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黃微的TA溝通分析教室

黃微的TA溝通分析教室
公開教室關注者 38 人
關注教室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10/22 14:21

從TA溝通分析的角度 看電影雨人Rain Man
雨人Rain Man是1988年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以及達斯丁霍夫曼Dustin Hoffman主演的一部電影。
不得不說,目前自由工作的型態真的很棒,讓我有機會白天在家透過HBO再次欣賞這部作品,並趁著最近在整理TA溝通分析的教材時,趕緊寫下觀後心得與分析。
劇情簡介:男主角Charlie因接獲父親去世的消息返回老家聽取律師說明遺囑,得知父親只留下一台跑車以及鍾愛的玫瑰給他,其餘房產與現金數百萬皆直接辦理信託基金,分毫與他無關。男主角非常生氣,想方設法找到信託受益人-某精神醫療機構的醫師,才發現原來自己有一個親哥哥長年住在那個精神醫療機構裡。
電影描述了Charlie一剛開始因為不爽父親,加上剛好公司財務陷入困境,而哄騙帶走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哥哥Raymond,想藉此與遺產受益人談判換取自己應得的一半遺產。但在性格迥異的兩人朝夕相處的7天下來,兄弟倆各自都有了一番新的體驗,尤其Charlie改變了他對父親的想法,最終為避免Raymond遭受更多審問,決定不再打官司爭取監護權,而讓Raymond回到療養院。
這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作品,即便已經過了36年,現在看起來依然那麼深刻。現在就一起來應用TA溝通分析進行主角性格與轉變解析,也希望我們都能從中學到一些事情。
兩位男主角的性格與主要自我狀態
男主角Charlie是高CP+高A的類型,對事情非常有其主見與看法、認為自己是對的、對事情有著一切的掌握與控制,加上非常聰明的腦筋與靈活的問題解決能力,讓Charlie認為自己沒有什麼搞不定的事,展現出非常有自信有魅力的樣子。
然而,Charlie 2歲時失去母親,加上父親嚴格的管教,電影中提到即便幾乎都是全A的成績也無法得到父親的認可,16歲時偷開父親心愛的跑車去兜風卻被報警偷竊,被關2天之後就離開家裡再也沒聯絡。Charlie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與關懷,他的NP很低,也就是對他人沒有耐性、沒有同理心。他的FC與AC也非常有可能是壓抑的狀態,例如難以勉強自己配合他人、難以與女友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等。
另一位男主角Raymond在劇中被醫師診斷為高功能的自閉症患者,但他自己卻不認為,但無論如何,以劇中的表現,完全是高FC的表現,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充份表達自己的感受、需求、情緒,但這邊的表現更多的是非語言上的表達,而非結構化的語言溝通。因為是高功能,所以Raymond在數學運算與記憶力的表現上,是有展現出A理性分析,但可惜僅限於特定功能上,而非廣泛的人際溝通或生活應對處理的邏輯分析推理上。
兩人的互動與改變
Charlie感受被愛
剛開始Charlie帶著不滿以及想拿到錢的目的帶走了哥哥,他在兩人七天七夜的某天發現,原來Raymond是幼兒時會唱歌與照顧自己的那位rain man--在這之前,他一直以為雨人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朋友,原來他是真實存在的。我想這一點對Charlie有很重要的肯定,表示自己並沒有問題,並不是只能跟想像中的朋友互動。
在那一晚Charlie不僅看到了Raymond珍藏的兩人照片,在開浴缸熱水時引發Raymond激烈反應,開始自傷行為且口中喊著『熱水燙小寶寶、熱水燙小寶寶!』,他理解了當初父親為何要將哥哥送去療養院了。
Charlie當晚發現到,自己原來一直是被愛著的,爸爸對哥哥所做的決定,是出自對他的愛,他了解到了爸爸當時難為的心境,也親自感受到了即便30年過去,哥哥Raymond對他的愛一天不減!好不容易在熱水的刺激穩定下來後,還是聽到Raymond口中念念有詞著說『絕不傷害查理巴比特!絕不傷害查理巴比特!』
那一晚的經歷,大大提升了Charlie的NP與AC,首先他的AC感受到被關愛,能夠重新去理解並接受他的父親以及他的哥哥對他的愛,同時間,他也提升了NP,用溫柔安撫的方式照顧了當下受到強烈刺激的Raymond,取代了過去大吼大叫說教命令的行為。
這讓我強烈感受到,對於沒有感受到愛的存在的人來說,要溫柔關愛他人有時候真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他自己從沒有被照顧到,他也只能用他所知道的“生存”方式與之應對。幸好,一旦能夠感受到愛,一個人是能夠有力量由內而外地改變,突破自己原有的方式,進化成為為對方著想、使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來照顧對方。
