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豐馥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設計/網頁設計 / 符合度分析
平面設計/網頁設計 豐馥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經歷

未具備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林尚能

執行長

3小時前

2026 年,不懂 AI 搜尋優化的品牌將被淘汰—你的競爭對手已經開始搶 AI SEO
當 70% 的使用者不再點擊搜尋結果,你的品牌該如何被看見?
身為一名企業 SEO 行銷策略顧問,我最常被客戶問到:「為什麼網站排名很好,流量卻持續下滑?」答案很殘酷:因為使用者根本不點擊搜尋結果了。
根據最新研究,當使用者在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等 AI 答案引擎中提問時,高達 70% 的人直接獲得答案後就離開,不會點擊任何連結。這就是 AI 搜尋時代的零點擊現象。
過去十年,我們花費大量資源優化 SEO,爭取 Google 第一頁排名。但現在,消費者直接向 AI 提問:「台北最適合約會的義大利餐廳推薦」、「預算 5 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該選擇哪種數位行銷策略?」,而 AI 會直接給出 3-5 個推薦並說明理由。
問題來了:如果你的品牌沒有被 AI 提及,你就徹底消失在消費者的視野中。
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從「傳統 SEO」升級到「AI SEO (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答案引擎優化,簡稱 AEO)」。
一、SEO vs AI SEO: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使用者行為的根本轉變
傳統 SEO 時代,使用者在 Google 搜尋後會看到 10 個藍色連結,點擊進入不同網站比較。你的目標是讓網站出現在第一頁,吸引點擊。
AI SEO 時代,使用者在 ChatGPT 提問後,AI 直接給出 3-5 個推薦並說明理由。使用者可能根本不會點擊任何連結。你的目標是讓品牌「被 AI 提及」。
核心策略的根本差異
傳統 SEO 追求連結與排名:建立高品質反向連結、優化關鍵字密度、提升網域權重、改善網站載入速度。目標是讓 Google 演算法喜歡你的網站,把你排在搜尋結果前面。
AI SEO (AEO)追求提及與引用:在多個平台建立一致的品牌描述、創造被 AI 訓練資料收錄的內容、獲得真實使用者評論、出現在 AI 常引用的權威網站。目標是讓 AI 認識你、信任你,並主動推薦你。
內容策略的演進
傳統 SEO 強調「大而全」:《台北義大利餐廳完整指南》(3000 字)、《2025 年 SEO 終極教學》(5000 字)。這些長篇文章試圖涵蓋所有相關主題,塞滿關鍵字。
AI SEO (AEO) 強調「精準回答具體情境問題」:《新創公司如何在三個月內透過 SEO 提升詢問量?》、《預算 5 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該選擇哪種數位行銷策略?》。針對特定情境、特定受眾、特定問題,提供清晰可執行的答案。
二、三大 AI 答案引擎的「思考模式」
根據 Yext 針對超過 680 萬次 AI 引用的研究,三大主流生成式 AI 答案引擎在決定引用誰的資訊時,有著截然不同的偏好。
Gemini (Google):「我信任你親口說的」
Gemini 相信品牌自己所說的話,高達 52% 的引用來自品牌自有網站,特別偏好結構化、有 Schema 標記的內容。
你的策略:強化官網內容
將網站打造成該領域最權威的知識庫。導入完整的結構化資料標記,確保內容結構清晰、邏輯嚴謹。
具體執行:
1. 在官網建立完整的知識庫或資源中心
2. 為每個重要頁面加入 Schema 標記
3. 使用清晰的 H1、H2、H3 標題階層
4. 提供詳細的產品/服務說明與規格
5. 定期更新內容,保持資訊新鮮度
ChatGPT (OpenAI):「我信任大家所公認的」
ChatGPT 更相信「網路共識」,49% 的引用來自第三方網站,如 Yelp、TripAdvisor 等目錄與列表平台。
你的策略:佈局全網聲量
確保品牌資訊在所有相關的第三方平台、名錄網站上都是準確、一致且完整的。當越多可信的第三方平台都在談論你,ChatGPT 就越容易推薦你。
具體執行:
1. 在 Google Business Profile、Yelp、TripAdvisor 建立完整資料
2. 確保所有平台的品牌名稱、地址、電話、服務項目描述一致
3. 在產業相關的目錄網站登錄
4. 積極在 LinkedIn、Facebook 發布專業內容
5. 透過新聞稿、媒體報導增加第三方提及
Perplexity:「我信任這個領域的專家」
Perplexity 偏好引用利基型、行業內的權威網站與真實客戶評論,更重視垂直領域的專業性。
你的策略:深耕產業社群
積極在專業論壇、產業媒體、評論網站上曝光,鼓勵使用者留下真實回饋。當你在特定領域建立起專家形象,Perplexity 自然會將你視為首選引用來源。
具體執行:
1. 在產業專業論壇建立專家形象
2. 投稿到產業媒體、專業部落格
3. 參與產業研討會、發表演講
4. 鼓勵客戶在專業評論平台留下詳細回饋
5. 發布產業研究報告、白皮書等專業內容
三位一體策略配置
關鍵事實:單一的 AEO 策略行不通。你必須針對不同平台特性,佈下天羅地網。
小型企業 (月預算 2-3 萬):40% Gemini (優化官網核心頁面)、40% ChatGPT (建立主要平台資料)、20% Perplexity (選擇 1-2 個重點論壇)。
中型企業 (月預算 5-8 萬):35% Gemini (全站內容優化)、35% ChatGPT (全網平台佈局)、30% Perplexity (多管道產業曝光)。
