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降低成本:負責制定與執行成本控制策略,以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效率和利潤率。主要目標包括分析成本結構、識別潛在節省方案以及與各部門協調,推動跨部門合作以達成成本降低目標。需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良好的溝通技巧,以有效說服各部門參與成本控制計劃。了解台灣市場特性與產業動態,有助於針對性地調整策略,應對當地企業文化與挑戰。」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0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0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降低成本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生產處 經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310007號

04/25 10:39

【剛轉到新環境,如何克服拖延焦慮感?】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理解的狀況。
【#工作大小輕重混雜、不知從何下手】
剛進一個新部門,每件事都想要趕快完成,結果一堆任務擠在眼前,反而讓人腦袋打結。這時不要急著動手,先花10分鐘靜下來,把所有待辦任務列出來,再依照「重要、緊急」這兩個維度做簡單排序。
試著問自己:「現在有什麼事非做不可?有沒有那些工作或電話可以搭配一起處理?」在排列時也可以同時思考,將大項目拆解成小流程,這樣才能夠有機會將一些執行動作進行整合,進而節省更多時間。
先抓出一兩個關鍵任務去進行,你會發現原來卡住的不是能力,是沒把方向釐清。
【#不熟的任務,因為怕做錯所以拖延】
剛進新環境最常遇到的困擾就是:「我只學過幾次還不熟,我不知道會不會做錯。」但其實這時候,你不是真的做不到,而是心裡先被「害怕」給打敗了。
不如先告訴自己:「我不需要去想會不會做錯,我只需要開始做第一步。」
哪怕只是先整理相關資料、分切待辦事項、問同事流程怎麼跑,都算是啟動。
之後你會發現,一旦作業開始啟動,你會將思緒放在如何進行,焦慮就也會跟著消退。
等到當任務發覺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就更有動力繼續做下去,所以別讓心裡的恐懼影響了行動力。
【#過程中會被中斷無法專注、容易分心】
因為通訊軟體的廣泛使用,造成工作環境中干擾很多,尤其手機、電話或電腦的訊息讓人不自覺被打斷,導致無法真正集中精神,這在思考複雜的問題時傷害更大。
這時可以使用「專注時間」,像是設定20分鐘的番茄鐘專注工作,手機或LINE暫時轉靜音模式集中精神。透過短時間的專注,能幫助更快進入狀態,長期下來逐步增加專注的時間,也能讓自己更有效率。
【#小任務拖著不做,持續堆積壓力只會變更大】
剛開始新工作時,主要任務因為有長官或同事協助督促,大多能夠順利完成,但小任務可能就會覺得「不急可以晚一點再做」,結果慢慢就會累積越來越多。
一段時間後就會影響到主要任務,讓你開始對每個任務都產生抗拒,甚至進入一種「連想開始都痛苦」的狀態。
與其等壓力山大時再逼自己硬撐,不如每天規劃「小任務時間」,讓自己處在「我有在持續處理」的狀態,而不是「我都沒做又怕被長官發現」的焦慮裡。
【#狀態不好時,不要硬逼自己硬撐工作】
轉職初期常常會在「我要趕快進入狀況」與「我其實已經很累了」之間拉扯。,當狀況不好的時候,若硬逼著自己持續過載輸出工作,效率降低的比例可能遠遠超出想像,這時稍微選擇離開環境,不管是吃個東西補充能量,又或者是起來走動舒展身體,這些都能夠有一定程度幫助恢復精神,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拖延」不一定是不自律,也可能是很想做好,壓力反而去卡住了自己。
我們不需要在新環境裡馬上變成最優秀的人,只需要每天改善一點。
試著把目標拆成一小段、學會和自己對話、找出一點點成就感。
走慢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你在往前。
0 0 26 0

