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有限公司 / 設計師 Art / 符合度分析
設計師 Art 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8小時前

AI 賦能的數據分析工具:Looker Studio x Gemini
看到一支關於Looker Studio結合Gemini的影片,當時看到影片覺得真的是太棒了,可以運用AI對話直接做視覺化報表與數據分析。
整理了行銷人最常用的Looker Studio跟Gemini的介紹,包含對話式分析、智慧報表,掌握AI行銷數據分析的新趨勢。
文章內容從能「對話」的 AI 分析助手出發,探討內容如下:
◼Gemini與Looker Studio介紹
◼Looker Studio x Gemini視覺化報表生成
◼對行銷決策與資料洞察的觀點
看更多
0 0 44 0
【104職場力】

11/04 14:55

0 0 69 0
林尚能

執行長

19小時前

用共同行銷合作,拿下百位新客
行銷預算有限,不等於成效有限。
關鍵是把錢優先花在回報率最高的地方,
並以數據驗證每一步驟。
我的做法是:先盤點現況,再聚焦三大高 ROI 渠道:
1.社群內容
2.SEO+內容行銷
3.Email/LINE 名單培育
讓「自然流量+直接名單」形成長期資產,
同時以小額廣告精準吸引目標受眾。
- 實際做法:
1.資源盤點:
列出過去 6 個月所有渠道的曝光、點擊、名單、
成交,算出每渠道 CAC(獲客成本)與
LTV(顧客終身價值)。
2.聚焦三關鍵:
(1)社群內容:
每週 3 篇,解決一個客戶痛點+一個 CTA。
(2)SEO/內容:
以高搜索關鍵字寫深度貼文,每篇鎖定一個題目導向諮詢/試用。
(3)Email/LINE:
新名單 3 封培育信(價值文→案例→方案)
舊名單每週精選內容一次。
3.小額廣告吸引:
只投放能養名單的素材
(白皮書、檢核表、課程試聽),避免「看了就走」。
4.後台數據管理:
用 GA、Ads Manager
做「流量→互動→名單→成交」四段銷售漏斗,
每週更換 20% 成效最差的素材,
把預算挪給前 20% 效益素材。
能解決哪些問題?
1.預算不足:
用高 ROI 渠道培養出「不花錢也進站」的自然流量與名單資產。
2.成效不可預測:
以 CAC/LTV、每名單成本、每筆訂單成本
做決策,將低錯誤並更換低效益素材。
3.內部溝通困難:
有後台數據就有共同語言,會議討論「數據」,不是「感覺」。
▋想系統學習更多創業與企業經營內容
戰國策戰勝學院 】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及顧問服務
- 更多資訊請至:www.mo.com.tw
- LINE 諮詢請洽:@119m
▋想聽到更多執行長COM的經驗談
【 經營者的勝利學 】於各大Podcast平台及Youtube熱播中
#共同行銷 #網路行銷 #合作
#資源交換 #商業合作 #經營者 #
#經營者的勝利學 #執行長 #企業管理
看更多
0 0 24 0
全民英檢

英文測驗首選

11/03 11:05

[公益講座] i學英語再進化:好評再加碼✨
透過經典熱門電影與影集,學習最道地的英語表達,並深入了解影劇背後的文化脈絡。讓我們和熱愛電影的專業講師一同在輕鬆氛圍中,強化英語能力、拓展文化視野,在語言與文化之間搭起連結!
⭐本活動「免費」參加,名額有限,歡迎盡早報名!
適合對象|一般大眾
日期時間|11月 6日 (四) 13:30
講座地點|語言訓練測驗中心一樓107室
看更多
0 0 271 0
蒲朝棟

