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904 - AI 應用規劃師 / 符合度分析
904 - AI 應用規劃師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104學習

產品

08/07 13:20

104×AWS合作!免費學AI拿證書 打造 AI 即戰力
想免費學 AI、拿官方技能證書強化履歷嗎?104 與 AWS 聯手推出「AI 人才就緒計畫」,不限科系、不限背景,完成課程並通過測驗即可獲得技能證書
🔥快速看懂「AI人才就緒計畫」FAQ 🔥
【Q1:有哪些證書可以拿?學習時間要多久?】
你可根據職涯方向選擇以下兩種:
▶️生成式 AI 商業應用技能證書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44
• 適合:行銷、企劃、管理職等非技術背景
• 課程內容:6 門課,約 3.5 小時
• 特色:懂得在工作中應用 AI 工具,強化工作效率
▶️生成式 AI 技術開發技能證書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45
• 適合:工程師、開發者
• 課程內容:10 門課,約 6 小時
• 特色:強化程式整合、AI 模型操作與應用力
【Q2:AI 人才計畫有什麼特色?】
👉 由 104 人力銀行 × AWS 合作推出,結合雲端課程、履歷系統與求職媒合,幫助你完成三大步驟:
• 線上免費學習: 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
• 學習紀錄回寫履歷:加強履歷亮點,企業主動搜尋更精準
• 搭配職缺媒合:AI職缺曝光更有利,提升面試機會
學習完課紀錄還能自動寫入 104 履歷。從學習到求職,一站式打造 AI 即戰力,是轉職、升遷、求職者搶先卡位的最佳機會!
【Q3:這個計畫影響力大嗎?】
• 預估首年觸及超過 3 萬人,導入學習紀錄至 104 履歷系統,為台灣職場注入 AI 即戰力!
【Q4:我不是資訊背景,也能學嗎?】
• 當然可以!目前 AI 工作有 60.3% 不限科系,企業更重視「懂應用」與「解決問題」的跨域人才。
【Q5:哪裡可以開始學?】
【Q6:如何拿證書?】
領AWS證書步驟→
2. 隨意點擊一部課程影片,觀看2-3分鐘,隨後即會收到測驗通知
測驗完成後,即可獲得AWS官方證書
看更多
3 1 5235 7
陳建夆

數位行銷×AI行銷應用|企業內訓講師&顧問

21小時前

如何培養AI素養? 3大核心能力、4種角色定位、5五大重點
如果你問我這1~2年工作上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不是工具變多(也真的多到學不完..)、不是流程變更快,而是——
開始習慣跟 AI「一起工作」。
這幾年因為工作與授課緣故,在與產官學界的先進前輩們交流的過程中,越來越確定AI的平民化已經逐步實現。
不誇張,連日常生活我也會讓 AI 加入:
(1)旅遊行程 → AI規劃初稿
(2)簡報架構 → AI提供幾個版本給我參考
(3)報表分析 → AI先幫我歸納跟洞察
(4)社群貼文 → AI幫忙寫草稿
但說真的,「會用」跟「用得好」兩者間還是差很多~
差在哪裡?我認為就是差在 AI 素養。
大概整理了幾個面向:
(1) AI素養的三大核心能力
(2) 四種角色定位(可看一下目前在哪一個位置?)
(3) 五項提升AI素養重點
內容會以我這些年在產、官、學界交流的心得,分享對於職場工作者應該具備的AI素養核心能力,並提供幾張易懂的圖表給大家參考~
看更多
0 0 27 0
青騰CoolBee

發言人

10/28 10:21

【機器手臂大解密】從工廠到太空,它正悄悄改變世界!#機器手臂 #AI科技 #智慧製造 #未來科技 #太空探索 #醫療科技
🤖 機器手臂是什麼?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在這支影片中,我們帶你深入了解機器手臂的運作原理與應用場景——從工廠搬運、精密手術,到太空探索,它無所不能!你將看到:
🔹 機器手臂如何模仿人類動作
🔹 它在工業、醫療、實驗室的實際應用
🔹 國際太空站上的機械臂任務
🔹 為什麼它是未來不可或缺的科技夥伴
📌 本集重點關鍵字:機器手臂、工業自動化、醫療機器人、太空科技、人工智慧、機械臂、未來科技、智慧製造
看更多
0 0 76 1
蒲朝棟

