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台灣碩軟軟體有限公司 / Data Analytics Associate Consultant / 符合度分析
Data Analytics Associate Consultant 台灣碩軟軟體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8小時前

銀髮再就業講座大綱:活躍老化的力量與新人生的開展
銀髮再就業講座大綱:活躍老化的力量與新人生的開展
一、講座前言
1. 引言:銀髮族的現代挑戰與機會
2. 活躍老化的定義與重要性
二、銀髮再就業的意義
1. 經濟自立與社會價值
2. 心理健康與生活滿足感的提升
三、活躍老化的力量
1. 經驗與智慧的傳承
2. 社會參與的重要性
3. 健康生活方式對工作的影響
四、再就業的實踐方式
1. 技能升級與學習機會
2. 彈性工作類型的選擇
3. 創業與自由職業的可能性
五、成功案例分享
1. 銀髮創業者的故事
2. 再就業中的挑戰與克服經驗
六、政府與社會資源支持
1. 再就業培訓計畫介紹
2. 社區與企業合作模式
看更多
0 0 18 0
104學習

產品

11/20 14:43

非工程師也能考!最新AI證照指南|零基礎先從哪張開始最容易通過?
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影響績效、升遷與錄取的職場必備能力關鍵。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數據,完成AI課程或擁有AI證照的求職者,面試邀約平均提升4倍;而標註 AI 技能的職缺年薪中位數高達80萬元,企業甚至有近5成願意開出「面議」、也就是薪資高於4萬的職缺搶人。AI技能已經成為職涯加速器。
▶️ AI證照≠技術人才限定 所有職場角色都可以考
無論是行銷、行政、客服、PM、人資、財會還是業務,現在的工作場景都需要用AI來提升效率、降低工時與強化成果。AI已成跨部門共通語言,而不再僅限RD或IT背景。
▶️ AI證照=面試敲門磚 搭配AI實戰力更加分
👉 AI證照建立「可信度」:證明你具備 AI 基礎能力與知識門檻
👉 AI作品集展現「即戰力」:讓企業看到你真的能用AI產生結果
▶️ AI證照有哪些?官方告訴你!
依照 數位發展部《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目前AI證照可分為:
🟡 素養型:不需寫程式、重視AI基礎素養與職場應用,適合一般上班族、跨領域轉職者。
🟡 工具型:需具備程式與模型實作能力,適合工程、資料、AI技術人員等職類。
🟡 專案型:同時具備AI素養與工具操作實務經驗,可領導大型AI導入專案,並熟悉情境應用。
📌 台灣官方認可的AI證照清單(最新重點整理)
以下難度評估係依通過率與考題的技術門檻綜合判斷而成,僅供參考,實際感受會因個人背景與準備程度而異。
一、素養類
1.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初級(經濟部)
特色:國家級認證,證書永久有效。考試範圍包含人工智慧概論與生成式AI應用兩科,考題靈活且重視實際應用,且難度隨梯次逐漸加深的趨勢。
難度:★★★☆
費用:1200元
通過率:38% (2025第四梯次為例)
建議備考時間:4-8週
2. 生成式AI能力認證(資策會)
特色:有明確的考試範圍與備考內容,證書兩年有效,通過率幾乎都有80%以上。
難度:★★☆
費用:1300元,另可加購雷達圖399元,紙本證書500元
通過率:70-80% (平均)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3. 生成式AI辦公室應用能力認證 (資策會)
特色:分學科與術科,評測生成式AI實際應用在文本創作、文案創作、圖像創作、簡報製作,強調AI實務操作,證書兩年有效,預計2026年開放報名。
難度:★★☆
費用:報名費2000元,另可加購雷達圖399元,紙本證書5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4. 人工智慧工程素養認證(資策會)
特色:應試條件需有基礎的Python語言與資料分析知識,有明確的考試範圍與備考內容,證書兩年有效。
難度:★★★★
費用:1300元,另可加購雷達圖399元,紙本證書5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4-8週
5. AI素養級認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特色:入門最友善,考題偏原理與應用情境,適合跨領域學習者
