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浦惠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證券分析師 / 符合度分析
證券分析師 浦惠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不拘

經歷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1小時前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9 AI 也想開瑪莎拉蒂?
🔥 行銷解析:Maserati「Do AIs Dream of Driving?」 🔥
案例連結
🪧 品牌名稱
Maserati 瑪莎拉蒂(義大利頂級汽車品牌)
✨ 行銷目標
Maserati 本次透過《Do AIs Dream of Driving?》行銷活動,目的是在 AI 橫掃全球話語權的背景下,重新奠定人類「情感與感官體驗」的無可取代性。藉由讓 AI 說故事,凸顯品牌核心價值──駕馭是一種感受,不是一組數據。品牌要將「Maserati 不是冷冰冰的性能機器,而是活生生的情緒載體」這件事說進全球消費者的心裡。
✨ 策略手法
Maserati 巧妙採用反向策略:不是把 AI 拿來展示創新,而是讓 AI 本身「說出自己無法感受的遺憾」。透過虛擬角色 Leonardo(AI 化身)以人類語氣講述車子的強大性能,卻流露出對「無法親身駕駛」的情緒挫折,藉此凸顯人類的獨特感官經驗與 Maserati 駕馭樂趣的不可被複製。這是一種極高明的「反 AI 情感訴求」品牌策略。
✨ 執行創意
整支影片由創意代理商 DUDE 操刀,主角為一位由 AI 建構的虛擬角色,其「數位雙胞胎」是由真人演員授權製作,並透過 AI 技術重建容貌與語音。場景與造型也經由生成式 AI 視覺設計完成。影片中的敘事融合科技與詩意,營造出一種科幻式的孤寂與情感缺席感,成功地將 Maserati 的情緒張力與義式工藝精神發揮到極致。
✨ 效益結果
活動自 2025 年 10 月起於 Maserati 全球社群平台(Instagram、Facebook、YouTube)同步上線,迅速引發科技圈與汽車圈雙重關注。媒體普遍讚賞此為「以人類情感為主體」的 AI 行銷範例。雖然尚無公開銷售數據,但該活動已提升品牌在數位創意與 AI 運用上的領導形象,進一步鞏固 Maserati 作為高端、藝術與創新的品牌定位。
✨ 應用啟發
這波 Maserati 廣告最大的啟發是:不要只是「用 AI」,而要「跟 AI 對話」。在台灣,我們常看到很多品牌說自己導入 AI、用 AI 做影片,但內容不外乎是換臉、變風格、生成場景,結果大家看完都只會說:「喔~AI 做的啊」,就沒了。
但 Maserati 的厲害在於:它不是在賣 AI,而是讓 AI 自己說「我還不如你」。這就像網美自己拍照沒感覺,AI 幫你拍一張說「我拍得出妳的臉,但感受不到妳的快樂」,那就有戲了。
台灣品牌怎麼學?舉兩個例子:
1. 機車品牌像 Gogoro、KYMCO,可以讓 AI 說出「我知道風的速度,但感受不到你第一次騎上路的自由」。
2. 咖啡品牌像 路易莎、Cama,可以用 AI 拍一支「我能模擬咖啡香,但從來聞不到爸媽每天泡給我的那杯溫度」。
結論:當別人都在用 AI 展現科技,真正聰明的品牌,是用 AI 彈出人性。
引用出處:
・Maserati
・Agency: Dude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19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22 19:00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公司 IG 社群吸引力夠不夠強?」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在這個看臉的社群時代,IG 不只是美圖打卡用,更是品牌形象的關鍵戰場。明明有漂亮照片,卻互動冷清、粉絲不買單?那可能不只是圖的問題,而是整體吸引力策略還不夠到位。
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這份【免費自檢表】檢查看看吧👇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IG 主視覺風格是否一致?(配色、排版、濾鏡等)
02. 每篇貼文是否都有品牌標誌性元素(如 Logo、風格字體)?
03. IG BIO 是否清楚傳達品牌定位與連結資訊?
04. 是否善用 IG Story 常駐精選區,分類清楚且設計吸睛?
05. 是否有固定發文頻率(如每週 2~3 篇)?
