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project manage

project manage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project manage:負責規劃、執行及監控專案進度,以確保專案按時、按預算達成既定目標。需與跨部門團隊密切合作,管理資源並解決潛在問題,從而提升團隊協作效率。核心技能包括項目管理、風險評估、資源配置及良好的溝通技巧,以適應台灣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並有效應對市場需求與客戶期待的挑戰。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0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0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project manage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不知如何開始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技能挑戰:初級
目前等級:未達初級
241 人已通過「初級」測驗,通過率70%,和學習精靈一起探索知識、增強能力!
我要挑戰
創新未來學校

企業教育訓練 | 行銷企劃 | 數位行銷 | 生成式AI應用 | WBSA | NPDP | PMP證照

01/13 18:27

專案經理救星!5個提升文件撰寫效率的黃金法則
身為專案經理,你是否也為繁瑣且惱人的文書作業感到困擾?工作說明書、市場分析到執行進度報告…,每個專案都會產生大量文件,根據統計,專案經理花在撰寫、更新和管理各種專案文件的時間可能高達20%~30%!
過多的文書作業,不只會佔用原本用於其他管理和追蹤任務的時間,繁瑣的文件流程也會使團隊成員感到厭煩,降低效率,甚至延誤進度。該如何更加高效地管理文件,並促進專案效率?
以下分享了5條黃金法則,值得PM們應用在實際工作中!
👉🏻 5個黃金法則讓你的專案運作更順暢👉🏻https://www.bplan.com.tw/post/documentwriting_0521
--------------------------------
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
​ ⚔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培訓班 ⚔️
✅產品經理專業養成,搶佔下一個熱門職缺!👇
--------------------------------------------------​
✅考取證照機會!成為全球企業認證人才💪🏻
NPDP-新產品開發管理師
--------------------------------------------------​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歡迎洽詢:​
🏰創新未來學校|線上學習顧問​
LINE@:@innovator_school​
🏆創新未來學校|部落格​
看更多
0 0 416 0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024/10/24