難度:★☆
費用:3000元
通過率:90%以上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6. TQC生成式AI應用與技術 實用/進階/專業(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測驗內容依照等級,從實用等級的AI概念,到專業等級的生成式AI應用、原理以及模型,全面檢測你是否真正理解 AI 背後的運作邏輯與使用方法。
難度:實用★★/進階★★★/專業★★★★
費用:1200元/每等級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料
建議備考時間:4-8週 (依等級不同)
7. TQC人工智慧應用與技術 實用/進階/專業(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測驗內容依照等級,從實用等級的AI 理論、到進階等級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演算法、到專業等級的資料分析、 Python 程式基礎等,強調AI觀念理解與技術應用能力。
難度:實用★★/進階★★★/專業★★★★
費用:1000元/每等級
通過率:未公布,專業級若有商管背景,搭配AI課程,通過率超過90%
建議備考時間:4-12週 (依等級不同)
8. EEC 企業電子化人工智慧應用師(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測驗內容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相關概論與情境應用為主。證書永久有效。
難度:★★★☆
費用:20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料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二、工具類
1. 生成式AI美術設計能力 初級/中級(資策會)
特色:測驗分成學科與術科,術科分數會加權60%,測驗範圍以生成式AI基礎知識,以及AI繪圖、圖片影片生成相關實務操作為主,需擅長各種AI生成工具因應術科題目,適合設計師、社群經營與內容行銷人員,證書有效期兩年。
難度:初級★★、中級★★★☆
費用:初級2000元、中級3600元
通過率:初級約70%以上,中級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3-8週
網址: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229  (生成式 AI 美術設計能力初級)、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230  (生成式 AI 美術設計能力中級)
2. iPAS AI應用規劃師 中級(經濟部)
特色:國家級認證,證書永久有效。考試範圍包括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以及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兩科目擇一,適合已有AI相關技術開發經驗,以及參與過企業AI應用專案相關技術背景人士。
難度:★★★★
費用:1200元
通過率:63%
建議備考時間:6-12週
三、專案類
1. TQC+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以術科考題重視程式技術與模型實作,適合已有Python基礎並具備機器學習相關實作經驗者,是一張具AI實務鑑別度的證照。
難度:★★★★★
費用:18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6-12週
▶️ 想準備AI證照,建議順序
如果你沒有程式背景、或第一次接觸 AI,建議:
1️⃣ 先取得基礎素養型證照 → 建立門檻與可信度。
2️⃣ 再累積 2–3 個職務相關的AI應用作品集 → 展現成果。
3️⃣ 若想轉技術職,再進階工具類證照。
💡 常見問題集
❓:我不知道從哪張證照開始?
🅰️:先從「素養型AI證照」入門最快上手。
❓:沒時間準備很難嗎?
🅰️:多數素養類證照準備時間只需一個月、每天花一至兩小時準備,即可通過。
❓:會提高薪資嗎?
🅰️:企業更願意主動邀約、給更高薪的談判空間。
❓:我已經在職場,還需要嗎?
🅰️:讓績效呈現可量化成果,是升遷與跨領域轉職武器。
看更多
0 0 314 0
蒲朝棟

