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兆亨車業股份有限公司 / 百萬年薪【汽車銷售顧問】(業界最高抽成) / 符合度分析
百萬年薪【汽車銷售顧問】(業界最高抽成) 兆亨車業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高中

經歷

未具備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潘雪貞

11/20 19:16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成長的關鍵。
經過這次的學習,使我的腦筋變得更清晰,讓自己覺得感動,原來自己是有淺力的,不至於跟不上年輕人,所我ㄧ定要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帶動高年級生,好好服務人群。
看更多
0 0 42 0
蒲朝棟

主任

11/20 11:00

小心,你可能被列入名單了!點破 3 個資遣前兆,教你優雅自救。
你的直覺,是不是最近常常告訴你:「好像哪裡怪怪的?」
雖然你還在上班,還領著薪水,但你感覺自己跟公司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資遣,對很多人來說就像是晴天霹靂,但對公司來說,這是一件需要經過冗長準備的程序。
告訴你:公司在資遣你之前,一定會給你發出「無聲的紅旗」。
只是你是否看懂了這些訊號。
小美就是那個一開始沒看懂訊號的人。
小美在一家外商公司擔任專案經理,過去幾年表現優秀,是團隊裡最會解決問題的人。但從去年底開始,她察覺到一種說不出的詭異氣氛。
她說:「我跟我的主管關係沒有不好,但她就是怪怪的。以前她會找我聊午餐,現在都避開我。最奇怪的是,我手上的兩個最大專案,被悄悄地轉移給了一個新來的員工。」
小美問主管,主管只輕描淡寫地說:喔,那個新人需要學習。
小美當時信了,她以為這是公司在培養新人。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她收到 HR 的 Email。
HR 要求她參加一個「強制性培訓」,主題是她根本不需要的基礎軟體。在那場無意義的培訓中,她看到了幾個跟她處境相似的同事。她這才驚覺:原來公司正在系統性地為「裁員名單」做準備。
小美的經驗,就是典型的資遣前兆。公司不會直接告訴你,但會透過以下三種訊號,為資遣「建立文件檔案」或「情感脫離」:
第一種:「工作量悄悄抽離」的隱形人。 這是最常見的訊號。公司如果想資遣你,通常會先「抽走你的價值」。
細節: 你被交付的任務,從「高能見度、高預算」的重點專案,變成「低重要性、行政瑣碎」的雜事。你開始發現自己無事可做,或者你的核心職責被分散。這是在為你未來的「職位重疊或業務緊縮」建立文件證據。
第二種:「文書工作量暴增」的證據鏈。 這種訊號最危險,因為它代表 HR 已經介入了。
細節: 你的主管突然開始要求你提交異常細節的週報、日報、甚至「每小時的工作內容」報告。但他們幾乎不給你任何回饋,只是要求你「提交」就好。這不是為了你的職涯發展,而是為了建立「你表現不佳」或「角色可被替代」的文件證據。
第三種:「人際關係驟降」的溫度計。 這是最讓人心寒的訊號,代表主管和團隊已經開始「情感脫離」。
細節: 你的主管開始避開你,停止了非正式的午餐或閒聊。你突然被排除在重要的非正式會議或決策 Email 之外。這是管理層在執行「情感切割」,目的是讓最後的解僱對他們來說更容易執行。
發現這些訊號,請不要驚慌,更不要因為職場心理而感到羞恥。這不是你的失敗,這只是公司的商業決定。
你的目標是:在公司決定資遣你之前,先為自己執行一次「策略性轉職」。
三步驟,在資遣前搶回主導權:
步驟一:啟動「價值重置」:更新你的競爭力檔案。 不要等被資遣才更新履歷。立即量化你過去一年的所有成就,並更新你的 LinkedIn。
重點提醒: 這是你最好的職涯規劃時機。同時,將所有重要的、與工作相關的個人文件、推薦人清單,從公司電腦中轉移出來。
步驟二:執行「戰略性提問」:迫使主管確認你的角色。 不要等著被通知,你要主動出擊。用冷靜、專業的態度詢問你的主管
重點提醒: 你不是在質問,你是在問「未來」。如果主管支吾其詞或含糊不清,那就是最響亮的警鐘。
步驟三:建立「財務與情感跑道」:確保安全著陸。 轉職建議的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重點提醒: 立即開始節流,建立 3-6 個月的「失業重啟」應急基金。同時,開始聯繫你的人脈網絡(保持低調!)。如果公司真的要資遣你,你至少可以在財務上站穩腳跟,從容談判。
小美後來怎麼了?
她沒有等著被資遣。在開始投遞履歷的三週後,她拿到了一個更高薪、更符合她職涯發展的新 Offer。
當她交出辭呈時,主管反而一臉錯愕,因為公司還沒準備好資遣她。
她說:「當我發現被列入名單的那一刻,我雖然害怕,但我知道我不能等了。主動離開,比被掃地出門,感覺好多了。」
知道資遣前兆,不是為了讓你感到恐懼,而是為了讓你提前拿回你人生的主導權。
看更多
0 0 169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11/17 21:23