Charlie表達感受
Charlie有著無法示弱、無法與他人親密以及表達情感的障礙,以往女友這樣說他時,他從不想也不願承認,應該說是沒有自覺吧,或者說是,總是有其他事情可以讓話題轉移。在這7天兩兄弟行影不離的相處過程中,想掌控情勢的Charlie剛開始的行爲仍然是命令、控制、大吼大叫,但後來女友無法接受Charlie的騙人行徑離開後,他開始發現事情並不如他所預期與控制的,他感覺到想找女友訴說自己的想法與感受。這是一個突破,他的FC需要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
最後雖然Charlie不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想跟Raymond相處而想爭取監護權,但如此一來必須要面對與醫療機構的官司,必須直面醫療機構認為對病人以及對社會最好的權益與安排。我認為Charlie原本的個性應該是不會善罷甘休,但經過這番過程,Charlie提升了NP,不忍哥哥未來再受到官司的審問,因而放棄。
Charlie終於向Raymond表達內心的感受與想法,認為兩人心有靈犀,很喜歡並很珍惜與哥哥的相處,並運用了兩人共同生活經歷中所建立的共同幽默感,呈現出對於FC的提升與表現。
Raymond的探險
Raymond的父親當初因害怕自閉症的他傷害弟弟,因而將他送至全國頂級的精神醫療機構,從某角度來看,是對Raymond也是對家人一種好的做法,但到了這樣的一個環境,一切都被照顧得好好的,但也失去了接觸新刺激的機會。
這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會計師Accountant的男主角,他也是患有高功能自閉症,但他的父親選擇將他帶在身邊並持續給予不斷增強的新刺激,包括聘請私人格鬥教練來教他們兄弟倆打架,認為唯有不害怕面對新刺激,才有辦法在這世界生存下來。這與雨人片中男主角父親所做出的決定迥然不同,也決定了孩子一輩子人生的發展。
Raymond的AC需要非常高度的安全感,片中用儀式感一詞來說明,包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順序、流程、擺放位置等,當發生預期以外的刺激時,他就會緊張焦慮,開始口中念念有詞來進入狀態安撫自己,要是環境的聲光刺激太強烈,他會做出傷害自己的動作,包括捶打自己或大聲喊叫等。Raymond的FC與AC完全主導了他的世界,讓他失去與外界環境互動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7天的被弟弟帶走的冒險旅途中,其實Raymond也是不斷在適應與調整中,每一次更換住宿的地方他都要再重唸一次who's on first base的一段內容,這原本應是一段雙人脫口秀,但Raymond讀的是爸爸給他的文字的版本,不斷重複背誦出內容是用來安撫自己焦慮的心情。
當用餐時間以及看電視節目的時間接近卻尚未滿足需求時,Raymond會不停倒數分鐘數來提醒Charlie,其實表示Raymond有在注意時間,他某程度上是能意識到現實世界的變化,因此能夠不斷事先提醒。因此不得不說Raymond是有分辨現實的能力的,只是過往沒有機會讓他持續發展。
旅途中,發現Raymond對於數字以及記憶有超強能力後,腦筋動得快的Charlie帶著Raymond去了賭城並贏了一筆錢,這筆錢緩解了Charlie公司財務上的壓力,讓他很開心,同時這對Raymond來說則是全新的體驗,包括21點算牌、壓輪盤輸錢、與陌生女子聊天、跟Charlie學跳舞、在電梯裡與Charlie女友跳舞接吻、在飯店的driveway開車等。
應該說,在Charlie的創意之舉之下,Charlie的保護與照顧讓Raymond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去體驗人生,嘗試新事物,雖然並非盡如人意,也能感受到Raymond從中獲得新體驗的滿足與樂趣。
結語
如果要用TA人生腳本來解讀的話,可以再寫成另一篇文章,但就自我狀態的分析,我覺得就已經有一定的收穫了。
Charlie的改變除了以上所提及的提升同理心、能夠照顧與配合他人之外,我認為他的CP也有了些彈性,他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自己並不是總是什麼都知道什麼都能掌握的,相信能夠更柔和看待與應對他人與自己。
Raymond在與弟弟Charlie這段時間的相處之下,建立了與親人的情誼,同時也建立了與療養院之外的世界的連結,能夠在保護得好好的療養院之外,獲取新的資訊與刺激,讓他能夠在安全的環境底下有限度地嘗試,並慢慢理解與接受就算事情不如預期也是沒有關係的。
個人的心得,人生實際的體驗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獲得改變,當面對不得不的處境,雖然當下很痛苦,但事後會發現自己其實很可以的!要相信這些能力我們原本就已具足,只是部分仍在沈睡尚未喚醒。讓我們就經由與這世界的互動,不論好壞,慢慢持續喚醒內在的自己,直至成為完全的自己。
0 0 382 0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2022/06/29

你能好好接受讚美嗎?
