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持續改善

持續改善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持續改善:負責策劃與推動組織內部的持續改善方案,提升流程效能與產品質量。主要目標為識別並分析現有流程中的問題點,制定合適的改善措施,並確保各項策略得以有效實施。該角色需具備卓越的跨部門協作能力與溝通技巧,能夠有效地說服各部門參與改善活動。此外,需要掌握品質管理工具(如DMAIC、5S等),具備問題解決能力並善於數據分析,以便持續追蹤改善效果,確保符合公司文化重視效率與精益求精的價值觀。」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0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0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持續改善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威廉哥

台灣區財務長 I 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66號

2022/10/13

Financial Analyst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
上次的百萬年薪財務工作,我們介紹了Project Controller。
因應政府2050碳淨零的目標,綠能風電產業開出越來越Project Controller的職缺,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的貼文跟對話。
今天的百萬年薪系列,我想分享跟我二十年職涯密切相關的工作Financial Analyst (財務分析師),這是個迷人、跨界又與時俱進的工作。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玩數據,九月份全平台的職缺數來到歷史新高的102萬。如果目前進104查詢各別職務的職缺數,我們會發現:
👉 會計職缺共有8,573筆
👉 財務分析師職缺共有5,748筆
💚 財務分析師職缺數為會計人員職缺數的67%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薪資情報,十年以上的平均年薪:
👉 會計人員為新台幣59萬
👉 財務分析師為新台幣96萬
💚 財務分析師的薪水為會計人員的1.6倍
在台外商的薪資分析調查呈現相同的趨勢。
在著名獵頭公司Michael Page所公布的2022年薪資調查報告中的年薪中位數
👉 會計專員為新台幣90萬
👉 財務分析師爲新台幣120萬
💚 財務分析師的薪水為會計的 1.33倍
有趣的現象是,變資深後的年薪中位數,
👉 資深財務分師為新台幣150萬
👉 會計經理為新台幣150萬
💚 不帶人的資深財務分析師跟帶人的會計經理居然年薪一樣!
這反映了財務分析師在人力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反映了,財務分析師對企業的價值。
✳️ 財務分析師工作價值的特殊性體現在三個層面:
✅ 工作內容不必要,卻很需要
公司沒有專業的會計人員和稅務專家,在內部控制與法規遵循會冒極大的風險,所以會計人員是公司「必要」的投資。
反觀,沒有財務分析師,公司依然可以開門做生意,只是少了協助公司開源節流,優化資源配置的人力。
所以,財務分析師的人力配置是「非必要」,但卻「很需要」。因為這樣的投資正好與强化公司獲利能力的目標一致。
✅ 組織規模越大,創造價值越高
為什麼財務分析師為非必要職缺,但平均薪資又比會計人員高?因為這樣的職務通常出現在大企業,而且在越大的組織,能發揮越高的價值。
規模越大的企業,通常越不缺經營過程中的資訊。但卻缺乏專家,整合財務跟作業面的數據。
財務分析師的工作,正是透過分析,來連結相關的數據,以呈現完整的經營現況與問題成因,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經營決策。
✅ 會計與管理交互應用,硬技巧軟實力缺一不可
財務分析師不僅要了解會計,更要懂得管理,才能將自己的商業洞察跟解決方案,透過管理語言,讓各部門主管理解。
而在溝通核對的過程中,善用軟實力,尋求跨部門合作的共識,才有機會將個人洞察變成跨部門共識,並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促成經營目標的實現。
✳️ 那不同背景的朋友要如何切入財務分析師這個職涯賽道?
如果你是會計系畢業,從事財務會計的工作,請多參與跨部門的專案,了解公司其他單位的作業內容,並協助財務主管準備部分的年度預算。
在時間與金錢許可的情況下,進修MBA也可以加速自身跨領域的學習能力。讓自己更有機會專往財務分析師發展。
如果你是非會計系畢業生,美國管理會計師(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 CMA)考試會是一個進入財務分析領域很好的敲門磚。
美國管理會計師認證需求包括:
👉成為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會員。
👉完成認證考試,考試分爲Part 1跟Part 2,每一Part都有100題選擇題加2題申論題,建議全部備考時間約300小時。
👉兩年財務相關工作經驗(不限審計)。
👉認證後每年持續專業進修30小時。
之所以稱CMA為財務分析領域的敲門磚,因為其考試內容幾乎涵蓋所有財務規劃分析(FP&A)所需要的知識,包括財報分析、投資決策、预算編列與財務預測、績效管理、資訊與資料分析等。
細節大家可以參考
Financial Analyst (財務分析師)是在財務部門能見度非常高,而且可以長期提升的職涯道路。
其在大企業平台發揮的特性、跨領域的知識體系,加上硬技巧與軟實力的需求,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從持續精進的投資,看見個人收入的提升。
這是財務職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0 0 4177 0

