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遠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農場作業員 / 符合度分析
農場作業員 遠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高中以下

經歷

不拘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2024/01/17

BIM究竟是甚麼? 關於BIM在建築業的功能及其特色
若您在建築工程相關行業工作,可能曾經聽過BIM一詞,但對於它的實際應用一知半解。事實上,BIM的概念已經引進台灣10多餘年,逐漸演變成建築行業的新趨勢。接下來,我們將簡單介紹,帶您了解BIM帶來的效益。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中文全名為「建築資訊模型」。與其字面上的意義有所不同,實際上,BIM是一種將資訊數位化的工程和建造管理方法。它透過在同一平台整合所有建築相關的資訊,並建立、管理建築項目的虛擬3D模型,目的在提高整個設計、建造和運營過程的效率。
BIM的主要特點:
(1)三維建模(3D Modeling):以3D建模為核心,創建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全景三維模型,展現真實世界的空間關係和外觀。
(2)訊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ing):BIM整合了豐富的建築元素資訊,包括物理特性、功能、成本、時間等,能更有效的對施工項目進行管理。
(3)時間及成本模擬(Time and Cost Simulation):BIM能夠模擬項目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以及相關成本的變動,有助於預測和控制項目成本。
(4)建築生命週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 BIM不僅應用於設計和建造,並提供實時資訊改進設施管理和維護,增加了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可持續性。
(5)協同作業(Collaboration): BIM能夠促進多方合作,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共同工作,不僅改進雙方之間的溝通效率,並減少信息斷層和誤解。
看更多
6 3 7358 2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經理

2021/11/16

【求職-6】在104人力銀行履歷表,是否一定就要填寫年齡?
【問】
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規定「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者,從其規定。」
但填寫104履歷表時卻要填上出生年月日,履歷表上也會備註年齡。想請問104人力銀行是否帶頭給予各徵才公司隱藏式的歧視空間呢?(換句話說就是徵才公司可以私下篩選年齡,但求職者無法拿出證據,證明對方以年齡為由做出歧視行為)。 謝謝
【答】
您好,經了解過您的問題後,給予幾點個人想法如下。
1. 填寫104履歷表時卻要填上出生年月日,履歷表上也會備註年齡。想請問104人力銀行是否帶頭給予各徵才公司隱藏式的歧視空間呢?
個人認為年齡這個項目,主要是作為一個找人才的參考資料,在公司因應工作項目的合理需求下,如果希望找尋年輕培育的新鮮人,或是資深年齡的經營管理人,就可以從此方面下去考量。而如同其他前輩提到的,就算不列出年齡的資料,公司同樣可以從求學經歷、工作經歷換算出求職者的年紀,所以就隱藏求職者年齡的方式,來避免少數公司有年齡歧視的可能性,還是有點困難。
2. 104本身是個求職的平台,以立場來說對於所有公司來說是中立的,不會因為公司大小就給予不同數量的功能,或是給予不同類型的公司不一樣的曝光度,而不可否認有些公司還是會有年齡歧視的狀況在,這部分就算是透過隱藏年齡的作法下,面試時或錄取後還是會有機會遇到,所以還是需要透過吹哨者的方式將其問題回饋出來,以讓公司端願意去改善其風氣,真正逐步消除年齡歧視的問題。
以上兩點是個人的職場感想,雖然無法真正解決您心中的問題,但透過您的問題也可以讓更多人去了解並重視這個部分,也能夠讓更多公司思考針對年齡歧視後續的處理作法,也是相當不錯的。
--------------------------------------------------------------
【相關文章】
【面試-1】如何增加面試機會+面試模擬注意事項
【面試-2】面試前的注意事項(資料準備、作品集、攜帶物品)
---------------------------------------------------------------
【影片-1】履歷撰寫注意事項
【影片-2】面試老是慌亂,您試過使用【求職筆記本】了嗎?
---------------------------------------------------------------
【職涯發展-1】工作年資久,就會變成有經驗的專家?
【職涯發展-2】想請問技術員未來的職涯發展會是如何?
【職涯發展-3】要走資訊科技產業一定要往上讀研究所嗎?
---------------------------------------------------------------
【求職-8】基層生產人員的未來發展? 技能檢定?考試?升學?
【求職-9】二度就業但沒有行政經驗的媽媽們,要怎麼轉職呢?
【求職-10】為何求職時很多公司都會要求,語言能力相關證明?
【求職-11】如果動作很慢、又沒有特殊技能有什麼工作可以做?
【求職-12】到底怎樣才能找到大家口中說的好工作呢???
【求職-13】在小公司和老闆緊密合作,還是大公司累積名氣呢?
【求職-14】私立和國立的大學是不是工作能力有差別嗎?
【求職-15】創業與生活經濟,我很糾結到底該如何去進行兼顧?
【求職-16】進入科技業工作,個性上有甚麼是企業較偏好的特點
【求職-17】錄取一個職位,還能詢問其他職位嗎?
【求職-18】大公司v.s自己喜歡的工作 該如何選擇?
【求職-19】高年級生,又非管理職,未來該何去何從?
【求職-20】沒文憑該如何轉職到理想大公司?
看更多
4 10 24372 7
LinChang

