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104人力銀行 / 御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日本駐在員 / 符合度分析
日本駐在員 御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08/24 10:48

創新創業挑戰自我極限與創業計劃書撰寫要領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
創新創業挑戰自我極限與創業計劃書撰寫要領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
從學生的創業需求出發,提供為期六個月的專業商業培訓。
將學習到:如何將技術研究轉化為商業點子、創業入門知識、商業演說以及如何獲取創業種子資金資源。
培訓內容專為團隊型態的新創家所設計,提供大量團隊建立、溝通訓練、合作與分工的實務演練。完成本計畫培訓後,你與你的團隊將具備:營運能力、團隊合作成長力、商業模式思考力、創業資金獲取與運用能力。
計畫具體提供:
(1) 創新宏圖營、創業實踐營:營隊時程中安排具豐富創業經驗與人脈的國際業師給予團隊一對一指導,以及產業專家提供個案分析、營運規劃等諮詢。
(2) 五大核心課程培訓:課程採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授課方式,由資深專家課堂講授創業知識與演練。
(3) 投資交易媒合會:提供優秀的創業團隊展示自身成果或商品樣板的機會,吸引創投或天使挹注種子資金。
(4) 評選決選:於六個月專業商業培訓中,階段性舉行評選會議,給予優秀創業團隊肯定,給予不適團隊重新思索機會
(5) 創業獎勵金及創業基金100萬:依評選決選整體結果,給予傑出創業團隊第一桶種子資金,開啟創業之路。
創業計劃書撰寫要領講綱
一、導言
1. 創新與創業的意義
2. 挑戰自我極限的重要性
二、創業計劃書的目的
1. 描述商業構想
2. 吸引投資者與合作夥伴
3. 制定執行策略與目標
三、撰寫創業計劃書的核心要素
1. 市場分析
- STP法則與目標市場定位
- SWOT競爭分析與差異化策略
2. 產品或服務描述
- 主、次核心價值與特色
- 解決問題或滿足顧客需求的方式
3. 營運計劃
- 商業模式
- 供應鏈與資源管理
4. 財務規劃
- 資金需求與來源
- 收益預測與成本分析
5. 風險評估
- 潛在挑戰與解決方案
- 風險管理策略
四、撰寫技巧與重點
1. 邏輯清晰,結構完整
2. 簡潔明瞭,重點突出
3. 數據支持,提高說服力
4. 語言專業且具吸引力
五、結論與建議
1. 強調創新精神與行動力
2. 呼籲積極參與創業挑戰
六、附錄(可選)
1. 圖表與數據分析
2. 團隊簡介與履歷
3. 支援文件(如專利、合作協議等)
活動
1. 創業家人格特質分析
2. 商業模式圖繪製
3. 計劃書撰寫
看更多
0 0 315 0
林尚能

執行長

06/26 13:28

【老闆,你身邊有這四種「師」嗎?企業經營不可或缺的四大顧問】
身為企業經營者,我們總以為只要有企圖心、有資源、有好產品,生意就能水到渠成。但實際上,在變化劇烈、法規與財務密集、風險四伏的市場中,要想穩健成長、放大獲利,老闆身邊絕對不能少了「這四種師」。
一、律師:保護企業、避開法律陷阱的無形護城河
企業面對的不只是客戶、供應商,還有勞基法、稅法、商標專利、合約條款、股權爭議……等無數法律風險。
擁有一位信任的律師,就像為你的公司裝上一層防彈玻璃:
* 公司章程、股權協議設計得當,才能防內訌
* 合約條款嚴謹清楚,避免後患無窮
* 商標、智慧財產註冊完整,保護品牌資產
* 員工離職爭議、勞資糾紛也能有效化解
沒有律師,不代表你沒有風險,而是你還沒發現。
二、醫師:老闆自己,就是企業的最大資產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醫師怎麼跟企業經營有關?但實際上,「老闆的身體與心理健康」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
* 身體出狀況,企業也將停擺
* 情緒管理失衡,會讓公司決策偏誤、團隊士氣下滑
* 長期壓力未排解,容易做出短視近利的決定
定期健康檢查、心理諮詢、睡眠管理、壓力釋放,你需要的不是生病時才出現的醫師,而是預防型的健康管理顧問。
三、會計師:稅務合規與財務體質強健的守門員
財務報表不只是做給國稅局看,更是企業決策的指南針。
* 不懂財報,就無法知道公司到底賺不賺錢
* 不做財務分析,就無法有效控管成本
* 不設稅務規劃,可能多繳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冤枉稅
* 融資貸款、投資人進場,也都需要乾淨透明的帳目
專業會計師,不只是幫你報稅,更幫你預測風險與抓住機會。
四、老師(顧問):指導你站在趨勢前方,避免經營盲點
創業不是靠靈感,而是靠「系統思維」與「實戰經驗」。
* 顧問能幫你重構商業模式,找到獲利突破口
* 教你設計 SOP,讓團隊運作更有紀律
* 協助制定KPI與績效制度,解決人力浪費問題
* 分析市場與競品,讓品牌在紅海中突圍
* 建立數位轉型的流程,跟上AI與科技浪潮
再強的老闆,也需要一位能看見全局、突破盲區的老師或顧問。
結語: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是自己什麼都會,而是懂得組一支專業顧問團隊,你不用是律師、醫師、會計師、老師,但你必須成為一位會整合資源、懂得借力使力的老闆。
你身邊有這四位「師」了嗎?
如果沒有,或許你該從今天開始打造自己的「顧問內閣」。
👇留言告訴我,你最想補齊哪一位?
看更多
0 0 128 0
林尚能