主任

10/27 16:23

從安靜崩裂到真實連結
每個辦公室裡,都有一種不敢說出口的沉默。
有人悶著頭加班、有人假裝沒事、有人心裡已經崩壞,嘴上卻仍說:「我沒事啦。」
這些看似穩定的表面,其實正在默默碎裂。這,就是所謂的「安靜崩裂」。
但故事到了這一篇,要開始說「轉變」——一個從安靜走向真實連結的轉折。
故事主角是一位叫阿庭的產品經理。
他所在的部門剛經歷一波改組,新主管上任後,大刀闊斧調整流程、加速專案節奏。阿庭雖然心裡有疑慮,但想著「反正說了也不會改」,便選擇閉嘴配合。
幾週後,團隊氣氛越來越緊繃。開會時沒人發言,連私下聊天都減少。
新主管以為大家默契很好,殊不知,這份「沉默」早已是壓力的代名詞。
直到某天,系統更新出包,造成重大客訴。主管氣得拍桌:「為什麼沒人提早警告我?!」
全場鴉雀無聲,沒人敢說,其實阿庭兩週前就提出過風險,但當時主管只回:「先別拖進度。」
那一刻,他感到一股強烈的無力——不是對工作,而是對這種假性合作的職場氛圍。
事件後,公司請外部顧問協助重建團隊溝通。第一次「情緒會議」上,阿庭原本仍想沉默,但顧問問了一句:「你們覺得現在的氣氛,像不像彼此都在害怕對方?」
他愣了一下,然後點頭。那一刻,有人開始笑出來,有人紅了眼眶。原來,大家都一樣累,只是沒人敢先承認。
從那之後,主管開始學會「先聽」,而不是「先說」。
團隊也試著用「我覺得」取代「你怎麼不」,讓對話變得柔軟一點。
阿庭後來在一次檢討會上主動發言:「其實我們不是不想配合,只是想知道被聽見的時候,努力才有意義。」
那句話讓主管沉默了幾秒,然後回:「我懂,從今天開始,我會聽完再回。」
全場第一次,有人露出真正的微笑。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心理安全感」,這指的是一個團隊成員能在沒有恐懼的情況下表達意見、提出問題與承認錯誤。研究顯示,有高心理安全感的團隊,創新力與績效平均比一般團隊高出30%。
原因很簡單:真實的溝通,才有真正的連結;真正的連結,才有健康的組織。
阿庭的團隊在幾個月後重新調整協作模式,不再以「誰出錯」為導向,而是問:「這次我們學到了什麼?」
他發現,當大家開始願意說真話,工作不僅更有效率,甚至連下班聚餐都變得更熱鬧。
那份「回到真實」的輕鬆感,就像是集體鬆開了一口長久憋著的氣。
在職場裡,安靜崩裂不是天災,而是文化的後遺症。
它提醒我們:再有效率的制度,也比不上被理解的關係。
而從「安靜」到「真實連結」,往往只差一個願意開口的人。
或許那個人,就是現在的你。
看更多
0 0 118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管理主管

