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宜博股份有限公司 / 博文血管中心 開刀房護理師_中壢祐民醫院 / 符合度分析
博文血管中心 開刀房護理師_中壢祐民醫院 宜博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不拘
希望您擁有
護理師及護士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台北)

台北

11/26 15:30

禮貌請求 展現專業溝通力🤝
在商業郵件中提出請求時,「禮貌」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加對方接受請求的可能性,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職場關係與專業形象。
✅ 常見禮貌請求句型
Could you please…
 您可以…嗎?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若您能…我將不勝感激。
Would it be possible to…
 是否有可能…?
⚠️ 請避免以下不夠禮貌的說法:
Send me…(直接命令,語氣太強)
Do this…(缺乏禮貌)
I need this now.(急迫但不尊重)
📌 例句比較
✔️禮貌版:
 Could you please send me the updated file by Tuesday?
 請問您可以在週二前傳給我更新檔嗎?
❌不禮貌版:
 Send me the updated file by Tuesday.
 週二前把檔案給我。(語氣生硬)
👉 加上「Could you please」這樣的片語,能讓語氣柔和、專業又得體。
🗂 Word Bank(英 ➡ 中)
英文詞彙 中文翻譯
Request 請求
Polite 禮貌
Appreciate 感謝
Possible 可能
Updated file 更新檔
Professional 專業的
🔑 重點回顧
The more polite you are, the more likely people are to say “yes.”
(禮貌越高,成功率越高)
用禮貌的方式提出請求,不僅展示出你的專業度,也能建立更正面的職場印象。記住:你怎麼說,和你說什麼一樣重要。
看更多
1 0 952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11/22 18:28

聖保羅動物醫院 服務手冊
聖保羅動物醫院 服務手冊
一、醫院宗旨
聖保羅動物醫院以「守護健康、改善生活品質」為核心理念,提供專業且貼心的醫療照護。我們特別重視預防醫學與先進醫療技術,致力讓每一位毛孩都能獲得安全、有效、長期的健康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醫院服務項目
1. 基本醫療
• 一般門診
• 健康檢查
• 疫苗施打
• 預防性驅蟲
• 晶片植入
2. 專科醫療
• 內科
• 外科
• 皮膚科
• 牙科
• 眼科
• 行為醫學
3. 特色醫療服務(本院強項)
★ 高壓氧治療(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聖保羅動物醫院配備少見的動物專用高壓氧艙,可協助:
• 中風、腦部缺氧
• 外傷及術後恢復
• 癒合不良的傷口
• 蜱蟲病、急性炎症改善
• 提升組織含氧量,加速復原
此為本院獨特設備,可提供更有效且安全的輔助治療選擇。
★ 寵物預防醫學服務(Preventive Care Program)
我們提供完整的預防照護規劃,包含:
• 年齡分級健康檢查(幼犬貓/成年/高齡)
• 客製化疫苗計畫
• 長期慢性病追蹤
• 營養與體重管理
• 行為與生活習慣諮詢
• 內外寄生蟲整合預防計畫
目標在於「提前發現、提前預防」,協助毛孩建立長期的健康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緊急與重症照護
• 急診處理
• 外傷縫合
• 急救與監護
• 高壓氧輔助重症治療
• 住院觀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檢驗與影像診斷
• 血液與生化檢驗
• 尿液 / 糞便分析
• X 光
• 超音波
• 心電圖
• 血壓監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手術服務
• 犬貓結紮
• 常規與特殊手術
• 軟組織外科
• 腫瘤外科
• 安全麻醉與監控設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收費與付款方式
(此區可依你們醫院實際狀況補上)
一般項目可能含:
• 掛號費、診察費
• 檢驗與影像費
• 手術及麻醉費
• 住院費
• 美容/保健費用
付款方式:
• 現金 / 刷卡 / 行動支付(依院方實際提供為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飼主合作事項
• 提供完整、正確的病史與生活資訊
• 尊重醫師的專業判斷與治療建議
• 遵守回診與追蹤時間
• 在院內請保持牽繩或使用外出籠,確保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常見問題 Q&A
Q1:是否可同時帶多隻動物看診?
可以,建議事先告知以便安排時間。
Q2:疫苗施打間隔多久?
依年齡與種類不同,由醫師為毛孩規劃最適合的時程。
Q3:是否提供急診?
依醫院公告急診時段為主,建議於前往前電話確認。
Q4:可否自備食物或處方飼料?
若毛孩有特殊飲食需求,可提前與醫護人員溝通。
看更多
0 0 43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11/22 00:08