主任

11/03 11:00

誰說「被解雇」就等於「失敗」!從谷底重啟人生的職涯三步驟。
當我看到小傑時,他看起來像一隻受了重傷的鳥。
小傑在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擔任專案經理快七年了。他能力好,是部門裡的骨幹,原本目標是今年底升上主管職。
就在兩個月前,公司因為全球策略調整、大規模裁員。那天,他被 HR 叫進一個小房間,只用了十分鐘,就結束了他七年的職涯。
「我聽到『組織優化』、『成本考量』這些詞,腦袋一片空白。走出辦公室時,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把私人物品裝進紙箱的。」小傑苦笑著說。
剛開始,他選擇「否認」。他跟太太說他請了長假,不敢跟朋友說,連爸媽問起也含糊帶過。他每天假裝正常出門,但其實是躲進附近的咖啡廳,看著求職網站,一頁一頁滑過去,卻連履歷都不敢投。
職涯諮詢時,他告訴我,最可怕的不是沒工作,而是那種被全盤否定的感覺。
「我是不是不夠好? 我是不是老了、跟不上時代?被解雇是不是等於我是個失敗者?」
他的眼神裡充滿了迷茫與自我懷疑,這是一種深層的職場心理創傷,比身體上的疲憊更難治癒。因為這張「人生紅單」,打碎的不只是工作,更是他多年建立的身份認同與職涯規劃。
小傑的感受,是所有「被解雇」或「非自願離職」者共同的經歷。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裡,「穩定」常常被視為一種美德。一旦工作沒了,社會上的眼光、親友的壓力,都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把「失業」和「失敗」畫上等號。
從職場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被解雇會啟動一套類似「喪失悲傷五階段」(震驚、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的心理機制。
憤怒與不公: 「為什麼是我?那些表現更差的人怎麼沒事?」
自我懷疑: 「我一定哪裡做錯了,不然怎麼會被公司捨棄?」
社交退縮: 覺得丟臉,不願與人接觸,擔心被問到「你在哪高就?」
這時候最危險的陷阱,就是將「公司的決定」等同於「你的價值」。
必須釐清一個殘酷又真實的事實:
解雇,90% 時候是公司「成本結構」或「策略調整」下的決定,與你個人的「能力」無關。公司決定解雇你,是因為他們認為「你這個職位的成本」大於「你這個職位的短期效益」,這是一筆生意上的計算。
這跟你的專業能力、你的善良程度、你過去的努力,真的沒有關係。你是因為「組織優化」而被犧牲的棋子,而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被淘汰的選手。
如果你陷在「我是失敗者」的泥沼中太久,很容易就會產生嚴重的工作倦怠,甚至會帶著這種負面情緒急於投入下一份工作。結果就是,你可能會為了快速上岸而草率接受一份不適合的工作,讓你的職涯規劃陷入更長期的困境。
因此,失業重啟的第一步,不是找工作,而是「心理重建」。
身為你的職涯諮詢夥伴,我會告訴你:把這張「人生紅單」視為一個「強制停機」的機會,讓你重新設定你的人生參數。
你必須先療癒內在的創傷,才能理性地進行下一步的轉職建議與職涯規劃。
提供給你三步驟,走出被解雇的陰影:
1. 「情緒緩衝」設定停損點 (The Two-Week Rule):
允許自己難過,但不能無限期。 給自己兩週的時間(或一個月,視個人狀況),允許你生氣、允許你追劇、允許你放空。把這段時間視為你為前公司奉獻的「有薪長假」。
但時間一到,強制收心。停止自憐,開始執行每日計畫。每天至少找 3 個潛在機會,至少運動 30 分鐘,將心力從「過去的失敗」轉向「未來的目標」。
【關鍵:】 主動把你的情況告訴 2~3 位你最信任的朋友或前同事。只要開口說了,那個「丟臉」的壓力就會大幅減輕。
2. 「職涯健檢」釐清核心能力 :
別急著亂槍打鳥投履歷。 先做一次完整的職涯規劃與盤點:
我在上一份工作,真正有成就感且市場需要的核心能力是什麼?(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案管理、溝通協調?)
我被解雇的原因,是結構性(公司裁員)還是功能性(我與職位不合)?如果是後者,我該補強什麼?
我的「熱情」與「市場價值」交集在哪裡?失業重啟後,我是否該考慮換個跑道?
【關鍵:】 尋找你的「價值護城河」。不要只看職位名稱,要看這個職位在未來三到五年,能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成長與不可取代性。
3. 「面試敘事」翻轉負面標籤 :
面試時,面試官一定會問到離職原因。這時候,你絕不能表現出憤怒或委屈。
錯誤示範: 「公司亂裁員,主管很機車,制度很爛。」
正確示範(翻轉技巧): 「是的,我的前公司進行了全球性的組織重整,我的團隊被精簡。但這讓我有一個機會停下來,重新思考我的職涯規劃。我意識到我更想將我的(核心技能 A)應用在(新目標產業 B),而貴公司剛好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我現在充滿動力,準備好在一個更符合我未來目標的環境中發揮所長。」
【關鍵:】 承認事實,但把焦點放在「主動選擇」和「未來目標」上。 你不是一個「被解雇者」,你是一個「策略性轉職」的專業人士。
小傑後來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職涯健檢」。他發現,他其實對 AI 數據分析更有興趣。他利用這段時間,拿了一張新的證照,並在面試時,勇敢而坦誠地講述了自己「非自願離職」的經驗,但著重在他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升級」自己。
六週後,他拿到了一份薪資更高、職責更符合他興趣的新工作。
他說:「我現在很感謝那個『被解雇』的紅單。如果沒有那次停機,我可能還在原本的舒適圈,繼續工作倦怠下去。」
親愛的你,如果你正在經歷失業重啟的階段,請記得:
你人生的價值,絕不是由任何一間公司的決定來定義。每一次被動的結束,都是一次主動選擇未來的機會。給自己多一點溫柔與耐心,轉個彎,風景就會不一樣。
看更多
0 0 75 0
職涯診所

11/02 22:29

0 0 647 1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