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職涯夢想實踐家交流平台

職涯夢想實踐家交流平台
公開教室關注者 32 人
關注教室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12/04

企業最重視新鮮人的軟實力 怎麼獲得&提升?!
常有機會跟大學生們分享「職場競爭力」,都會引用104調查「企業最重視新鮮人軟實力(註1)」,其中所提的五大軟實力,我認為只要是職場工作者就都該具備,但難的是如何做到或提升?
傾聽後善用比喻「溝通表達」
對商管職類的工作,溝通表達力應該是基本,但就算是工程職,若能有好的溝通力,相信就會與眾不同。我認為在「說」之前,首重「聽」,專注傾聽才能正確的回應,接著表達想法時,若能善用舉例、譬喻來溝通,則對方一定能懂你所說。我曾聽過一個前端工程師,要跟網站企劃員介紹網頁設計架構常用語言,他用蓋房子來比喻,HTML就像房子的建築設計、CSS則是裝潢設備圖,而JavaScript就是家中各項設備的開關,這樣的溝通相信每個人都能秒懂三者的用途及差異。
找到抒壓法就有好「抗壓性」
工作上難免遇到壓力,可能是工作負荷、犯了錯誤(註2)、主管高壓管理等。在職場走跳不會每天晴空萬里,偶有陰霾下雨,措不及防淋一身雨,有些人擦干就好不以為意,但有些人讓雨淋進心裡,心就漸漸冷了。如何讓一時的壓力不會常久,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抒壓法,也許是旅行運動、看書追劇、找人聊聊等,若能轉移化解每次壓力,則我們的恢復力、韌性就愈來愈強,不要像水庫般總在滿水位時才一次洩洪。
熱愛就能「主動積極有活力」
有些人天生就主動、有活力,但有些人像樹懶般總慢半拍,若是後者則建議三種方式來改變別人對你的「慢」印象。其一,當主管分配新任務或同事找人協助時,三次中總要有一次主動舉手承擔;其二,設定工作回報鬧鐘,負責的專案/工作,至少以「週」為期,跟主管、團隊告知進度; 其三,找到你熱愛的事,那自然會「主動積極有活力」,若現在還找不到,那至少從前兩項先下手。
不只報告問題而要「解決問題」
許多企業會把「問題解決」當做員工的核心職能,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說過: 「員工要秉持<解決問題,報告成果>的原則,千萬不要變成<報告問題,解釋原因>。」要能有效解決,則不能只看到表面現象,我認為最簡單的問題解決法是「5 WHY」,一個問題問5次為什麼,真因就會浮現,才有機會對症下藥,如果自己問「5 WHY」有困難,建議找同事一起腦力激盪,接著思考解方的時間、成本及影響性,那就會知道是不是最佳解。
不計較時間也樂於「團隊合作」
職場工作型態常見就是「團隊合作」,像是專案團隊中彼此協作支援,或流程作業中上下游部門接力任務,但絕不僅於此。如果部門中某同事明日一早須完成報表提供給各部主管,眼看下班時間已到,他依然焦頭爛額,而完成今日事的我們,是否願意留下來幫他呢? 如果回答「Yes」,則定是重視「團隊」且樂於「幫助」者。
每項軟實力皆非一蹴可及,就算進入職場後也要持續修練。建議先「覺察」自己哪項尚不足,然後開始「刻意練習」以上建議,若能找到同事共同精進,彼此觀察回饋,那「軟」實力也能硬起來,支稜起我們的職涯!
4 3 3979 2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10/17