熱門精選

104學習精靈

產品

16小時前

ChatGPT o3 超狂新技能:只要一張照片,就知道在哪裡拍的!
OpenAI 又出大招啦!最新推出的 ChatGPT o3 模型,這次居然解鎖了一個超神奇的新功能——只要你給它一張照片,它就能迅速猜出這張照片是在哪裡拍攝的!是不是超酷的呢?
ChatGPT o3 怎麼做到的?
以前要知道一張照片在哪裡拍的,通常都是丟到 Google 圖片去搜尋,但這個方法有個很大的限制,就是必須是網路上已經存在的圖片才有用。現在,有了 ChatGPT o3,就算是一張從沒曝光過的照片,它也能搞定。
ChatGPT o3 的秘密武器包含:
超級視覺辨識能力:它能從照片裡看出建築、路標、街道風格甚至是山脈跟植物的特色。
全球地理大數據:它把視覺特徵拿去跟全球各地的地理資料庫比對,立刻知道最有可能在哪裡。
強大的推理邏輯:它還會根據照片裡的文字、招牌或其他細節,推理出更精準的地點。
看看大家的實際體驗吧!
最近很多用戶都分享了用 ChatGPT o3 猜照片地點的經驗。比如,有人上傳一張只有山脈跟樹木的自然風景照,沒想到 ChatGPT o3 竟然馬上推測出這是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的一處景點,準確度驚呆眾人!
另一個更有趣的例子是,有人上傳了一張沒有明顯地標的歐洲街道夜景,ChatGPT o3 居然僅憑路燈造型、街道的地磚以及建築特色,就精準地猜出了這是在法國巴黎的蒙馬特區,讓人大呼神奇。
超實用的應用場景
除了當作炫技的工具之外,這個功能還非常實用:
新聞媒體可以快速驗證事件的真實發生地點。
旅遊平台可以給遊客提供更棒、更準的影像導覽服務。
緊急救援隊伍在關鍵時刻能快速定位,大幅提升救援效率。
別忘了隱私問題!
當然,強大的功能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如果一張隨手拍的照片都能輕鬆辨識出地點,很可能引發個人隱私的問題。因此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同時,也要留意如何妥善保護自己的隱私喔!
總結一下~
ChatGPT o3 的照片辨識地點功能,真的讓我們看到 AI 的無限可能性!期待未來會有更多這樣厲害又好玩的技術出現。當然,也別忘了保護隱私,科技與生活才能更美好!
你的ChatGPT猜得出來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嗎? 歡迎大家留言!
0 0 641 0
學習精靈

02/05 00:00

1 0
威廉哥

台灣區財務長 I 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66號

2022/01/20

如何利用「年底考績自評」創造職涯新契機
年底考績自評,對很多工作者是個挑戰,小琪就是其中之一。
小琪是個很勤奮的工作者,天天準時上班,只要主管交辦任務,一律照辦。即使有時兩三個任務,交期都在同一個時間,除了內心有一肚子埋怨,也就盡力完成。
小琪覺得平常主管有說的事都有做,那主管沒説的事,小琪也不知道要不要做。小琪心裡很納悶「那年底考績自評是要我寫什麼?」
小琪的案例是很多工作者的心聲,大家在面對考績自評都有一樣的壓力,不知道如何下手。
👉首先,我們應該把考績自評當作自我績效對話之旅
大部分的工作者,都是埋首工作,天天盯著工作指示或老闆的期待往前跑,鮮少回頭審視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年初公司賦與自己的目標,之間的關係。
考績自評正好給自己一個績效對話的機會,有助於我們思考未來的工作期待與方向。
👉其次,我們是否有用公司期待的方式達成目標
很多大型的公司都有「核心理念」(Core Value)或「組織行為」(Company Behavior)。這些指標是在鼓勵組織內部的工作者,用一致的價值觀或行動準則,來一起工作。
我們可以藉著工作中的案例,審視自己的行為跟公司期待的行為標準,是否有落差,是否有改善空間。
👉最後,我們可以如何在明年跟公司一同成長
過去的績效已經是過去式,重點在於未來,我們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公司通常會詢問我們想要成長的方向?需要那些培訓或資源?是否有輪調或外派的需求或意願?
這些問題除了協助我們,釐清在公司內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發展。更重要地,是協助我們看清楚自己期待的發展,跟公司所能提供的機會是否有交集?是否該考慮公司外部的機會?
✅考績自評除了是跟績效的對話,更是與自己未來的對話,那我們要如何快速有效地利用這項工具?
1️⃣列出30項自己過去一年完成的成就清單
也就是平均兩週完成一個小任務。
2️⃣將工作成果連結年初個人目標與核心理念
我們可以看出多少比例的工作成果跟我們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做連結,也發現自己做不好或沒完成的任務。
3️⃣將剩餘成就事項跟公司策略或獲利目標連結
公司很常因爲環境的改變,而調整工作的優先順序或內容,這些成果可以成為特殊貢獻,也是可能成為下一年的工作重點。
4️⃣其他成就事項可能是自己的興趣或專長
你是會計人員,公司希望你企劃活動或經營社群媒體,是否有專長從事行銷企劃?
你是行政人員,卻從談判議價中幫公司一年節約十萬的管銷費用,是否有潛力輪調或兼任採購?
5️⃣利用自評規劃自己的職涯發展
把想要輪調學習的工作寫下來。把希望公司提供的訓練課程寫下來。把自己未來希望在公司擔任的角色寫下來。
6️⃣將最重要的成就更新到履歷表
在求職時,我們時常面對履歷表無從下手,考績自評的關鍵工作成就(key achievement)正是未來雇主最希望看到的內容。
我們可以不考慮轉職,但可以在轉職機會來臨之前,備好即時更新而且充滿戰功的履歷。
✅把每年都要做一次的考績自評,當成職涯規劃的工作,就可以同時滿足個人績效管理與職涯發展的需要,讓自己事半功倍!
***覺得本文有收穫的朋友,歡迎留言互動,追蹤FB「威廉哥的財會商道」、按讚並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4 0 2234 1
學習精靈

11/12 00:00

2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22小時前

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 反映產業從概念認知到實際應用的落差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今日發表《台灣產業AI化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企業未宣布AI相關的發展策略,2025年的表現亦僅37.6分,尤其零售貿易服務業僅13.7 分,表現最低。顯示目前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工具與技術的輔助層級,尚未建立完整的AI導入路徑圖。且各產業在數據治理與依循AI準則的表現皆偏低,超過四成企業表示沒有或不確定採用AI準則,平均分數更為所有指數中最低(20.4 分);即使ICT 產業也僅20.3分。
    0 0 126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