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建立標準生產流程

建立標準生產流程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建立標準生產流程:負責設計與實施生產流程的標準化,以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需分析現行流程,識別改進機會,並制定清晰的操作手冊與指導方針。要求具備優異的跨部門協作能力,能有效與技術、生產及品質管理團隊溝通,保障流程順利執行。此外,需具備問題解決能力與數據分析能力,熟悉精益生產及持續改善的理念,以應對台灣職場中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與技術挑戰。」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4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4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建立標準生產流程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不知如何開始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技能挑戰:初級
目前等級:未達初級
744 人已通過「初級」測驗,通過率80%,和學習精靈一起探索知識、增強能力!
我要挑戰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經理

06/20 12:03

【「選擇比努力重要」,但其實還有比選擇更重要的】
昨天在看網路文章時,又看到「選擇比努力重要」這段話,通常會是說明選擇對的工作內容,會比只是在工作上努力來的重要,我個人也是認同的。因為如果選擇方向錯誤,往往不管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抵達自己理想的終點。
但如果再往更深的一層去思考,還有哪些是會比選擇更為重要的呢?
【比選擇更重要,思考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
理想的夢幻工作是所有人的嚮往,但每個人對於自己理想的工作定義都不同,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的個性、擅長的項目、想要的未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輪廓,很容易變成看到什麼都覺得好,但同時也會在選擇後,才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也無法被稱做是對的選擇。
就如同很多新鮮人,在了解到很多職缺訊息後,有些人是得到方向,但更多數人是更為茫然,所以不是要告訴自己「選擇哪間公司或是職位就會比較好」,而是「我真正重視的是什麼? 成長? 穩定? 待遇? 權力?」
【比選擇更重要,提升自己看事情的深度】
現在的媒體非常發達,在資訊爆炸的同時,我們很有可能因為搜尋資料的不足,造成產生了「倖存者偏差」,像是網路上說 新創公司能夠學得多,也能夠先卡位賺大錢,結果選擇後發現訓練時間不足,單位間權責模糊,最後承受不住而選擇離職。
如果因為這樣的遭遇,就開始說新創公司不好,這也有失公允。
所以不能夠只看網路說什麼,而是要搭配前一點內容,這個職缺對於現在的我是否合適? 別人覺得好的,對我來說是不是真的也是好的?
【比選擇更重要,做好承擔的心理準備】
在職涯諮詢時,有一類的夥伴,會一直頻繁的換工作,原因是因為想要找到想要的好工作,但現實面是很難有一份工作,是不用經過磨合跟適應的。如果我們在遇到初期困難點時就選擇逃走,那自己的能力終究會卡在一個階段,再換也是相同?
到底是我真的選擇錯誤?還是我的能力還需要磨練克服,有時候短期很難有一個明確的結果,所以建議最少也要有半年左右的確認期,而不是就馬上否定。
【比選擇更重要,持續去創造自己的價值】
再諮詢時還有遇過另一類夥伴,除了會一直頻繁換工作外,每份工作的描述內容都很少,也沒有特殊表現。可以理解就算半年的時間,有時也很難去建立一些明確的績效。
但讓人擔心的部分是,夥伴回覆如果認為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後,就開始選擇安靜離職,拉長時間只是不想讓履歷中的工作經歷太難看,但也如同前一段提到,這些經歷不管在面試時,還是整個職涯發展中都會造成影響,那為何不選擇拚一次看看,是否有機會創造價值留下成果,或許自己的想法也會有所改變。
「選擇比努力重要」,這句話是對的。但在選擇前如果沒有做好相關的心理準備,那就很容易陷入一直選擇不對的困境中。那些選得好又走得穩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有過人的運氣總是選對,而是他們擁有,選擇發揮正確價值的心態與能力。
看更多
0 0 65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經理