面對錯誤三步曲 讓「錯」變「不錯」
不論你是職鳥菜鳥、老手,相信都有工作中失誤、犯錯的經驗。
Andy在公司擔任公關,沒檢查到新聞稿裡有錯字,直到老闆在網路上看到公司新聞時才被發現…
Candy是公司的訓練專員,因講師上課時間更改頻繁,她忘了最終確認而記錯時間,致學員等了講師一小時…
第一步 坦然面對 承認錯誤
當你犯錯時,你的反應是什麼呢? Candy記錯講師時間,但她沒有第一時間認錯,反而推責到講師身上,當主管核對Candy與講師往返的信件,責任在誰一目了然,Candy因而在主管心中,留下了不誠信、推委卸責的形象。
當我們面對工作中的錯誤,唯真誠面對、坦白壞消息,才不會一錯再錯。我很喜歡櫻桃小丸子的快樂哲學:「道歉不是代表輸了,而是用來結束失敗和錯誤的。」當你先放低姿態認錯、自我檢討,別人即不會再指責你,甚至會寬宥你、安慰你。
第二步 盡力彌補 避免再犯
勇於認錯之外,如何彌補降低損害亦為重要。Andy被老闆發現錯誤後,馬上承認自己疏失,立即致電報章雜誌社,請其協助更正,不到半天的功夫,網上已查不到有錯字的新聞內容,Andy老闆也就沒再多追究。錯誤百百種,Andy犯的錯只是讓公司形象小小影響,但有些錯誤重責影響公司營收、增加費用,這類的錯誤若不能立即止血,則影響巨大深遠。
遇錯當下補救更正,但更要避免重蹈覆轍,即須深刻檢討錯誤,問題的根因為何? 仔細檢查錯誤在哪個環結產生? 透過改善作法來避免再犯,也許得建立標準作業程序(SOP),或提升自動化等,而不論有何改善措施,建議凡事預留能按下「暫停鍵」的時間,這個暫停是讓自己的思緒有空檔能沈澱,且能有足夠再自檢或請他人複檢的時間。
第三步 轉念思考 愈挫愈勇
有些錯誤有跡可循,有些失誤猝不及防,無情的突擊讓你難以招架,即便你認為自己盡責盡力,但錯誤終是發生了。並非每個人都能正向積極面對,有人無限循環地糾結為何自己做不好、犯錯? 看似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跟自己較勁過不去,開始對自我失去信心、也對這份工作失去熱忱,選擇逃避離開。「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如果能讓自己的心恢復正常值,不再抑鬱未嚐不可,健康的身心是一切根本。然逃避只是一時,如何坦然面對錯誤才是長久之計。
美國搖滾民謠詩人Bob Dylan巴布·狄倫說「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則只是被淋濕。」大部分的人不喜歡雨,因為它造成不便或心情不佳; 但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唯度,也有人喜歡雨,因為雨就是生活就是自然,也是滋潤大地的源泉。同樣地,若把錯誤用不同角度看待,你會發現犯錯不僅是老天給我們的困難,更是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不斷更好、升級的禮物,只要我們接受並正面迎擊,當下看似不美好的禮物,也能讓我們有所收獲成長。
0 0 351 0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05/23