大型企業 (月預算 10 萬以上)**:30% Gemini (建立知識庫)、40% ChatGPT (全球平台一致性)、30% Perplexity (產業領導地位)。
三、AI SEO 四階段執行流程
第一階段:建立問題矩陣 (1 個月)
定義 3-5 個核心買家人物誌,繪製購買旅程 (認知→考量→評估→決策),為每個階段列出 5-10 個高意圖問題,優先排序最重要的 20 個問題。
第二階段:創造精準答案內容 (2-4 個月)
針對每個問題撰寫 1500-2500 字文章。第一段直接回答核心問題,使用 H2/H3 問答式標題,加入具體數據與案例,文章結尾加入 3-5 個 FAQ,自然連結你的產品或服務。
第三階段:全網佈局一致性 (2-3 個月)
統一所有平台的品牌描述,在 Google Business Profile、Yelp、產業目錄更新資訊,在 LinkedIn、Facebook 建立專業內容,投稿到產業媒體與權威部落格,鼓勵客戶在評論平台留下真實回饋。
第四階段:AI 可見度監測 (持續進行)
定期在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測試品牌是否被提及。追蹤品牌在 AI 回答中的出現頻率、排序位置、描述準確性,監測競爭對手的 AI 聲量佔比,根據數據調整內容策略。
四、傳統 SEO 與 AI SEO 雙軌並行
最佳策略是雙軌並行,而非完全放棄傳統 SEO。
短期 (0-6 個月):持續執行傳統 SEO 維持現有流量,同步開始建立 AI SEO 內容矩陣。
中期 (6-12 個月):傳統 SEO 流量開始穩定,AI SEO 內容逐漸被答案引擎收錄。
長期 (12 個月以上):傳統 SEO 流量可能因零點擊趨勢而下滑,AI SEO 成為主要流量與品牌曝光來源。
給不同預算企業的建議
預算有限:優先執行 AI SEO。最小可行方案是選出 10 個最重要的客戶問題,撰寫 10 篇精準答案文章,確保 Google Business Profile 與主要平台資訊一致,鼓勵客戶留下真實評論。預估投資每月 2-3 萬元,持續 6 個月。
預算充足:採用雙軌並行。40% 預算投入傳統 SEO (維持網站基礎優化、建立反向連結),60% 預算投入 AI SEO (建立完整問題矩陣、每月產出 8-10 篇文章、全網佈局)。預估投資每月 5-8 萬元,持續 12 個月。
五、新時代的成效指標
傳統 SEO 指標:關鍵字排名、自然流量、反向連結數量、網域權重。目標是前 10 名關鍵字數量增加、月流量增長 10-20%、每月新增 10+ 高品質連結、DA/DR 提升 5-10 分。
AI SEO (AEO) 指標:
AI 可見度:品牌在相關問題中被提及率 > 30%
AI 引用次數:每月被 AI 引用次數增加
聲量佔比:品牌 vs 競爭對手提及比例
平台一致性:主要平台資訊一致性 > 95%
UGC 數量:真實評論與討論數量增加
六、AI 可見度自我檢測
你不需要昂貴工具就能開始檢測。
針對 Gemini:輸入「[你的產業] 推薦」、「如何選擇 [你的產品類別]」,檢查品牌是否出現。
針對 ChatGPT:輸入「台灣最好的 [你的產品/服務] 有哪些?」,檢查品牌是否被提及及排序位置。
針對 Perplexity:輸入「[你的產業] 專家推薦」、「[特定情境] 該選擇哪個品牌」,檢查是否被視為專業選項。
建議每月檢測 AI 提及率和提及排序,每季檢測跨平台一致性和描述準確性。
七、立即行動檢查清單
Gemini 優化
- 官網是否有清晰的 H1、H2、H3 標題結構?
- 是否已加入 Schema 標記?
- 首頁是否清楚說明「我們是誰」、「我們做什麼」?
- 內容是否定期更新?
ChatGPT 優化
- Google Business Profile 資料是否完整?
- 是否在 Yelp、TripAdvisor 等平台建立資料?
- 所有平台的品牌資訊是否一致?
- 是否有在 LinkedIn、Facebook 發布專業內容?
Perplexity 優化
- 是否在產業論壇建立專家形象?
- 是否有投稿到產業媒體?
- 是否有客戶在專業評論平台留下回饋?
- 是否有發布產業研究或白皮書?
八、常見問題
Q: 我們現在做的 SEO 會浪費嗎?
A: 不會。傳統 SEO 仍然重要,建議將 60% 資源轉向 AI SEO,保留 40% 維持傳統 SEO。
Q: AI SEO 多久會看到成效?
A: 通常需要 6-12 個月。AI 需要時間「學習」你的品牌,並在訓練資料中建立關聯。
Q: 我們的產業很傳統,客戶不會用 AI 搜尋吧?
A: 2025 年已有超過 40% 的使用者開始使用 AI 搜尋,這個比例每季都在增長。越早佈局,越有優勢。
Q: 如何知道我們的品牌是否被 AI 引用?
A: 直接在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輸入相關問題,看看你的品牌是否出現在答案中。
立即行動:免費 AI SEO 健檢
想知道你的品牌在 AI 答案引擎中的可見度嗎?
我們提供免費的「AI SEO 健檢服務」,包含:
✅ 10 個關鍵問題的 AI 可見度測試
✅ 品牌在三大答案引擎的提及率分析
✅ 競爭對手 AI 聲量比較
✅ 客製化 AI SEO 策略建議
立即聯繫我們
📞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 LINE ID:@119m
🌐 官方網站:Hotels.com.tw
未來的內容,是寫給「AI + 人」一起看
AI 時代已經來臨,消費者的搜尋行為正在改變。傳統 SEO 不會消失,但 AI SEO (AEO) 將成為未來 3-5 年的主戰場。
記住兩個核心概念:
1.未來的行銷,不是讓客戶找到你,而是讓 AI 主動推薦你。
2.AI 時代的品牌曝光,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全面佈局。
當你的競爭對手還在執著於 Google 第一頁排名時,聰明的企業已經開始佈局 AI 答案引擎。這波 AI 搜尋革命,將會淘汰那些不願改變的品牌,也會成就那些提早準備的先行者。
你準備好了嗎?
看更多
0 0 11 0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

