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產業人才三大類別
AI研究人才:專注於AI基礎演算法、模型及架構創新,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專利,推動AI理論、技術發展。
AI開發人才:將AI技術落地,訓練模型、開發AI應用程式與工具,建構AI系統基礎設施,如資料平台及API串接。
AI應用人才:善用AI工具提升各行業生產力,導入AI解決方案,聚焦於AI在業務流程中的實際應用,提升價值實現。
二、能力項目及核心能力架構
依應用與開發需求,建構五大能力類型:
1. AI應用素養:AI基本知識、道德倫理、產業應用、跨域協作與問題解決。
2. AI工具應用:熟悉AI軟體與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操作並整合於日常工作。
3. AI程式語言應用:具備基礎或進階程式設計(Python等),能引導AI生成、優化程式碼。
4. AI模型訓練:掌握機器學習(ML)、強化學習(RL)技術,能訓練與優化專屬AI模型。
5. AI服務開發:能以NLP/LLM、CV相關工具,開發新型AI應用,與IT系統整合。
三、認證類別分級
分為素養類、工具類、專案類三大認證層級:
素養類:強調AI基礎知識、倫理、應用認知,不需撰寫程式,適用跨域與管理職初階認證。
工具類:著重AI平台軟體操作與應用能力,功能操作評測,適合技術應用或數位轉型職位。
專案類:需具備獨立完成AI專案實作能力,評核對特定AI職務/專案的實務需求。
四、AI產業人才認證與培訓課程參考
素養類認證如:生成式AI能力認證、人工智慧工程素養認證、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AI素養級認證等,門檻低,適合所有人。
工具類認證如:生成式AI美術設計能力認證、生成式AI辦公室應用能力認證、TQC生成式AI應用與技術認證,對應特定工具或領域應用。
專案類認證如:TQC+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運用大語言模型建置對話助理能力評測,需展示完整專案開發與落地能力。
五、常見職務及能力發展路徑
AI應用人才:如AI應用規劃師、AI產品經理、行銷專員,重視AI工具應用與流程優化。
AI開發人才:如機器學習工程師、CV工程師、NLP/LLM工程師、資料科學家,重視程式開發與模型訓練。
跨域發展設計,鼓勵現有職能加值AI元素或專責AI職務(如AI解決方案顧問)。
六、課程規劃與推薦
針對不同出發點(理工、行銷、管理等)有多元課程推薦,涵蓋AI基礎素養、應用操作、模型實作、LLM開發等,協助職涯轉型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