,不僅在社群與 YouTube 取得高互動率,也帶動實體店內開學品類銷售提升。更重要的是,Carrefour 首度以「AI 製作流程」應用在全球性廣告企劃,展現零售產業的創意轉型能力,為業界樹立具參考性的跨區域整合行銷範本。
✨ 應用啟發
這個案例真的可以讓台灣很多通路品牌、文具通路、甚至超商拍拍肩,說一句:「你們也可以這樣做欸!」家樂福這波行銷厲害的地方不只在 AI,而是它把「原本最無聊的促銷」,包裝成有感、有趣、有記憶點的情感廣告。
拿台灣來說,像是 金石堂、誠品文具館,甚至 小北百貨,每年也都有開學檔期。若能學 Carrefour 的方式,用 AI 生一支「屬於每個學生的開學宣言影片」,例如用 Midjourney 幫國中生做出「幻想中的學校自己」,或用 Runway ML 拍出一支「新學期,我要當主角」的角色轉變短片,發佈在社群平台、甚至店頭播放,不只省製作費,還能變 viral!
不要再拿「開學69折」貼滿海報了,孩子們要的是情緒共鳴,不是特價警報。品牌只要敢嘗試,哪怕是文具店、補習班、3C 通路,AI 都可以是創意放大的好幫手。別再等設計師畫五百個 banner,不如 AI 直接丟 10 款版本,週一開會週三上線,快又有趣,何樂而不為!
引用出處:
・Carrefour
・Agencies: Publicis Conseil • Prodigious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6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14 19:30

🔥【 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
EP26|運動員+搞笑湯廣告=爆紅!Campbell’s 如何用幽默搞定品牌年輕化?
🔍 點擊看更多
2025 年秋季,美國老字號湯品牌 Campbell’s Chunky 找來 NFL 球員 Tyler Biadasz 與 Jayden Daniels 合作,推出了一支名為 “Crush Your Cravings” 的廣告。這支影片把球員變成「吃湯也能強壯」的荒誕角色,搭配懷舊廣告調性與誇張表演,創造巨大反差感,引爆社群熱議與媒體關注,成為近期品牌聯名成功的代表。
🚩【 一、Campbell’s Chunky 這波品牌行銷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經典產品重新定位,幽默打破框架
・用「吃湯也能變強壯」戲謔運動員形象,顛覆湯品溫和、無趣的既定印象。
・大玩「懷舊廣告風格 + 現代幽默」反差感,打造出令人過目不忘的廣告角色與橋段。
・巧妙轉化湯品功能價值:從家庭廚房走向年輕族群的娛樂共鳴。
📍我們學習到什麼?
・重新詮釋品牌產品 不等於推翻原本,而是加入新語境與文化符碼。
・反差幽默+名人背書,是讓老品牌快速引起年輕人關注的捷徑。
📌 數位行銷操作-運動員加持,短影音話題發酵
・球員 Tyler Biadasz 本人參與影片,並於社群上同步轉發,使粉絲第一時間參與討論。
・廣告剪輯設計為多段式轉發版本,符合 IG Reels 與 TikTok 使用習慣。
・網路上湧現大量「迷因化剪輯」「粉絲自製改編」的二創內容,擴大傳播曲線。
📍我們學習到什麼?
・善用「名人轉發槓桿」與「平台原生格式設計」是短影音時代內容出圈的核心。
・製作具有「二創潛力」的內容,可讓社群幫品牌擴散,遠勝傳統廣告預算。
📌 社群議題行銷-嘲諷社會痛點,幽默反而更有力
・廣告暗諷「健康、營養、運動」產業過度嚴肅,讓湯這個平凡產品成為主角。
・利用角色扮演的搞笑橋段,引發觀眾對「品牌自嘲文化」的共鳴。
・球員本人在訪談中揭露參與動機,是因「太荒謬所以必須答應」,再次加深討論度。
📍我們學習到什麼?
・社群不是只想看炫酷,而是想看人性與幽默。
・願意自嘲的品牌,更容易被接受與轉發。
📌 行銷平台佈局-傳統媒體 × 新媒體同步擴散
・廣告先以電視播出鋪陳情境,再將精華片段轉移到社群平台做話題轉化。
・官網同步推出「限量版球員周邊包裝」,串聯消費體驗與品牌故事。
・主打的「Crush Your Cravings」口號也變成社群挑戰標語與表情包。
📍我們學習到什麼?
・傳統品牌進入數位語境的關鍵在於:「重包裝訊息」而非改變本質。
・結合產品、媒體與社群行為,打造完整的品牌體驗閉環。
🚩【二、我們如何學會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找出產品或品牌的「文化反差點」
✅ Step 2:以娛樂取代說教,讓品牌成為笑點而非焦點
✅ Step 3:善用名人或角色人物製造記憶點
✅ Step 4:設計能被社群改編、迷因化的內容結構
✅ Step 5:同步設計實體商品或限量行銷,延伸轉單動能
🚩【三、啟發是什麼?】
👉 湯可以是飲食,也可以是文化內容。品牌也一樣。
Campbell’s 用這支短短幾十秒的廣告告訴我們:
品牌不是只靠產品賣點說話,更要用文化語言講故事。
・舊品牌可以用新語言說話,只要你夠敢講、願意幽自己一默。
・名人的社群力,不只幫你打廣告,更能幫你講出品牌態度。
・真正的社群力來自「觀眾自發參與創造」的設計,而非單向輸出。
💬 你覺得還有哪些「傳統品牌」,適合用迷因化或反差式幽默來年輕化?
歡迎留言與 Steven 一起腦洞開挖!
看更多
0 0 59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13 19:00