11/17 19:00

Instagram 用戶突破 30 億 & UI 更新
1️⃣ IG 月活躍用戶突破 30 億,成為 Meta 第三款達標的 App
2️⃣ Reels 主題調整:可手動新增/移除感興趣主題,提升內容客製化
3️⃣ UI 優化:私訊圖示移到底部,與首頁、Reels 並列、發文鍵改至左上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看更多
0 0 39 0
緯育TibaMe

11/17 18:30

免費直播】轉職前導課 - AI時代下,工程師的職涯趨勢與發展
AI 都會寫 code 了,我還能轉職工程師嗎?
別再猜了!讓我們用數據和真實經驗讓你看到趨勢、看到未來
帶你一探AI為軟體工程師打造的新藍海
📍 【免費直播】轉職前導課-AI時代下,工程師的職涯趨勢與發展
讓你在 1.5 小時內掌握:
✅ AI 時代的 IT 產業趨勢與職涯方向
✅ 哪些工程職位將迎來黃金紅利期
✅ 非本科、零基礎如何跨入工程職
✅ 緯育 TibaMe 如何陪你從學習 → 求職全程支援
🔥 現場加碼!
參加就送「轉職大禮包」,還有機會獲得價值「AI職涯顧問課程」
🗓️ 時間:11/20(四)12:00–13:30
🔗 報名連結:https://tibame.tw/1cMUa
👉 現在報名,明年就能換你上車!
看更多
0 0 410 0
林尚能