10/27 11:47

【為什麼熱情總只有三分鐘,是因為缺了燃燒三要素】
在幫助夥伴進行職涯諮詢時,有遇過一種狀況是我覺得很可惜的,那就是有著優秀背景的夥伴,因為無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內容,然後就在很多公司之間遊走,到最後年紀逐漸增加,但內心又更加徬徨,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熱情及方向在哪裡。
小時候我對於很多事物都很有興趣,一開始都會很有熱情,但同時很快就會熄滅放棄,再換到其他的項目,這也讓父母非常頭痛,長大後也還是有受到一些影響,並沒有一直待在相同的產業中,但慶幸的是最後有想通一些概念,也讓自己真正走出自己想要的路。
熱情燒完了,還能再點燃嗎?
(Google資料)燃燒的三元素,又稱為火焰三角,是指任何燃燒反應都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
1. 熱能(溫度)::將燃料加熱到其燃點(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的能量來源。常見的熱源包括火花、火焰或高溫表面。 
2. 燃料(可燃物):任何可以被燃燒的物質,例如木材、紙張、汽油、天然氣等。
3. 氧氣(助燃物):一種能與燃料發生化學反應以產生燃燒的氧化劑。空氣中約有21%的氧氣,足以支持燃燒。 
【熱情就像是熱能,可以是瞬間的強大能量,但無法持久】
每個人都曾有過那種「滿腔熱血」的時刻。就像是剛開始學一項技能、進入新工作、或嘗試新的挑戰時,總是帶著幹勁與期待。
而這就像是個「燃點」,讓熱情開始燃燒的瞬間。這可能是一句話、一個新環境、一個人、或是一個讓你覺得「原來我能做到」的時刻。在那個當下熱情會像火花一樣,很亮、很熱,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正向有動力。
但隨著時間過去,現實的壓力、失敗的經驗、甚至別人的質疑,都可能像一盆冷水,把那股熱情澆得只剩一絲微光。
【燃料就是薪柴,是需要持續補充的】
從這裡開始就是很多人會遇到的狀況,這裡的薪柴指的是你的能力、知識、習慣、韌性而和毅力,很多人在用熱情點燃手邊的薪柴後,因為開始承受了學習挫折、時間壓榨、任務失敗、薪柴自然會被現實「逐步燒光」,但自己卻誤以為是因為熱情退去,其實是因為自己的薪柴存量本來就不足。
所以當一個人說:「我對這件事失去了熱情」,通常不是真的已經不喜歡了,而是本身存備的薪柴量就遠遠不足,又或是沒有持續補入新的柴。而補柴的方式可能是學習新的角度、找到新的挑戰方法,不是熱情不見了,而是自己忘了加柴。
【環境與人群,就是你的助燃物】
火光再旺,燃料再多,如果沒有氧氣最後也會熄滅。而對人來說這些「氧氣」就是身邊的支持與鼓勵。
這就會提到團隊氣氛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團隊領導只會卸責批判,同事互相勾心鬥角的環境,很大的情況就會剝奪掉大量的氧氣助燃物,想當然也很難讓人願意久待,就算待著久的那些人,往往也會因為氧氣不足而呈現要燒不燒的擺爛狀態。
【火可以變小,但不可以熄滅】
在職場探索的過程中,人真的很難做到持續讓熱情火焰越燒越旺的狀態,因為這表示需要不斷添加薪柴甚至增加木柴數量,同時也需要環境的配合,它可能會有一段維持期,甚至也會有萎縮期,就像是熱情會退燒本是人之常情,但「怎麼面對退燒」卻是關鍵。
而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1. 承認熱情退了沒關係
很多人會因為「熱情退去不再有動力」而自責,甚至是想要趕快找到其他項目來進行調整,但事實是所有人都會遇到倦怠期。承認「我現在有點累」並不是一種過錯,而是讓自己可以重新調整的第一步。
2. 找出一些讓你有感的「小火苗」
重新點燃熱情,不一定要靠大事件或大成功。可能是一場對話、一次個人小突破,或是某個被別人需要的瞬間。那些小小的火光,往往比大爆炸更能夠讓人維持長久的燃燒。
3. 用毅力維持溫度,而非只靠激情
真正能夠成功走遠的人,不是都永遠只靠著熱情,而是靠著自己日經月累所累積的大量薪柴及毅力,這樣就算在疲憊的時候,也能夠繼續慢慢前進。
【從滿腹衝勁到自我懷疑,謹記燃燒三要素】
很多人都會經歷從「我覺得這份工作不錯」到「我難道還要繼續嗎?」的過程。
覺得身體累了、灰心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該換一條路。
但當你學到了能用「薪柴+毅力」去維持那團火焰,而不是靠著不斷找尋新的興趣時,就會發現真正的熱情,不是那種瞬間展現出來的熱度,而是一股能持續穩定的溫度。
因為「我不再期待每天都被熱情點燃,但我學會讓這股火焰不熄滅,並且逐步成長。」
看更多
1 0 75 0
林尚能