青創貸款申請與銀行往來實務-高雄場【免費諮詢講座】
青創貸款申請與銀行往來實務-高雄場【免費諮詢講座】
• 開始時間:2025-10-17 13:30
• 結束時間:2025-10-17 16:30
• 主辦單位: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
• 連絡電話:02-23388558#382
• 連絡Email:382@careernet.org.tw
• 地 點: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 11 號 3 樓
• 費用性質:免費
內容說明
申請青創貸款該準備什麼?和銀行洽談需要注意哪些細節?許多創業者在資金籌措的第一步,常常卡在「如何規劃貸款申請?」、「銀行會審什麼資料?」。這堂課將帶你一次釐清:青創貸款申請流程重點以及與銀行往來的實務操作。
上半場主題分享由詹翔霖顧問主講,解析青創貸款申請與銀行往來實務。下半場聯合諮詢邀請新創圓夢網創業顧問與學員互動,針對創業過程中的實務問題進行現場諮詢,提供專業解答與建議。
※活動時間:2025/10/17(五)13:30–16:30
※活動地點:駁二共創基地 204 共學教室 (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 11 號 3 樓)
※活動形式:
13:00-13:30 活動報到
13:30-15:00 創業主題分享/詹翔霖 群賢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產品服務部副總經理
15:00-16:30 聯合諮詢時間/創業顧問&參與諮詢者報名時提供創業問題
看更多
0 0 43 0
蒲朝棟

主任

11/17 11:00

3 個細節看出部屬是否「職業倦怠」
許多主管判斷部屬「職業倦怠」的方式,通常很簡單粗暴:看他是不是常遲到、看他是不是常請假、看他的績效數字是不是一落千丈。
當然,這些都是結果。但如果等到這些狀況發生,通常就已經太晚了。身為主管的你,這時候再介入,通常只能處理「離職手續」,而不是「挽救人才」。
其實,在部屬提出辭呈之前,他們會發出許多「無聲的訊號」。高效主管的價值,就在於能提早看到這些訊號,並在部屬徹底崩潰前,主動介入。
我們來看看一位主管淑芬的經驗。
淑芬手下的部屬小李曾經是團隊裡的明星隊員。他總是充滿點子,會在會議上主動提問,交出的報告永遠超過預期,是個對職涯規劃很有想法的年輕人。
但從半年前開始,小李變了。
他的報告開始出現一些不該有的低級錯誤,會議上他總是安靜地關著鏡頭,問他意見,他只回「都可以」。
淑芬一開始很生氣,認為他是在「偷懶」,甚至私下對同事抱怨:「小李是不是找到新工作了?怎麼開始擺爛了?」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季末的績效面談。
淑芬拿出數據,準備給小李一個最終警告。沒想到,小李還沒等她開口,眼淚就先掉了下來。
小李哭著說:「老闆,我不是懶,我真的不是懶...我只是覺得,我身體裡好像有一塊電池被拔掉了。 我早上醒來完全沒有動力,我連回封簡單的 Email 都要掙扎一個小時...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
淑芬當場驚覺,她面對的不是「態度問題」,而是嚴重的「耗竭問題」。她錯了,她只看到了數字的下滑,卻錯過了人的崩潰。
小李的經驗,讓淑芬徹底改變了管理方式。她發現,部屬在職業倦怠時,不會給你一張通知單,而是會釋放出三種「無聲的崩潰訊號」:
第一種:「社交抽離型」的隱形人。 這種部屬不是直接請假,而是選擇「躲起來」。他們會從團隊的社交圈中默默退場。
細節: 以前是會議的發言者,現在變成旁聽者;群組裡只回「好」、「收到」;中午不再跟同事一起吃飯;相機永遠關著。他們不是在偷懶,他們只是在耗盡了情緒能量,必須把所有力氣都留給工作本身。
第二種:「耗竭型完美主義」的品質驟降。 這種人是最難察覺的。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但當他們耗盡後,就會開始「放棄檢查」。
細節: 他們交出來的報告,會有過去絕不會出現的拼寫錯誤、數據計算錯誤。最關鍵的是,當你指出來時,他們表現得毫不在乎。這種「習得性冷漠」,是職場心理中「去個人化」的表現,他們已經對工作和自己產生了抽離。
第三種:「情緒易燃」的防禦模式。 這種部屬看起來最像「有問題」。他們變得暴躁、易怒、防禦心強。
細節: 以前你給他回饋,他會感謝。現在你一提出質疑,他就立刻反駁,甚至會把話題扯到「你上次也沒說清楚」。這不是他們在跟你對抗,而是他們已經處在極度脆弱的邊緣,必須用攻擊來保護自己,防止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
職業倦怠不是部屬個人的失敗,而是管理者的失職。身為主管,你必須主動出擊。
淑芬後來學到了這三個「挽救人才」的關鍵步驟:
步驟一:改變對話目標:從「檢討產出」轉為「檢查資源」。 當你發現部屬有異狀,不要直接問:「你這個月業績怎麼回事?」你要問:「你現在手上的工作,有哪一個部分是最耗能的?」「我可以幫你把哪一個專案拿掉?」
提醒: 你的目標是讓他感受到「支持」,而不是「責備」。讓他知道你可以當他的「神隊友」。
步驟二:重新校準工作價值:將工作與「職涯規劃」連結。 部屬會倦怠,往往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做的東西「沒有意義」。
提醒: 主管必須主動提醒他們,現在做的這件看似瑣碎的工作,未來將如何幫助他們達成職涯發展的目標。讓他們重新看到意義,才能讓電池回充。
步驟三:主管帶頭設立界線,修復團隊的「職場心理」。 許多團隊的倦怠,是從主管帶頭不休息開始的。
提醒: 主管要帶頭「正常下班」。如果必須在晚上發信,請務必使用「定時發送」功能,在早上九點發送。讓部屬知道,他們的休息權是被你這位主管所保護和尊重的。
淑芬現在的團隊,績效反而更高了。
她後來沒有解僱小李,而是幫他減輕了行政負擔,並讓他接了一個他充滿熱情的小型專案。小李慢慢恢復了元氣。
淑芬說:「以前我以為管理是看數字,現在我才知道,管理是看人。」
高效主管看的不是部屬「有沒有在忙」,而是看他們「有沒有在休息」。學會辨識並處理部屬的職業倦怠,才是穩定團隊、提升績效的終極向上管理術。
看更多
0 0 253 0
林尚能