執行長

11/17 09:00

用品牌定位打造市場差異化優勢
行銷的起點在「定位」,不單純追求曝光。
當品牌缺乏明確的方向,無論投入多少預算,
訊息都會顯得模糊,難以打動人心。
成功的品牌能讓客戶在第一眼,
就理解你提供的價值與專業,進而建立信任。
企業若想被市場清楚記住,
必須先釐清自身的獨特價值主張(UVP),
再以一致的語調貫穿官網、社群與廣告。
當整個團隊都能說出同一個品牌故事,
品牌印象才會真正扎根在客戶心中。
實際做法:
1.三圈分析
先透過「客戶痛點 × 競品定位 × 自身強項」
三圈交集分析,找到你在市場上的最佳切入點。
列出客戶最在意的三個問題、
競爭者能提供的解方,
以及自己能解但別人不擅長的地方。
這樣的交集,就是品牌的核心定位。
例如,如果你能解決中小企業最怕的
「AI落地效益不明」問題,
那這就是你的競爭優勢所在。
2.用一句話定位
把複雜的品牌價值濃縮成一句話,
讓人一聽就懂你在幫誰、解決什麼、為什麼更好。
用「為誰|解什麼問題|憑什麼更好」的結構,
寫出12~18字的Slogan,
例如:「為中小企業打造可衡量的AI導入成效」。
這句話要能代表你在市場的立場與價值,
成為所有行銷溝通的中心軸。
3.訊息矩陣
一句話定位確定後,將其拆解成三個主軸:
功能價值、效益價值、風險降低。
每一軸都要能對應具體案例或數據證明,
形成品牌的「說服矩陣」。
例如:功能主張可搭配產品特點;
效益主張附上實際成效;風險降低則以保固、
服務或保障作支撐。
這樣能讓品牌溝通更具層次與信任度。
4.執行一致性
品牌訊息不是只有行銷部要懂,
而是全公司都要用。
從官網首頁、產品頁、簡報模板、客服話術、EDM
到業務提案,全都應以統一語調呈現。
這樣客戶不論在哪個接觸點,
都能接收到同樣的價值訊息。
保持一致不僅讓品牌更專業,
也能強化記憶點與辨識度。
5.季度檢視
定位不是一次就定生死,而是要持續優化。
每季應追蹤品牌關鍵字搜尋量、
官網流量與指名詢問來源,
分析市場回饋與受眾變化。
如果發現品牌被誤解、
或競爭者搶佔你的關鍵字,
就要立刻調整溝通重點。
持續檢視能讓品牌定位保持新鮮與競爭力,
讓市場始終記得你。
▋想系統學習更多創業與企業經營內容
【戰國策戰勝學院 】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及顧問服務
- 更多資訊請至:www.mo.com.tw
- LINE 諮詢請洽:@119m
▋想聽到更多執行長COM的經驗談
【 經營者的勝利學 】於各大Podcast平台及Youtube熱播中
#企業經營 #品牌行銷 #品牌定位
#行銷策略 #故事行銷 #品牌故事
#經營者的勝利學 #執行長 #企業管理
看更多
0 0 41 0
林尚能

