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吉鈦股份有限公司 / 家務管家 / 符合度分析
家務管家 吉鈦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高中

經歷

未具備
要求經歷3年以上
家事服務人員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職涯診所

11/14 00:21

0 0 5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11/12 22:14

改善企業的體質 7S管理 製作7S推行操作手冊 詹翔霖副教授 (6)餐飲6S管理
改善企業的體質 7S管理 製作7S推行操作手冊
5S是管理之母、效率之源,延伸至現今7S觀念,增加安全、節約等觀念,要提升工作之安全及提升工作效率,達到增加環境與工廠之人、機、料之安全作業方法。
"7S"是在"5S"的基礎上完善而來的,在"5S"的基礎上加上了安全和節約。“7S”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和節約(save)這7個詞的縮寫。因為這7個詞日語或英文中的第一個字母都是“S”,所以簡稱為“7S”,開展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和節約為內容的活動,稱為“7S”活動。
7S活動是企業現場各項管理的基礎活動,它有助於消除7S活動是系統解決生產作業環境、生產效率、產品質量、服務水準、生產成本等幾大問題有效工具,
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
製作7S推行操作手冊要領
製作一份 「7S推行操作手冊」,作為企業改善體質、提升現場管理效率與安全的標準依據。以下是我幫您規劃的完整手冊架構與內容範本,可直接套用或修改成貴公司內部文件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S推行操作手冊(詹翔霖老師工廠範例)
一、目的
透過7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活動,建立整潔、安全、高效率的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素養、產品品質與企業競爭力,打造持續改善的企業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適用範圍
本手冊適用於公司所有部門(含生產現場、倉庫、辦公室及公共區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7S活動的定義與目標
項目 定義 目的 實施要點
1. 整理(Seiri) 區分要與不要的物品,清除不必要的物品。 釋放空間、消除浪費。 - 區分必要/不必要物品
- 移除閒置或無效工具
- 設立“紅牌區”暫放淘汰物品
2. 整頓(Seiton) 將必要物品依規定位置、標識、數量擺放。 縮短尋找時間、提高效率。 - 標示明確
- 定位擺放
- 「定品、定量、定位」三定原則
3. 清掃(Seiso) 維持清潔,清除髒污、灰塵。 消除安全隱患、提升品質。 - 每日區域清掃責任制
- 清掃同時檢查設備狀況
4. 清潔(Seiketsu) 維持整理、整頓、清掃成果的制度化。 穩定標準化管理。 - 訂立檢查表與稽覈制度
- 張貼標準化作業圖片(標準SOP)
5. 素養(Shitsuke) 養成遵守規範與自主管理的習慣。 建立紀律文化。 - 教育訓練
- 自我檢查制度
- 榜樣激勵制度
6. 安全(Safety) 預防事故、保障人員與設備安全。 零災害職場。 - 安全教育
- 安全標識清晰
- 設備防護與巡檢制度
7. 節約(Save) 節約資源、降低成本、消除浪費。 提高效益、強化競爭力。 - 節能減碳措施
- 物料再利用
- 生產效率提升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行架構
角色 職責
總經理/廠長 宣佈推行方針,提供資源,審核成果。
7S推行委員會 統籌規劃與推進活動,制定標準與稽覈制度。
各部門主管 執行部門7S活動、指導員工。
7S小組長/員工 依區域責任執行日常7S工作,參與改善提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推行步驟
1. 宣導與教育訓練
o 7S理念、意義、推行重點
o 對全員進行階段性培訓
2. 現場調查與現況分析
o 拍攝現場照片
o 確定問題區域與改善重點
3. 分區責任制
o 明確區域負責人與責任範圍
o 張貼「7S責任區看板」
4. 目標設定與實施計畫
o 訂定每月推行目標
o 擬定行動計畫表(PDCA循環)
5. 定期稽覈與評比
o 每週/每月執行7S稽覈
o 公佈分數與照片比較
o 表揚優秀單位
6. 持續改善與標準化
o 建立最佳實務(Best Practice)
o 將改善成果制度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稽核標準
評分項目 標準說明 滿分
整理 無不必要物品,標識清楚 10
整頓 定位擺放、有標籤 10
