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AI行銷實戰應用

AI行銷實戰應用
公開教室關注者 45 人
關注教室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20小時前

AI 行銷新時代:不只搶「流量」,更要掌握「留量」
過去談數位行銷,最常聽到的就是「流量」,重點在如何吸引顧客,但隨著廣告費用越來越貴,大家也開始意識到「留量」的重要性,把第一次跟我們接觸的人留下來,變成回購客或長期互動客戶。
我認為AI行銷應用,不是只是省時間、寫文案的角色,更應該用在「流量」與「留量」的行銷策略中,讓AI 行銷不是只追「流量」,更要打造品牌「留量」。
尤其廣告費越來越貴、轉換成本節節攀升,這應該大家都有意識到,因此整理了一篇文章,分享「流量」—>「留量」的個人觀點。
我是比較期待AI協作不只是文案或素材的層面而已,而是整個品牌的會員生命週期,因為真正的競爭力,是來自把一次互動變成長期顧客關係~
看更多
0 0 46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10 20:29

用AI規劃行銷活動:創意思考工具(六頂思考帽&隨機詞)
在研究所上課時,有上過創意思考的課程,當時有學到六頂思考帽或隨機詞兩個創意思考工具,我自己在使用規劃行銷活動時就會習慣讓AI用這兩個工具協助生成初稿,達到1+1>2的效果,畢竟我的腦袋也不是很聰明,規劃一個有創意的行銷活動總是會想很久,這時候就需要AI的協助了~!
但在行銷企劃中,會用 AI其實不再是競爭力,而是起跑線。
但光靠 AI 產生靈感,創意只是看起來合理,卻不一定落地。
◼我自己習慣的做法如下:
(1) 先水平創意思考:先用水平創意思考工具(隨機詞)展開題目,讓AI先幫忙產出3-5個方向與主題。
(2) 再垂直創意思考:然後再結合自己過往經驗及需要衡量的數據指標,比如活動成本、活動可行性、潛在公關風險、KPI 能否達標等。
用這個方法,讓AI幫忙把腦袋升級到2.0,克服自己的「企劃卡關症」,讓靈感不再碰運氣,決策不再憑直覺。
👉內文中有整理了完整流程+範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看更多
0 0 89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08 20:32

為什麼AI導入總是難以落地?企業導入AI 常見挑戰與對應策略
近期在一些講座跟企業夥伴們交流,發現多數企業遇到的挑戰都蠻像的:
「先學再說,還不知道AI能準確應用在哪個場景」
「會不會需要投入很多成本?會不會有資安風險?」
「我們團隊還沒數位化或搜集數據,數據很分散不好整合」
「老闆知道很重要,但多數同仁好像無感?」
「導入會議開了好幾次,進度卻沒動半步。」
我自己是覺得導入AI不是買工具,而是改變工作思維與協作方式,更核心的是策略、流程、文化這三件事。
因此我把過去實務中看到的一些心得整理成一篇文章,內容包含:
一、從工作流程中找出效率低落的改善點
二、數據收集的品質與完整性
三、導入外部解決方案
四、降低風險的導入策略
五、提升團隊認同與接受度
看更多
0 0 101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06 19:00

打造AI個人知識助理:NotebookLM完整教學與應用案例
NotebookLM算是我近期在個人工作甚至教學上,使用頻率較高的AI工具之一,因為它能幫我整合文件及影片摘要,並轉換成語音、心智圖、學習卡、測驗等多種輸出形式,非常推薦大家作為個人or團隊知識庫。
整理了一篇完整的 NotebookLM 教學與應用案例,特別適合講師、知識工作者與內容創作者閱讀~
文章內容主要分享:
◼什麼是NotebookLM
◼NotebookLM的特色
◼如何使用NotebookLM
◼NotebookLM使用範例
這篇文章內容較多,但我認為 NotebookLM 是一個很棒的「AI知識工作助手」,對於需要輸入轉換為輸出成果的人來說,NotebookLM 肯定是一個必學且不可或缺的AI工具。
看更多
0 0 142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04 19:35