執行長

06/25 09:03

「今年很多公司營收好像狀況都不太好,接下來該怎麼辦?」
這是很多電商朋友以及我輔導的企業主最近很常問我一個問題。
說真的,看到這麼多老闆朋友們焦慮,但是危機就是轉機,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考驗我們應變能力的時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我陪著客戶們一起走過來的一些心得和實戰經驗。
首先,我們要承認現實:市場真的變了
關稅戰讓消費者更謹慎了、競爭更激烈了、成本持續上升、流量越來越貴...這些都是事實。但是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需要的是行動。我發現那些在困境中還能保持成長,甚至逆勢突破的企業,都有一些共同特質。今天就把這些觀察整理成五個具體作法,希望能幫到正在掙扎的朋友們。
第一個作法:重新檢視你的核心客群
很多老闆跟我說「客戶變少了」,但我問他們:「你真的了解你的客戶現在在想什麼嗎?」
疫情這幾年,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價值觀、購買決策都在改變。以前可能衝動消費,現在更理性;以前追求CP值,現在更重視體驗和品牌價值。
我建議你花時間去做客戶訪談,問問他們現在最在意什麼、預算怎麼分配、為什麼選擇你們或者為什麼離開。上個月我有個客戶做了深度訪談,發現原來他們的目標客群已經從25-35歲上班族,悄悄轉移到35-45歲的家庭主婦。產品沒變,但行銷方式和通路策略完全要重新調整。
第二個作法:砍掉不賺錢的項目,專注在有優勢的地方
這是最痛苦但最必要的決定。很多老闆捨不得,覺得「萬一之後會好呢?」但是資源有限,分散注意力只會讓你哪個都做不好。
我有個做美妝的客戶,本來經營五個品類,每個月都在燒錢。我建議他專注在最有優勢的眼部保養,把其他四個砍掉。
一開始他很掙扎,但三個月後,眼部保養的業績成長了60%,因為所有的資源、精力、行銷預算都集中在這個強項上。現在他跟我說:「早知道應該更早做這個決定。」不要害怕變小,小而美比大而虛要好太多了。
第三個作法:優化現金流,延長企業生存期
現金流就是企業的血液,沒有現金流,再好的產品都救不了你。
具體怎麼做?
- 應收帳款要積極催討,該收的錢一定要收回來
- 庫存要嚴格控制,寧願缺貨也不要積壓太多資金
- 應付帳款能談就談,跟供應商協商更長的付款期
- 重新評估所有的固定成本,該砍的砍,該暫停的暫停
我有個客戶透過這些調整,把現金流從負的調整到每個月有30萬的正現金流。雖然營業額沒有大幅成長,但企業體質變健康了,老闆晚上也能睡得著覺了。
第四個作法:加強客戶關係,提高回購率和客單價
獲取新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但維繫舊客戶的成本相對穩定。這時候,你的現有客戶就是最珍貴的資產。
我建議建立完整的客戶分級制度,把客戶分成A、B、C三級:
- A級客戶(高價值、高忠誠度):提供VIP服務,個人化推薦
- B級客戶(中等價值):透過會員制度提升忠誠度
- C級客戶(低價值):用自動化工具維繫關係
有個做保健食品的客戶,透過建立會員制度和定期關懷機制,回購率從30%提升到65%。雖然新客戶數量沒有明顯增加,但整體營收反而成長了40%。
關鍵是要真心關心客戶,不是只想著賣東西給他們。
第五個作法:投資學習和團隊能力提升
很多老闆在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減薪、裁員,但我認為這是最短視的做法。現在正是投資學習的最好時機。市場變化這麼快,如果你和團隊的能力沒有跟上,等景氣好轉時你也搶不到商機。
我建議:
- 老闆自己要持續學習新的行銷方式(如 : 短影音、私域行銷)、管理方法
- 團隊要培養數位化能力、數據分析能力
- 投資在能提升效率的工具和系統上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在裁員,但有些有遠見的老闆選擇投資團隊。現在這些企業的競爭力明顯比同行強很多,因為他們的團隊能力已經升級了。
困難是暫時的,但是你在困難中做的決定和培養的能力是長久的。
不要浪費這次危機,把它當作企業體質調整和升級的機會。那些能在困境中成長的企業,等到景氣好轉時,競爭力會遠超過同行。請相信,只要方向對了,堅持下去就會看到曙光。如果你正在面臨這些挑戰,歡迎私訊跟我聊聊,或許我的經驗能幫到你。我們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電商經營 #企業顧問 #數位轉型 #創業心得 #商業策略
看更多
0 0 142 0
林尚能