清掃 地面、設備、工具潔淨 10
清潔 保持整齊標準化 10
素養 員工遵守規範、儀容整潔 10
安全 設備安全、警示明確 10
節約 無浪費行為、節能措施 10
合計 70分
60分以上:合格
50~59分:需改善
50分以下:重新教育與輔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推行工具範例
• 紅牌作戰表
• 區域責任制圖
• 7S檢查表
• 7S稽覈記錄表
• 改善提案單
• 7S看板(公告成果、照片對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教育訓練與獎懲制度
• 教育訓練內容: 7S概念、現場管理技巧、安全操作規範、節能觀念
• 獎勵制度:
o 每月「7S優良區」各廠區表揚
o 年度「7S改善王」個人獎
• 懲戒制度:
o 未達標準區域需提出改善報告
o 持續未改善者列入主管績效考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預期效益
• 現場整潔、安全性提升
• 提高作業效率與生產品質
• 減少浪費與降低成本
• 培養員工紀律與團隊意識
• 打造持續改善企業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附錄
• 7S檢查表樣板
• 7S活動照片對比模板
• 推行計畫表(詹翔霖6S舊版範例)
• 改善提案表格
參考資料
1. https://chanrs.pixnet.net › blog › post
5S工作環境現場管理運用–貫徹品質理念創造客戶滿意砂鍋魚頭-5S6S詹翔霖副教授
2. https://www.scribd.com › presentation ›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
企業問題分析與診斷能力提昇技法 從5s到全面生產保養 (Tpm) 版 詹翔霖老師
3. https://blog.udn.com › chanrs 餐飲業5S管理模式
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詹翔霖老師-大戶屋5S管理模式與品質文化
4.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資源學習|104學習
5S管理-專業服務與人員態度-詹翔霖副教授-沙窩魚頭 …
5. https://blog.udn.com › chanrs
5S 工作環境現場管理 -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
詹翔霖教授: 5S工作環境現場管理–貫徹品質理念創造客戶滿意-詹翔霖副教授江戶川日式料理
7. https://mypaper.pchome.com.tw › chanrs › post餐飲業經營環境 5S 管理
108.08..28-創業典範-飯店經營管理-專業服務與5S-詹翔霖副教授@心靈整形師
詹翔霖老師-永遠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以人為本
拉亞漢堡速食店-門市設計5S管理與專業服務訓練-詹翔霖副教授
10. https://www.scribd.com › presentation › 動物醫院經營管理策略-詹翔霖...
動物醫院經營管理策略- 詹翔霖副教授 | PDF
11. https://chanrs.pixnet.net › blog › post
RO市場第一品牌-賀眾門市5S管理詹翔霖副教授-心靈整型師
12.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 餐飲業經營環境 5S 管理
餐飲業現場稽核與衛生安全管理網紅店起與落【現場5S管理】
13. https://mypaper.pchome.com.tw › chanrs › forward
鼎王麻辣鍋-5S工作環境現場管理運用–貫徹品質理念創造客戶滿意-詹翔霖
14. https://mypaper.pchome.com.tw › chanrs › post
107.07.29-中高階主管培訓-5S管理與自主管理典範-詹翔霖副教授
15. https://chanrs.pixnet.net › blog › post
109.12.30-現場主管管理職能訓練班-5S管理-詹翔霖副教授
16. https://chanrs.pixnet.net › blog › post
寵物長照機構教育訓練課程 日常5S管理-詹翔霖副教授
17. https://blog.udn.com › chanrs
5S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詹翔霖副教授 - udn部落格
服務品質及顧客滿意度-詹翔霖老師-大戶屋5S管理
醫事助理資格訓練課程-動物醫院機器設備保養清理
https://chanrs.pixnet.net › blog › post
食安事件與公關危機:王品:沒有理由推諉責任-危機管理詹翔霖
改善企業的體質 7S管理 製作7S推行操作手冊 詹翔霖副教授 (6)餐飲6S管理
看更多
0 0 10 0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管理主管

