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5|咖啡也能當房租?Maxwell House「Maxwell Apartment」用幽默槓上房價焦慮!
🔍 點擊看更多
2025 年 10 月,美國經典咖啡品牌 Maxwell House 推出創意話題廣告:「Maxwell Apartment」,模擬把自己變成一間房租只需咖啡費的公寓,諷刺當前美國租金高漲的社會焦慮。此舉不僅在網路上引發廣泛關注,更以幽默手法與年輕人建立強烈連結,成為本季廣告爆款之一。
🚩【 一、Maxwell House 這波品牌行銷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情緒共鳴 × 日常焦慮 × 品牌核心連結
・以「住不起但喝得起」作為創意發想核心,將社會痛點轉化為品牌價值的延伸。
・「Maxwell Apartment」不是一個真的存在的住宅,而是一種象徵性的提案:當咖啡變得比房租還值得,何不用它來“支付租金”?
・廣告中將一年份咖啡作為「補貼」,成功轉化產品為「安慰經濟」代表。
📍我們學習到什麼?
・用 社會議題包裝產品功能,可以讓品牌在年輕族群的情緒共感中打出記憶點。
・幽默與諷刺是一種極具穿透力的品牌語言,但前提是要切中時代情緒。
📌 數位行銷操作-以假設情境打造真實討論
・影片模擬「租屋平台操作」,讓觀眾誤以為 Maxwell 正在跨足不動產,吸引點擊與討論。
・創造「這是真的嗎?」的話題模糊地帶,促使使用者點擊、截圖、轉傳、轉貼。
・該影片在短時間內於 IG、TikTok、Reddit 等平台被瘋傳,累積百萬級曝光。
📍我們學習到什麼?
・網友最愛的不是答案,而是「真假難辨」的內容。善用這種邊界模糊的敘事策略,能快速引爆關注與討論。
・善用反差與荒誕,比正經產品訴求更有社群轉發潛力。
📌 社群議題行銷-借勢經濟焦慮、打造內容共鳴
・廣告設定貼近年輕人生活困境(租屋難、通膨壓力、低薪現實)。
・在 X(舊推特)與 Threads 引發討論串:「你願意用咖啡換房租嗎?」
・各類生活帳號與 meme 粉專自發二創、惡搞轉貼、製作迷因版本。
📍我們學習到什麼?
・社群議題不是「創造」出來的,而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當你能把品牌放進現實困境的語境中,它才會被真實接受。
・「不是喊賣點,而是共情。」真正有影響力的品牌,不只說自己的好,而是說出用戶的痛。
📌行銷平台佈局-廣告不是單點,而是話題入口
・除了社群影片廣告外,品牌同步設立虛擬的「Maxwell Apartment」網站,模擬租屋平台介面。
・網站中導引消費者參加一年咖啡抽獎活動,實體與虛擬世界連動。
・限時推出「Apartment Blend」新口味咖啡商品,將話題轉換成購買行為。
📍我們學習到什麼?
・廣告只是入口,真正的行銷在於後續的「參與設計」與「轉換設計」。
・透過虛擬裝置(網站+抽獎)結合實體產品,形成閉環式操作,避免只是曇花一現。
🚩【二、我們如何學會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觀察用戶的真實痛點,提煉時代焦慮或社會共鳴
✅ Step 2:以創意包裝進行內容「荒謬但真實」的設計
✅ Step 3:設計可被參與、轉貼與改編的社群入口(meme bait)
✅ Step 4:整合導購、活動或產品轉換,打造閉環品牌旅程
🚩【三、啟發是什麼?】
👉 當品牌能說出用戶的焦慮,就不再只是「產品」,而是一種立場。
・年輕人不只是想要功能性的產品,而是希望品牌「懂我」。
・你不需要跟房價競爭,但你可以和房價開玩笑。
・善用時代語境與 AI、meme 工具,讓小預算也能換來大聲量。
💬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品牌能不能成為下一個說出台灣人焦慮的「社群出口」?
歡迎留言與 Steven 一起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