執行長

06/23 00:00

AI課程企業內訓/企業如何運用AI提升績效與降低成本
今天我去了台灣最大也是上市公司的沙拉油製造廠做企業內訓,短短三個小時,我看見了一群主管與同仁,眼神閃著光,不只在聽,還在想:「我們的工作,是不是也能這樣AI優化?」
今天我做的是AI導入企業內訓,不講理論,而是手把手教他們怎麼用 ChatGPT 來改善流程、降低錯誤、縮短決策時間,甚至連產線報告都能自動生成。
這就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企業內訓—不是要大家成為AI專家,而是幫每個人多出一點時間、少一點壓力,讓工作變聰明一點,我相信,只要方法對,AI不是取代人,而是成為每個人工作上的寫作助理。
我很榮幸本次為上市公司的沙拉油製造廠量身打造的AI內訓課程。課程深入探討企業如何運用AI,實現「提升績效與降低成本」的雙重目標。跨部門AI應用策略:課程將詳細解析AI如何在企業各部門發揮作用,助您打造高效能團隊。
行銷部門:AI能協助撰寫各種文案(如新聞稿、廣告、社交媒體貼文)、進行市場研究、多語言翻譯,並透過AI生成圖片與影片。特別是,AI能進行SEO優化排名,包括關鍵字優化、網站架構優化、網站速度優化及外部連結建立,有效提升官網流量與潛在客戶名單,平均可節省50~90%的工作時間。
業務部門:AI可輔助撰寫銷售文案、反對話術、銷售手冊,並進行市場趨勢分析與銷售預測。此外,AI還能生成針對特定客戶或市場的個性化銷售腳本與常見問答集,有效提升業務成交率。
人資部門(HR):AI能協助撰寫徵才文案、篩選履歷與初步評估候選人,並設計員工培訓計畫和公司教育訓練手冊。AI還能改善溝通效率(如整理會議記錄)、收集員工意見並進行分析,甚至模擬面試情境與題目,助您篩選優質人才並降低流動率。
財務部門:AI能自動化處理並生成財務報表,進行精準的預測分析與財務風險分析。透過AI,還能實現帳務自動化處理,例如從發票中擷取數據,並分析成本結構、提出優化建議,大幅減少人工作業時間與錯誤率。
資訊部門(IT):AI可實現IT運維自動化,主動檢測系統異常;強化網路安全與威脅檢測,識別惡意行為;協助進行數據深度分析與流量預測;並透過建立智能服務台與知識管理系統(如Vertex AI),提供快速解答並自動化知識管理,全面提升部門效率與企業防禦能力。
研發部門:AI能加快程式開發速度、迅速提供技術文件與程式碼,並提出程式碼優化與除錯建議。它還能快速獲取最新研究、技術動態與程式語言問題解答,平均可節省30~40%的程式開發時間。
製造生產部門:AI可應用於生產排程自動化、品質異常處理自動化、設備預測性維護、智慧製程控制、智慧品質檢測系統,以及食品安全風險預測系統。這些應用能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營運成本並強化品質控制,例如品質檢測效率可提升300%,準確率達99%以上。
經營管理層:AI能快速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協助制定更準確與即時的決策,並預測市場趨勢、模擬不同策略的影響。它還能優化營運效率、激發創新能力、加強風險管理與客戶關係管理,成為經營層的「最佳智囊幕僚」。
主流AI工具實戰應用:課程將以付費版ChatGPT-4o、Google Gemini、Claude.ai、Felo.ai等作為範例,深入解析其功能亮點與獨特優勢,包括:
ChatGPT (OpenAI):具備強大的語言處理能力,能回答問題、協助寫作與翻譯、提供創意內容,並理解上下文,適合生成故事和詩歌。
Gemini (Google):能處理文字、圖片、音訊和影片等多模態信息,適合複雜任務,並提供多個版本以適應不同應用需求。Google Gemini已整合至各辦公室軟體,能協助分析Gmail/行事曆及總結Youtube影片。
Claude.ai (Anthropic):擅長精確回應複雜問題,具備強大的邏輯推理與上下文理解能力,特別適合程式開發。
Felo.AI:作為AI驅動的搜尋引擎,強調即時性與互動性,能提供即時可靠資訊,並進行深度探討且附加信息來源。它還能快速生成簡報、心智圖,並透過Felo Agent蒐集專業資料。
精準AI指令(Prompt)技巧:學習如何提升AI的回應品質,包括置入角色身份、明確交辦任務的最終目的、具體化需求、分步驟回應、設定AI角色、指定回應格式及限制AI回應範圍,以獲得最專業、最精準的生成結果。
AI與人類的完美結合:「未來不是AI取代人,而是會用AI的人取代你!」 的理念,引導企業建立人與AI組成的「雙隊伍」,讓AI成為加速工作的「超級助理」,可幫助您節省80%的時間。
企業導入AI的成功心法:課程將提供企業導入AI的策略與步驟,從提升領導層對AI的認知、引入通用AI工具,到採用專門型AI工具及自建AI解決方案。同時,強調管理層的支持、關鍵人員的選擇、全面的人員培訓、小規模試點項目與鼓勵員工參與的重要性,確保AI導入成功,將AI轉化為企業成長的加速器。
戰國策的專業培訓,引領您的企業邁向AI驅動的高效未來。
立即聯繫我們,為您的企業量身規劃專屬AI內訓課程!
戰勝學院官網:www.mo.com.tw LINE ID: @1ceo
看更多
0 0 139 0
林尚能