11/10 12:30

【當忙碌不等於產出,我們真的有在工作嗎?】
在職場裡,我們會看到一種奇特的現象,有些人每天忙到天昏地暗,卻沒有看到產出成果;而有些人看起來不急不徐,但每次開會報告時,總能提前交出長官要的關鍵進度。
如果是在技術性裝忙,那就另當別論。但如果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找不出問題出在哪,真的會讓人欲哭無淚。
而我以前也有段時間陷入這種迷失,還記得我剛換到一個新的技術職工作,因為還在學習新的製程及適應新單位,為了不要讓人覺得我在混,那時候就覺得只要讓自己一直都很忙,每天到處巡巡看看,就好像代表自己很認真有在做事。
但事實卻狠狠打了我好幾巴掌,單純的忙碌不代表成果,有時只是引擎空轉的假象。因為能夠產出價值的關鍵,往往不在「努力」的多寡,而在「忙碌」的方向是不是對的。
【為什麼我們有時會陷入「假性忙碌」?】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做「行動幻覺」,意思是人會因為自己「有在做事」,就誤以為自己「有在往正確的道路前進」。
就像是花很多時間在回信、改報告、優化圖表、然後對一些細節吹毛求疵,但實際上最重要的專案及任務,卻一點都沒進展,那逐漸累積的工作就會壓的自己越來越喘不過氣。
這種「沒做在點上」的忙碌,最容易讓人陷入空轉。因為看起來自己每天都有在做事情,但卻發覺未完成的工作越來越多。
先問自己現在手上在忙的,是我想做的?還是我該做的?如果做這件事無法讓你更快速接近任務成果或是推進專案,那就算再花更多的時間,也只是自我耗能不是建立成果。
【思考工作改變,從「作業導向」走向「價值導向」】
有時候我們會把「有完成事情」當成「有完成工作」,但這兩者其實完全不同。
#「作業導向」的人,專注在把手邊想到的待辦作業一個一個劃掉
#「價值導向」的人,則會先區分每個代辦事項對整體任務的價值。
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要整理專案簡報,
「作業導向」的人,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去調版面、改格式、加資料,讓報告看起來很精美,內容很豐富
「價值導向」的人,會花時間去思考長官想聽什麼、邏輯是否嚴謹、數據是否清楚正確,要表達的核心重點是否有呈現出來。
當我們把工作焦點放在「輸出影響力」而不是「完成作業量」,你的工作效能自然會開始變得更有力量。
【不可諱言的,「假裝忙碌」也是一種自我心理防衛機制】
就像我在電視上看到的劇情,情侶的一方因為對於對話感到尷尬,就開始讓自己去做其他事情變得忙碌,這時候往往不是不知道該做什麼,而是「不敢」面對困難的那一個問題。所以會想要用忙碌掩飾焦慮,用細節填滿空白,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暫時覺得安全。
在工作中我們也可能會遇到類似的狀況,
當某人心裡不想做一份報告時,可能會一直「反覆在修文件的文字」;
當主管交代的新專案,內容不太懂時,同仁可能會「看一堆研究資料卻不進行行動」。
但這並不是代表自己在工作上懶惰,而是變成是一種「心理逃避」。人會下意識地逃開讓自己焦慮的任務,卻用進行大量的瑣事來說服自己「我有在努力」。
選擇停下來問自己,我是不是正在用忙碌,逃避真正重要的事?當能誠實面對這個問題,才是脫離空轉的第一步。
【三個動作讓「忙碌」變成「有效能」】
想讓工作真正有產值,不是變成讓自己變成超人去擠出更多時間,而是要建立「有效能的節奏」。
1. 釐清優先順序
每天開始上班前,先對焦主要的工作任務,列出三件「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事。不求多,只求準。這樣大腦會自動聚焦在成果上。
2. 設定界線與節奏
工作中很容易被外務干擾,當發現自己被訊息、會議、突發事件牽著走。就要趕快拉回來主要任務,給自己完整思考的空間。
3. 每天快速回顧反思
問自己:「今天做的幾件事情,是否真的有讓我往完成專案前進?」「哪些事情其實只是讓我覺得自己在動?」
【時間有捨才有得,要學會『讓時間花在最重要的成果上』】
當事情累積越來越多時,什麼都想完成就等於什麼都完成不了,要做的多又要做的好反而是過度理想化,適時放掉一些個人的堅持完美,也才能夠空出更多的時間,去完成那些更為重要的任務。
【工作上最重要的不是要忙,而是要做的清醒】
職場上的忙碌,其實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你對工作掌握的清晰度,也映出你內心的焦慮程度。如果自己每天都會被瑣事淹沒,不是代表你沒能力,而是提醒自己該回頭看看,這些努力有沒有用在真正重要的地方。
學會辨別哪些事該做、哪些該放、哪些該優先,該優先做的就不能去逃避,你的時間才能夠真正被使用,努力也才會開始有價值。
看更多
0 0 66 0
職涯診所

