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覆核

覆核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覆核:負責檢視與評估內部流程及報告,確保符合公司政策及法規要求,以降低風險並提升操作效率。角色目標包括維持高標準的運作透明度,並協助各部門協同合作以達成公司策略。在職責中需具備敏銳的分析能力、細緻的工作態度及出色的溝通技巧,能夠清晰有效地與不同部門協商,解決問題。面對台灣職場的快速變化,需具備靈活應對的能力,以適應多元文化與變革帶來的挑戰。」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20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20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覆核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Steven Wu

稽核|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3202410019號

2023/12/04

[稽核]稽核證據分類、來源及考量
稽核人員於查核時最需講求證據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更是稽核人員於撰寫稽核報告時之要求
於舞弊調查時更講求證據是否能用於法律行動,因此須注意以下兩種證據效力:
證據能力:指作為證據的資格。
證據力(證據證明力):指證據與待證明事實的關係,若是證據力越強,陳述原事實的能力及相關度則越高。
而內部稽核的目的不僅是舞弊的發現,更希望能發現內稽內控設計是否存在漏洞,進而改善降低風險,同時也期盼能協助企業營運提高效率
因此針對稽核證據也會有以下不同的分類方式:
稽核證據標準分類:
★充分性:事實可用,具說服力
★可靠性:完整無錯誤
★攸關性:相關
★有用性:有效性、一致性、時效性
證據來源:(依可信賴度高至低排列)
1.外來證據:由第三者產生,直接交予內部稽核人員的資料,例如:函證。
2.外來→內部證據:由外界產生再經由受查單位處理保存的資料,例如:發票、客戶訂單。
3.內部→外來證據:由受查單位產生而後再經外界處理的資料,例如:送貨單。
4.內部證據:由受查單位自行產生及處理之資料。
查核程序而來之稽核證據:
★訪談、詢問:口頭證據
★複算:具有事實、客觀及適切之證據
★詳細測試:順查或逆查營運活動及交易有關之文件及記錄所得的證據
★觀察、檢視
★審視:如瀏覽,其目的在於偵查不尋常項目或事件
★統計抽樣的證據
★函證
★分析性覆核:研究及比較資料間的關聯性
蒐集證據之考量因素:
★不同形式之證據組合
★稽核目的而決定證據之型態
★風險考量
★成本效益之考量
★重大性原則
證據型態:
★實體證據:觀察、審查
★證言證據:訪談
★分析性證據:分析性覆核、統計抽樣
★文書證據:問卷、合約、函證
看更多
2 0 1570 0
134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9小時前

11/03-限時活動-4
11/03-限時活動-4
11/03-限時活動-4
11/03-限時活動-4
11/03-限時活動-4
11/03-限時活動-4
11/03-限時活動-4
看更多
0 0 175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