06/13 13:31

【筆記記滿滿,卻還是記不住,試試這5個方法】
在學習新技能或是參加會議時,我們會需要做筆記,看到滿滿的筆記內容,當下心情感覺是充實且有收穫的,但過了一段時間後,看著筆記本上的潦草字跡,卻只剩下「我好像有記」,卻想不起來「我記了什麼」? 這時候可能會用記憶力差來帶過,但其實可以透過一些方式轉化長期記憶。
1. 筆記不是寫逐字稿,先理解在記憶
當我們只是一味地抄寫筆記,往往會忽略當下對內容的理解,看到滿滿的文字但片段的紀錄,也很難幫助去回憶。試著在抄寫前試著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每個概念後,這樣筆記才能讓你更容易記住內容。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只有真正明白了,才能記得牢固。例如像是在學一個道理時,不只是記名稱,而是去理解「這個道理在什麼情境下才算成立、哪時候可以用」,這樣才能夠真的記得住,也用得出來。
🔔 寫筆記前,先用一句話問自己:「我真的知道這句話在說什麼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多花一點時間去發問搞懂後再記。
2. 能夠轉為圖像的,就不要用文字,因為這樣能記得更久
大腦其實比較喜歡圖像、關係和結構,而不是單純的字句。嘗試將信息轉化為圖像或圖表。一方面表示你已經有進行初步的理解整合,再來流程圖也比文字更容易去修改,也能夠用來跟其他人討論優化。
🔔 試著每學完一個部分,畫一張簡單的流程圖或表格,除了強迫自己去整理思緒,也會同時更強化記憶。
3. 沒有覆盤的一次性筆記,是沒有效益的,要定期回顧筆記內容
單純的大量抄寫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定期去回顧筆記。這樣能夠鞏固記憶避免遺忘。而且重新看一遍筆記也能加深印象。 再來也可以使用沒有筆記的情況下,試著回憶關鍵概念和細節,檢驗自己的記憶效果,找出遺漏的部分並加強記憶。
🔔 可以設定「無筆記挑戰時間」,看能自己說出多少內容。說得越多越順,表示記得越牢。
4. 透過應用思考,轉為自己的思維
試著多用自己的話去解釋概念,或者將知識點應用到實際案例中,這樣能夠加深理解。越是實際應用,記憶越深刻。另外也可以將大量的信息分成小段,每次覆盤一小部分,這樣能夠減少記憶的負擔,提高學習效果。
🔔 不只是「單純寫下來」,還可以「講出來、用起來」,讓筆記真的變成你的東西。
5. 透過AI工具,協助加速理解及整理
我會使用GPT來幫助自己學習記憶,主要是紙本的覆盤學習還是有一定的限制,
既然現在已經發展有AI,那我們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AI來幫助自己整理。
🔔 視覺化:請AI畫出邏輯脈絡,直接幫你把資訊「條列化」、「分類化」,變成你腦中的邏輯地圖。
「請幫我用項目條列的方式整理這段內容的邏輯結構」
「請將這段內容整理成五個主要重點,並標示因果關係」
「我讀了這篇文章,請幫我列出架構樹狀圖(文字型)」
🔔 快速覆盤:請AI陪你練習對話、聽寫、甚至角色扮演。
「我剛寫了這段筆記,請你扮演老師,我來回答問題」
「請把這段內容轉成簡單對話,並提供更好的重點記憶」
「請幫我出三題填空題,測試我對這段筆記的理解」
🔔應用建議:請AI幫你提供可以應用的方式跟限制
「請幫我模擬一個實際案例,讓我來應用這段知識解題」
「我想用自己的話重新整理這段筆記,請幫我檢查是否表達正確」
筆記的目的從來不是只是寫得好看、整理得整齊而已,而是要讓你未來能查得快、回得起、用得上。
現在有 AI、數位筆記工具、語音辨識、圖像整理這麼多幫手,不要再只靠自己一支筆、筆記本去硬拚,試著跟工具協作,會讓你效率大幅提升、記憶更穩固
看更多
1 0 317 0
147 1

推薦給你

緯育TibaMe

06/20 14:43

📣免費直播講座│AI世代你該會的高效求職術!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履歷+面試QA GPTs工具
【你不是能力不好,只是沒說對話】
面試官問:「為什麼想應徵這份工作?」
你說出一大段,卻被回一句「我們會再通知你」
你不是沒準備,而是少了一個能幫你「講對話」的個人化教練
🎯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
🔹 不知道怎麼對應履歷與職缺要求?
🔹 面試講得真心卻總是沒命中?
🔹 想知道 HR 心裡到底想看到什麼?
📌這場直播,你會學到:
🔥 了解AI 助力下現代人的求職優勢
🔥 求職前必備的優勢盤點技巧
🔥 善用 AI 工具打造面試官讚賞的履歷 & 應答
- NotebookLM 快速比對理想職缺與你的技能落點
- GPTs 一鍵優化履歷、自傳與面試回答
- Gamma 幫你把個人優勢做成視覺亮點,主管一眼看到重點
🎁 報名+出席直播送你「履歷+面試 #GPTs工具」
幫你依據不同求職階段最佳化形象包裝術!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6/23(一) 20:00~21:00
🔹 講者:資深 AI 培訓顧問 Hubert、職涯溝通表達教練 Nina
🔹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lihi.cc/K3SAn
看更多
0 0 515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