2023/08/19

不要再山道猴子了,來看看30個經典車型的英文名稱!
不想當山道猴子,最簡單快速的方法就是買台車,不管你是要載全家大小出門兜風,還是開雙門跑車高速馳騁,一定會有一台你的夢幻車,以下小編整理了從古至今的車種名稱,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最喜歡的車型吧!
探索汽車世界:50款經典車型的英文名稱介紹
1.Car - 汽車
2.Truck - 卡車
3.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 - 運動型多用途車
4.Sedan - 轎車
5.Convertible - 敞篷車
6.Coupe – 雙門跑車
7.Hatchback - 掀背車
8.Minivan – 箱型小客車、子彈頭
9.Van - 貨車
10.Jeep - 吉普車
11.Crossover - 跨界休旅車
12.Roadster - 敞篷跑車
13.Pickup - 皮卡車
14.Hybrid - 混合動力車
15.Electric Vehicle (EV) - 電動車
16.Luxury Car - 豪華車
17.Sports Car - 跑車
18.Compact Car – 小型轎車
19.Muscle Car - 肌肉車
20.Station Wagon - 旅行車
21.Off-Road Vehicle - 越野車
22.Limousine - 豪華轎車
23.Supercar - 超級跑車
24.MPV (Multi-Purpose Vehicle) - 多用途車
25.Buggy - 沙灘車
26.Microcar - 迷你車
27.Race Car - 賽車
28.Vintage Car - 古董車
29.Estate Car - 旅行車
30.RV (Recreational Vehicle) - 休旅車
各位還希望知道哪些關於夢想的相關英文呢?歡迎留言給小編。
(小編:林靖)
看更多
1 1 6742 0
Giver 大人物

小編

2023/03/16

「永不福輸」不是傳統的好學生 卻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路
從小對念書沒有興趣,念書時就只為了把時間熬過去,考上土木工程時也不是因為興趣,而是成績就到那裡,對製圖和寫工程字更完全沒有什麼興趣,大多數唸書時都把時間花在電腦學習上,王永福說他不喜歡讀書,但不代表他不喜歡學習,畢業後雖然走本科從事土木建築,但下了班除了自學電腦還去補習班當講師,看王永福如何從興趣找到天賦,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的路....
王永福
台灣簡報溝通協會理事長
王永福(福哥),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管博士、台灣簡報溝通協會理事長,頂尖職業講師、簡報技巧及講師教練,職業講師超過15年經歷,客戶包含台積電、鴻海、聯發科、NIKE、微軟等知名企業,涵蓋台灣百大上市公司七成以上,著有《上台的技術》、《教學的技術》、《遊戲化教學的技術》等9本暢銷書
看更多
4 0 2115 2
黃家慶