TikTok 推出 AI Avatar 貼紙
1️⃣ 可將自訂 Avatar 與 Emoji 組合,生成獨一無二的 AI 貼紙。
2️⃣ 通過該貼紙能在 TikTok 內任意使用,提升互動趣味性。
3️⃣ 雖然是小功能,但 ByteDance 已大手筆投資 AI,TikTok 未來 AI 工具將更豐富—可參考中國版 Douyin 的多項 AI 功能走向。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134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管理主管

10/13 11:50

【你不是金魚腦,而是沒給腦子一個整理的出口】
還記得上學時,睡覺前會提醒自己很多次,明天記得要帶哪些東西,事實上也確實成功很多次,但我發現只要早上有突發狀況(起的比較晚,又或是突然有其他的事情亂入),那就會忘記該帶的東西,而且屢試不爽。
而等到出社會後,因為要做的工作更多了,甚至有很多是一早就要趕快處理的,所以為了要整理好思緒,晚上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及心力去思考步驟,除了延誤了睡覺的時間,煩躁的心也影響了睡眠的品質。
但就跟小時候一樣,原本那些自認為記得很清楚的內容,只要早上一個突發事情亂入,就又開始變得漏東漏西,最後就是上班後還要再重新思考一次。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狀況:腦子裡塞滿一堆想法,像衣服亂成一團丟在地板,越看越亂,不僅心情也變得很鬱悶。也可能會去抱怨為何會有這麼多的事情在煩著自己。但這並不是思緒太多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找到「整理的出口」。
寫下來,就是最簡單卻最有力量的方法。
【金魚腦不是因為記得少,而是因為想太多腦袋亂】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工作記憶容量」,意思是人的大腦就像一張小白板,當下能同時處理的資訊有限。如果把所有待辦、擔心、靈感都塞進去,白板很快就會被寫滿,剩下的內容就會互相擠壓、打架,最後只會讓情緒更加崩潰。
所以很多人會以為「金魚腦」是自己記憶力差,其實是因為白板已經寫了太滿,導致自己都搞不清楚重點在哪了。
所以金魚腦不是你能力不好,而是你沒有把白板上的東西「先搬下來」。
【把代辦事項寫下來,就像把衣服掛好】
其實這就像是當你把衣服都亂丟在地上,就會覺得房間很亂;但如果把衣服一件件掛起來,就算數量一樣多,視覺上也清爽很多有規律。
思緒也是一樣的。
把思緒寫下來的過程,有時並不單單只是單純記錄,而是幫大腦「釋放壓力」。因為當你把資料具象化,這些資料就不會形成情緒,無限循環在腦子裡轉圈圈。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寫日記或列清單之後,會覺得心中的工作焦慮會有所改善。
【想想看你也是這樣嗎?】
有位年輕主管,剛接手團隊時,每天工作時腦子裡轉不停,常常要想著十幾件事:專案進度、員工情緒、主管交辦、還有家裡家人的一些事情。結果下班回到家,整個人情緒還是很焦躁,常常覺得「我怎麼這麼沒用、怎麼很多事情都記不起來做不好」。
後來他試著在每天睡前花15分鐘,把腦袋裡的事情全部寫下來,甚至不用分大小順序,就只是「全部倒出來,然後再把重要事項圈起來」。每天早上就把這張紙帶過去公司。
過了一個月,他發現白天面對狀況時,腦袋比較不會亂,因為那些事情已經「有一個地方安放」,腦袋的白板有更多空間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這時候心情也慢慢變得比較穩定,不再被那種無形的壓力壓著喘不過氣。
【那我要怎麼開始?三個簡單流程】
1. 隨手記錄,不要注重格式
因為首要重點是「把腦袋的東西放下來」,所以不用糾結寫得漂不漂亮,不管是紙本、手機備忘錄還是便利貼都可以,我個人是偏愛A4廢紙,因為紙張空間大可以放開來寫,然後也沒有欄位的限制,拿來畫心智圖或是寫流程都很方便,一張寫不夠就拿兩張拼起來。
2. 先不分輕重大小全部放出來,再開始慢慢整理
一開始可以不分類,就像只是把衣服從行李箱拿出來。等數量多了,再按照工作、負責人、日期去分類,然後挑選緊急重要的先進行,完成的進度也可以補充或劃掉,這樣會讓自己的思緒更清晰。
3. 定期整理回顧,找到長期改善的方向
每週花一點時間回頭看過往的資料,會發現很多當下覺得很大的事,其實只是個小波浪。也能從中看見自己在乎的重點,以及一些重複性可以縮減的流程,這會幫助自己更清楚工作的優先順序。
【不要輕忽寫下來,對於心理層面的力量】
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的焦慮不是因為事情多,而是覺得事情好像多到自己快要掌控不住了。可是一但選擇把這些想法及項目寫下來,內心就會有一種「事情開始被具象化看見」的感覺。
就像有人在旁邊對你說:「沒關係,我已經有幫你記著,所以你不用一直在心裡背著它。」
這份安全感,就是最寶貴的改變。
【適時的釋放,拯救那個已經超重負載的大腦】
把代辦事情寫下來,並不會因此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幫自己多一個紓壓出口。腦子是用來思考及解決問題,不是用來大量存放問題。當學會用紙筆或任何工具來安放這些想法,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更冷靜、更有力量地面對一天工作的挑戰。
因為真正的整理,不是強迫自己總是把腦袋塞得滿滿,然後埋怨自己為何無法記住每一件事情,情緒更是大受打擊。
而是讓這些資料可以被合適的紀錄,讓自己的腦袋有多的空間去思考,內心也才有機會去冷靜應對。
看更多
0 0 215 0
待挖掘的人才寶藏

