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是做越多越好,而是專注在那些「真正讓業績成長、團隊前進、品牌升級」的少數事情上。
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閱讀完這篇,也許你就會發現,這些思維能讓你重新設計自己的工作節奏與創業策略。
《專注於重要的事》(Focus on What Matters)中的十個創業者心流:
1. 釐清你創業的關鍵優先事項
問自己:什麼事情能真正推動公司前進?是營收?產品?品牌?明確你現在階段的核心任務,做出資源配置上的取捨。
2. 排除會讓你分心的事
不再事必躬親、不再盯著訊息跳動。你該做的是關閉通知、斷捨離不重要的工作,建立「深度經營」的時段與環境。
3. 實踐創業版的精要主義
創業資源有限,不可能什麼都做。把焦點放在關鍵任務上,對那些「無法帶來價值回報的合作與提案」學會說不。
4. 設定具體且能量集中式的目標
用OKR、KPI、週計畫框住你的行動焦點,不只是設定目標,而是讓它指導你每日選擇「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5. 建立自己的創業節奏
無論你是自由工作者、創業團隊CEO,打造專屬的工作節奏是必須的。建立早晨儀式、固定的戰略思考時間,讓你避免陷入混亂。
6. 簡化,才能放大
精簡流程、減少雜務。不管是 SOP、自動化工具,還是外包瑣事,創業者該保留腦力去思考策略,而非被瑣碎牽著走。
7. 保持創業者的正念狀態
創業路上很多雜音,唯有保持「當下覺察」,才能聽見自己內心的直覺與判斷,讓你做出不跟風、真正為你公司好的決策。
8. 把自己身心狀態排進公司營運表
沒體力=沒創造力。運動、飲食、睡眠不是「額外的安排」,而是讓你領導有力、思考清晰的必需條件。
9. 拒絕分散注意力的邀約
每一個你說的「好啊」,都在消耗你推動真正重要工作的能量。聚焦打造你想要的事業藍圖,不為別人的緊急而失去自己的重要。
10. 定期回顧,讓商業進化
每月、每季檢視你投入的時間與資源是否產出理想成效。數據不是冷冰冰的報表,而是你是否需要「重新設計商業模式」的提醒器。
創業者的提醒:
時間是你最昂貴的資產
數位戒斷:關掉干擾源,才能專注商業核心。
深度專注:用90分鐘做一件關鍵任務,而不是10分鐘回十封信。
自律生活:自律不是剝奪自由,而是為成就開路。
每天完成三件創業者必做之事:
1. 一小時運動:不為瘦身,只為保持能量與戰鬥力。
2. 半小時閱讀:吸收一本好書的洞察,勝過盲目追新聞。
3. 十分鐘沉澱:寫日誌、靜坐、觀想未來,與自己對話。
做真正重要的事,你永遠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若你每天都在重複且沒有任何進展,那就是該變革的警訊。
把注意力放在你能控制的決策、行動與步伐上,不為市場雜音困擾、不為他人評價迷失。
保持紀律,也對自己保持慈悲。
這,才是持續經營與成就自由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