顧問 講師 教練

2023/01/04

#書籍推薦 #SDGs系列講堂 跨越國境的塑膠與環境問題:
#書籍推薦
#SDGs系列講堂 跨越國境的塑膠與環境問題:為下一代打造去塑化地球我們需要做的事!
図解でわかる 14歳からのプラスチックと環境問題
作者: InfoVisual研究所
譯者: 陳識中
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22/04/27目錄
前言
別讓地球被人類製造的萬能材料塑膠給淹沒……4
Part 1・世界正面臨塑膠危機
① #全球生產的塑膠有83億噸,#其中大半被當成垃圾丟棄……6
② 等到2050年就太遲了!海洋塑膠垃圾問題……8
③ 中國禁止塑膠進口揭露的現實,#先進國家正在輸出垃圾!! ……10
④ #快速增加的一次性包裝垃圾,#竟有3成以上流進自然界!? ……12
⑤ 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世界各國開始限制塑膠袋……14
⑥ 已經無法回到沒塑膠的生活!? 我們生活的現實……16
⑦ 沒有塑膠就無法存在的產業界,#大量的塑膠垃圾都有妥善處理嗎?……18
Part 2・塑膠的基礎知識
① 人類是用碳和氫組合出塑膠的……20
② 塑膠可依性質分為熱塑性塑膠和熱固性塑膠……22
③ 所謂的塑膠,就是由多個小分子連成的高分子化合物……24
④ 可以連接多個不同單體,也可以把連接的分子拆開……26
Part 3・塑膠與環境問題
① 都市垃圾處理的變遷,#無論掩埋還是燒掉都有問題……28
② 跨越國境的塑膠垃圾,中國禁止塑膠進口的緣由……30
③ 中國禁輸後,從亞洲各國也開始拒絕塑膠垃圾,到修訂巴塞爾公約……32
④ 亞洲、非洲的開發中國家率先限制塑膠袋的原因……34
⑤ 被發現的塑膠海洋,漂流垃圾是從哪來的?……36
⑥ 海洋塑膠垃圾會縮短海洋生物的壽命……38
⑦ 進入生態系的微小惹禍者——塑膠微粒……40
⑧ 在海洋飄流的塑膠垃圾會搬運有害化學物質……42
⑨ 塑膠真的安全嗎?在歐美被發現是有害化學物質……44
Part 4・塑膠回收的現狀
① 塑膠是如何回收的?……46
② 日本的塑膠垃圾有效利用率是86%,但實際上幾乎都是拿去燒!? ……48
③ 世界各國的垃圾處理方法,回收率最高的是哪個國家?……50
④ 歐洲各國的垃圾戰略,用資源回收擺脫塑膠惡夢……52
⑤ 在以經濟為先的垃圾大國美國面臨困境的回收事業……54
⑥ 企業終於開始行動,主軸是資源回收和開發新材料……56
⑦ 日本的容器包裝回收法根本無助減少塑膠垃圾!? ……58
⑧ 對塑膠的生命週期負責。未來的資源回收觀念……60
⑨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30年前我們該做的事……62
Part 5・邁向脫塑生活的道路
① 用資源回收「減少」、「不用」,從3R到4R的轉換……64
② 可回歸自然的生物塑料真能解決塑膠問題嗎?……66
③ 不燃燒、不掩埋,正在全球擴散的零廢棄運動……68
④ 提高廢物價值的升級再造,塑膠垃圾經過加工也能重生……70
⑤ 減少塑膠、不用塑膠,具永續性的脱塑生活……72
⑥ 以歐美為中心逐漸增加的秤重商店,用自備容器取代塑膠包裝……74
⑦ 還沒有塑膠的時代,借鑑過去的人類是如何生活……76
Part 6・塑膠的軌跡和社會的變化
① 作為天然材料的替代品而誕生,在百年間改變世界的驚人材料……78
② 使塑膠進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80
③ 推動塑膠產業發展的高分子化學先驅者們……82
④ 在戰後與石油產業一同發展共榮,「夢幻材料」的時代……84
⑤ 拯救人命、帶來希望的醫療用塑膠……86
⑥ 超市和超商帶來的塑膠包裝濫觴……88
⑦ 我們生活的「人類世」地層中將充滿塑膠!? ……90
結語
我們該如何因應塑膠敲響的警鐘……92
參考文獻……93
索引……94
...
看更多
2 1 5557 1
蘇宏文 知識長

集團法務長

2022/06/28

職業災害系列-司法實務對職業災害的認定基準
前文談到了「什麼是職業災害?」,當讀者對職業災害的定義有了初步認識後,接下來要談的是,當法院面對職業災害訴訟時,其認定基準亦即如何解釋適用的問題。
臺灣高等法院99年度重上字第402號民事判決對此闡述了國內學說與司法實務的認定基準:『按「職業災害」之認定基準,學說上固有相當因果關係說、保護法的因果關係說及相關的判斷說之分,惟通說均採相當因果關係說,依此說「職業災害」,必須在勞工所擔任之「業務」與「災害」之間有密接關係存在。所謂密接關係即指「災害」必須係被認定為業務內在或通常伴隨的潛在危險的現實化。又勞災補償的本質亦屬損失填補的一種型態,故職業災害,必須業務和勞工的傷病之間有一定因果關係存在為必要。則所謂勞工擔任的「業務」,其範圍較通常意義之業務為寬,除業務本身之外,業務上附隨的必要、合理的行為亦包含在內。換言之,此時之「業務」即意味著「勞工基於勞動契約在雇主支配下的就勞過程」(學者稱之為業務遂行性)又所謂「一定因果關係」(學者稱之為業務起因性),指以傷病所發生之一切不可欠的一切條件為基礎,依經驗法則判斷業務和傷病之間具有相當的因果關係。』
舉一則實例,甲公司承攬A工程後,指派乙勞工前往工地,負責污水池防水工程的防水漆粉刷作業,因事故發生地點是在污水池底,故乙勞工受傷的處所自屬其職務範圍,具「業務」性質,符合「業務遂行性」要件。又該污水池防水工程的防水漆粉刷作業,具有一定高度,需藉由鷹架等設備,始可抵達污水池底部。亦即乙勞工的工作環境本有容易摔落的風險,當乙勞工基於職責下至污水池內作業時,因鷹架劇烈搖晃、傾斜,造成乙勞工自4公尺高鷹架摔落至污水池地面而受傷,此屬其執行防水漆粉刷作業內在或通常伴隨潛在危險的現實化,符合「業務起因性」要件,法院因而認定乙勞工的受傷構成職業災害(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106年度勞上易字第7號民事判決參照)。
小結:法院在判斷是否為勞動基準法規定的「職業災害」時,其認定基準,若以門聯視之,上聯是「業務遂行性」,下聯是「業務起因性」,橫聯是二者皆構成時,法院即會認定為「職業災害」。
看更多
8 0 6320 3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