執行長

06/22 23:46

經營者的勝利學:從顧客的角度出發
人物: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沃爾瑪創辦人)
山姆·沃爾頓曾說:「唯一的老闆是顧客。他們只要把錢花在別人那裡,我們就會被開除。」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真正做到不容易。他堅持每一個商品都要能讓顧客覺得「物超所值」,甚至要求高階主管每週都要到門市與顧客面對面,聽真實回饋。
正是這種「從顧客角度出發」的極致執行力,讓沃爾瑪成為全球零售業的霸主。
經營的勝利來自每天一點點地理解顧客,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猜。
看更多
0 0 76 0
林尚能

執行長

06/14 16:05

沒客戶,不是產品不好,是你不會賣!
新創公司破冰獲客、快速提升業績的5大顧問級策略全公開
一、新創企業最常見的錯誤:太專注「做產品」,卻忘了「賣產品」
許多新創創辦人是技術出身,擅長開發、研發與設計產品,但在市場開拓與業績成長上卻困難重重。
為什麼?因為他們相信「產品好,客戶自然會來」。
這個信念,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幾乎是錯誤的起點。
沒有清楚的行銷策略、業務流程與獲客系統,再好的產品也只能躺在倉庫裡落灰。
身為顧問,我見過太多新創團隊耗盡資金,卻始終沒突破第一階段。
因此我將以顧問角度,帶你走出技術思維,用「成長型思維」打造真正能賺錢的企業。
二、破除3大新創迷思,才能開始有效找客戶
迷思1:等產品100%完美再去行銷
真相:市場不等你完美,越早曝光越早修正。
建議:先用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測市場,蒐集早期用戶回饋,邊賣邊改。
迷思2:我們產品太小眾,沒人聽得懂
真相:不是太小眾,是你還不會說「人話」。
建議:訓練以客戶痛點為主的簡報,而不是功能導向說明,學會用「客戶語言」說故事。
迷思3:找不到客戶,是市場太競爭
真相:找不到客戶,多半是沒有系統化獲客流程。
建議:建立一套標準的行銷與銷售流程,從名單獲取到成交都有節奏與指標。
三、顧問級五大策略:幫助新創企業精準找客戶、快速提升業績
【策略一】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打造理想客戶輪廓(ICP)
你想賣給誰,不能模糊。
大多數新創卡關,是因為客戶定義過於廣泛(例如:「我們產品給中小企業用的」)。
你需要畫出你的理想客戶輪廓(Ideal Customer Profile),包含:
- 行業類型與規模
- 公司職稱與決策權
- 痛點與關鍵字
- 他們常出沒的平台(LINE群組?FB社團?LinkedIn?)
顧問建議操作範例:
製作一份「十大潛在客戶名單」,並以他們的語言重寫你的簡報或DM。
【策略二】先做品牌曝光,再做名單收集,再進行銷售轉化
新創常犯的錯,是直接對冷客戶硬推銷。這樣的成交率低得驚人。
你應該設計三個階段的流程:
1. 曝光吸引:靠內容行銷、短影音、口碑、社群活動吸引注意
2. 名單收集:用免費資源交換名單(如:電子書、試用、直播)
3. 精準銷售:分眾行銷,設計信件、自動化推播、1對1跟進
顧問真實案例:
我們協助一家SaaS新創,用「如何提升業績的5個自動化工具」電子書吸引中小企業老闆下載,三個月收集到3000筆有效名單,成交超過120位年繳客戶。
【策略三】打造「主動出擊」的獲客漏斗:陌生開發+合作通路+口碑推薦
不主動找客戶,是新創的業績天敵。
你應該建立三大主動型管道:
- 陌生開發信+LinkedIn觸達腳本:一天寄出30封針對痛點的開發信
- B2B通路合作:找已有流量的業者合作販售或捆綁方案
- 客戶轉介紹制度:設計明確的推薦獎金或回饋方案
顧問經驗提醒:
陌生開發不是盲目寄信,而是精準名單+針對性腳本+三次跟進的系統流程。
【策略四】設計高轉換的銷售腳本與流程
你可能已經有人來詢問,但為何沒成交?因為缺乏有效的銷售話術與成交流程。
顧問銷售設計包含:
1. 開場話術:迅速引起共鳴(例如:「你們是不是也常遇到xxx問題?」)
2. 需求探索:問對問題比自誇重要
3. 案例說明:用成功故事取代功能說明
4. 釘單技巧:製造稀缺、限時優惠、送方案升級
5. 售後跟進:即便未成交也持續追蹤(E-mail、LINE、簡訊等)
操作建議:
使用CRM(如Hubspot、Close)追蹤每一筆潛在客戶的互動狀況,並設立「成交率」、「平均成交天數」等指標監控優化。
【策略五】打造「自動化獲客機器」:一套會自己找客戶的系統
當業績成長變成靠老闆拼命跑業務,那就只是創業者在燃燒自己。
真正可持續成長的新創,一定會打造自動化的業績飛輪,如:
- 廣告投放+行銷漏斗+自動Email序列
- 課程/直播+收費轉化+升級方案
- SEO流量+電子報+會員經營
- AI+LINE自動回覆+購買推薦系統
📌 顧問加值建議:
若預算有限,先用以下組合起步:
- Google廣告+Notion免費頁面+Mailchimp自動信件,每月也能吸引數百名單。
四、顧問真實案例:從0營收到月收百萬的新創成長軌跡
我們曾輔導一家剛成立8個月的教育科技新創,創辦人是教育界講師,但完全不懂行銷。
我們替他設計了:
- 專屬網站+簡報
- 用「三小時掌握教學AI的實戰工作坊」吸引名單
- 三封自動化銷售信+一場線上說明會
- 導入CRM與LINE整合,後續持續銷售高價方案
結果三個月內突破百萬營收,並開始獲得企業團體包班合作。
五、寫給每一位新創創辦人:賣得出去,才有未來
創業,不只是把產品做出來,更是把產品賣出去。
創業,不只是靠熱情堅持,更是靠流程與方法突破困境。
你可以持續試錯、用感覺做業績;
也可以,跟著顧問系統化設計你的「業績引擎」,讓公司成為可預測成長的事業體。
這篇文章只是開始,如果你希望:
- 將本文轉換成簡報、社群圖文或行銷漏斗教學
- 為你的產品建立專屬獲客方案
- 或獲得一對一的顧問協助
歡迎加LINE ID : @119m 或安排顧問診斷 n9s.com/booking。
未來不是等來的,是你主動打造的。
看更多
0 0 258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