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Google_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 / Senior Account Strategist, Mid-Market Sales, Google Customer Solutions (Mandarin, English) / 符合度分析
Senior Account Strategist, Mid-Market Sales, Google Customer Solutions (Mandarin, English) Google_美商科高國際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不拘

經歷

不拘
希望您擁有
國外業務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024/10/19

會議記錄怎麼寫:用結構化筆記法和數位工具、5個提升記錄質量的實用策略
會議記錄是每次會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幫助參與者回顧討論內容、決策過程以及未來的行動計劃。然而,許多人在撰寫會議記錄時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應該包含哪些重要信息。本文將深入探討「會議記錄怎麼寫」,提供實用的技巧和範本,幫助你快速、有效地整理出清晰明瞭的會議紀錄,讓每位參與者都能輕鬆理解。
✅1. 使用結構化筆記法
❤️PREP 法
觀點(Point):記下會議的主要觀點。
原因(Reason):支持該觀點的理由。
例子(Example):具體例子來佐證觀點。
重申(Point):再次強調主要觀點。
範例:
觀點:我們需要更換新的項目管理工具。
原因:因為目前的工具效率低下。
例子:使用新工具後,專案進度加快了30%。
重申:因此,換工具是必要的。
❤️2. 利用數位工具
❤️錄音與轉錄
使用 Zoom 或 Microsoft Teams 的錄音功能,可以在會後回顧重要內容。也可以使用像 Otter.ai 的轉錄工具,快速生成會議記錄。操作步驟:
開始會議前啟動錄音。
會後利用轉錄工具生成文字記錄。
檢查並整理出關鍵要點。
❤️3. 確定會議目的
在每次會議前,清楚定義會議目的。這樣能幫助你集中注意力,快速捕捉與目的相關的訊息。
❤️範例問題:
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我需要特別關注哪些主題?
❤️4. 主動參與討論
積極參與討論不僅能提升理解,也能幫助你更好地記住重要資訊。提出問題或意見,讓自己成為討論的一部分。
❤️技巧:
在會議中適時發問,例如:「這個決策的依據是什麼?」
與他人互動,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5. 簡化筆記格式
使用簡單明瞭的筆記格式,如子彈點或表格,可以幫助你快速捕捉和整理資訊。避免長篇大論,專注於關鍵要素。
❤️範例格式:
新工具提案:提高效率30%>試用新工具
專案進度:須在下月完成>設定里程碑
❤️結語
總結來說,撰寫有效的會議記錄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還能促進團隊間的溝通與合作。透過明確的結構和關鍵內容的整理,你可以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隨時回顧會議重點。希望本文提供的技巧和範本能幫助你在未來的會議中,輕鬆寫出專業且實用的會議紀錄。
看更多
1 1 925 2
林尚能

執行長

22小時前

我用共同行銷合作,拿下百位新客
行銷別單打獨鬥,用共同行銷放大一切。
當預算有限、觸及不夠,就靠「資源互補+名單互換」讓曝光翻倍、成本對半。
實際做法:
1.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選擇合作夥伴時,
重點是「產品互補」與「受眾重疊」。
例如,行銷顧問公司可以與設計公司、
影音製作商合作,共同服務中小企業主。
雙方價格帶相近、品牌調性一致,
合作更自然,推廣時也能互相加分。
當合作品牌理念一致、受眾匹配,
就能降低磨合成本、提升信任感,
活動曝光與轉換率都會更高。
2.定義交換價值
合作前要清楚雙方能提供的價值與資源,
避免後期出現落差。
例如,你提供活動場地、品牌內容與名單資源;
對方提供贊助金額、折扣優惠或導購推廣。
雙方也要事先立下名單使用規範
與資料保護條款,確保名單隱私與合作透明。
只有把利益、責任、風險都說清楚,
合作關係才能長久穩定。
4.共用轉化資產
建立共用的轉化頁(Landing Page)時,
要兼顧「共用資源」與「數據分流」。
雙方可共用同一個報名頁面,但各自安裝追蹤碼
以確保流量歸屬清楚。
表單上應設置「同意資訊分享」欄位,
讓使用者在合法同意下被雙方品牌接觸。
這樣做能兼顧成效統計與個資合規,
也能幫雙方名單資產各自累積。
3.設計聯合誘因
一場好的共同行銷活動,
必須有讓雙方粉絲都想參與的誘因。
可設計聯名白皮書、產業報告、
線上說明會或限時聯名優惠方案,
讓雙方受眾都能獲得「專屬好處」。
例如兩邊品牌各提供不同的限時折扣或內容,
讓粉絲有動力互相流動。
誘因越具體、時效性越強,活動成效就越好。
5.依成效分帳
合作結束後,最重要的是「算清楚」與「講明白」。
建議事先談好 CPA(每筆轉換成本)、
導購碼與回饋比例,活動結束後 7 天內完成對帳
確保雙方資金與數據透明。
若活動規模大,
還可建立共用報表或第三方監測工具。
清楚的分帳制度不僅能避免爭議,
更能建立長期合作的信任基礎。
藉由跨品牌、跨領域的合作,
不僅能放大市場影響力,
也能提升品牌知名度與業績表現,達成雙贏成效。
看更多
0 0 12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04 19:35

