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績效管理:負責制定與執行組織的績效管理策略,以提升員工績效與達成業務目標。需定期分析績效數據、設計考核指標,並提供持續的反饋與改善建議。要求具備卓越的跨部門協作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能有效推廣績效文化並引導管理層進行決策。職位需面對台灣具合作性與敏感度的職場文化,需善於平衡個人與團隊目標,以支持組織的長期發展與競爭力。」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3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3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績效管理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104職場力】

08/13 11:15

1 0 99 1
104學習精靈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學習精靈

01/20 00:00

80 15
邱騰穎 Gavin T. Chiu

人資副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410063號

08/02 23:01

人資職涯起點怎麼選?大、中、小公司完整分析|我要當HR!
【公司規模對人資職涯的影響】
同樣是人資,在不同規模的公司工作,無論是任務範圍、深廣度、乃至於職涯走向,都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在這篇文章,我們不以員工人數,而是透過人資人員編制的多寡,說明公司規模為人資人員發展帶來的差異與優劣勢:
→大型公司:有明確分工,每種功能別或任務別都由專門人員甚至是團隊來負責。
→中型公司:有初步分工,一位人資人員可能要負責辦理一到兩項功能別的職務。
→小型公司:只有一位專責人資,有時甚至需身兼總務、財會、行政等其他職務。
■大型公司
|特徵
●公司發展相對穩定。
●通常具備成熟的人資體系,有完整的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
●人資分工非常細緻,能把一項任務做到非常深入。
|優點
●擴展眼界:有機會接觸一流的人資實務與完整的人資體系,以及諸如組織發展、跨國人才管理等規模夠大的公司才可能存在的職務內容。
●專業深度:在細緻的分工下,能夠深度鑽研與優化所負責的職務內容。
●發展機會:複雜的組織架構與充足的資源,能提供更大的晉升、輪調、調薪成長空間。
|缺點
●專業廣度:由於職掌相對狹隘,如果又缺乏輪調機會,將難以歷練其他功能實務。
●晉升速度:對新人而言,即使表現再優異,前面可能已經有很多前輩排隊等待晉升管理職,因此需要時間與機會。
|職涯
●擔任主管職,有機會成為知名企業的「人資長」。
●擔任專業職,有機會成為特定產業/特定功能別的「人資專家」。
■中型公司
|特徵
●公司人數與制度成熟度介於大、小企業之間。
●人資職能有初步分工,但仍需肩負多樣任務。
●通常正在建立或優化人資制度,變動與學習機會並存。
|優點
●體系建構:有機會參與公司制度的建置與優化,是從0到1的重要推手。
●功能整合:可能負責一到兩項職能,能比大型公司更快熟悉跨功能協作模式。
●發展彈性:公司規模尚未定型,給予人資發揮創意與嘗試新作法的空間。
|缺點
●角色拉鋸:在分工未定型的情況下,容易遇到職責模糊、溝通界線不清等挑戰。
●晉升空間:晉升的職位數量較大型公司少,且組織編制很可能並沒有專屬人資的高階職位,必須與財會、行政等後勤人員共同競爭綜合管理的主管職。
|職涯
●擔任主管職,視組織編制情形,有機會成為「人資主管」或「行政主管」。
●擔任專業職,透過統整多項功能,有機會成為「策略型人力資源管理者」。
■小型公司
|特徵
●公司可能是新創、微型企業或家族事業,發展相對不穩定。
●通常沒有人資體系,也缺乏完整的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執行方式充滿彈性。
●只有一位人資,所以事事必須親力親為,甚至可能兼任其他非人資職責。
|優點
●專業廣度:能夠快速累積全方位實戰經驗。
●晉升速度:假如加入創業前期的公司,有機會透過優異的表現獲得破格晉升。
●高自由度:小型企業相對沒有框架或窠臼,可以嘗試許多創新人資管理措施。
|缺點
●資源限制:因為員工人數少,比較沒有機會從事複雜的專案;同時,能夠提供人資的薪酬或培訓都相對有限,整體而言比較容易碰觸到職涯天花板。
●專業深度:全方位意味著難以深度耕耘每項職責的執行層次,容易導致廣而不精。
|職涯
●擔任主管職,有機會成為綜管行政、總務、採購等後勤單位的「行政主管」。
●擔任專業職,有機會成為「全方位人資管理者(俗稱Full-function HR)」。
【每一種選擇都會是最好的起點】
新人想選擇哪一種規模的公司做為職涯起點都可以,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反而與自己嚮往的工作型態更加相關。
■工作型態適配度
→大型公司:適合希望累積專業深度、喜歡制度化的環境、想穩中求勝的人。
→中型公司:適合希望快速熟悉人資功能各面向、體驗架構與彈性並存的人。
→小型公司:適合希望自由度高、從零開始、快速累積全方位實戰經驗的人。
■職涯轉換可行性
小型公司人資,可以在累積全方位經驗後,找到想要深度耕耘或特別擅長的功能別,跳到中大型公司從事單一功能的職務;中大型公司人資,也可以在了解成熟的人資體系與運作模式後,跳到小型公司幫忙建構人資體系,創造價值。
需要留意的是,在轉換規模時,必須適應不同文化與管理邏輯。從小公司跳到大公司,要習慣繁瑣的流程、規範與辦公室政治;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則要承擔更高的獨立作業壓力與多工模式。
因此,並沒有一定要選擇哪一種公司規模才是好的,這因人而異;也不是一選擇待在特定規模的公司後,就從此無法轉換。更重要的是,透過不斷摸索與嘗試,找出自己偏好與擅長的工作型態,然後投入對應規模的公司。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進而實現自我。
無論你現在或未來想為哪一種規模的公司工作,都可以把每一段經歷,當作成為「理想人資」的重要階段。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看更多
1 0 607 0
學習精靈

03/07 00:00

21 0

推薦給你

緯育TibaMe

09/02 14:54

[免費直播報名】 1小時快速掌握讓工作卡關變通關的關鍵要訣🔥
😓 這些場景,你是不是也遇過?
✘ 跨部門簡報,重點被跳過,沒人買單
✘ 提案講完,主管只回「再調整一下」
✘ 客戶談合作,心裡覺得有戲,卻一直無法成交
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缺少策略!
👉 9/18(四) 讓擁有超過 22 年商務諮詢服務經驗,且擅長 #策略規劃 和 #解決方案設計 的呂欣老師,帶你用 AI 工具拆解工作任務、精準分析對象、建立說服邏輯!
▍ 1 小時你將學會
✅ 任務策略拆解術
✅ NotebookLM 策略資料庫實作
✅ Gemini 攻心說服架構示範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9/18(四) 20:00~21:00
🔹 講者:世界 500 強企業外聘商業顧問 ​ 呂欣老師
🔹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 1~3 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tibame.tw/oEoM4
🎁 本次報名且出席直播即可獲得 【工作任務拆解模組 + 講師獨家 Prompt】
#緯育tibame讓緯育提拔你 #人才賦能 #AI軍師 #AI工具 #生成式AI據點
看更多
1 0 505 2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