預防醫療全臺第一!聖保羅動物醫院 X 屏東科技大學
預防醫療全臺第一!聖保羅動物醫院 X 屏東科技大學
攜手打造寵物幹細胞預防醫療新時代
在寵物醫療領域,幹細胞已成為全球矚目的再生醫學技術。
現在,這項技術不只用於治療,更走入「預防醫療」的全新階段!
聖保羅動物醫院與屏東科技大學正式合作,
成為全國第一家將幹細胞療法導入臨床與預防醫療的動物醫院,
為毛孩帶來更先進、更全面的健康守護。
幹細胞療法能為毛孩做什麼?
✔ 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減少疼痛、修補軟骨、提升活動力
✔ 加速損傷修復:骨折、肌腱、韌帶損傷恢復更快速
✔ 提升免疫與健康力:強化體質、減少疾病機率
✔ 預防性健康管理:針對高風險族群早期介入,阻止疾病惡化
🌟 全臺唯一的先進合作模式:
結合屏東科技大學的專業技術與研究資源,確保治療安全與品質。
🌟 最前瞻的預防醫療概念:
不只治療疾病,更在毛孩生病前就開始守護。
🌟 專業獸醫團隊全程監控:
提供客製化評估與追蹤,打造最專屬的健康照護計畫。
在現代獸醫醫學中,預防醫療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與應用趨勢,而幹細胞療法因其卓越的再生與修復能力,正受到日益廣泛的關注。幹細胞具備自我更新與多向分化的特性,能有效修復受損組織並促進再生,因此在動物醫療領域展現出高度的應用潛力。
目前,幹細胞療法在動物醫學中的主要用途包括:治療退化性疾病、促進損傷修復及強化免疫功能。例如,對退化性關節炎的犬隻施以幹細胞治療,不僅能減輕關節炎症,還能促進軟骨組織再生,明顯改善動物的活動力與生活品質;而對骨折、肌腱斷裂等受傷個體,幹細胞亦能加速癒合過程,縮短恢復時間。
在預防醫療層面,幹細胞療法更展現出其前瞻性。透過早期介入與定期監測,可在疾病尚未惡化前啟動治療,降低疾病進展的風險。對於具遺傳性疾病或慢性病高風險的動物族群,幹細胞治療更可作為預防性策略之一,藉此減少疾病發作的機率。
聖保羅動物醫院與屏東科技大學攜手合作,率先於全國推動幹細胞於獸醫臨床與預防醫療的整合應用,成為全台第一家建立此合作模式的動物醫療機構,此合作不僅提升治療品質,也為台灣獸醫界在再生醫學領域奠定重要里程碑。
看更多
0 0 64 0
104學習