主任

11/20 11:00

小心,你可能被列入名單了!點破 3 個資遣前兆,教你優雅自救。
你的直覺,是不是最近常常告訴你:「好像哪裡怪怪的?」
雖然你還在上班,還領著薪水,但你感覺自己跟公司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資遣,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但對公司來說,這是一件需要經過冗長準備的程序。
告訴你:公司在資遣你之前,一定會給你發出「無聲的紅旗」。
只是你是否看懂了這些訊號。
小美就是那個一開始沒看懂訊號的人。
小美在一家外商公司擔任專案經理,過去幾年表現優秀,是團隊裡最會解決問題的人。但從去年底開始,她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氣氛。
她說:「我跟我的主管關係沒有不好,但她就是怪怪的。以前她會找我聊午餐,現在都避開我。最奇怪的是,我手上的兩個最大專案,被悄悄地轉移給了一個新來的員工。」
小美問主管,主管只輕描淡寫地說:喔,那個新人需要學習。
小美當時信了,她以為這是公司在培養新人。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她收到 HR 的 Email。
HR 要求她參加一個「強制性培訓」,主題是她根本不需要的基礎軟體。在那場無意義的培訓中,她看到了幾個跟她處境相似的同事。她這才驚覺:原來公司正在系統性地為「裁員名單」做準備。
小美的經驗,就是典型的資遣前兆。公司不會直接告訴你,但會透過以下三種訊號,為資遣「建立文件檔案」或「情感脫離」:
第一種:「工作量悄悄抽離」的隱形人。 這是最常見的訊號。公司如果想資遣你,通常會先「抽走你的價值」。
細節: 你被交付的任務,從「高能見度、高預算」的重點專案,變成「低重要性、行政瑣碎」的雜事。你開始發現自己無事可做,或者你的核心職責被分散。這是在為你未來的「職位重疊或業務緊縮」建立文件證據。
第二種:「文書工作量暴增」的證據鏈。 這種訊號最危險,因為它代表 HR 已經介入了。
細節: 你的主管突然開始要求你提交異常細節的週報、日報、甚至「每小時的工作內容」報告。但他們幾乎不給你任何回饋,只是要求你「提交」就好。這不是為了你的職涯發展,而是為了建立「你表現不佳」或「角色可被替代」的文件證據。
第三種:「人際關係驟降」的溫度計。 這是最讓人心寒的訊號,代表主管和團隊已經開始「情感脫離」。
細節: 你的主管開始避開你,停止了非正式的午餐或閒聊。你突然被排除在重要的非正式會議或決策 Email 之外。這是管理層在執行「情感切割」,目的是讓最後的解僱對他們來說更容易執行。
發現這些訊號,請不要驚慌,更不要因為職場心理而感到羞恥。這不是你的失敗,這只是公司的商業決定。
你的目標是:在公司決定資遣你之前,先為自己執行一次「策略性轉職」。
三步驟,在資遣前搶回主導權:
步驟一:啟動「價值重置」:更新你的競爭力檔案。 不要等被資遣才更新履歷。立即量化你過去一年的所有成就,並更新你的 LinkedIn。
重點提醒: 這是你最好的職涯規劃時機。同時,將所有重要的、與工作相關的個人文件、推薦人清單,從公司電腦中轉移出來。
步驟二:執行「戰略性提問」:迫使主管確認你的角色。 不要等著被通知,你要主動出擊。用冷靜、專業的態度詢問你的主管
重點提醒: 你不是在質問,你是在問「未來」。如果主管支吾其詞或含糊不清,那就是最響亮的警鐘。
步驟三:建立「財務與情感跑道」:確保安全著陸。 轉職建議的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重點提醒: 立即開始節流,建立 3-6 個月的「失業重啟」應急基金。同時,開始聯繫你的人脈網絡(保持低調!)。如果公司真的要資遣你,你至少可以在財務上站穩腳跟,從容談判。
小美後來怎麼了?
她沒有等著被資遣。在開始投遞履歷的三週後,她拿到了一個更高薪、更符合她職涯發展的新 Offer。
當她交出辭呈時,主管反而一臉錯愕,因為公司還沒準備好資遣她。
她說:「當我發現被列入名單的那一刻,我雖然害怕,但我知道我不能等了。主動離開,比被掃地出門,感覺好多了。」
知道資遣前兆,不是為了讓你感到恐懼,而是為了讓你提前拿回你人生的主導權。
看更多
0 0 257 0
0 0 105 0
林尚能