不只經營人脈 更要經營自己
Wendy 與 Anna是某國立大學企研所同學,兩人畢業至今已10年,Anna目前是上市科技業經營分析部經理,而Wendy則是一家銀行業會計專員,Wendy在學校的成績其實一直優於Anna,但為何畢業十年後職涯發展卻不如Anna? 其關鍵在Anna下班後常參與專業社團活動或學習團體等,甚至在這些團體中擔任幹部,而目前的經理工作,就是透過社團前輩介紹而來的機會…
主要人脈 vs.次要人脈
職涯發展上,除了不斷累積專業,持續結交人脈也一樣重要,人脈可分為「主要人脈(強關係)、次要人脈(弱關係)」,前者指親近的朋友同事,後者則是我們認識但較不緊密的人。美國社會學大師馬克.格蘭諾培特(Mark Granovetter),其調查研究「17%者從主要人脈打聽到目前工作,但28%者卻從次要人脈得到」,乃因次要人脈常與我們擁有不同背景、人脈網,而能接觸到不同的機會。
如果過往你的焦點以主要人脈為主,應適時把心力花在次要人脈上,這些人不會在你親友的聚會出現,他們通常出現在讀書會、社團、課程等。相信你已經知道要去哪遇到他們!
誠心交往 以幫助延續交情
與人初相識想拉近距離,我有兩招,其一「微笑」、其二「連結」,人際場合通常從自我介紹開始,再搭配真誠的「微笑」,別人對你就有好的第一印象,而在可閒談時,我會適著找對方跟我的「連結」,也許是同學校、同居住區、同樣興趣等來找話題,對方自然容易記住你,但如果都找不到表象「連結」呢? 那就找熱門、時勢話題,例如因疫情是否WFH(Work From Home)? 或是流行的電影、影集等,例如是否看過前一陣子Netflix「魷魚遊戲」? 這些則是來自職場或生活經驗的「連結」。相信你已經知道如何與陌生人自然打開話匣子!
人脈可獲得珍貴的資訊、專業及影響力,人脈關係的確可以帶來不少好處。如果想讓人脈關係更長久,我還有一招「幫助」,幫助不分大小,就算只是幫對方解惑、回答問題,或是分享個人資訊經驗,只要是對方需要的就是好幫助。也許你給予幫助之初,並非是想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 然而「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理性公平的目的就是利益交換,當你給他幫助,他心中也一定希望未來能回報,彼此不斷給予形成善的循環。相信你已知道如何與人脈延續交情!
用心交流 以實力匹配人脈
爆文寫作教練歐陽立中老師,常提到他的貴人是許榮哲老師(知名小說家),他與許老師結緣,是透過積極參與許老師演溝、課程,上課認真準備及回應,我想這呼應關係心理學中的「曝光效應」,又稱「熟悉定律」,當我們見到某人次數越多,就越易產生好感和喜愛。不僅如此,歐陽老師更主動向許老師提出桌遊書的構想, 後來有機會與其合出「桌遊課」一書,讓他從一名高中老師變成作家,誠如他所說:「人脈也是有門當戶對的。你不夠強,那些人脈就是煙火易冷; 你夠強,高手就會為你灌注暖暖內力。」
我認為「人脈雖是取得機會的加速器,但自己才是成就命運的打磨機」,尤其因緣際會結交的大神、牛人,若你沒有相當的專業、能力,或持續自我提升,你只能是其追隨者,這所謂「交人要交心,積攢實力才能打動人心」。相信你已知道如何與貴人並肩而行!
在我的人資職涯中,這些年主要負責公司高階人才招募,在看這類人才,除了在意其產業、管理經驗,與是否適合公司文化外,若其人脈豐富則更是加分; 若是業務職的工作機會,則人脈資源更常被列為選才的標準。有句話說「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累積有價值的人脈存摺,重點不在於花時間經營人脈,而是花時間經營自己,更有實力的你,就是人人想結交的人脈,而給予幫助的你,就是別人的貴人!
6 1 287 1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05/03

探索尋找職涯新方向,從了解自己開始
不論你是新鮮人尚在找職涯方向,或是工作一陣子想轉職,Sherry提供給以下方式去探索評估你未來的可能:
1. 了解自己的性向、特質
只要是104的會員都可測「104職業適性」測驗,該測評能提供與你系所或工作經歷,及個人特質匹配的相關職務。
2.了解自己的興趣
台灣就業通「我喜歡做的事」量表,可讓你了解你可能有興趣的職類。
3.了解該職務資訊
從性格、興趣測驗後,你也許找到可能的職務了,建議再去104職務大百科/工作世界去了解該職務工作內容,所需條件等
4.學習相關專業技能
了解可能適合的職務後,將職務條件需求(知識/技能/態度/經驗等),與你現擁有相比,若具備程度愈高則表示愈適合,但因為你過去未從事過該職,可能具備度有限,那就展開你的學習計畫,列出需學習相關專業技能,及尋求學習資源、機會。
這些學習需要花時間,如果有經濟壓力者不建議離職全心投入,比較適合下班後或假日進修學習。
以上循序漸進的方式,也許無法讓你馬上走上新職涯,但穩紮穩打朝目標邁進,相信是更好的選擇!
1 0 416 0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03/10