執行長

11/14 13:17

佈局2026新流量戰場:AI+SEO=GEO 生成式搜尋引擎優化講座(免費講座)
我想對各位氣企業主說:2026 起,你的網站可能被 AI「直接忽略」。
AI 正在改寫搜尋生態,而多數企業還沒意識到:
不是你 SEO 做不好,而是遊戲規則已經變了。
過去靠關鍵字與反向連結就能衝排名的時代已經結束。
未來的曝光,取決於:你的內容能不能被 AI 收錄、理解、推薦。
這就是新戰場——GEO(生成式搜尋優化)。
這場免費講座,就是為老闆準備的:
你不需要自己寫程式、不需要變工程師,
但你必須知道——
✔ 你的網站是否能被 AI 搜尋看到
✔ 你的內容是否符合 AI「推薦邏輯」
✔ 你的團隊該如何從 SEO 進化到 GEO
✔ 如何利用 AI 工具把流量成本降到最低
📌 這堂課,你會學到:
• AI 如何改變 SEO 規則(以及為何你現在流量變少)
• 讓 AI「願意推薦」你的內容的 3 個關鍵
• 2026 必備的 GEO 技術:AI 關鍵字×語意搜尋×結構化資料
• 如何用 AI 生成 SEO 文案卻不被 Google 降權
• 老闆必懂的 SEO/GEO 佈局策略與 KPI
🎯 適合誰?
剛掉流量的你、想省廣告錢的你、準備轉型的你
——尤其是依賴官網、電商、加盟、業務名單的企業。
🎤 講師|戰國策 SEO 事業部經理 Peter
10+ 年 SEO 實戰經驗,協助百家企業突破自然流量天花板。
📅 免費報名(名額有限)
📩 LINE 諮詢:@119m
看更多
0 0 141 0
蒲朝棟