最近與個案工作的過程中, 我發現對自己較沒自信的人, 普遍難以接受讚美. 無法接受讚美又分成幾種不同的狀態, 可能是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稱讚, 也可能是習慣性地拒絕他人讚美, 抑或是認為對方根本不夠格來評論自己…
從TA人際溝通分析的角度來看, 無法接受讚美, 主要原因是自兒時就受到父母的影響, 看著父母幫自己謙虛地拒絕稱讚, 被父母訓誡不得因此志得意滿, 聽到父母批評嘲笑對方廉價的稱讚….等.
一路到成年了, 當我們面對他人讚美時, 內心的父母仍有巨大的影響力, 一旦出現”此時該是表現謙虛”的情境條件, 突然彷彿媽媽上身, 脫口而出: ”沒有啦~哪有你說的這麼好, 沒有啦!” 臉上還伴隨著媽媽那滿意的笑容神情….此時你並不是真的在跟給你讚美的人互動, 你只是在自動執行從母親身上學來的回應方式.
抑或, 若兒時你常看到媽媽應對稱讚的方式是不屑一顧, 甚至還向你強調”小心不要被這種稱讚降低了格調, 看看他, 根本甚麼都不懂~竟敢來講這些…呿~” 於是你從母親那邊學到了面對稱讚時, 可以恣意高傲地展露不屑, 也不管留給對方滿地的尷尬.
但若當你小時面對稱讚時, 你的爸爸總是大聲斥責你: ”你以為你真的那麼好喔?! 跟厲害的人比起來你還差得遠了! 絕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 於是你沉下臉, 顯露出羞愧, 甚至對自己感到生氣, 即便現在已經成年甚至也為人父母了, 聽到別人給自己稱讚時, 彷彿瞬間拉回到兒時聽見父親的嚴厲訓斥, 明明對方給你的是稱讚, 但你卻因此不高興了起來.
若要能於當下面對對方的稱讚, 就必須以成人自我狀態來面對, 解讀對方是否真誠的讚美, 再比對稱讚是否名符其實. 因此, 你可以做的是, 先感謝對方對你的稱讚, 無論客觀表現如何, 只要有人欣賞就值得感恩啊, 不是嗎?! 再來, 若這是你長久努力換來的成果, 那就享受被稱讚的那一刻吧! 若稱讚是言過其實, 那麼除了感謝對方看好自己, 可以表達自己會持續努力精進, 鞭策自己以達成符合稱讚的水準.
活在當下, 在此時此刻用心感受對方給你的讚美與肯定, 你接受的是對方的善意, 同時你也肯定自己過去的努力, 接受了此刻的自己, 不夠好的部分仍能持續努力進步, 接受讚美與持續努力, 這兩者並不互相矛盾, 反之, 兩者可以同時並存, 給自己力量繼續前進!
2 2 2954 0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2022/03/24

TA第六課: 溝通(交流)分析的三種溝通類型與應用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與某些人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但是與某些人卻又是能夠一聊聊好幾個鐘頭. 從TA的角度來看, 我們可以運用不同的溝通類型來達成溝通的目的與成果.
在TA的第一課曾說到transaction的意思, 當甲對乙發出一個刺激, 而乙接收後回應給甲, 這樣的一個刺激與回應的交流, 就如同交易一般, 完成了一個社交對話的基本單位.
TA定義了三種溝通類型, 同時也帶來了溝通的三大定律.
第一種: 平行溝通, 又稱互補溝通
當發出刺激與回應的箭頭符號相互平行, 並且箭頭被指向的自我狀態與做出回應的自我狀態相同時, 就是平行溝通. 請見圖示的平行(互補)溝通.
平行溝通所帶來的溝通第一定律是: 只要溝通保持平行, 對話就能無限持續.
常見的平行溝通包括: 父母-兒童或者兒童-父母, 成人-成人, 父母-父母, 以及兒童-兒童之間的溝通. 職場當中常見的案例像是, 主管因為某事在罵人, 同仁乖乖聽訓被罵. 此時主管是處於CP的父母自我狀態, 對同仁進行了P-C的溝通, 同仁則是處於AC的兒童自我狀態, 並進行了C-P的回應. 只要他兩一直保持這樣的自我狀態, P-C與C-P的溝通對話就能持續下去.
第二種: 交錯溝通
當雙方的刺激與回應溝通箭頭方向非平行, 或者做出回應的自我狀態不是被指向的那個自我狀態時, 就是交錯溝通.
溝通第二定律: 溝通交錯時會導致中斷, 溝通的一方或是雙方需要改變自我狀態才能重啟溝通.
以上述的例子來說, 若同仁處於A成人自我狀態, 以A-A的溝通回應主管, 就會打斷原本主管對同仁的P-C的訓話溝通, 進而有機會讓主管轉到A-A的對話模式, 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問題解決.