06. 是否定期製作 Reels 短影音提升觸及?
07. 是否有針對熱門話題或節慶製作專屬內容?
08. 是否經營 hashtag 策略,提升貼文搜尋度?
09. 是否鼓勵用戶留言、投票、參與互動?
10. 是否有運用 IG 限動與貼文聯動活動?
11. 是否設定清楚的導購 CTA(如「點連結購買」、「限時下單」等)?
12. 是否有定期檢視 IG Insights 數據並調整策略?
13. 是否有與 KOL/創作者合作串聯擴大觸及?
14. 是否善用 UGC(用戶產出內容)強化信任感?
15. 是否分析競品 IG 帳號找尋優化靈感?
16. 是否注意貼文發佈時段與用戶活躍時間一致?
17. 是否有使用 A/B 測試找出最佳貼文形式?
18. 是否活用貼文與限動功能推進社群行銷漏斗?
19. 是否有將 IG 與其他社群平台(FB、LINE)串聯?
20. 是否有明確的 IG 行銷目標與 KPI(如追蹤數、互動率、導購率)?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你的 IG 像精品百貨,不只美、還會賣,撿到大便宜啦!
⚠️ 50 - 75 分:美歸美,但還缺一點策略力~快補起來!
❌ 低於 50 分:只靠美圖撐場不夠看,這次可能撿到「木倉」了!
💡【 Steven 提醒 】
IG 是現代品牌的數位門面,不只是擺設,更要有互動力與轉換力。這份自檢讓你秒懂問題卡在哪、該補強什麼。打好 IG 社群基礎,品牌自然更有說服力!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的 IG 得幾分?快留言告訴 Steven,也別忘記追蹤,接下來更多自檢表讓你品牌不踩雷,一路升級!
看更多
0 0 38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22 02:32

🔥【 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
EP27|BLACKPINK 高雄開唱不只是演唱會,是一場社群行銷與城市品牌的雙贏戰役!
🔍 點擊看更多
2025 年 10 月,BLACKPINK 世界巡演《DEADLINE》來到高雄,引爆粉絲朝聖潮。從演唱會場地佈局、城市地標點燈、限定商品與優惠,乃至社群內容大量擴散,這場「粉絲文化大遷徙」不只是音樂活動,更是一場精密運作的城市品牌行銷實驗。
從行銷專業角度來看,這波操作結合了品牌體驗設計、粉絲經濟、社群話題與地方治理,是難得一見的跨平台整合案例。我們該怎麼學這套心法?一起來拆解!
🚩【一、BLACKPINK × 高雄的行銷操作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用粉絲文化撐起整座城市
・BLACKPINK 全球巡演《DEADLINE》選在高雄世運主場館連唱兩天,主打的不是「演出本身」,而是「粉絲朝聖體驗」。
・高雄市政府與民間業者攜手打造「Light Up 高雄 in Pink」企劃,把城市六大地標(愛河、大港橋、美麗島捷運站等)染成粉紅燈海,讓整座城市變成演唱會的延伸舞台。
📍我們學習到什麼?
・品牌不是只在「產品接觸點」發聲,而是要在「文化感受場」產生存在感。粉絲不是觀眾,而是文化參與者。
📌 數位行銷操作-打卡設計 + 社群佈局一次到位
・設計超過10個以上打卡地點、燈光場景、專屬標語,如「BLINK限定路線圖」、「粉紅燈光地圖」。
・社群上湧現大量「打卡認證貼文」「高雄旅遊攻略」「穿搭粉紅主題照」,引發自然話題連鎖效應。
📍我們學習到什麼?
・將線下場景「模組化為打卡內容」設計,是社群病毒行銷的燃料。鼓勵粉絲成為內容共創者,讓演唱會不只是表演,而是一場內容製造運動。
📌 社群議題行銷-BLINK 的消費力變成城市熱議話題
・高雄市經發局推出持門票兌換夜市或百貨優惠券的機制,創造「粉絲消費熱點地圖」。
・引發許多網紅、美食帳號搶拍「粉絲限定美食行程」,甚至連一般市民也被話題吸引參與。
・該活動不再只是「KPOP粉圈事件」,而是轉為「全民城市參與行銷」。
📍我們學習到什麼?