主任

11/14 11:00

3 個步驟,讓「慣老闆」自動對你閉嘴!(學會這招,比你加班還有用)
你的辦公室裡,是不是也存在一個「慣老闆」?
他們的特徵很明顯:時間永遠是「立刻」、「馬上」;你的下班時間,是他靈感爆發的時間;你做得好是「應該」,你做不好就是「能力有問題」。
你可能試過忍氣吞聲,也可能試過拚死加班,結果你越「乖」,他越「慣」。你心裡一定吶喊過:「到底要怎樣,才能讓他放過我?」
志凱在一家廣告公司當企劃,他的老闆就是這種「天條型」的慣老闆。
老闆最愛在週五下午 5:50 丟一個「小任務」,然後說:「這個週末幫我『簡單』想一下。」
志凱一開始是「職場乖寶寶」,老闆的「聖旨」他不敢不從。他犧牲了無數個週末,用肝功能換取老闆的「SAY YES」。
但他發現,老闆並沒有因此更賞識他,反而變本加厲。他的職涯規劃,變成了「老闆的許願池」。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一次大型比稿。
志凱和團隊花了兩個禮拜熬夜,做出了A、B兩個方案,老闆也點頭同意了。
就在比稿前一天晚上 10 點,老闆突然在群組丟了一句:「我還是覺得 A、B 方案都不夠『亮』。志凱,你帶大家再想一個 C 方案吧,明天早上 9 點我要。」
整個團隊瞬間崩潰。志凱看著群組裡已讀不回的同事,再看看自己電腦上那份改了 20 次的簡報,他終於意識到:對慣老闆來說,「服從」是沒有用的。
志凱的血淚史,是多數人被「有毒主管」PUA 的過程。
在我的諮詢經驗中,我發現「慣老闆」之所以能這麼「慣」,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多厲害,而是因為在應對上,犯了三個致命錯誤,讓他「有機可趁」
第一種:『軟柿子』型員工。 這是老闆的最愛。他們不敢拒絕、不敢提問、不敢有意見。老闆說什麼,你都說「好」、「沒問題」。
被慣壞的細節: 你以為的「配合度高」,在老闆眼中叫「沒有底線」。他當然會把所有急事、爛事、雜事都丟給你,因為,你最好用,也最便宜。
第二種:『情緒型』員工。 這種人剛好相反。老闆一壓迫,他就爆炸。他會私下抱怨、會擺臭臉,甚至在會議上頂撞。
被慣壞的細節: 你以為的「反抗」,在老闆眼中叫「情緒化」。他抓到了你「不專業」的小辮子,反而更有理由打壓你、批評你「抗壓性低」,你的職涯發展就此卡關。
第三種:『無數據』型員工。 這種人最常見。老闆丟工作給你,你只會說「我、我很忙...」。
被慣壞的細節: 「我很忙」這三個字,是最無力的辯護。有多忙?忙什麼?老闆完全感受不到。你沒有「具體事實」當盾牌,老闆的「感覺」(我覺得你不忙)當然就贏了。
懂了嗎?對付慣老闆,用「服從」或「情緒」都沒用。
你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專業」。建議了解這 3 個「向上管理」步驟,這才是讓他自動閉嘴的唯一解方。
步驟一:用「數據」當盔甲,把「我很忙」換成「我的時間表」。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不要用「感覺」回報,要用「事實」溝通。
「老闆,收到。目前我手上有 A 專案(佔 60% 工時)和 B 專案(佔 30% 工時)都在『進行中』。您剛交辦的 C 任務,我評估需要 8 小時。請問,C 任務的『優先』高於 A 還是 B? 如果高於 A,我是否能將 A 的 DDL 往後延一天?」
重點提醒: 把「你要加班」的問題,換成「老闆你要『取捨』」的問題。
步驟二:用「提案」當武器,把「我不要」換成「我建議」。 「軟柿子」才會說「好」,「情緒型」才會說「不」。專業人士,要說「我建議」。
「老闆,您的這個方向很好。同時,我建議我們可以採用『B 方案』(提出你的專業),因為根據過去的數據,B 方案的成本效益高出 20%。您看我們是否可以朝 B 方案深入?」
重點提醒: 你不是在「否定」他,你是在「優化」他。
步驟三:用「界線」當護城河,把「隨傳隨到」換成「固定回報」。 你的價值,不是來自你「回 Line 的速度」,而是來自你「解決問題的深度」。
重點提醒: 下班時間的非緊急訊息,你可以「已讀」,但不要「秒回」。你可以等到隔天早上,整理好思路後,再給出「完整且專業」的回覆。你要主動「訓練」你的老闆:你是一個在上班時間效率極高、能解決問題的人才,而不是一個 24 小時的「在線客服」。
志凱後來怎麼了?
他沒有離職。在那個稿被推翻的晚上,他最後這樣做。
他打電話給老闆:「老闆,收到 C 方案的需求。目前團隊已經為了 A、B 方案熬夜兩週,大家都在體力極限。如果現在硬做 C 方案,品質我無法保證。」接著,他用了步驟二:「我建議,我們還是用 A 方案去比稿,因為 A 方案最能解決客戶『XX 的痛點』。我非常有信心。」
老闆在電話那頭沉默了 30 秒,最後說:「...好,那就照你說的。」
那次比稿,他們贏了。
志凱告訴我,從那晚開始,老闆再也沒有在半夜丟過「無效指令」給他。
你無法選擇老闆,但你可以選擇「被對待」的方式。 當你開始用「專業」和「數據」武裝自己時,你會發現,那些「慣老闆」的聲音,真的會自動變小。
看更多
0 0 54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