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案管理的過程中,進度落後或遭遇阻礙並不少見。作為專案負責人,我們的情緒與反應,往往會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透過分享三個做法,說明如何帶領團隊突破困境,重拾信心與方向。
【保持冷靜:穩定情緒是第一步】
當專案進度落後,面對高層的壓力,負責人第一個挑戰就是自己的心情。慌亂不安的情緒很容易顯露在臉上,進而在整個團隊中蔓延開來。這時候幾個做法能幫助你穩定心情:
1. 深呼吸,給自己三分鐘冷靜時間
當你感到壓力湧上來,停下手邊的工作,深呼吸幾次,讓大腦從焦慮轉向思考模式。透過專注於深呼吸來穩定情緒,建議每天練習3-5次,提升專案壓力下的抗壓能力。
2. 用「拆解問題」取代「責怪自己」
透過思考轉移情緒:「目前最大的卡點在哪?我能控制的部分是什麼?」這樣能幫助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解決方案,而不是去責怪自己為何做不好的負面情緒。
3. 放棄完美:接納專案中的問題影響是一種常態,認清「降低問題影響,會比思考完美達標更重要」的事實,有助於減少精神內耗。
【聚焦解決方案:別讓負面情緒擴大】
當進度落後時,團隊成員往往會感到焦慮,但負責人的工作就是引導團隊把重點從「延遲的後果」轉向「能做的事情」。
1. 用引導式提問替代延遲質問
避免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這會讓成員過度聚焦在失敗情緒或追究責任上。
改問:「我們目前可以有哪些方法進行改善?」 這能將焦點轉向解決方案,激發團隊的主動性。
2. 具體化問題的範圍,將問題拆解成小且可執行的部分
避免問:「整體進度落後了三週。」
改問:「我們哪些任務落後最多?哪些項目較能機會追回進度?」這樣能讓團隊更容易釐清優先順序,並快速行動。
3. 使用「下一步行動清單」,取代無結果的討論
專案會議中,與其長時間討論延遲問題本身,不如快速制定「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三件事」。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減少成員的無助感。
【相信自己:負責人的信心是團隊的力量】
專案卡住時,最需要的是一個堅定的領導者。這不代表要懂得所有問題答案,而是你要持續傳遞出「我們可以做到」的信念。
一個專案負責人的信心,對整個團隊具有強大的示範效應。當領導者表現出對問題的正面態度,成員自然會模仿這種行為模式。心理學稱之為「情緒傳染效應」。
1. 先認可自己的努力與成就
回顧自己過去曾面對的挑戰,找到類似困難中成功克服的經驗,提醒自己「這次也能做到」。
思考:「上一次我在更艱困的情況下完成了XXX專案,那次的關鍵是什麼?」
將過往經驗轉化為信念:「既然之前能做到,這次也能。」
2. 持續傳遞信心給團隊
公開稱讚進步:即使是小小的推進,也可以選擇公開表揚,例如:「感謝Amy今天很清楚完整數據分析,我們很快速地得到共識跟結論,也更接近目標。」
3. 主動詢問並支持:「還有什麼我能幫忙的地方嗎?」除了更清楚掌握進度跟調整機會,也能讓成員感受到支持。
專案負責人的信念,是團隊的核心動力來源。當專案進度落後時,最重要的不是去責怪或追究,而是如何引導團隊走向正確方向,也能在過程中學到如何更快速適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