熱門精選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4/25 16:41

AI輔助垃圾執法上線!台北市用科技守護市容,準確率高達95%
你知道嗎?現在在台北市亂丟垃圾,不只會被拍到,還可能被AI「認出來」!
隨著城市治理科技化的腳步加快,台北市環保局攜手大同大學資訊工程團隊,打造一套結合人工智慧的「智慧垃圾辨識系統」,不但大幅提升執法效率,還讓違規行為無所遁形。
為什麼需要AI來管垃圾?
我們常在街頭看到行人專用的垃圾桶(又稱「清潔箱」),這些設施原意是為方便市民隨手丟棄小型垃圾。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些垃圾桶也經常被誤用或「故意誤用」,成為家庭垃圾的非法傾倒處,嚴重影響公共衛生與市容整潔。
傳統的檢舉方式多半靠民眾舉報或清潔人員巡查,但這不但耗費人力,也難以即時發現問題。
AI智慧系統怎麼運作?
透過設置在垃圾桶附近的監視設備,AI系統能即時辨識是否有民眾丟入過量或不符規定的垃圾,例如一整袋家用垃圾。系統不只會「看」,還會自動標記可疑畫面片段,讓後端人員快速查證。
- 準確率高達95%,大幅減少人工檢視時間
- 自動抓取違規片段,提供執法證據
- 結合現場錄影與行為分析,強化查緝流程
只要被認定違規,違規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面臨**3600元至6000元罰鍰**,不容小覷!
自試辦以來,AI系統已成功輔助多起違規行為的查緝,成效明顯,也獲得市府及居民的正面回饋。除了減輕清潔隊的負擔,這項科技也強化了市民對垃圾分類與丟棄規範的意識。
環保局也表示,未來將**逐步擴大AI辨識系統的應用區域**,並探索更多智慧監控在環境治理上的可能性,讓台北真正邁向「智慧城市」的願景。
AI不是監控,而是公共福祉的守門員
有些人會擔心科技執法會不會太過「大哥在看你」,但事實上,這套AI系統的本質是「減少人力浪費、提升效率、保障環境品質」。只要大家守規矩、做好垃圾分類,其實根本不用擔心被AI拍到。
你會發現,有了AI的幫忙,我們的街道更乾淨、垃圾處理更順暢,城市也變得更宜居。
下一次當你經過台北街頭的清潔箱時,不妨想想:這不只是個垃圾桶,而是一套高效運作的智慧執法系統的一環!
📌資料來源:
2 0 478 0
學習精靈

05/24 00:00

234 1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生產處 經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310007號