11/05 22:36

0 0 447 0
蒲朝棟

主任

10/28 11:00

不是員工懶,而是他們心累了
辦公室裡常出現類似畫面:有人準時打卡、按部就班,但再也不主動發言;有人完成工作卻不再提供建議;有人表面上沒事,私底下卻慢慢把心收起來。主管的直覺往往是「他們是不是變懶了?」但如果把問題簡化成「懶」字,反而可能錯失真正該處理的危機:員工已經心累。
我曾經輔導過的一位工程師。他過去總是第一個處理問題、主動提出改善方案,可最近他變得沉默寡言,同事再把案子推給他,他也只是淡淡回覆「可以」。主管問他是否動力不足,他低聲說:「不是不想做,只覺得做了也沒用。」這句話透露的不是態度問題,而是價值感的流失:努力沒有被看見,付出看似沒有回應,長期下來,熱情就會耗盡。
這種情況屬於情緒耗竭的一種表現,往往是職場倦怠的核心。當工作處於「高要求、低回饋、低控制」的狀態時,員工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降低投入以維持心理平衡。簡單說,這不是懶,而是生存策略。
主管常用的做法是加碼KPI、提高標準或透過獎金刺激表現,但當員工心累時,外加壓力只會加速退縮。真正有用的做法,是回到「看見」與「支持」。下面提供三個實務步驟,幫助組織及主管在員工心累時,及時回應並修復動能:
一、把「被看見」制度化
別只靠年度考核或一次性表揚。設計簡短的每週回饋機制,例如由主管或同儕輪流分享一件當週感謝的事,或用一頁式回顧呈現每位成員的貢獻,讓努力變得可見且具體。被看見能補滿動能的油箱。
二、降低控制,增加自主
把工作目標拆成能讓員工有決策空間的小任務,並清楚設定期待與時限。研究顯示,工作控制感降低倦怠發生率。當人覺得有選擇而不是被命令時,更容易恢復動力。
三、建立安全的情緒表達管道
鼓勵團隊在非正式的時機分享挫折與困難。可以定期安排「無議程對談」,或設置匿名回饋管道,讓員工敢說心裡話。當問題被說出來,就有機會被處理。
此外,組織也應重新檢視工作負荷分配與成效回饋機制。很多時候,員工不是不想進步,而是看不到進步的痕跡。把量化成果與質性反饋結合,才能讓人知道「我的努力真的有差別」。
對員工而言,當感到心累時,也可以採取自我調整策略:設定短期可達成的小目標、主動尋求同儕支持、或與主管談論期望與界限。勇於表達需求,不是軟弱,而是負責任的職涯管理。
為了避免誤判現象,主管可以從三個面向檢查現場:
第一,觀察參與度變化;不是只有出席率,而是有沒有積極回饋、提出問題或主動協助。
第二,檢視回饋頻率;當正向或建設性的回饋減少,代表員工開始撤離情感投資。
第三,關注小群體互動;沉默往往從小圈子開始,若發現小組間互動冷淡,需要及早介入。
實務上,若發現團隊已出現心累跡象,以下三個步驟可作為優先行動:
一是短期降壓,檢視近期任務是否能合理分配、是否有不必要的加班或重複工作
二是啟動回饋循環,設定每週短會以聚焦「小幅改善」,讓成就感回流
三是啟用支持資源,包括員工協助方案、職涯諮商或內部分享會,讓員工有安全出口表達情緒。
也建議把關鍵數據做成儀表板,定期追蹤例如:請假率、加班時數、會議發言比率、匿名回饋指數等指標,當指標顯著變動時,需立即進行診斷。數據不是冷冰冰的結論,而是提醒管理層「有人需要被看見」。
最後,企業文化的修復需要時間與持續性的行為改變。領導者需要用長期、具體的方式示範:表達脆弱、給予肯定、回應貢獻。當組織把焦點從「只看產出」轉向「同時看人」,員工的心累才有可能逐步被撫平,工作熱情也能慢慢回溫。面對心累,比起責怪員工,更要學會如何陪伴與協作,這才是真正長久的競爭力。
如果你是主管,現在就做一個簡短檢查:
今天你對團隊說過「謝謝」了嗎?
你是否了解每個人最近最在意的是什麼?
你給的回饋是具體且有建設性的嗎?
這三個問題能幫你快速評估團隊情緒健康。
職場不是靠誰更能忍耐而運作,而是靠每個人都還有繼續投入的力量。別等到火燒到房子才想辦法滅火,從今天開始,被看見,就能讓人再次願意走進來。
看更多
0 2 156 0
職涯診所

11/02 16:22

0 0 795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