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銷解析:《A.I. JK》by JK Estética Avançada 🔥
案例連結
🪧 品牌名稱
Standard Bank
✨ 行銷目標
Standard Bank 想讓自己的手機銀行 App,在潛在使用者心中不只是「銀行/金融工具」,而是「貼近生活、懂你習慣」的好夥伴。於是這次他們不走傳統打廣告打排插廣告的路,而是鎖定會用音樂串流服務、追求流暢體驗、討厭被廣告打斷的年輕/數位族群,目標是提升 App 的認知度與下載量,同時也重塑品牌在年輕人心中的科技與潮流形象。
✨ 策略手法
他們 + 代理商 M+C Saatchi Abel 聯手,決定跳脫傳統廣告「打斷你、要你看/聽廣告」的方式,而改走「潛移默化、融入日常」的路線 — 利用 AI 生成音樂,創作 17 首不同風格的歌曲,每首歌其實都是一支「銀行 App 的廣告」,但聽起來就像普通音樂。這招讓廣告變得不打擾、不突兀,直接融入聽歌者的 Spotify/YouTube Music 清單裡。
✨ 執行創意
從一支腳本出發,AI 被給予成千上萬 prompt,一次生成 17 種不同音樂風格 —— 從 Afrohouse、Amapiano,到 Country Rock、Reggae……對應南非各種主流聽眾口味。而其中隱藏的訊息,就是引導聽眾下載並使用 Standard Bank App。聽者可能一開始不以為意,但歌詞/氛圍潛移默化,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覺知 + 好感」的建立。這種「不打擾,只融入」的創意手法,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尊重使用者體驗的新廣告思維。
✨ 效益結果
這波活動的成效相當亮眼:原本設定目標曝光量是 1,000 萬次,結果已經突破 4,000 萬次以上。觀看完畢率(view‑through rate)高達 40%(遠高於業界 15% 基準)。同時,App 下載量也超過預期目標達成率 110%。更重要的是,品牌形象從傳統銀行轉為「科技感 + 潮流感 + 尊重使用者生活型態」,成功打入年輕族群心中。
✨ 應用啟發
講真啦,Standard Bank 這招「不打擾,只混入」的 AI 音樂廣告,可是給我們台灣品牌一劑很有力的啟發藥水。想想,我們平常滑手機、聽歌,如果突然跳出 Bank/貸款/信用卡廣告,多半就是「關掉跳過」,對吧?但如果是「一首歌」──你以為你在聽歌,結果裡面藏著品牌訊息,那效果可能就不一樣。
舉例來說:
・假如台灣某間年輕人愛去的咖啡店/茶飲品牌,要推新飲品,可以做一系列「AI 幫你譜歌」:比如創作適合夏天、午後、微涼夜晚聽的歌,把新品 vibe 淡淡灑在歌詞裡 → 聽歌的時候順便對新品有感覺。
・或者文創、服飾品牌可以做「生活歌單式廣告」:AI 幫你做一首歌,給「下班後散步」「夜市晃晃」「朋友聚會」這種生活場景歌單,每播放一次,就像是品牌在提醒 ──「欸,我們在你生活裡,不只是看得到,也聽得到」。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打擾、不反感、還可能讓人不自覺愛上你的「聲音」。比起大砲式廣告,要人停下來看/聽/接受,這招更像是「悄悄滲透」,偷偷卡進人心。
最後一句,送給台灣品牌一句話:「別只是想辦法搶注意力,有沒有想過,用 AI 偷偷走進人家 Spotify/YouTube,那種不知不覺就愛上的感覺,比大聲喇叭還威啦!」
-
引用出處:
・Standard Bank
・Agency: M+C Saatchi Group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