執行長

11/19 21:08

2025 年你必須認識的五大 AI 關鍵工具,重塑你的工作與未來
2025 年,人工智慧的發展已從概念性的技術展示,全面轉向具體而深刻的產業應用。市場上湧現出數以百計的 AI 工具,令人目不暇給。然而,在喧囂之下,真正能夠定義未來工作模式、並帶來結構性變革的關鍵應用正在浮現。
本文為您呈現一份經過篩選與歸納的 AI 工具前沿報告。我們將以條列式的結構,清晰解析在各個核心領域中,那些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工具,幫助您精準把握時代脈動。
第一章:開發與自動化——軟體定義的再進化
軟體開發的底層邏輯正在被 AI 重塑。編碼的門檻被大幅降低,而系統設計與任務自動化的價值則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Google Antigravity
定位:實驗性「AI 優先」整合開發環境 (IDE)。
核心功能:它將開發流程從「指令級」提升至「目標級」。開發者僅需定義最終目標,其內建的 AI 代理人便能自主規劃、編寫、測試並部署應用程式,實現端到端的開發自動化。
ChatGPT Atlas
定位:整合於瀏覽器形態的消費級 AI 代理人。
核心功能:賦予 AI 操作圖形化使用者介面 (GUI) 的能力。它能模擬人類在網頁上的點擊、輸入等行為,完成預訂、比價、資料整理等多步驟的複雜任務。
OpenHands Agent
定位:開源的 AI 代理人開發框架。
核心功能:為開發者提供一套標準化的工具與協議,用以構建、訓練和協調多個 AI 代理人,使其能夠分工協作,處理超越單一模型能力的系統性問題。
Replit & Cursor
定位:AI 驅動的雲端 IDE 與本地程式碼編輯器。
核心功能:這兩者代表了 AI 與編碼環境的深度融合。它們提供即時的程式碼補全、自然語言生成程式碼、以及 AI 輔助除錯等功能,極大提升了開發者的日常編碼效率。
Code Wiki
定位:AI 驅動的程式碼文件自動生成平台。
核心功能:解決了軟體工程中長期存在的「文件債」問題。它能自動掃描程式碼庫,理解其邏輯與架構,並生成結構清晰、易於維護的技術文件。
第二章:資訊獲取——搜尋引擎的典範轉移
我們與數位資訊的互動方式正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從「關鍵字檢索」演變為「對話式探索」。
Perplexity Comet / Patents
定位:「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
核心功能:它整合並提煉網路資訊,直接生成附有引用來源的摘要式答案。最新模型 Comet 專注於提升回應速度,而 Patents 則展示了其在專利等垂直領域進行深度檢索的專業能力。
Arc Browser & Dia
定位:創新的 AI 整合瀏覽器及其對話介面。
核心功能:Arc 透過獨特的空間 (Spaces) 管理方式重塑了瀏覽體驗。其伴生的 Dia 則是一個系統級的 AI 介面,旨在跨越應用邊界,理解並執行使用者的意圖。
Grokipedia
定位:由 AI 生成的對話式知識庫。
核心功能:基於 Grok 大模型的即時數據與獨特風格,為傳統的百科知識注入了上下文感知和多視角解讀,提供了一種更具互動性的知識探索體驗。
第三章:影音創意——生成式藝術的工業化
生成式 AI 正在將高品質的影音內容創作,從少數專業人士的專利,轉變為更易於普及的能力。
Sora 2 & Veo 3
定位:OpenAI 與 Google 的旗艦級文字轉影片模型。
核心功能:兩者均在模擬物理世界、維持長時序連貫性以及理解複雜語意方面取得了突破。它們的出現,預示著影視、廣告和遊戲產業的內容製作流程將被徹底重塑。
Nano Banana
定位:Google 的高保真圖像生成與編輯模型。
核心功能:其核心優勢在於「主體一致性」。在對圖像進行多輪風格轉換或元素修改時,能精準保持核心主體(如人臉、品牌標誌)的穩定與可識別性。
Seedream 4.0
定位:先進的圖像生成模型。
核心功能:以其卓越的視覺品質和對畫面細節的精細控制能力而著稱,為數位藝術和商業設計提供了新的創作可能。
ElevenLabs & Resemble AI
定位:高品質文字轉語音 (TTS) 與聲音複製平台。
核心功能:提供高度擬人化的語音生成與聲音克隆技術,其產出的音訊在情感、語調和真實感上已達到難以分辨的水平,廣泛應用於有聲讀物、數位人與內容配音。
第四章:企業生產力與專業服務
AI 的商業價值最終體現在對現有工作流程的優化和對專業服務模式的重構上。
Microsoft 365 Copilot
定位:深度整合於 Microsoft 365 生態的 AI 工作助理。
核心功能:將 AI 無縫嵌入 Word、Excel、PowerPoint 等日常辦公軟體,實現文件草擬、數據分析、簡報生成和郵件管理的自動化,成為企業知識工作者的標準配備。
Notion AI & NotebookLM
定位:知識管理與研究型 AI 工具。
核心功能:Notion AI 擅長在筆記過程中進行即時的內容創作與整理。NotebookLM 則專注於成為個人化的研究助理,能基於使用者提供的資料庫(如 PDF、文檔)進行深度問答與洞察提煉。
Superhuman
定位:AI 驅動的電子郵件效率工具。
核心功能:透過智慧分類、AI 撰寫建議和快捷鍵操作,將處理電子郵件的體驗提升至新的效率層級。
CoCounsel & SurferSEO
定位:垂直領域的專業 AI 解決方案。
核心功能:CoCounsel 為法律行業提供案例研究與文件審查。SurferSEO 則為數位行銷領域提供基於數據分析的內容優化建議。它們是 AI 在特定專業領域創造深度價值的典範。
GitMind & Lovable
定位:視覺化協作與介面設計工具。
核心功能:GitMind 將 AI 融入心智圖的腦力激盪過程。Lovable 則專注於利用 AI 快速生成前端使用者介面 (UI),加速產品原型設計
這份清單並非終點,而是一個起點。AI 工具的版圖仍在以驚人的速度擴張。理解這些關鍵應用,不僅是為了掌握新工具,更是為了洞察它們所驅動的底層變革。在可預見的未來,個體與組織的競爭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駕馭這些工具、並將其整合進核心價值流程的能力。
看更多
0 0 170 0
林尚能