產品

2024/05/07

低血糖會全身僵硬石化嗎?遇到該怎麼處理、預防方法、造成原因
低血糖,或稱為低血糖症,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異常降低。葡萄糖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特別是大腦的能源,因此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對健康至關重要。本篇文將會針對低血糖造成全身僵硬石化的狀況,以及當低血糖在有意識、無意識時該怎麼辦,並針對預防低血糖的方法做介紹。
🔷低血糖導致全身僵硬石化的情況
這通常是身體對嚴重低血糖的一種保護反應。這種情況下的僵硬主要由以下機制造成:
1. 激素釋放:低血糖時,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等應激激素來提高血糖。這些激素會導致肌肉緊繃,有時表現為全身僵硬。
2. 神經功能障礙:嚴重低血糖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神經傳遞異常,引起肌肉無法正常放鬆。
🔷有意識的低血糖
當人在低血糖時仍保持意識清楚,可以自行攝取食物或飲料時,可以按照以下步驟處理:
1. 快速攝取糖分:攝取15-20克的快速作用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糖果、果汁或者含糖的飲料。避免使用含脂肪的食物,因為脂肪會延緩糖分吸收。
2. 重新檢測血糖水平:攝取糖分後15分鐘再次測量血糖。如果血糖仍然低於70 mg/dL (3.9 mmol/L),應再次攝取相同量的快速碳水化合物。
3. 吃一頓平衡餐點:一旦血糖回到正常範圍,吃一頓含有蛋白質和複雜碳水化合物的餐點或小吃,以幫助穩定血糖水平。
🔷無意識的低血糖
如果患者因低血糖而失去意識或無法自行攝取食物,這是一個緊急醫療狀況,需要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 不要嘗試口服任何東西:無意識的患者不能安全地吞咽,給予口服食物或飲料可能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 立即呼叫緊急服務:撥打119,尋求緊急醫療幫助。
3. 持續監測:在等待緊急醫療服務到達的同時,監測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必要時進行心肺復甦。
🔷低血糖通常定義如下:
►成人和兒童:血糖水平低於70毫克/分升 (mg/dL) 被認為是低血糖。
►嚴重低血糖:血糖水平低於54毫克/分升 (mg/dL) 被視為嚴重低血糖,可能需要他人協助進行治療。
🔷低血糖的常見原因包括:
1. 糖尿病治療: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或其他降血糖藥物過量,是導致低血糖的最常見原因。
2. 不規則飲食:跳過餐點或不均衡的飲食可以導致血糖突然下降。
3. 過度運動:未經適當的能量補充,激烈運動後血糖可能會下降。
4. 酒精攝入:飲酒特別是空腹時,可能抑制糖原釋放,導致低血糖。
5. 某些醫療狀況:包括肝臟疾病、腎病、荷爾蒙缺乏等也可能導致低血糖。
🔷如何預防低血糖導致的全身僵硬:
1. 定時監測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血糖水平是防止血糖異常的關鍵。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或定期使用血糖儀進行檢測,可以幫助及時發現血糖過低的情況。
2. 合理調整飲食:確保每餐均衡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健康脂肪,避免長時間空腹。適量食用低血糖指數(GI)的食物,如全麥食品、豆類和大部分蔬菜,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
3. 適當運動:運動前後注意血糖水平,必要時攝入一些碳水化合物,如水果或全麥麵包,以避免運動後低血糖。運動計劃應與醫生或營養師討論,以確保安全。
4. 學習低血糖的處理:了解如何快速有效地處理低血糖狀態,包括隨時攜帶快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或果汁),並在必要時立即使用。
5. 教育周圍的人:確保家人、朋友和同事知道如何在您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提供幫助,尤其是在您無法自理的情況下。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低血糖和相關的肌肉僵硬問題,並掌握如何有效預防和應對低血糖的方法!
看更多
1 1 4073 0
蒲朝棟