・社群行銷不只是創造話題,而是設計能讓非粉絲也「想參與」的場景與故事,讓品牌話題擴大轉換面。
📌 行銷平台佈局-城市、演出、商圈、夜市整合為一
・活動結合演唱會場館(主場)、捷運交通(動線)、地標建築(視覺主題)、夜市百貨(轉單場景)。
・透過政府、主辦單位、地方店家三方佈局,全平台策略性串聯。
📍我們學習到什麼?
・品牌爆紅不是單一操作的偶然,而是通盤佈局的必然。行銷不能只看觸及率,要看整體流動邏輯:從曝光 → 體驗 → 打卡 → 消費 → 擴散。
🚩【二、我們如何學會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從「粉絲」而非「品牌」視角設計體驗
✅ Step 2:用城市空間做場景設計,轉為社群打卡機制
✅ Step 3:串聯消費誘因(優惠券、周邊、限定體驗)讓參與有實際誘因
✅ Step 4:與官方、商圈、KOL同步發聲,擴大平台影響力
✅ Step 5:設計讓一般人也能參與的議題,擴大粉圈以外的討論面
🚩【三、啟發是什麼?】
👉 BLACKPINK 來台,唱的不只是歌,而是品牌城市行銷的交響曲。
這是一場跨品牌、跨場景、跨社群的總體行銷操作,啟發我們:
・粉絲經濟不只存在於演唱會,而是可以整合進整座城市的文化與商業系統中。
・成功的爆紅來自於平台串連 + 社群共創 + 商業轉換的閉環。
・品牌要年輕化,城市要活絡化,粉絲文化是最具穿透力的社群工具。
💬 你覺得還有哪些品牌可以像這次 BLACKPINK 巡演一樣,用音樂+文化+城市整合,玩出新行銷?
留言與 Steven 一起挖掘下一個城市行銷神話!
看更多
0 0 65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20 19:00

Instagram 擴大「Shots」即時圖片分享
1️⃣ 拍攝即傳,接收者僅能看一次,強調即時性與私密性。
2️⃣ 僅限互相關注好友間分享,發送者可在歸檔中查看紀錄。
3️⃣ 已擴展至更多地區,推動更自發、真實的互動 。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76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17 19:00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W 篇:20 個 W 開頭術語一次搞懂!】
你以為 W 只代表 Win?不,小編世界的 W 是 Work(爆肝)、Warning(危險)、Why(為什麼這數字又掉了)!
😩「Workflow 一改,整個排程像骨牌一樣倒。」
😓「Webinar 聽不完,簡報做不完,報告交不出來。」
今天 Steven 再次出手,幫你整理 W 字頭的數位社群行銷密技,
搞懂這 20 招,至少下次開會不用對著白板發呆。
📌 推薦先收藏+再丟進小編群組,拯救每一個爆肝靈魂!