例如, 當主管以CP父母自我狀態向同仁怒吼訓斥, 同仁以A成人自我狀態平靜地與主管說: ”我聽到了你的憤怒, 也理解你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 請告訴我你現在希望我怎麼做.”
同仁的A-A回應交錯了主管的P-C的刺激, 主管可能會停頓下來思考一下剛剛發生甚麼事情, 這時若要重啟溝通, 主管可以調整原先的自我狀態, 改成A成人自我狀態, 才有辦法與同仁進行A-A對話.
第三種: 曖昧溝通
曖昧溝通同時傳遞兩層訊息, 一層是外顯的社交訊息, 另一層則是隱藏的心理層面的訊息. 社交層面通常是A-A與A-A的訊息交換, 而心理層面通常是P-C與C-P的訊息交換.
溝通的第三定律: 曖昧溝通的行為取決於心理層面, 而非社交層面.
職場上有時也能看到曖昧溝通的例子. 表面上, 主管與同仁進行了成人-成人間的工作詢問與回應, 但實際上則是進行了一次P-C與C-P的曖昧溝通.
主管詢問: 工作報告完成了嗎? 同仁回答: 快好了, 我等下拿給你. 表面上看來是成人自我狀態間的溝通, 但若細微觀察他兩的語氣表情與肢體, 可能會發現主管詢問時語調上揚, 口吻帶有不屑, 下巴抬高, 聽到同仁回答時主管輕蔑地嘴角一邊抬起, 並搖了搖頭. 同仁回答主管時的表現則是唯唯諾諾, 肢體表現內縮, 不敢與主管眼神接觸, 像極了被老師催功課的小學生.
溝通類型的應用
一般來說, 我們都期望溝通能順暢持續, 若溝通被交錯中斷, 我們可以回頭檢視是哪一方改變了自我狀態, 而又是甚麼原因引發了自我狀態的改變. 是不是自己說了甚麼不對的話? 或是有奇怪的肢體表現讓對方誤會了?
但交錯溝通的運用也可以是正向的, 例如當兩人工作開會卻聊起天來, 聊個不停時若能被交錯溝通中斷對話, 便有機會可以停下來思考怎麼會這樣, 並改變自我狀態, 朝向原預期開會的目標進行溝通.
在一剛開始與陌生客戶接觸與建立關係時, 就要特別注意對方的自我狀態, 以能夠引發持續對話的溝通模式來應對, 讓對方感覺與你很有話聊, 自然就比較能在輕鬆對話中了解對方的需求. 接著在適當的時機點, 再以交錯溝通將對話轉到你想要說明的事情上.
不論是在職場, 家庭或其他溝通場域, 若覺察到曖昧溝通, 則要特別小心, 要自我檢視, 為何會與對方進行曖昧溝通而非直接有效溝通? 在TA的理論當中, 曖昧溝通是心理遊戲的入口. 心理遊戲是獲取他人關注的一種不健康的方式, 心理遊戲最終都會導致雙方不好的感受, 而進入心理遊戲的人通常很難覺察. 因此, 一有曖昧溝通的情況, 便要提醒自己, 並改變自我狀態與溝通模式, 以避免進入心理遊戲.
3 0 5557 2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2022/03/13

TA第五課: 自我狀態識別-外顯行為觀察
自我狀態是人格組成的核心, 也是了解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溝通基礎. 這一課將分享如何透過外顯行為來進行自我狀態的識別.
自我狀態有四種識別的方式, 包括:
 從行為的表現來判斷
 從社交的互動來判斷
 從過去的經驗來判斷
 從現象的體驗來判斷
這四種方式, 前兩者是我們一般就可以學習使用的, 從外顯可見的行為表現, 或是從人際間的互動來進行觀察判斷; 後兩者更多是心理諮商師進行心理治療時使用, 包括透過詢問對方過去的歷史與經驗, 或是引導回到兒時觀察其現象. 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行為的表現來判斷, 其他三種方式都是輔助之用.
以下將分別就五個自我狀態的語言與非語言訊息進行觀察說明, 非語言訊息包括語調, 手勢, 姿態與臉部表情.
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CP
CP的態度是嚴肅的. 正向的CP運用在為自己或為他人設立底線, 並要求”應該”要做的事情. 但當使用過頭時, 負向CP將展現出嚴厲批評的一連串外顯行為, 包括言語上的責罵批評, 音量與音調提高, 用手指著對方, 同時展現皺眉, 生氣的表情, 甚至手插腰, 下巴抬高上對下看人, 一邊搖頭表示不耐煩的樣子等.