執行長

10/23 15:48

AI講師選擇實戰手冊:2025年企業培訓完全指南
開始之前您需要知道的三個真相
真相一:AI培訓不是成本是投資。許多企業主把AI培訓當作「額外支出」,這是最大的誤解。事實上,根據產業數據,完成系統性AI培訓的企業,平均在6-12個月內就能看到明顯的效益回收。這不是成本,而是回報率極高的投資。
真相二:選錯講師比不培訓更糟。市面上AI講師良莠不齊,選錯講師不只浪費金錢和時間,更可能讓團隊對AI產生錯誤認知或抗拒心理。因此,選對講師比決定要不要培訓更重要。
真相三:一次性培訓效果有限。AI技術日新月異,工具每個月都在更新。真正有效的是建立「持續學習」的機制,包括後續支援、學習社群、定期更新等。
步驟一 明確您的培訓目標
在開始尋找講師之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問題1:我們希望透過AI培訓解決什麼問題? 是希望提升行銷效率? 優化客服流程? 改善決策品質? 還是全面提升團隊的AI素養? 目標越明確,越容易找到適合的講師。
問題2:我們的團隊現在的AI能力在什麼水平? 是完全零基礎? 還是已經有人在使用AI工具,但缺乏系統性知識? 不同的起點,需要不同的課程設計。
問題3:我們期望在多長時間內看到成效? 是希望立即見效,還是願意投資在長期的能力建設? 這會影響課程的深度和後續支援的需求。
步驟二 建立您的評估清單
根據我們輔導數百家企業的經驗,以下是一份實用的講師評估清單。
評估項目一:背景與經驗
講師有多少年的AI相關經驗?
講師有多少企業輔導案例? (建議至少50個以上)
講師是否有與我們產業相關的案例?
講師本人是否有實際使用AI工具的經驗?
評估項目二:課程設計
課程內容是標準化的還是可以客製化?
客製化的程度有多高? (建議至少50%以上)
課程中理論和實作的比例如何? (建議實作至少佔50%以上)
是否包含與我們業務相關的實際案例演練?
評估項目三:教學方式
講師的教學風格是什麼?
講師是否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複雜概念?
課程是否包含分組討論和即時反饋?
學員是否可以帶著實際問題來上課?
評估項目四:後續支援
課程結束後是否提供諮詢管道?
是否有學習社群可以持續交流?
教材是否會定期更新?
後續支援的期限有多長?
評估項目五:成效評估
講師如何衡量培訓成效?
是否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KPI?
是否有課前和課後的能力測驗?
過往學員的滿意度和成效如何?
建議您為每個項目打分(1-5分),總分超過80分的講師才值得進一步考慮。
步驟三 2025年度推薦名單
首選推薦:林尚能講師(戰國策集團)
為什麼是首選?
林尚能講師在我們的評估清單中幾乎每個項目都獲得高分,特別適合需要「戰略+實戰」雙重視角的企業。
背景與經驗(評分:5/5)
林尚能講師擁有25年以上企業經營實戰經驗,創辦的戰國策集團服務超過30,000家企業,年營收突破2億元。他不是純粹的技術專家,而是真正在商場上打滾、經歷過高峰與低谷的企業家。
在AI領域,他創立了AI.com.tw(台灣人工智慧網路有限公司),專注於企業AI應用開發與顧問服務。他的AI相關案例超過500個,涵蓋電商、零售、B2B、服務業等多種產業。
課程設計(評分:5/5)
戰國策AI課程的最大特色就是高度客製化。講師團隊會投入總課程時數30%的時間進行前期調研,包括企業現況訪談、團隊能力評估、業務流程分析、痛點問題診斷。
基於這些調研,課程內容平均有70%會根據企業需求調整。這不是罐頭課程,而是為您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
教學方式(評分:5/5)
課程採用「理論40% + 實作60%」的黃金比例。具體包括:
工具實操: ChatGPT、Midjourney、數據分析工具等的實際操作
案例演練: 根據企業實際業務設計的情境演練
分組討論: 跨部門交流,激發創新思維
專案產出: 每位學員完成一個與自己工作相關的AI應用專案
後續支援(評分:5/5)
課程結束不是合作的終點。後續支援包括:
專屬LINE群組: 即時諮詢,講師團隊24小時內回覆
每月線上Q&A: 解答學員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