🚩【 W 篇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防呆包
01. Web Analytics(網站分析)
👉 老闆問「這次活動有成效嗎?」小編翻開 Google Analytics 開始裝鎮定。
02. Webinar(線上研討會)
👉 講師講得很High,觀眾邊看邊煮飯,小編邊錄影邊剪片還要截圖發貼文。
03. Workflow(工作流程)
👉 沒有它團隊會崩潰,有它還是天天改,小編的 SOP 永遠是 WIP(製作中)。
04. Word of Mouth(口碑行銷)
👉 粉絲自己幫你說好話,效果完勝你打了一週的廣告。
05. White Paper(白皮書)
👉 看起來很專業的 PDF,實際上是你加班三天的血淚結晶。
06. Web Traffic(網站流量)
👉 數字好看老闆開心,數字難看小編準備被追問三天三夜。
07. Widget(小工具)
👉 官網那顆神秘按鈕到底哪來的?工程師說是 Widget,小編點開還是不知道怎麼用。
08. Web Crawler(網路爬蟲)
👉 幫搜尋引擎抓內容的機器人,但你只想抓到 SEO 排名第一名。
09. WYSIWYG(所見即所得)
👉 編輯器裡怎麼看就怎麼出現?錯,小編存檔後畫面還是大爆炸。
10. Wireframe(線框圖)
👉 設計師畫的網頁骨架,小編看完只會說:「可以幫我配個字體嗎?」
11. Web Hosting(網站主機)
👉 每次網站掛掉,你就得去拜託 IT 神仙幫你修。
12. Whitelisting(白名單)
👉 想讓品牌帳號能跟 KOL 廣告合作,就得先被列入「白名單」,不然觸及率見底。
13. Web3(去中心化網路)
👉 老闆說「我們是不是該發 NFT?」你只想回「我們官網都還沒維護好。」
14. Website Optimization(網站優化)
👉 加快讀取速度、提升轉換率、讓你每天都像在修補快倒的電商廟宇。
15. Web Push Notification(網頁推播通知)
👉 顧客看到以為中獎,小編其實只是想要他點進來看一眼商品。
16. Wayfinding UX(導引式使用者體驗)
👉 讓用戶在網站不迷路的設計技巧,小編自己都常點到迷宮裡出不來。
17. Web Copywriting(網站文案寫作)
👉 一頁 landing page 文案重寫十次還被說「再活潑一點」。
18. Web Accessibility(無障礙網頁設計)
👉 讓每個人都能無障礙瀏覽網站,你以為沒差,但這才是負責任的數位行銷。
19. Web Retargeting(網頁再行銷)
👉 用戶一看完網站就被廣告追殺三天,小編笑著說「這才叫精準投放」。
20. Weekly Report(每週報告)
👉 沒有它你活得很快樂,有它你每週一都想離職一次。
💬 還有哪些 W 字頭行銷術語是你的噩夢 or 神隊友?
留言補充+標記一起爆肝的夥伴,小編團結才有未來!
看更多
0 0 88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0/16 19:00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真的聽得懂行銷人在說什麼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會做內容、會經營社群很棒,但如果連 CTR、ROI、CPC 都看不懂,
開個行銷報表會只會點頭裝懂,那你就離「升級成專業小編」還有一大段距離!
別怕,Steven 幫你整理好這份《行銷術語掌握自檢表》,
填完你就知道自己是否能「聽懂會議、看懂報表、講出觀點」啦!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你知道 CTA 是什麼意思嗎?
02. 你能解釋 CTR 和 CVR 的差別嗎?
03. 你看得懂 Facebook Ads 的 ROAS 報表?
04. 你了解 SEO、SEM 的不同?
05. 你知道 KPI、OKR 是怎麼設定的?
06. 你能分辨 impression 跟 reach 差在哪?
07. 你看 GA 或 GA4 報表不會頭昏?
08. 你理解 A/B test 的目的與基本操作?
09. 你能區分 content marketing 跟 inbound marketing?
10. 你知道 CPC、CPM、CPA 各代表什麼嗎?
11. 你知道什麼是 Retargeting 嗎?
12. 你知道 CRM 跟 EDM 的運用差異?
13. 你能分辨品牌行銷 vs. 產品行銷?
14. 你知道 conversion funnel 是怎麼設計的?
15. 你理解 ChatGPT 是 LLM?還是只是個寫文工具?
16. 你能說明什麼是 lead generation?
17. 你知道 native ad 和 display ad 差在哪?
18. 你知道「社群演算法」是什麼東西在決定觸及?
19. 你能根據 data insight 給出行銷建議?
20. 當別人提報策略時你能立刻抓到重點或盲點嗎?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你是行銷界的翻譯官,術語如魚得水,升職加薪快來找你!
⚠️ 50 - 75 分:已經略懂略懂,但還不夠應付所有會議,要加緊惡補!
❌ 低於 50 分:慘了,別人用術語溝通你還在猜意思,這次真的撿到「木倉」了!
💡【 Steven 提醒 】
術語不只是炫技,而是「共通語言」。
會的人一句話,不會的人開會兩小時還沒懂重點。
快用這份表自我檢查,升級你的行銷理解力!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得幾分?快留言告訴 Steven,也可以 tag 身邊行銷新人來一起做檢測!
看更多
0 0 97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