AI 賦能的數據分析工具:Looker Studio x Gemini
看到一支關於Looker Studio結合Gemini的影片,當時看到影片覺得真的是太棒了,可以運用AI對話直接做視覺化報表與數據分析。
整理了行銷人最常用的Looker Studio跟Gemini的介紹,包含對話式分析、智慧報表,掌握AI行銷數據分析的新趨勢。
文章內容從能「對話」的 AI 分析助手出發,探討內容如下:
◼Gemini與Looker Studio介紹
◼Looker Studio x Gemini視覺化報表生成
◼對行銷決策與資料洞察的觀點
看更多
0 0 113 0
林尚能

執行長

11/04 09:00

用共同行銷合作,拿下百位新客
行銷預算有限,不等於成效有限。
關鍵是把錢優先花在回報率最高的地方,
並以數據驗證每一步驟。
我的做法是:先盤點現況,再聚焦三大高 ROI 渠道:
1.社群內容
2.SEO+內容行銷
3.Email/LINE 名單培育
讓「自然流量+直接名單」形成長期資產,
同時以小額廣告精準吸引目標受眾。
- 實際做法:
1.資源盤點:
列出過去 6 個月所有渠道的曝光、點擊、名單、
成交,算出每渠道 CAC(獲客成本)與
LTV(顧客終身價值)。
2.聚焦三關鍵:
(1)社群內容:
每週 3 篇,解決一個客戶痛點+一個 CTA。
(2)SEO/內容:
以高搜索關鍵字寫深度貼文,每篇鎖定一個題目導向諮詢/試用。
(3)Email/LINE:
新名單 3 封培育信(價值文→案例→方案)
舊名單每週精選內容一次。
3.小額廣告吸引:
只投放能養名單的素材
(白皮書、檢核表、課程試聽),避免「看了就走」。
4.後台數據管理:
用 GA、Ads Manager
做「流量→互動→名單→成交」四段銷售漏斗,
每週更換 20% 成效最差的素材,
把預算挪給前 20% 效益素材。
能解決哪些問題?
1.預算不足:
用高 ROI 渠道培養出「不花錢也進站」的自然流量與名單資產。
2.成效不可預測:
以 CAC/LTV、每名單成本、每筆訂單成本
做決策,將低錯誤並更換低效益素材。
3.內部溝通困難:
有後台數據就有共同語言,會議討論「數據」,不是「感覺」。
▋想系統學習更多創業與企業經營內容
戰國策戰勝學院 】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及顧問服務
- 更多資訊請至:www.mo.com.tw
- LINE 諮詢請洽:@119m
▋想聽到更多執行長COM的經驗談
【 經營者的勝利學 】於各大Podcast平台及Youtube熱播中
#共同行銷 #網路行銷 #合作
#資源交換 #商業合作 #經營者 #
#經營者的勝利學 #執行長 #企業管理
看更多
0 0 58 0
全民英檢

英文測驗首選

11/03 11:05

[公益講座] i學英語再進化:好評再加碼✨
透過經典熱門電影與影集,學習最道地的英語表達,並深入了解影劇背後的文化脈絡。讓我們和熱愛電影的專業講師一同在輕鬆氛圍中,強化英語能力、拓展文化視野,在語言與文化之間搭起連結!
⭐本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歡迎盡早報名!
適合對象|一般大眾
日期時間|11月 6日 (四) 13:30
講座地點|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一樓107室
看更多
1 0 439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02 16:17

我不交給 AI 做哪些事?用肯尼芬框架判斷行銷工作該交給 AI 還是自己做
我不交給 AI 做哪些事?這篇不談工具,而是談「判斷力」,懂得讓AI幫忙不難,但也得知道哪些情境該由自己出面。
◼有哪些事情,是我不會交給AI做的?
這還真的是一個好問題~!回憶自己哪些事情有用AI,哪些事情沒有使用AI幫忙,然後這些行為背後是否能用一些方法論來解釋?最後我歸納出一些想法。
◼用肯尼芬框架判斷哪些行銷工作該交給 AI 還是自己做
哪些行銷任務可以交給 AI,哪些必須由人親自決策,我認為每一種工作情境都有不同的「最佳交棒點」。
Dave Snowden提出的「肯尼芬框架」,本來是用來分辨問題類型的,但後來發現其實運用到AI行銷應用好像也行。
簡單來說,肯尼芬框架就是先辨識問題情境,再來採取不同的決策方式。
◼肯尼芬框架把問題情境分成以下四種:
•清楚:有標準做法、照規格就能完成
•繁複:有多種可行解,需要分析比較
•複雜:沒有標準答案,需要試驗與觀察
•混沌:狀況緊急,還搞不清因果
◼放到行銷情境中又可以怎麼運用?
•清楚:UTM設定、素材改尺寸、週報一鍵產出 → 這個全部交給AI沒問題。
•繁複:GA4數據分析、廣告預算分配 → AI可以先做數據分析,再由我們來拍板定案。
•複雜:品牌定位、會員經營策略 → 通常需要有試錯空間,然後再收集與觀察市場反饋。
•混沌:公關危機、系統當機 → 人一定要先出面止血。
看更多
0 0 52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