主任

11/20 11:00

小心,你可能被列入名單了!點破 3 個資遣前兆,教你優雅自救。
你的直覺,是不是最近常常告訴你:「好像哪裡怪怪的?」
雖然你還在上班,還領著薪水,但你感覺自己跟公司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資遣,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但對公司來說,這是一件需要經過冗長準備的程序。
告訴你:公司在資遣你之前,一定會給你發出「無聲的紅旗」。
只是你是否看懂了這些訊號。
小美就是那個一開始沒看懂訊號的人。
小美在一家外商公司擔任專案經理,過去幾年表現優秀,是團隊裡最會解決問題的人。但從去年底開始,她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氣氛。
她說:「我跟我的主管關係沒有不好,但她就是怪怪的。以前她會找我聊午餐,現在都避開我。最奇怪的是,我手上的兩個最大專案,被悄悄地轉移給了一個新來的員工。」
小美問主管,主管只輕描淡寫地說:喔,那個新人需要學習。
小美當時信了,她以為這是公司在培養新人。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她收到 HR 的 Email。
HR 要求她參加一個「強制性培訓」,主題是她根本不需要的基礎軟體。在那場無意義的培訓中,她看到了幾個跟她處境相似的同事。她這才驚覺:原來公司正在系統性地為「裁員名單」做準備。
小美的經驗,就是典型的資遣前兆。公司不會直接告訴你,但會透過以下三種訊號,為資遣「建立文件檔案」或「情感脫離」:
第一種:「工作量悄悄抽離」的隱形人。 這是最常見的訊號。公司如果想資遣你,通常會先「抽走你的價值」。
細節: 你被交付的任務,從「高能見度、高預算」的重點專案,變成「低重要性、行政瑣碎」的雜事。你開始發現自己無事可做,或者你的核心職責被分散。這是在為你未來的「職位重疊或業務緊縮」建立文件證據。
第二種:「文書工作量暴增」的證據鏈。 這種訊號最危險,因為它代表 HR 已經介入了。
細節: 你的主管突然開始要求你提交異常細節的週報、日報、甚至「每小時的工作內容」報告。但他們幾乎不給你任何回饋,只是要求你「提交」就好。這不是為了你的職涯發展,而是為了建立「你表現不佳」或「角色可被替代」的文件證據。
第三種:「人際關係驟降」的溫度計。 這是最讓人心寒的訊號,代表主管和團隊已經開始「情感脫離」。
細節: 你的主管開始避開你,停止了非正式的午餐或閒聊。你突然被排除在重要的非正式會議或決策 Email 之外。這是管理層在執行「情感切割」,目的是讓最後的解僱對他們來說更容易執行。
發現這些訊號,請不要驚慌,更不要因為職場心理而感到羞恥。這不是你的失敗,這只是公司的商業決定。
你的目標是:在公司決定資遣你之前,先為自己執行一次「策略性轉職」。
三步驟,在資遣前搶回主導權:
步驟一:啟動「價值重置」:更新你的競爭力檔案。 不要等被資遣才更新履歷。立即量化你過去一年的所有成就,並更新你的 LinkedIn。
重點提醒: 這是你最好的職涯規劃時機。同時,將所有重要的、與工作相關的個人文件、推薦人清單,從公司電腦中轉移出來。
步驟二:執行「戰略性提問」:迫使主管確認你的角色。 不要等著被通知,你要主動出擊。用冷靜、專業的態度詢問你的主管
重點提醒: 你不是在質問,你是在問「未來」。如果主管支吾其詞或含糊不清,那就是最響亮的警鐘。
步驟三:建立「財務與情感跑道」:確保安全著陸。 轉職建議的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重點提醒: 立即開始節流,建立 3-6 個月的「失業重啟」應急基金。同時,開始聯繫你的人脈網絡(保持低調!)。如果公司真的要資遣你,你至少可以在財務上站穩腳跟,從容談判。
小美後來怎麼了?
她沒有等著被資遣。在開始投遞履歷的三週後,她拿到了一個更高薪、更符合她職涯發展的新 Offer。
當她交出辭呈時,主管反而一臉錯愕,因為公司還沒準備好資遣她。
她說:「當我發現被列入名單的那一刻,我雖然害怕,但我知道我不能等了。主動離開,比被掃地出門,感覺好多了。」
知道資遣前兆,不是為了讓你感到恐懼,而是為了讓你提前拿回你人生的主導權。
看更多
0 0 496 0
蒲朝棟

