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業務行銷

業務行銷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業務行銷:負責制定與執行業務推廣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與銷售成長,深化客戶關係與市場拓展。需具備優秀的市場分析能力與創意思維,能夠有效整合跨部門資源,推動行銷專案。良好的溝通技巧及人際交往能力是必備,能在多變的台灣市場環境中靈活應對挑戰,並與客戶及合作夥伴建立穩固聯繫。」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4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4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業務行銷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蔡威廉

亞太區副總裁 業務 行銷

2022/01/16

轉換行業/公司/職位的二三事 - (一)
歡迎關注威廉的教室 https://nabi.104.com.tw/room/10047711
初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 往往是最難找的, 所以很多人的第一份或是前幾年的工作, 可能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行業或是職位, 工作幾年之後, 對職場比較了解, 會想要轉換行業是很正常的, 也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 那麼該怎麼做職涯規劃和轉換行業/公司/職位呢?
經常在職涯診所看到以下的問題,
1. 我現在從事xx職位, 我想換到xx職位/公司, 我有機會嗎?
2. 我想轉換行業, 但我已經三十幾/四十幾/五十幾歲了, 我還有機會嗎?
3. 我想轉換到xx職位, 是不是需要去唸相關科系或是考證照?
4. 現在在小公司, 想換到大公司, 更有前途和制度, 要怎麼換?
站在管理者和招聘者的角度, 總結幾個建議,
1. 想要轉換的拉力和推力
會想要轉換行業, 大概會有幾個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推力, 也就是在現在的公司和行業裡做的不快樂或是沒有興趣, 另一方面是拉力, 就是想要回到自己有興趣的行業, 或是其它看起來更有前途的行業和公司, 也可能是想換個職位. 想要換工作是很正常的, 了解自己為什麼想要換工作的動機也很重要, 如果是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 也可以先找自己的主管談談, 因為有一些在現在公司遇到的問題, 換了工作/職位也一樣有可能會遇到, 所以不要單把換工作當做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 往往人不會因為單一的原因換工作/行業, 如果能因為轉換職位/行業, 同時解決拉力和推力的問題, 會是最理想的.
2. 轉換跨半步
轉換行業和職位, 是件難度不低的事, 也有很多人因為如此, 不敢嚐試去找, 或是投了履歷也經常石沉大海, 身為管理者, 找人的時候不一定會要找100%符合條件的人, 通常只要有50%左右的符合, 就可以給予面試的機會, 所以比如你現在是傳統產業的業務助理, 想要轉到科技業的業務, 我會建議可以分兩步走, 可以先投傳統產業的業務工作(換職位不換行業), 或是先投科技業的業務助理工作(換行業不換職位), 如果一次跨半步, 然後多跨幾次, 這樣在找工作的時候, 會有比較多的機會, 做起來入手也會比較快, 只要記得你最終的目的是什麼職位, 等做了1-2年, 不超過3年, 就可以再跨另一個半步去往自己理想的職位前進.
(待續)
看更多
6 0 4566 4