職涯不是單選題 複選也可以 重選也行
村上龍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做著自己喜歡、也適合的工作,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另一種人做著自己不喜歡、也不適合的工作,過著懵懵懂懂的生活…」
日復一日的工作 只有自己知道心缺了
Lisa在科技業內勤工作,但上班總提不起勁,常常人在心不在,Lisa知道工作不開心,不僅是沒有成就感、更不是她的興趣,但反正就是領薪水、過日子…..。你跟Lisa有相同「症頭」嗎?
大多數人從所學專業找職涯,偏偏當年大學選系依分數落點,工作後才發現沒興趣,而更適合自己的是什麼一直沒沒答案….。
你知道嗎? 其實不用太焦慮,職涯永遠都有重啟的機會,只要你願意開始探索!
職涯興趣探索 從跨出慣性領域開始
提到職涯探索,你可能想到性向、興趣測驗或職涯諮詢,但我更鼓勵去拓展生活經驗、社交圈,嚐試不同領域學習,並保持事物的好奇心,就有機會遇上喜歡的事。那如何得知這是你的興趣? 當你全心投入一件事,不覺累而忘了時間,那就是它了!
前同事Andy是資訊管理師,工作五年後,假日加入攝影社團,從風景、人物外拍慢慢玩出興趣,當公司有活動時,請他幫忙攝影拍出口碑後,成為公司御用攝影師,最後離職自創起工作室。
讓興趣從斜槓開始 Output比Input重要
也許你找到它了,但不若Andy般幸運,興趣就能溫飽,現實從不夠豐腴,拋開穩定工作風險大,那就試著把興趣當成業餘或斜槓,不失穩中求變的好方法,還有機會帶來第二收入!
若你興趣在烘焙,不要只停留在喜歡而要精進磨亮它,但學習僅是「Input輸入」,更重要是「Output產出」,訂下你的發展目標、計畫,例如每週末做蛋糕或餅乾,社群時代露出不求人,透過FB、IG、Youtube讓你的烘培力被看見,也可以限量販售,若有機會參加烘培比賽,就可能嶄露頭角!
日本知名小說家松本清張,僅有小學畢業且家境困頓,三十多歲還在印刷廠當學徒,後來到報社「朝日新聞」做排版,48歲參加報社小說比賽獲第三名,其後一部部作品成為暢銷作家。
你發現了嗎? 松本清張年近半百依然轉行成功!
Covid-19改變了許多,生活中戴口罩成為標配,職場上遠距是新常態,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會活一次)的觀念,讓我們更重視人生意義、價值,若現有職涯一直沒有成就、熱情,或許非興趣所在,但只要此刻開始探尋,職涯隨時都有新可能!
8 0 1453 4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03/03

校園徵才博覽會 不只適合應屆畢業生
每年3月起「校園徵才博覽會」在各大院校陸續開辦,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校徵被取消居多,而近期的大缺工潮,不少企業更是摩拳擦掌急著到校搶人,你可以想到的知名高科技業、金融業都會共享盛舉,就連傳產業也不會缺席。
有備而去 才不會空手回
校園徵才博覽會以「大四/碩二生」為主對象,曾有學生說校徵走馬看花,就拿到一堆小贈品。要有「備」而去就不會空手回,建議先至學校校徵網上查詢,是否有你興趣的企業、職缺,可事先或當場投遞履歷,有些企業會安排現場面談,不然你也能趁機與人資、主管面對面,向其了解企業前景/文化/福利,平日你很難遇到他們,此時不向其打聽待何時!
註: 因防疫考量,部分學校入場有些許限制,請先至各校徵網了解,才不會不得其門而入、悻悻而回!
不只新鮮人 你也可以來
除了應屆畢業生,我也推薦「碩一/大二/大三生」參加,會有不少企業提供實習工讀,向下紮根與潛在人才產生關係,就算沒看到合適機會,也能幫你了解企業資訊、勞動市場趨勢。
企業會盤點合適新鮮人的職缺於校徵露出,工作年資及技能要求門檻通常較低,這代表「職場菜鳥」也會是徵才對象。
若你是「欲轉職或職涯迷網者」,也可到校徵走走,除了解企業、就業市場資訊,有不少人力銀行提供職涯服務,像104「履歷健診」,履歷表的顏值跟內核都很重要,職場前輩的優化建議,會讓你的履歷表更出彩吸睛!
想感受各大企業在校徵百家爭鳴、使出各種攬才花招嗎? 想得到工作機會嗎? 想了解企業資訊、就業趨勢嗎?那你一定不能錯過今年的校徵!
註:Y22校徵日程如下連結(104提供履歷健診服務3/5台大、3/12交大、3/13成大、3/15中山、3/19清大、3/20中央、3/23中正&師大、3/24北科大、3/25台科大)
3 0 1376 0
江錦樺

