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百萬年薪財務工作,我們介紹了Project Controller。 
 
因應政府2050碳淨零的目標,綠能風電產業開出越來越Project Controller的職缺,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的貼文跟對話。 
 
 
今天的百萬年薪系列,我想分享跟我二十年職涯密切相關的工作Financial Analyst (財務分析師),這是個迷人、跨界又與時俱進的工作。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玩數據,九月份全平台的職缺數來到歷史新高的102萬。如果目前進104查詢各別職務的職缺數,我們會發現: 
 
👉 會計職缺共有8,573筆 
👉 財務分析師職缺共有5,748筆 
💚 財務分析師職缺數為會計人員職缺數的67%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薪資情報,十年以上的平均年薪: 
 
👉 會計人員為新台幣59萬 
👉 財務分析師為新台幣96萬 
💚 財務分析師的薪水為會計人員的1.6倍 
 
在台外商的薪資分析調查呈現相同的趨勢。 
 
在著名獵頭公司Michael Page所公布的2022年薪資調查報告中的年薪中位數 
👉 會計專員為新台幣90萬 
👉 財務分析師爲新台幣120萬 
💚 財務分析師的薪水為會計的 1.33倍 
 
有趣的現象是,變資深後的年薪中位數, 
👉 資深財務分師為新台幣150萬 
👉 會計經理為新台幣150萬 
💚 不帶人的資深財務分析師跟帶人的會計經理居然年薪一樣! 
 
這反映了財務分析師在人力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反映了,財務分析師對企業的價值。 
 
✳️ 財務分析師工作價值的特殊性體現在三個層面: 
 
✅ 工作內容不必要,卻很需要 
 
公司沒有專業的會計人員和稅務專家,在內部控制與法規遵循會冒極大的風險,所以會計人員是公司「必要」的投資。 
 
反觀,沒有財務分析師,公司依然可以開門做生意,只是少了協助公司開源節流,優化資源配置的人力。 
 
所以,財務分析師的人力配置是「非必要」,但卻「很需要」。因為這樣的投資正好與强化公司獲利能力的目標一致。 
 
✅ 組織規模越大,創造價值越高 
 
為什麼財務分析師為非必要職缺,但平均薪資又比會計人員高?因為這樣的職務通常出現在大企業,而且在越大的組織,能發揮越高的價值。 
 
規模越大的企業,通常越不缺經營過程中的資訊。但卻缺乏專家,整合財務跟作業面的數據。 
 
財務分析師的工作,正是透過分析,來連結相關的數據,以呈現完整的經營現況與問題成因,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經營決策。 
 
✅ 會計與管理交互應用,硬技巧軟實力缺一不可 
 
財務分析師不僅要了解會計,更要懂得管理,才能將自己的商業洞察跟解決方案,透過管理語言,讓各部門主管理解。 
 
而在溝通核對的過程中,善用軟實力,尋求跨部門合作的共識,才有機會將個人洞察變成跨部門共識,並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促成經營目標的實現。 
 
✳️ 那不同背景的朋友要如何切入財務分析師這個職涯賽道? 
 
如果你是會計系畢業,從事財務會計的工作,請多參與跨部門的專案,了解公司其他單位的作業內容,並協助財務主管準備部分的年度預算。 
 
在時間與金錢許可的情況下,進修MBA也可以加速自身跨領域的學習能力。讓自己更有機會專往財務分析師發展。 
 
如果你是非會計系畢業生,美國管理會計師(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 CMA)考試會是一個進入財務分析領域很好的敲門磚。 
 
美國管理會計師認證需求包括: 
👉成為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會員。 
 
👉完成認證考試,考試分爲Part 1跟Part 2,每一Part都有100題選擇題加2題申論題,建議全部備考時間約300小時。 
 
👉兩年財務相關工作經驗(不限審計)。 
 
👉認證後每年持續專業進修30小時。 
 
之所以稱CMA為財務分析領域的敲門磚,因為其考試內容幾乎涵蓋所有財務規劃分析(FP&A)所需要的知識,包括財報分析、投資決策、预算編列與財務預測、績效管理、資訊與資料分析等。 
 
細節大家可以參考 
 
Financial Analyst (財務分析師)是在財務部門能見度非常高,而且可以長期提升的職涯道路。 
 
其在大企業平台發揮的特性、跨領域的知識體系,加上硬技巧與軟實力的需求,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從持續精進的投資,看見個人收入的提升。 
 
這是財務職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