104學習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蔡威廉

亞太區副總裁 業務 行銷

2021/12/17

疫情期間海外求職 你不能不知道的六件事 - (一)
很多人嚮往出國工作, 一方面可以見識不同的人文地理文化, 另一方面是在不同的國家存在不同的機會, 有些機會可以帶來更多的薪酬以及快速升遷的空間. 2020年初開始的疫情, 重新洗牌了很多行業, 乍看之下好像重創了每一個行業, 但實際上也創造了很多新的機會, 這個系列的文章會針對海外工作進行討論, 也一併分享海外工作的機會和優缺點
1. 機會和需求
電商行業, 在疫情之前就已經蓬勃發展, 而在疫情之後更是突飛猛進, 以前是比價或是找商品的網站, 如今在很多國家幾乎已經生活中成為不同或缺的一環, 因為只剩電商平台能夠買民生必需品以及快速的送達, 疫情加快了電商在資訊流, 金流以及物流上的進步, 把原來可能需要3-5年的進度在3-6個月完成, 比如東南亞的電商原來佔比很低, 約整體市場5-15%, 因為金流是個問題, 東南亞和南亞的信用卡持有率低, 所以付款不方便, 但現在為了買民生用品, 只好想辦法解決線上付款或是到府收款的能力. 另一個需求轉移的例子是娛樂, 因為不能出國也不能看電影, 所以導致在家看電影和看劇的需求大增, 導致線上串流的平台需求大增, 一部份的娛樂需求也轉移到遊戲和電競上, 讓遊戲需求暴增.
過去兩年, 因為疫情的關係, 國際旅行大幅度減少, 貨運時間和成本的提高, 各國不同的封城與鎖國政策, 看似帶來了很多困難, 但也產生了很多機遇. 出國工作的機會, 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優點和缺點上, 都有一定程度的放大. 以科技業來說, 因為各種產業改為在家工作, 不管是科技軟體或是硬體上, 都出現了"井衝"的需求, 也因此創造出了大量的職缺, 不管是軟體工程師, 工廠的作業員, 或是前端的行銷與業務人員, 都出現很多新的職缺, 但並不是每個國家出現的工作機會都是相同的, 所以如果你的著眼點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國家, 可能就比較沒有感受到這些機會, 但如果可以考慮接受不同城市或國家, 那機會就會更多, 當然另外一個方面就是, 有越來越多的工作可以遠端上班, 也是另一個趨勢.
2. 海外工作與本地工作的差異 - 溝通力和語言
海外工作和本地工作的差異非常多, 有些差異是因為不同的國家, 有些差異則是因為不同公司的文化, 比如我以前在南非擔任業務, 除了負責客戶, 還要保持跟總部的連繫, 需要協調時差帶來的效率問題, 以及溝通文化的差異 - 有些總部的想法不能直接傳達給當地的員工和客戶, 會造成誤會, 又比如我在北京某PC龍頭廠負責海外市場, 雖然說的都是中文, 但其實用字遺詞仍然需要調整, 就比如說, 台灣說的"工作很操"跟大陸說的"工作很操"就完全是兩件事; 在新加坡的龍頭大廠上班時, 是英文環境, 但更挑戰的是, 不同國家的工作文化, 比如新加坡有名的"Kiasu" (怕輸) "Kiasi" (怕死)心態, 就變成在推進工作時, 經常會卡在沒人願意負責任就不能推進, 或是總是需要找一個人扛全部負責, 不管他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或是本質上是全英文工作環境但本質上是華人心態, 因為公司人種眾多, 但對紅毛(歐美人士)和華人會出現不同態度的落差, 這並非個別公司的區別. 但如果能夠克服這些挑戰, 也能在短期之內脫穎而出. 海外工作的挑戰看似是語言能力的挑戰, 但真正的挑戰是溝通力, 怎麼樣在不同國家, 不同人種, 不同文化, 不同語言口音之下, 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會是關鍵.
- 待續 -
看更多
4 0 868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0/28 11:57

免費學跨境電商實戰 再領Amazon技能認證
想跨足國際市場?由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IEAT)攜手亞馬遜推出免費「跨境電商營運課程」,從開店、選品、物流到廣告實戰全攻略。由亞馬遜官方講師授課,線上彈性學習,一年帳號不限次數,助你掌握海外開店核心技能,打造跨境新職涯!
▶️【零成本學習門檻 → 詳情請看】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94
✅Q1:這門課程適合誰學習?
A1: 本課程適合以下對象:
1. 應屆畢業生:提升就業競爭力,進入熱門電商產業
2. 在職工作者&欲轉職人士:轉職跨境電商領域,拓展職涯選擇
✅Q2:課程有哪些核心內容?
A2:六大章節共15小時線上課程
1. 基礎篇:跨境電商與傳統電商有什麼不同? 電商該賣什麼好? 如何啟動跨境電商生意
2. 市場篇:什麼是流量?
3. 流量篇:提升流量的系統化作法
4. 文案篇:電商文案致勝要訣
5. 物流篇:頭程物流&尾程物流
6. 優化篇:如何進一步提升流量?打造成功國際品牌&銷售報表數據分析
✅Q3:學習方式是什麼?需要付費嗎?
A3:免費學習,全面提升亞馬遜營運與銷售能力,完成線上報名並審核後,即可開通線上課程帳號權限,使用期限為1年
✅Q4:課程結束後可以取得證照嗎?
A4:可以!完成課程學習後,學員可自費參加技能認證考試,線下鑑測費用每人600元/次,通過考核即可獲得證書,驗證你的專業實力
▶️【零成本學習門檻 → 詳情請看】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94
看更多
0 0 1389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