主任

11/17 11:00

3 個細節看出部屬是否「職業倦怠」
許多主管判斷部屬「職業倦怠」的方式,通常很簡單粗暴:看他是不是常遲到、看他是不是常請假、看他的績效數字是不是一落千丈。
當然,這些都是結果。但如果等到這些狀況發生,通常就已經太晚了。身為主管的你,這時候再介入,通常只能處理「離職手續」,而不是「挽救人才」。
其實,在部屬提出辭呈之前,他們會發出許多「無聲的訊號」。高效主管的價值,就在於能提早看到這些訊號,並在部屬徹底崩潰前,主動介入。
我們來看看一位主管淑芬的經驗。
淑芬手下的部屬小李曾經是團隊裡的明星隊員。他總是充滿點子,會在會議上主動提問,交出的報告永遠超過預期,是個對職涯規劃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但從半年前開始,小李變了。
他的報告開始出現一些不該有的低級錯誤,會議上他總是安靜地關著鏡頭,問他意見,他只回「都可以」。
淑芬一開始很生氣,認為他是在「偷懶」,甚至私下對同事抱怨:「小李是不是找到新工作了?怎麼開始擺爛了?」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季末的績效面談。
淑芬拿出數據,準備給小李一個最終警告。沒想到,小李還沒等她開口,眼淚就先掉了下來。
小李哭著說:「老闆,我不是懶,我真的不是懶...我只是覺得,我身體裡好像有一塊電池被拔掉了。 我早上醒來完全沒有動力,我連回封簡單的 Email 都要掙扎一個小時...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
淑芬當場驚覺,她面對的不是「態度問題」,而是嚴重的「耗竭問題」。她錯了,她只看到了數字的下滑,卻錯過了人的崩潰。
小李的經驗,讓淑芬徹底改變了管理方式。她發現,部屬在職業倦怠時,不會給你一張通知單,而是會釋放出三種「無聲的崩潰訊號」:
第一種:「社交抽離型」的隱形人。 這種部屬不是直接請假,而是選擇「躲起來」。他們會從團隊的社交圈中默默退場。
細節: 以前是會議的發言者,現在變成旁聽者;群組裡只回「好」、「收到」;中午不再跟同事一起吃飯;相機永遠關著。他們不是在偷懶,他們只是在耗盡了情緒能量,必須把所有力氣都留給工作本身。
第二種:「耗竭型完美主義」的品質驟降。 這種人是最難察覺的。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但當他們耗盡後,就會開始「放棄檢查」。
細節: 他們交出來的報告,會有過去絕不會出現的拼寫錯誤、數據計算錯誤。最關鍵的是,當你指出來時,他們表現得毫不在乎。這種「習得性冷漠」,是職場心理中「去個人化」的表現,他們已經對工作和自己產生了抽離。
第三種:「情緒易燃」的防禦模式。 這種部屬看起來最像「有問題」。他們變得暴躁、易怒、防禦心強。
細節: 以前你給他回饋,他會感謝。現在你一提出質疑,他就立刻反駁,甚至會把話題扯到「你上次也沒說清楚」。這不是他們在跟你對抗,而是他們已經處在極度脆弱的邊緣,必須用攻擊來保護自己,防止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
職業倦怠不是部屬個人的失敗,而是管理者的失職。身為主管,你必須主動出擊。
淑芬後來學到了這三個「挽救人才」的關鍵步驟:
步驟一:改變對話目標:從「檢討產出」轉為「檢查資源」。 當你發現部屬有異狀,不要直接問:「你這個月業績怎麼回事?」你要問:「你現在手上的工作,有哪一個部分是最耗能的?」「我可以幫你把哪一個專案拿掉?」
提醒: 你的目標是讓他感受到「支持」,而不是「責備」。讓他知道你可以當他的「神隊友」。
步驟二:重新校準工作價值:將工作與「職涯規劃」連結。 部屬會倦怠,往往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沒有意義」。
提醒: 主管必須主動提醒他們,現在做的這件看似瑣碎的工作,未來將如何幫助他們達成職涯發展的目標。讓他們重新看到意義,才能讓電池回充。
步驟三:主管帶頭設立界線,修復團隊的「職場心理」。 許多團隊的倦怠,是從主管帶頭不休息開始的。
提醒: 主管要帶頭「正常下班」。如果必須在晚上發信,請務必使用「定時發送」功能,在早上九點發送。讓部屬知道,他們的休息權是被你這位主管所保護和尊重的。
淑芬現在的團隊,績效反而更高了。
她後來沒有解僱小李,而是幫他減輕了行政負擔,並讓他接了一個他充滿熱情的小型專案。小李慢慢恢復了元氣。
淑芬說:「以前我以為管理是看數字,現在我才知道,管理是看人。」
高效主管看的不是部屬「有沒有在忙」,而是看他們「有沒有在休息」。學會辨識並處理部屬的職業倦怠,才是穩定團隊、提升績效的終極向上管理術。
看更多
0 0 499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