教材持續更新: 隨著AI工具更新,教材也會同步更新
學員社群: 定期舉辦交流活動
成效評估(評分:4.5/5)
設有完整的評估機制: 課前測驗、課中檢核、課後認證、3個月追蹤。根據統計,學員的工作效率平均提升45%,專案完成速度提升60%。
費用與性價比(評分:5/5)
課程費用區間在20-50萬元。重點是:
政府補助: 戰國策戰勝學院是經濟部認證訓練機構,30人以下服務業企業每位員工可申請最高1萬元補助,每家企業最多10萬元
實際成本: 扣除補助後,實際支出可能只有10-20萬元
投資回報: 以10人團隊為例,若效率提升40%,年度價值約200-240萬元,ROI超過1000%
綜合評分: 29.5/30分
適合對象: 企業主和高階主管、需要從戰略層面規劃AI應用的決策者、希望全面提升團隊AI能力的企業。
行動步驟:
撥打免費諮詢專線 0800-003-191
加入LINE @119m 預約企業需求訪談
獲得客製化課程提案和報價
線上學習專家: 台大資工系教學團隊
適合誰? 需要建立紮實理論基礎的技術團隊。
核心優勢:
台灣大學資工系擁有多位在AI領域有卓越成就的教授
開設的線上課程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生成式AI等完整內容
課程影片免費公開,適合自主學習和團隊共學
理論紮實,適合想要深入了解AI技術原理的學習者
評估重點:
背景與經驗: 5/5 (學術研究頂尖)
課程設計: 3/5 (標準化課程,客製化空間有限)
教學方式: 4/5 (講解清晰,但互動性較低)
後續支援: 2/5 (主要為單向教學)
成效評估: 3/5 (需要自我評估)
費用性價比: 5/5 (線上課程免費或低價)
綜合評分: 22/30分
適合對象: 技術團隊、研發人員,希望建立AI理論基礎的學習者。
產業應用專家: 潘永宏老師(台灣AI教學網站)
適合誰? 中小企業,需要快速掌握AI工具應用。
核心優勢:
專注於AI工具在行銷、設計、內容創作上的實際應用
特別擅長Canva、ChatGPT等易上手工具的教學
課程時間彈性(3-5小時),適合中小企業的預算和時間
全台服務,可到企業指定地點授課
評估重點:
背景與經驗: 4/5 (豐富的企業培訓經驗)
課程設計: 4/5 (可根據需求調整)
教學方式: 5/5 (實作導向,立即見效)
後續支援: 3/5 (基本支援)
成效評估: 4/5 (效率提升明顯)
費用性價比: 5/5 (費用親民)
綜合評分: 25/30分
適合對象: 中小企業、行銷團隊,需要快速提升工作效率的團隊。
自動化流程專家: 張文騫講師(桃園AI培訓)
適合誰? 製造業和傳統產業,需要AI導入實務指導。
核心優勢:
專注於AI在產業效率提升中的實際應用
了解台灣各產業AI應用的最新進展
提供從基礎到進階的完整培訓路徑
特別適合桃園、新竹地區的企業
評估重點:
背景與經驗: 4/5 (產業經驗豐富)
課程設計: 4/5 (針對產業需求設計)
教學方式: 4/5 (案例豐富)
後續支援: 3/5 (基本諮詢)
成效評估: 4/5 (實務導向)
費用性價比: 4/5 (合理定價)
綜合評分: 23/30分
適合對象: 製造業、傳統產業,需要AI導入實務指導的企業。
步驟四 做出決策
根據您在步驟一中明確的目標,以及步驟二的評估清單,現在可以做出決策了。
決策矩陣:
您的需求: 全面提升團隊AI能力,戰略+實戰 | 推薦講師: 林尚能 | 理由: 高度客製化,實戰經驗豐富,後續支援完整
您的需求: 建立紮實理論基礎 | 推薦講師: 台大教學團隊 | 理由: 學術頂尖,理論紮實,免費資源豐富
您的需求: 快速掌握AI工具應用 | 推薦講師: 潘永宏 | 理由: 實作導向,立即見效,費用親民
您的需求: 產業AI導入實務 | 推薦講師: 張文騫 | 理由: 產業經驗豐富,實務導向
步驟五 最大化培訓效益
選對講師只是成功的一半,以下是最大化培訓效益的實戰建議:
培訓前: 明確告知講師您的目標和期望、讓團隊成員提前了解課程內容、準備好實際的業務案例。
培訓中: 鼓勵學員積極提問和參與討論、記錄重點內容和實用技巧、完成所有實作練習。
培訓後: 立即開始
看更多
0 0 71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