主管的正CP溝通非常重要, 能夠讓同仁理解主管/公司的理念, 並用以樹立工作原則與標準, 主管必須對自己的負CP有所覺察並有能力調整自己的自我狀態, 一昧地罵人與指責對問題解決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
撫育型父母自我狀態NP
NP提供照顧與支持的功能, 給予鼓勵與贊同的話語, 伴隨溫柔的口吻, 關心的語調, 微笑的表情, 甚至於整個人的肢體都傾向著對方, 可能會不自禁地觸摸對方, 像是摸摸頭, 拍拍背等. 當NP展現過了頭, 會變成一種過度的關心, 這種蜜糖式的關懷, 也有人稱呼為”令人窒息的母親", 不只是讓人喘不過氣來, 也漠視了對方有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職場中NP鮮明的主管, 對同仁總是照顧有加. ”來, 這個我來幫你!”, 不僅對自己的付出與耗損沒有覺察, 同時也剝奪了對方為自己負責任以及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正向NP的使用需要同時注意到自己的與對方的需求, 在有限的能力中提供有限度的支持, 而不是無限度地一直給予.
成人自我狀態A
當一個人處於成人自我狀態中, 他的外顯行為是基於當下的事實與情況作出判斷的反應, 因此他的話語中, 會帶有了解原因, 數據, 與資訊的需求, 舉凡為什麼, 如何作, 以及與數量相關的內容, 都是A的表現. 處於理性邏輯推理, 就事論事的A, 語調相較CP或NP就顯得平穩與單調些, 臉部表情則是禮貌注視的, 而為了不要錯過任何重要的資訊, 他的手勢與姿態也會是開放的, 警覺的, 以確保能夠獲取所有重要相關資訊.
自由型兒童自我狀態FC
FC的基調是自發自然的, 因此當處於FC, 表現就會像一個天真的孩子, 口語上會說出一些簡單的孩子用語, 像是“哇!”“好棒!"“不要!”, 用來直接表達喜歡/不喜歡的感受, 語調自由有活力, 雙手隨意揮舞, 呈現出歪著頭想事情或動來動去的肢體動作. FC的表情與姿態變化豐富, 難過時委屈傷心落淚, 開心時大笑拍手叫好, 完全反映內心情緒.
當FC的使用過了頭, 就會發生我們所謂”白目”的行為. 只管自己想做的, 無視他人與情境, 說了不該說的話, 作了不適當的表情動作, 最後只會讓自己很難收尾. FC能量較高的人須特別注意外環境情境, 不能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順應性兒童自我狀態AC
AC是為了要適應這個世界而發展出來的自我狀態, 當我們還是小嬰兒的時候, 只能仰賴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滋養才能生存, 因此, 我們很早就學會了如何順應父母(這個世界)的要求. 當處於AC時, 我們會自動地展現出配合環境的行為, 與人應對時會說 “請, 謝謝, 對不起”, 也會展現出一整套禮貌順從的語調與臉部表情. 在正向的運用上, 這讓我們可以快速適應新環境, 也能調整自己配合團隊, 大大提升做事的效率. 當 AC太過壓抑自己時, 則將展現一手壓制另一手的動作, 頹喪內縮不自信的表情與姿態.
叛逆型兒童自我狀態RC (Rebellious Child), 也屬於AC的一種. 當處於RC, 是重現過去與大人唱反調的那個兒時經歷. RC不配合, 回應態度不禮貌, 展現出不順從的姿態與表情. 與FC的自發不同, AC與RC僅是對外部刺激的回應.
職場是講求績效與效能的專業工作場域, 正AC能讓團隊彼此協調團結, 負AC卻會讓團隊烏雲罩頂, RC更是對團隊造成傷害. 一但覺察到負AC與RC就必須引導至A的溝通. 下一課將進入溝通交流分析, 講述如何利用溝通模式來提醒或打斷無效的溝通, 將對話導回主題與問題解決上.
0 0 2424 1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2022/03/05

TA第四課外顯行為觀察- 案例與補充資訊
上回提到可觀察之外顯行為項目, 這一課就以案例作為補充資訊. 提供電影 ”穿著Prada的惡魔” 當中, 解讀女主管非語言訊息的經典片段, 以及相關的臉部表情分析.
微笑與噘嘴
在電影 ”穿著Prada的惡魔” 一片中, 有一幕演到男同事Nigel向女主角Andy說明, 女主管是如何以她的”方式”展現出她是否滿意設計師的新作品. 他們的對話如下:
Nigel: There's a scale. One nod is good, two nods is very good. There's only be one actual smile on record, and that was Tom Ford in 2001. If she doesn't like it, she shakes her head. Then of course there's the pursing of the lips.
Andy: Which means?
Nigel: Catastrophe.
好的, 從這段話我們看出了幾件事情, 點頭代表同意, 喜歡. 微笑比點頭更好, 是真的喜歡. 而搖頭代表不喜歡, 當發自內心地非常不認同的話, 就是噘嘴!
這一短短的片段, 其實是非常忠實且精要地說明了最主要與常見的非語言訊號. 一個人不用真的用口語說出我喜歡/不喜歡, 也能讓人理解他的意思. 點頭, 搖頭應該都是很簡單可以判別的事情, 這邊先來說說微笑與噘嘴.