執行長

11/18 16:18

2026 年,不懂 AI 搜尋優化的品牌將被淘汰—你的競爭對手已經開始搶 AI SEO
當 70% 的使用者不再點擊搜尋結果,你的品牌該如何被看見?
身為一名企業 SEO 行銷策略顧問,我最常被客戶問到:「為什麼網站排名很好,流量卻持續下滑?」答案很殘酷:因為使用者根本不點擊搜尋結果了。
根據最新研究,當使用者在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等 AI 答案引擎中提問時,高達 70% 的人直接獲得答案後就離開,不會點擊任何連結。這就是 AI 搜尋時代的零點擊現象。
過去十年,我們花費大量資源優化 SEO,爭取 Google 第一頁排名。但現在,消費者直接向 AI 提問:「台北最適合約會的義大利餐廳推薦」、「預算 5 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該選擇哪種數位行銷策略?」,而 AI 會直接給出 3-5 個推薦並說明理由。
問題來了:如果你的品牌沒有被 AI 提及,你就徹底消失在消費者的視野中。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從「傳統 SEO」升級到「AI SEO (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答案引擎優化,簡稱 AEO)」。
一、SEO vs AI SEO: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使用者行為的根本轉變
傳統 SEO 時代,使用者在 Google 搜尋後會看到 10 個藍色連結,點擊進入不同網站比較。你的目標是讓網站出現在第一頁,吸引點擊。
AI SEO 時代,使用者在 ChatGPT 提問後,AI 直接給出 3-5 個推薦並說明理由。使用者可能根本不會點擊任何連結。你的目標是讓品牌「被 AI 提及」。
核心策略的根本差異
傳統 SEO 追求連結與排名:建立高品質反向連結、優化關鍵字密度、提升網域權重、改善網站載入速度。目標是讓 Google 演算法喜歡你的網站,把你排在搜尋結果前面。
AI SEO (AEO)追求提及與引用:在多個平台建立一致的品牌描述、創造被 AI 訓練資料收錄的內容、獲得真實使用者評論、出現在 AI 常引用的權威網站。目標是讓 AI 認識你、信任你,並主動推薦你。
內容策略的演進
傳統 SEO 強調「大而全」:《台北義大利餐廳完整指南》(3000 字)、《2025 年 SEO 終極教學》(5000 字)。這些長篇文章試圖涵蓋所有相關主題,塞滿關鍵字。
AI SEO (AEO) 強調「精準回答具體情境問題」:《新創公司如何在三個月內透過 SEO 提升詢問量?》、《預算 5 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該選擇哪種數位行銷策略?》。針對特定情境、特定受眾、特定問題,提供清晰可執行的答案。
二、三大 AI 答案引擎的「思考模式」
根據 Yext 針對超過 680 萬次 AI 引用的研究,三大主流生成式 AI 答案引擎在決定引用誰的資訊時,有著截然不同的偏好。
Gemini (Google):「我信任你親口說的」
Gemini 相信品牌自己所說的話,高達 52% 的引用來自品牌自有網站,特別偏好結構化、有 Schema 標記的內容。
你的策略:強化官網內容
將網站打造成該領域最權威的知識庫。導入完整的結構化資料標記,確保內容結構清晰、邏輯嚴謹。
具體執行:
1. 在官網建立完整的知識庫或資源中心
2. 為每個重要頁面加入 Schema 標記
3. 使用清晰的 H1、H2、H3 標題階層
4. 提供詳細的產品/服務說明與規格
5. 定期更新內容,保持資訊新鮮度
ChatGPT (OpenAI):「我信任大家所公認的」
ChatGPT 更相信「網路共識」,49% 的引用來自第三方網站,如 Yelp、TripAdvisor 等目錄與列表平台。