不用懂技術也可以降低技術風險?可行性研究、原型開發、多階段測試,專案經理如何進行風險管理
降低技術風險是專案管理中非常關鍵的部分,尤其在面對技術挑戰或不確定性的專案中,專案經理需要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減少風險,這通常涉及可行性研究、原型開發、測試,並與技術主管、開發團隊、品質保證團隊等相關職位進行有效溝通,確保風險得到妥善處理,專案能夠按計劃進行。
▎ 如何降低技術風險?
1. 可行性研究:
- 在專案初期,進行詳細的可行性研究,以確定所選技術方案是否能滿足專案需求。這有助於評估新技術、工具或流程的成熟度,並發現可能的技術限制和挑戰。
- 通過評估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的優缺點,專案經理能夠為專案選擇最具可行性、風險最低的技術路徑。
☞ 具體措施:
- 技術探索和技術文檔審核。
- 尋求業界專家的建議和技術評審。
- 與供應商或技術合作夥伴進行技術交流,了解可能的技術風險。
2. 原型開發:
- 開發一個簡單的原型(Prototype)是驗證技術假設的有效方法。透過原型測試,可以提前發現設計和技術實現過程中的潛在問題,並及早進行修正。
- 原型允許團隊在不投入過多資源的情況下試驗技術可行性,並降低後期技術風險。這在軟體開發、硬體設計以及複雜系統集成中非常有效。
☞ 具體措施:
- 開發小規模的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
- 進行技術試驗或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
- 在測試環境中進行快速迭代和驗證。
3. 測試:
- 在開發過程中進行多階段的測試,尤其針對技術風險較高的部分,如性能瓶頸、安全漏洞或系統整合問題。測試可以幫助及時發現錯誤和技術瓶頸,並降低交付失敗的風險。
- 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或負載測試(如性能測試、壓力測試)來確保系統在不同負載情況下的穩定性。
☞ 具體措施:
-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和接受測試。
- 定期進行安全性測試和壓力測試。
- 使用持續集成(CI)工具來檢測程式碼錯誤和質量。
4. 技術監控與持續改進:
- 持續監控專案中的技術實現,並根據技術進展進行調整。通過風險監控計劃,專案經理可以及時發現技術問題,並在早期階段進行糾正措施。
- 定期進行技術評審(Technical Review)和審查,確保開發過程中沒有偏離技術目標。
▎ 風險發現後專案經理的溝通對象
專案經理發現技術風險後,通常需要與不同職位的成員進行溝通,以便協作解決問題。以下是專案經理應該溝通的關鍵職位:
1. 技術主管 / 技術負責人(CTO/Tech Lead):
技術層面的最終決策者。技術主管負責整體技術架構和決策,因此當技術風險發現後,專案經理需要與技術主管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替代技術路徑和技術資源的分配。
2. 系統架構師(System Architect):
如果技術風險與系統設計或架構有關,專案經理應與系統架構師進行溝通,評估現有架構是否有潛在問題或需要改進。架構師可以提供關於技術路徑的建議,並協助規劃技術優化方案。
3. 開發團隊(Developers):
針對具體的技術挑戰或問題,開發團隊是技術落地的關鍵實施者。專案經理應與開發人員溝通技術風險,了解技術難點,並確保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和時間來解決問題。
4. 品質保證經理 / 測試主管(QA Manager / Test Lead):
當技術風險涉及系統的穩定性或功能問題時,專案經理需要與 QA 團隊協作,制定測試計劃,確保測試能夠覆蓋潛在的風險點並檢測技術缺陷。
5. 運維團隊(Operations Team):
如果技術風險涉及系統部署或運維(如性能問題或擴展性問題),需要與運維團隊進行協調,確保風險在實施和運行環節得到控制。
6. 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若技術風險可能影響專案的交付或目標達成,專案經理需要與外部的關鍵利害關係人(如客戶、合作夥伴)溝通,確保他們了解風險狀況及其對專案的潛在影響。
7. 風險管理團隊(Risk Management Team):
專案經理應與專門負責風險管理的團隊或人員密切合作,以便識別風險的級別,並制定針對性的風險緩解策略。
▎溝通流程範例
1. 發現風險:開發團隊發現新技術框架的性能問題。
2. 技術評審:專案經理與技術主管、系統架構師及開發團隊進行技術評審,評估性能問題的範圍和影響。
3. 制定應對方案:與技術主管討論技術替代方案,並安排原型開發進行測試。
4. 執行測試:與品質保證經理協調,進行性能測試以驗證解決方案的可行性。
5. 風險通報:如果風險可能影響到專案進度,專案經理與利害關係人進行風險通報,討論延遲或修改需求的可能性。
6. 實施調整:根據測試結果和風險評估,調整技術方案,並由開發團隊實施修改。
看更多
3 0 1982 0
21 0

推薦給你

緯育TibaMe

07/07 08:30

【免費直播最後名額】還在猶豫該不該轉職前端工程師,4個月她從美術老師到前端工程師的成功關鍵
#免費直播報名倒數 你還停留在跨領域轉職=砍掉重練?
其實「#跨領域經歷」正是當今企業所需!🔥
藝術背景、零程式基礎,完成4個月培訓成為鴻海前端工程師,聽聽她怎麼辦到的👉 https://lihi.cc/meapa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7/7 (一) 20:00~21:00
🔹 費用:免費報名
🔹 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報名連結:
#活動加碼:成功轉職前輩線上QA解答
如果你也卡在「要不要轉?」的十字路口,這一集,也許就是你的方向指引!
▍ 這 1 小時與你分享:
✅ 如何自我評估該不該轉職
✅ 轉職前的心態調適
✅ 學習過程到專題作品準備
✅ 團隊 side project 的重要性
✅ 如何發揮跨領域優勢
✅ 進入職場的實況與自我提升之路
✅ 轉職前輩線上 QA 提問
立即前往報名👉 https://lihi.cc/meapa
想了解其他 IT 轉職職務選擇?明天晚上免費直播報名入口👉 https://lihi.cc/qTYgy
想獲得更多免費求職轉職資源👉 https://lihi.cc/2Fm56
看更多
0 0 421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