所謂真誠的微笑, 包含了眼睛的笑與嘴巴的笑, 眼睛的笑會在眼睛的尾部形成魚尾紋的紋路, 嘴巴的笑則是會讓嘴巴兩旁以及臉頰的肉往上提, 一個真誠的笑容必須包括兩者, 且發生的時間是一致的. 有的人皮笑肉不笑, 有的人嘴上江湖笑, 但眼睛一動都沒動, 這些都是做做樣子的笑容, 也許是基於禮貌, 但絕不是發自內心的.
噘嘴是雙唇合起向前並向上推的一個動作, 可能也會有人稱為嘟嘴. 通常大人世界的噘嘴是一種很下意識的動作, 尤其當他不想直接表達時. 有的動作非常輕微, 甚至連當事人都沒發覺自己噘起了嘴呢. 但當我們觀察小孩子, 小孩子被禁止做某事, 拿不到他要的東西時, 很常見這種嘴唇嘟一個超高的噘嘴, 深怕沒人看見他內心的不滿似的. 台語我們會說這種表情叫做”奧嘟嘟”. 長大的歷程中, 這種”奧嘟嘟”的表情會被長輩一直拿來取笑, 而逐漸壓抑的結果, 最後只剩下一點點的噘嘴.
在我學了外顯行為觀察之後, 曾經有次與一個辦公室同事近距離聊天, 我提到在某次事件中他的主管讓我留下一個很正面的印象, 但就當我講到一半, 我觀察到對方微微地噘起了嘴. 於是我停下反問對方是否有不一樣的想法? 果然, 他雖然很客氣, 也表達對每個人觀點的尊重, 但還是表達出了他並不認同我對他主管的看法.
噘嘴最原始的意思就是一種不認同, 不認同對方所說, 不認同對方給自己的限制, 要求, 安排等. 現在在辦公室都要戴上口罩, 不太容易觀察到噘嘴. 在家裡也許可以試試看, 觀察你的孩子或另一半, 然後試圖去驗證看看是否你看懂了他的噘嘴.
厭惡, 輕蔑與不屑
另外跟噘嘴有一點像, 但意義完全不同的, 叫做輕蔑與不屑. 輕蔑不屑的原始情緒表情是厭惡, 這是上一課提到的6大表情之一. 厭惡的情緒可以把它想成是來自於一種你不喜歡的味道, 當你一聞到, 你會想要把鼻子皺起, 上嘴唇也會跟著往鼻子那兒抬起. 厭惡的情緒帶給人的是想要避開. 厭惡的微表情就是所謂的輕蔑與不屑. 當人感到不屑或輕蔑時, 自然會將上嘴唇抬起, 可能是一邊的嘴唇, 或是兩邊一起, 甚至於發出 “哼” 的一聲! 若這種表情還混合笑意, 就會變成冷笑或不屑地笑.
透過了解厭惡, 輕蔑與不屑, 可以得知對方對這件事情, 這個人, 這個論點或提議, 是不滿意不喜歡的, 即便對方嘴上說著很好啊, 一切都很棒! 千萬不能就這樣相信, 建議要能進一步了解真正不喜歡的點在哪邊, 才能更有效地溝通或解決問題.
ps要講外顯行為分析, 表情肢體實在太多東西講不完了, 這部分我先點到這兒為止, 得要回到TA人際溝通分析才行. 若有需要可以讓我知道, 我再考慮另外開一個外顯行為分析的教室好了. XD
圖片來源: FOX 2000 PICTURES COLLECTION CHRISTOPHEL / AFP
1 1 2322 1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2022/02/28

TA第四課: 外顯行為觀察-非語言溝通
之前曾經提到, TA最吸引我的一點是, 能夠根據外顯行為來對個人做內心自我狀態的判斷. 這一課就先來講一下非語言溝通的內容, 後續再進入到對應5種自我狀態表現的外顯行為.
溝通分為語言與非語言的訊息傳遞方式, 語言就是指說出來的話, 是文字的概念. 非語言則是指這些話是怎麼說出來的, 包括語調, 表情, 手勢, 與肢體. 語言溝通關注的是what to say, 非語言溝通則是關注how to say. 前者占了溝通整體的7%, 後者則占了93%.
以下我就分別就聲音, 手勢與肢體, 以及臉部表情, 進行相關說明.
非語言溝通-聲音
首先, 先來講聲音表現的部分, 當講話產生文字, 同時也夾帶了大量的聲音訊號, 包括了
• 音量大小
• 音調高低
• 講話速度快慢
• 是否有颤音
• 停頓方式是否為了強調某些字眼
• 尾音上揚
• 在自己發言前或他人發言時清喉嚨
• 吞嚥的時間點
聲音一直以來扮演了很重要的情緒表達的功能. 我們可以透過對方的”口氣”來判斷對方現在可能是甚麼樣的情緒或狀態, 是否急躁不安, 憤怒罵人, 擔心害怕, 自信開心, 輕蔑不認同, 還是心不在焉.