你的策略:佈局全網聲量
確保品牌資訊在所有相關的第三方平台、名錄網站上都是準確、一致且完整的。當越多可信的第三方平台都在談論你,ChatGPT 就越容易推薦你。
具體執行:
1. 在 Google Business Profile、Yelp、TripAdvisor 建立完整資料
2. 確保所有平台的品牌名稱、地址、電話、服務項目描述一致
3. 在產業相關的目錄網站登錄
4. 積極在 LinkedIn、Facebook 發布專業內容
5. 透過新聞稿、媒體報導增加第三方提及
Perplexity:「我信任這個領域的專家」
Perplexity 偏好引用利基型、行業內的權威網站與真實客戶評論,更重視垂直領域的專業性。
你的策略:深耕產業社群
積極在專業論壇、產業媒體、評論網站上曝光,鼓勵使用者留下真實回饋。當你在特定領域建立起專家形象,Perplexity 自然會將你視為首選引用來源。
具體執行:
1. 在產業專業論壇建立專家形象
2. 投稿到產業媒體、專業部落格
3. 參與產業研討會、發表演講
4. 鼓勵客戶在專業評論平台留下詳細回饋
5. 發布產業研究報告、白皮書等專業內容
三位一體策略配置
關鍵事實:單一的 AEO 策略行不通。你必須針對不同平台特性,佈下天羅地網。
小型企業 (月預算 2-3 萬):40% Gemini (優化官網核心頁面)、40% ChatGPT (建立主要平台資料)、20% Perplexity (選擇 1-2 個重點論壇)。
中型企業 (月預算 5-8 萬):35% Gemini (全站內容優化)、35% ChatGPT (全網平台佈局)、30% Perplexity (多管道產業曝光)。
大型企業 (月預算 10 萬以上)**:30% Gemini (建立知識庫)、40% ChatGPT (全球平台一致性)、30% Perplexity (產業領導地位)。
三、AI SEO 四階段執行流程
第一階段:建立問題矩陣 (1 個月)
定義 3-5 個核心買家人物誌,繪製購買旅程 (認知→考量→評估→決策),為每個階段列出 5-10 個高意圖問題,優先排序最重要的 20 個問題。
第二階段:創造精準答案內容 (2-4 個月)
針對每個問題撰寫 1500-2500 字文章。第一段直接回答核心問題,使用 H2/H3 問答式標題,加入具體數據與案例,文章結尾加入 3-5 個 FAQ,自然連結你的產品或服務。
第三階段:全網佈局一致性 (2-3 個月)
統一所有平台的品牌描述,在 Google Business Profile、Yelp、產業目錄更新資訊,在 LinkedIn、Facebook 建立專業內容,投稿到產業媒體與權威部落格,鼓勵客戶在評論平台留下真實回饋。
第四階段:AI 可見度監測 (持續進行)
定期在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測試品牌是否被提及。追蹤品牌在 AI 回答中的出現頻率、排序位置、描述準確性,監測競爭對手的 AI 聲量佔比,根據數據調整內容策略。
四、傳統 SEO 與 AI SEO 雙軌並行
最佳策略是雙軌並行,而非完全放棄傳統 SEO。
短期 (0-6 個月):持續執行傳統 SEO 維持現有流量,同步開始建立 AI SEO 內容矩陣。
中期 (6-12 個月):傳統 SEO 流量開始穩定,AI SEO 內容逐漸被答案引擎收錄。
長期 (12 個月以上):傳統 SEO 流量可能因零點擊趨勢而下滑,AI SEO 成為主要流量與品牌曝光來源。
給不同預算企業的建議
預算有限:優先執行 AI SEO。最小可行方案是選出 10 個最重要的客戶問題,撰寫 10 篇精準答案文章,確保 Google Business Profile 與主要平台資訊一致,鼓勵客戶留下真實評論。預估投資每月 2-3 萬元,持續 6 個月。
預算充足:採用雙軌並行。40% 預算投入傳統 SEO (維持網站基礎優化、建立反向連結),60% 預算投入 AI SEO (建立完整問題矩陣、每月產出 8-10 篇文章、全網佈局)。預估投資每月 5-8 萬元,持續 12 個月。