人資主管

2022/02/20

職場成功轉身 離職開啟好關係
每個人多少都有過離職的經驗,離職原因或許不同,但同樣的是該如何好好離開?
離職真心話選擇說
104職涯診所上有位朋友詢問:「已找到新工作,但如何跟目前老闆提離職呢? 」身為企業HR最常見的離職理由,不外乎是「薪資、主管、工作」三者,若這位朋友離開的原因與「薪資、工作」有關,建議據實以告,像是「公司薪資調幅有限,3年來只成長10%,而新工作有10%成長…」,或是「目前工作維運為主,做了3年該遇到的狀況都碰過,所以想看看其他工作機會…」,若主管希望你留下,就會想辦法幫你解決這些議題,若有適當調整,是否還要離開就看你如何選擇(PS.),也許最終你還是走了,但相信你已敲響主管心中的警鐘,主管未來在帶人、管人上會更用心。
若離職原因與「主管」有關就不好挑明,我曾因主管過於權威領導而想離職,當時同學推薦我去他的公司,但我煩惱如何向主管說明離職原因? 想了許久我避開「內部推力」來自主管的說法,焦點「外部拉力」上,我說「這是同學介紹去他公司任訓練專員,是我更有興趣的工作內容,且新公司在人才培訓上有很好的實績…」雖然主管急力慰留,但他也理解我的選擇。我的離職原因雖也算真話,但避重就輕非離職根因。你的每位主管都有機會成為未來徵信(Reference Check)的對象,所以不交惡、維持關係,讓他成為你職涯的墊腳石而非絆腳石。
轉身下台成功謝幕
有些同事提出離職後,明顯請假頻率變高、工作能推就推,但若他知道「近期印象(Recency Effect )」、「月暈效果(Halo Effect)」,相信他就不會這麼做。「近期印象」是別人對你最近期間發生的好與壞留下較深刻的印象,「月暈效果」則是以偏蓋全,當你在公司最後一段日子是消極應對工作,那麼主管同事對你最後印象就是不積極,即便你過去很投入; 反之,離職前最後一段時間,你依然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堅持到最後,相信你的盡責的印象會深植人心,大家捨不得你走!
離職的最後一哩路就是工作交接,有人與你交接則就自然簡單,但有時因人手不足遲無人交接,建議你先著手整理工作/檔案清單,並主動找主管談如何做交接安排。也許主管希望你延後離職日,但新公司報到日已確定,這時如何回應呢? 以我而言,若新公司報到前仍有一週緩衝,我願意再多留下2-3天,但多的是至新公司前沒有緩衝期,那我會真誠地說「若日後工作上有需要幫忙或詢問交流,還是很歡迎找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每次轉身下台都希望能好好謝幕。
好關係帶來好未來
舊情人可以複合,兜兜轉轉你發現原來舊愛還是最美,某一天你意識到前公司的好想回去,只要你績效不錯且離職沒不愉快,則回任不難。即便你沒打算成為迴力鏢(Boomerang)或回鍋員工,但前公司主管同事,有可能是你未來工作的廠商客戶、合作夥伴,也有可能是你職涯上的貴人、Giver,我的現職工作就是前同事推薦當時人資長而來的機會。
每個人離開一家公司,雖中斷了僱傭關係,但相信有更多的關係即將開啟。能有好關係一定是愉悅分手的結果,離職念頭可能是你不滿而衝了動,但離職行動則要理性有計畫,讓說出口的離職原因是事實但不傷情面、離職交接清楚留下正面印象,也讓每一家前公司、同事都將成為你的資源、人脈。
最後,每一段經歷都為了成就更好的你,而每一個工作都給了你成長機會,好好來也要好好去,讓每次轉身都不遺憾,而能累積更多正能量,迎接下個新職場、新挑戰!
PS.好文參考【跟上「年後離職潮」的潮流前,你該先思考的3件事】
3 0 799 0
學習發起人
陳琮斐
總經理
0 回答 16 分享 1 教室
發起人簡介
我過去擁有豐富產官學研的工作經歷背景,管理職的經驗將近有10多年以上,主要以公司ESG永續發展、經營策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業務行銷企劃、員工職涯發展及雇主品牌的建構為主,個人風格使命必達型,以多元化的資源鏈結方式創造自我價值,過去職場所服務的單位都有前瞻性的表現及開創特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