一個成年人, 受到多年的家庭, 學校, 與社會教育, 通常都知道應該如何應對以符合社會期待, 這包括了整體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訊息. 其中, 語言通常會是最優先社會化的, 但非語言訊息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才會有許多專業課程在教授所謂的聲音表達, 表情與肢體訓練等.
接受與解讀這些訊號, 發生在每個人每天的日常生活裡. 當我們在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信賴時, 最直覺的方式就是在看他講的話與他的非語言訊息是否一致. 因此有時候我們會對一個人的話產生質疑, 可能就是因為他講的話跟他的口氣不一致.
例如, 對方說, “我對這個案子很支持, 很有信心, 我想我們沒問題的!” 但他的口氣卻是緩慢遲疑, 聽起來很虛… 或是對方在你案子掉了的時候說, “案子掉了真可惜, 替你難過!” 但講話口氣中卻是開心… 這樣的溝通真的會讓人感到問號,
除了聲音, 若我們還能搭配上表情與肢體動作, 那就更能夠協助我們判斷, 對方到底是不是口是心非, 好協助我們在溝通上進入有效的對談, 以避免無效溝通或落入心理遊戲中.
非語言溝通-手勢與肢體
就佔據畫面的外顯行為來看, 手勢是非常鮮明的動作, 因此通常我們會說, 若連自己的手都壓抑不住, 那手勢真的反映了內心迫不急待想表現出來的態度. 常見的手勢有:
• 手指指人
• 塔狀動作, 一種成功人士拍照時很愛擺出來的一種五指指尖互相觸碰的手勢
• 雙手插胸,叉腰
• 托下巴
• 用手掌遮眼或遮住嘴巴
• 摸脖子或胸口
• 搓手或搓大腿
• 雙手或單手抓另外的手臂
姿態則是指整個身體的動作, 包括從頭部的移動, 軀幹身體, 以及下肢的腿部與腳尖的方向, 以及整個人與他人保持的距離等. 常見的有:
• 下巴抬高或壓低
• 歪頭(想事情)
• 軀體趨前/避開
• 站或坐姿放鬆程度
• 與人的距離
• 腳的方向
我們常說, 全身上下最誠實的部位就是腳了, 在所有肢體中, 腳最不被注意到, 但往往會是最反應內心狀態的一個部位. 要讀懂身體語言, 簡單來說, 越是喜歡, 越是輕鬆, 就會越靠近, 肢體越放鬆, 相反則是會展現避開, 以及肢體僵硬的樣子.
非語言溝通-臉部表情
最後, 是由心理學家Paul Ekman所提出的人類universal的6大表情, 意思是指這些表情的產生是不分人種與地區的. 主要是由眉毛, 眼睛, 嘴巴三個部位動作變化所組合而成, 他們分別是:
• 驚訝
• 厭惡
• 害怕
• 生氣
• 哀傷
• 快樂
臉部表情很重要, 因為作為情緒判斷, 這個部分是眼睛直接所見的參考來源. 而如同上面所述, 人類因為受到了社會化的影響, 已經知道必須依照場合與情境, 控制自己的表情來更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 甚至演出適合情境所需的反應.
後來在表情分析上, 演化出了微表情的判斷, 我們可以在個體受到刺激的那一瞬間, 大約1/5秒至1/30秒之間的表情反應, 得知他內心的真正情緒. 畢竟人類仍然是動物, 受到不預期的刺激時, 自制再良好的人, 仍有直接反射性的反應, 那留在臉部表情上的就叫做微表情, 留在肢體上的就是小動作. 有部影集”lie to me”就以外顯行為尤其是微表情, 作為影集中查案所使用的技術核心的基礎.
好的, 我知道以上的肢體表現我尚未一一說明, 後續直接安排一個簡報會議時常見的肢體動作集, 來做綜合解說.
2 0 3902 1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2022/02/24

TA第三課: TEG自我圖繪製與自我狀態調整
原來我們腦中有5個自己的聲音, 要是每次這5位都能好好表達, 也能整合出一個最適回應, 那應該人生就沒問題了吧?! 是的, 照道理是如此, 但如同5隻手指頭, 每一隻除了有自己的功能外, 它們也不一樣長呢! 5個自我狀態, 他們在個體中的能量通常不是平均分配的, 若我們能夠清楚知道自己各自我狀態的能量分布高低, 那就有機會能夠應因需求去做調整.