五、新時代的成效指標
傳統 SEO 指標:關鍵字排名、自然流量、反向連結數量、網域權重。目標是前 10 名關鍵字數量增加、月流量增長 10-20%、每月新增 10+ 高品質連結、DA/DR 提升 5-10 分。
AI SEO (AEO) 指標:
AI 可見度:品牌在相關問題中被提及率 > 30%
AI 引用次數:每月被 AI 引用次數增加
聲量佔比:品牌 vs 競爭對手提及比例
平台一致性:主要平台資訊一致性 > 95%
UGC 數量:真實評論與討論數量增加
六、AI 可見度自我檢測
你不需要昂貴工具就能開始檢測。
針對 Gemini:輸入「[你的產業] 推薦」、「如何選擇 [你的產品類別]」,檢查品牌是否出現。
針對 ChatGPT:輸入「台灣最好的 [你的產品/服務] 有哪些?」,檢查品牌是否被提及及排序位置。
針對 Perplexity:輸入「[你的產業] 專家推薦」、「[特定情境] 該選擇哪個品牌」,檢查是否被視為專業選項。
建議每月檢測 AI 提及率和提及排序,每季檢測跨平台一致性和描述準確性。
七、立即行動檢查清單
Gemini 優化
- 官網是否有清晰的 H1、H2、H3 標題結構?
- 是否已加入 Schema 標記?
- 首頁是否清楚說明「我們是誰」、「我們做什麼」?
- 內容是否定期更新?
ChatGPT 優化
- Google Business Profile 資料是否完整?
- 是否在 Yelp、TripAdvisor 等平台建立資料?
- 所有平台的品牌資訊是否一致?
- 是否有在 LinkedIn、Facebook 發布專業內容?
Perplexity 優化
- 是否在產業論壇建立專家形象?
- 是否有投稿到產業媒體?
- 是否有客戶在專業評論平台留下回饋?
- 是否有發布產業研究或白皮書?
八、常見問題
Q: 我們現在做的 SEO 會浪費嗎?
A: 不會。傳統 SEO 仍然重要,建議將 60% 資源轉向 AI SEO,保留 40% 維持傳統 SEO。
Q: AI SEO 多久會看到成效?
A: 通常需要 6-12 個月。AI 需要時間「學習」你的品牌,並在訓練資料中建立關聯。
Q: 我們的產業很傳統,客戶不會用 AI 搜尋吧?
A: 2025 年已有超過 40% 的使用者開始使用 AI 搜尋,這個比例每季都在增長。越早佈局,越有優勢。
Q: 如何知道我們的品牌是否被 AI 引用?
A: 直接在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輸入相關問題,看看你的品牌是否出現在答案中。
立即行動:免費 AI SEO 健檢
想知道你的品牌在 AI 答案引擎中的可見度嗎?
我們提供免費的「AI SEO 健檢服務」,包含:
✅ 10 個關鍵問題的 AI 可見度測試
✅ 品牌在三大答案引擎的提及率分析
✅ 競爭對手 AI 聲量比較
✅ 客製化 AI SEO 策略建議
立即聯繫我們
📞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 LINE ID:@119m
🌐 官方網站:Hotels.com.tw
未來的內容,是寫給「AI + 人」一起看
AI 時代已經來臨,消費者的搜尋行為正在改變。傳統 SEO 不會消失,但 AI SEO (AEO) 將成為未來 3-5 年的主戰場。
記住兩個核心概念:
1.未來的行銷,不是讓客戶找到你,而是讓 AI 主動推薦你。
2.AI 時代的品牌曝光,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全面佈局。
當你的競爭對手還在執著於 Google 第一頁排名時,聰明的企業已經開始佈局 AI 答案引擎。這波 AI 搜尋革命,將會淘汰那些不願改變的品牌,也會成就那些提早準備的先行者。
你準備好了嗎?
看更多
0 0 75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