04/23 13:33

【進入新環境跟不上,穩住心態才能撐過陣痛期】
當換到新工作、尤其是跨領域進入不同產業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自我懷疑的心情。
「怎麼別人一下就上手,我卻還是搞不清楚方向?」
「我以前都做得不錯啊,怎麼現在連基本流程都記不起來?」
「前輩已經教了好多次,我怎總還是會做錯?」
「我是不是不適合這領域…?」
這種陣痛期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這不表示你不夠好,而是因為你正踏進一個完全不同的學習領域。與其讓自己陷入懷疑的困境,不如先停下來,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態與方法。
【承認「落差」的存在,但不要去否定自己】
很多人剛到新環境,第一個壓力就是「想要趕快跟上」。所以學習上會顯得較急,也會急著想要去表現。但越是這樣逼自己,越容易進入「焦躁—失誤—自責」的循環。
事實上學得慢一點,不代表你就是不夠優秀。只是因為過往背景不同造成。所以試著允許自己「還不夠熟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反而才能夠確實了解到工作內容的細節,避開那些執行上的陷阱。
【學習先了解「流程」,但不是死守「每個細節」】
一開始接觸新工作,有時Mentor會因為流程很熟,所以會講得很細而且富含個人想法,造成有些講的並非完全都是正確的。所以不用急著把每個講的細節都記起來,因為工作中有時會因為突發狀況,而對於作業細節有所調整,所以與其死背所有流程,不如先搞清楚單位同仁的「工作應變思維」。
像是理解整體部門運作方式、關鍵作業流程有哪些環節、每個環節彼此怎麼支援串接,確保主架構是理解且完整的,這樣未來當遇到執行細節變動時,才不會覺得很慌亂無助,自己也有機會思考改善優化方式。
【與其等別人來教,不如「自己拆解+自己補」】
當然也有可能遇到單位本身負擔重,Mentor本身就沒有什麼時間系統性的教你,只能做到一個教一個,這也會造成學習速度緩慢,這時就要換另外一種方法。
不要先問整套流程,而是針對眼前正在做的任務,問一個具體的小問題。
例如:「請問這個報表資料,可以在哪一個資料夾去抓取?」
或是:「這段流程,我目前已經做到這裡,請問後面這個步驟可以用哪些作業去連結」,透過拆解的方式讓自己有機會不足往前進。
另外可以在每天下班前,用10-15分鐘更新筆記、整理問題、甚至畫出今天學到的流程內容及操作順序。找到還不確定的點,隔天再找時間與Mentor對照或求證。
【建立自己的「學習反饋記錄本」】
因為當到公司,大部分時間都是兵荒馬亂,很難有機會靜下來整理思緒,建議每天下班前花30分鐘,把今天觀察到的新知識、遇到的困難、學到的技巧記下來。
甚至轉成電子檔資料,雖然執行起來並不容易,但長期下來卻是一個很有用的知識累積儲存器,可以快速查漏補缺,也能幫你看見自己的學習曲線正在穩穩爬升。
【建立起能讓自己安心互動的「小圈圈」】
有時候Mentor不太願意教,原因不一定是針對你。可能是他們過去教過別人但沒好結果、或是覺得教人很浪費時間、甚至怕教了之後被取代。但一定會有幾位比較願意分享、態度親切的人。
所以一開始不要急著要去融入整個團隊,一開始先找到1~2位可以問、能聊的對象,先建立彼此好的連結關係,就可以先撐過這段陣痛期。
【告訴自己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帶著過去學新東西」】
很多人會覺得:「我以前的經驗在這邊用不上,所以都是重頭來過。」
但事實上你不是白紙,而是帶著過往經驗來學習新的內容。
所以那怕你不懂這份報表怎麼做,流程怎麼跑,但你仍然熟悉協作邏輯、時間控管,甚至思考能否把過往優秀的經驗用來優化現有的作業。把過去經驗當成支撐,每次職涯切換就不再都是重零開始。
【跟不上,不代表自己不好,只是路遙知馬力】
每個在轉職、換產業、或第一次挑戰陌生工作的你,都可能會經歷「好像比別人慢比人差」的沮喪。
但別忘了真正厲害的定義,不是最快進入狀況的能力,而是在面對工作卡關後,還能再把自己調整回來的能力。
1 0 98 0
學習精靈

11/04 00:00

92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4/24 17:04

ChatGPT當機、免費額度用完!還有哪些AI生成吉卜力的替代網站?
ChatGPT-4o推出的吉卜力風格照片生成功能,在社群上引爆瘋狂熱潮!但當面臨ChatGPT當機,或是免費額度用完,還有哪些替代AI工具可使用?,本文精選3款頂尖吉卜力風格肖像生成器,讓你輕鬆將照片變身宮崎駿動畫人物!
FlexClip:提供專業的AI吉卜力風格圖片轉換器,能夠快速將照片轉換成宮崎駿風格。有多種吉卜力風格可選,介面簡單。
1. 搜尋「FlexClip 吉卜力」點入特定頁面
2. 上傳照片,選擇生成風格
3. 點選生成(免費帳號可生成一次)
Getimg.ai:英文介面,除了個人照片,還能生成吉卜力風格桌布、海報。也可以透過文字提示增銷生成圖像內容。
1. 進入Getimg.ai首頁,網址:https://getimg.ai/home
2. 點選「Generate Image」按鈕
3. 選擇「SD」頁籤,在Model選項選擇「Ghibli Diffusion Style」
4. 在Prompt下方點選「Describe image」,上傳圖片,圖片就會自動轉換成英文描述
4. 點選「Create 1 image」(每月有免費100點數,生成一張圖1點)
insMind:提供吉卜力濾鏡,捕捉宮崎駿作品中的精髓,讓使用者照片製入吉卜力動畫特有的魔幻氛圍。
1. 搜尋「insMind 照片變卡通」點入特定頁面
2. 上傳照片,選擇「Ghibli」濾鏡
3. 點選「產生」(免費註冊就有4點,一張圖1點)
現在就可以趕快試試看!
1 0 1144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