小編

2023/06/21

高齡化 未來恐工作到70歲
更長的壽命代表了必須工作更久來養活自己,高齡化的台灣即將迎接人人工作到70歲的社會。如果你現在50歲,可能還會工作20年!
💡長期研究勞動力的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觀察,近年少子化加上缺工,台灣的中高齡及高齡的勞動參與率,長期來看是往上的,「但中高齡就業,不要只看失業率、就業率,而是要看工作內容。」辛炳隆擔心,如果職場年齡歧視還是存在,中高齡即使回到職場,還是只能做低階、低薪、部分工時、臨時性的工作。
辛炳隆預估,未來台灣一般大眾,都要工作到七十歲左右,除政府要持續推動禁止年齡歧視外,企業也要有所體認,願意把中高齡員工當作一般員工來投資,例如讓他教育訓練,提供專業成長機會。
💡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認為,只要社會仍充斥「老了就怎麼樣、老了不能做什麼、老了只能怎麼樣」的偏見,友善中高齡的職場 就不易做到,她認為,要讓中高齡以上的就業環境更友善,首先要強化年齡歧視的教育。
💡104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常常聽到企業的擔心,「企業說,我們也想用啊,可是賣場貨那麼重要搬,櫃台多元支付那麼複雜,中高齡來了我們怎麼用?」104人力銀行就從企業的痛點下手,成立「50+嚴選」,用人力銀行的專業,重新設計選才系統,幫企業找適合的中高齡員工。
「50+嚴選」的履歷表沒有「年齡」欄位,讓企業不要因為年齡而錯失認識面試者的機會。
★整理自udn《橘世代周報》報導【閱讀全文】↓
★友善職缺在這裡!【直接應徵加入】免費幫你推薦給企業↓
看更多
8 8 23377 2
【104職場力】

10/13 10:17

0 0 133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