首先, 我們得要先知道分布狀況, 可以透過TEG測驗來繪製自我圖 (目前可以在網路上搜尋, 預計不久的未來待我把測驗數位化後, 將放上網路供大家使用), 或者, 也可以根據以上對自我狀態的了解, 自行繪製自我圖. 將CP, NP, A, FC, AC這5個自我狀態依序放在橫軸, 縱軸的刻度1-20,. 由能量最大的自我狀態開始繪製, 1-20分, 你覺得大約落在幾分? 與之相對, 最弱的自我狀態能量大概是哪一個? 有沒有最強能量的一半? 再來再把次強的項目, 次弱的項目, 以及中間的項目依序完成, 繪製出屬於你自己的自我圖. (看圖就一目了然了)
自我狀態檢視
繪製完成後, 請先看一下你的自我狀態分布, 是否其中一個很高/低, 其他都低/高的情況? 還是有某兩個特別高/低其他就還好? 網路上有一些針對自我圖的解釋說明, 可能套入某些名稱用以快速分類, 讓人能夠好記憶並以較有趣的方式理解, 但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根據自己整體的狀況進行解析.
若你的某個自我狀態一枝獨秀特別高或特別低時, 那麼根據自我狀態正負向的展現, 提醒的方向如下:
 CP特別高, 請檢視是否過度堅持你所認定的是否對錯, 有些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才行! CP特別低時, 請檢視是否沒有穩定的道德標準與價值主張, 時常人云亦云, 對自己的表現沒有要求, 生活散漫等.
 NP特別高, 請注意是否對他人過度關心與照顧, 以致可能忽略了被你照顧的對象他其實是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的. 你的付出是否只對他人? 是否忽略了照顧自己? NP特別低, 請注意看看是否對他人與自己都沒有同理心, 吝於付出關心, 容易躁動沒有耐性呢?
 A特別高, 所有的事情都進入分析計算, 是否忽略了道德上的準則, 是否失去了一些有趣的成分呢? A特別低, 這要特別小心, 成人自我狀態功能不發揮, 將導致對現實世界理解不清, 時常做白日夢, 無法就事論事, 容易受到其他自我狀態影響而難以有效解決問題!
 FC特別高, 大部分時候活在自己的想法裡, 很是自由, 但若要跟這世界有更好的連結, 還是要多關注他人, 一起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FC特別低, 就算其他功能運作正常, 你可能感受不太到快樂是甚麼, 是否很久沒有開懷大笑或是開心的感覺了呢?
 AC特別高, 是否時常以他人意見為準? 你永遠都可以提出你的意見跟看法, 別忘了你是有能力的, 其他自我狀態都在支持著你! AC特別低, 配合他人在你世界裡是不存在的, 大部分時候都是別人配合你, 通常大老闆容易有一群聽話的下屬, 但人生不會只有老闆這個角色喔.
組合很多, 就不在這邊一一說明. 但值得特別提到的類型是, 當CP與AC兩者都高, 其他很低, 通常容易發生對自我要求高, 內心感到委屈的情況.
CP可能不僅對他人要求, 也會對自己不斷要求, 不准自己偷懶, 不能不達到自我設定的標準! 因此當AC同時也高的時候, 代表個體會接受CP一切的要求, 但當自己感覺很累, 想休息的時候, 或者感覺自己達不到, 想逃避的時候, CP會變本加厲責罵自己. 由於重要的A成人自我狀態過低, 無法主導解決真正核心問題的行動, NP撫育型父母自我狀態也無法有效同理辛苦的自己, 無法有效安慰支持自己, FC自由型孩童的自發與創意也被壓抑而無法發揮時, 這個CP與AC雙高的組合, 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很可能時間一拉長就會造成身心症狀的發生, 此時就得要馬上處理了!
自我狀態調整
自我狀態的恆定假說, 說明了一個人內在的自我狀態能量是流動且維持一定的, 因此, 當我們想要調整某些自我狀態能量時, 我們僅需要專注於想要提高的自我狀態使用, 而其他自我狀態便會自然代償性地減少了.
3 0 1430 1
關於教室
分享個人見解、諮詢與授課片段
Transactional Analysis, 人際溝通分析, 簡稱為TA.
TA是一種人格理論, 溝通理論, 也是一種有系統地協助個體改變與成長的心理治療方法.
本教室內容為介紹TA人際溝通分析的理論與應用, 主要以職場溝通以及生涯規劃為討論核心. 期望促進個人自我覺察與提升有效人際溝通, 最終體現成人的自主與問題解決!
學習發起人
Jewel黃微
溝通教練與企業顧問
91 回答 23 分享 2 教室
發起人簡介
致力於提升自我覺察並促進人際溝通 歡迎造訪我的短影音 https://www.tiktok.com/@jewel.huang https://youtu.be/cU8JnLkxE_Q 預約一對一諮詢由此去: https://senior.104.com.tw/consultant/2301917/class 認識台灣職涯發展專業人員協會 https://www.tcdpa.org/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