AI 賦能的數據分析工具:Looker Studio x Gemini
看到一支關於Looker Studio結合Gemini的影片,當時看到影片覺得真的是太棒了,可以運用AI對話直接做視覺化報表與數據分析。
整理了行銷人最常用的Looker Studio跟Gemini的介紹,包含對話式分析、智慧報表,掌握AI行銷數據分析的新趨勢。
文章內容從能「對話」的 AI 分析助手出發,探討內容如下:
◼Gemini與Looker Studio介紹
◼Looker Studio x Gemini視覺化報表生成
◼對行銷決策與資料洞察的觀點
看更多
0 0 205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1/02 16:17

我不交給 AI 做哪些事?用肯尼芬框架判斷行銷工作該交給 AI 還是自己做
我不交給 AI 做哪些事?這篇不談工具,而是談「判斷力」,懂得讓AI幫忙不難,但也得知道哪些情境該由自己出面。
◼有哪些事情,是我不會交給AI做的?
這還真的是一個好問題~!回憶自己哪些事情有用AI,哪些事情沒有使用AI幫忙,然後這些行為背後是否能用一些方法論來解釋?最後我歸納出一些想法。
◼用肯尼芬框架判斷哪些行銷工作該交給 AI 還是自己做
哪些行銷任務可以交給 AI,哪些必須由人親自決策,我認為每一種工作情境都有不同的「最佳交棒點」。
Dave Snowden提出的「肯尼芬框架」,本來是用來分辨問題類型的,但後來發現其實運用到AI行銷應用好像也行。
簡單來說,肯尼芬框架就是先辨識問題情境,再來採取不同的決策方式。
◼肯尼芬框架把問題情境分成以下四種:
•清楚:有標準做法、照規格就能完成
•繁複:有多種可行解,需要分析比較
•複雜:沒有標準答案,需要試驗與觀察
•混沌:狀況緊急,還搞不清因果
◼放到行銷情境中又可以怎麼運用?
•清楚:UTM設定、素材改尺寸、週報一鍵產出 → 這個全部交給AI沒問題。
•繁複:GA4數據分析、廣告預算分配 → AI可以先做數據分析,再由我們來拍板定案。
•複雜:品牌定位、會員經營策略 → 通常需要有試錯空間,然後再收集與觀察市場反饋。
•混沌:公關危機、系統當機 → 人一定要先出面止血。
看更多
0 0 60 0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10/31 19:15

AI vs 行銷創意的衝突:AI到底是扼殺創意還是讓創意更快落地?
在行銷圈久了,你一定聽過兩種說法:
1.有些人覺得 「AI 就是創意殺手,用AI越多腦袋越笨,未來很多行銷人可能要失業了」
2.有些人則會覺得 「太棒了,AI就是我的超級助手,讓很多想法落地比以前快十倍,也能提供不同的創意切角」。
到底誰說得對?其實我也不知道,但現階段我是對於AI幫忙把靈感加速轉為專案這件事是有感的。
今天想用行銷與文案的一些案例做經驗分享:
◼AI會扼殺創意?還是讓靈感更快落地?
◼AI 如何協助發想創意及廣告文案的A/B test
◼為何「人味」仍是品牌溝通中最重要的靈魂
◼行銷人該如何在「人腦 + 演算法」時代重新定位
看更多
0 0 99 0
關於教室
分享AI行銷實戰系列文章,從觀念 → 工具 → 實作 → 案例 → 策略 → 心法,逐步建立 AI 行銷能力,也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者可以一起加入,共同交流與成長。
學習發起人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34 分享 3 教室
發起人簡介
一、10年數位行銷實戰經驗,擅長 CRM & CDP 會員行銷、AIGC 整合應用、Google Analytics 數據分析、Meta & Google 廣告投放與成效優化、數位行銷策略佈局、MarTech 工具導入與應用。 二、多年數位行銷與AI行銷應用授課經驗,曾至公部門、上市櫃企業及各大專院校擔任培訓講師,開設多堂AIGC與數位行銷課程,學員人數累計超過3,000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