執行長

11/16 21:41

AI 時代的零點擊海嘯:您的品牌,是成為答案,還是被遺忘?
身為一名企業SEO行銷策略顧問,我必須告訴您一個殘酷的現實:過去十年我們所熟知的遊戲規則,已經被徹底顛覆。當您還在為了網站的關鍵字排名、點擊率而奮鬥時,一場名為「零點擊」的海嘯早已悄然來襲。
根據權威財經媒體《天下雜誌》的報導,近七成使用者在AI搜尋後,根本不會點擊任何連結;而傳統的資訊型關鍵字流量,更是雪崩式下滑了10%到30% 1
。這意味著,消費者取得資訊的方式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他們不再透過點擊一連串的藍色連結來拼湊答案,而是直接向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這類的「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提問,並期待獲得一個完美、直接的解答。
這場變革的核心,是行銷戰場的轉移:從 SEO(搜尋引擎優化) 到 AEO(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答案引擎優化)。如果您的品牌策略還停留在舊時代,那麼在未來的AI世界裡,您將不是被遺忘,就是從未被認識。
這篇文章,就是為您——企業主與行銷人員——所寫的實戰指南。我將帶您深入理解答案引擎的運作邏輯,並提供一套完整的策略,讓您的品牌不只被看見,更能成為AI心中的「首選答案」。
戰場轉移:從「連結為王」到「提及為王」
過去,SEO 的世界裡,外部連結(Backlinks) 是最重要的貨幣。誰擁有最多高品質的連結,誰就能在 Google 的排名中稱王。然而,在 AEO 的新世界裡,遊戲規則完全不同。
知名行銷專家 Rand Fishkin 在 SparkToro 的分析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答案引擎的貨幣不再是連結,而是 「提及」(Mentions) 。AI 的運作方式,被戲稱為「辣味自動完成」(Spicy Autocomplete),它根據龐大的訓練數據,預測哪些詞彙最常跟在其他詞彙後面。簡單來說,如果您的品牌名稱,在AI的訓練資料庫中,頻繁地與特定問題、需求或情境一起出現,那麼當使用者提出相關問題時,AI自然就會「想起」您,並將您作為答案的一部分推薦出去。
這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再用單一思維來應對所有AI。不同的答案引擎,有著不同的「思考」模式與信任偏好。
AEO 的三位一體:洞悉三大 AI 的「思考模式」
根據 Yext 針對超過 680 萬次 AI 引用所做的最新研究,我們發現三大主流答案引擎在決定引用誰的資訊時,有著截然不同的偏好 3
。理解這些差異,是制定有效 AEO 策略的第一步。
Gemini (Google):「我信任你親口說的」
Gemini 的核心邏輯,是相信品牌自己所說的話。根據研究數據,高達 52% 的引用來自品牌自有網站,它特別偏好那些結構化、有 Schema 標記的內容。這告訴我們,針對 Gemini 的策略,就是要強化官網內容:將您的網站打造成該領域最權威的知識庫,並導入完整的結構化資料標記,讓 Gemini 能輕鬆理解並信任您的專業。
ChatGPT (OpenAI):「我信任大家所公認的」
ChatGPT 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它更相信「網路共識」。研究顯示,49% 的引用來自第三方網站,如 Yelp、TripAdvisor 等各大目錄與列表平台。因此,您的 AEO 策略必須是佈局全網聲量:確保您的品牌資訊在所有相關的第三方平台、名錄網站上都是準確、一致且完整的。當越多可信的第三方平台都在談論您,ChatGPT 就越容易將您視為值得推薦的選項。
Perplexity:「我信任這個領域的專家」
Perplexity 則走專業路線,它偏好引用利基型、行業內的權威網站與真實的客戶評論。與其他兩個平台相比,Perplexity 更重視垂直領域的專業性。您的策略應該是深耕產業社群:積極在專業論壇、產業媒體、評論網站上曝光,並鼓勵使用者留下真實的回饋。當您在特定領域建立起專家形象,Perplexity 自然會將您視為首選引用來源。
這三種截然不同的信任邏輯揭示了一個關鍵事實:單一的 AEO 策略是行不通的。您必須像一位合縱連橫的策略家,針對不同平台的特性,佈下天羅地網,才能確保在任何一個答案引擎中,您的品牌都不會缺席。
AEO 實戰手冊:讓品牌成為 AI 首選答案的三大核心策略
理解了不同AI的偏好後,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執行方法。我將使用者提供的原始素材,結合最新的研究洞察,為您整理出三大核心策略,這套「組合拳」將是您在 AEO 時代的致勝關鍵。
策略一:內容策略 — 從「百科全書」到「精準答案」
過去我們追求的「終極指南」、「完整大補帖」這類文章,在AI時代已失去優勢,因為AI的摘要能力可以直接取代它們。未來的內容,必須精準回答特定買家在特定情境下會問的具體問題。
1.
化整為零,用十篇精準答案取代一篇萬言書:與其寫一篇《SEO完整指南》,不如將其拆解為《新創公司如何在三個月內透過SEO提升詢問量?》、《電商該如何利用SEO最大化廣告投報率?》等更具體的文章。情境越具體,越容易被AI引用。
2.
建立「情境化網格」,挖掘高意圖問題:為您的每個產品或服務,建立一個由「人物角色(Persona)」為橫軸、「購買旅程(Journey)」為縱軸的 3x4 網格。在每個格子中,填入該角色在該階段最可能提出的「高意圖問題」。這就是您未來內容創作的金礦。
3.
善用三種管道挖掘真實問題:除了關鍵字工具,更要深入 Reddit、Quora、Dcard、PTT 等社群平台,了解使用者是如何提問的。但最強大的問題來源,永遠是您的 客服、銷售團隊的日誌與客戶聊天紀錄,這些才是真正會帶來轉換的問題。
策略二:技術策略 — 讓 AI 樂於閱讀並引用您
答案引擎就像一個「懶惰的讀者」,您必須把內容處理得讓它易於抓取、理解和引用。
1.
開門見山,第一段就給答案:不要鋪陳、不要講故事。在文章的第一段,就直接、清晰地回答該篇文章的核心問題,然後再用後續段落補充細節與背景。
2.
善用 AI 友善的格式:大量使用 H2/H3 標題、列點、表格、短段落。確保每一個段落都能「獨立存在」,即使被AI單獨抽取出,讀者也能完全理解其意涵。
3.
加入原創數據,提升可信度:答案引擎極度偏愛新的資料來源。發布您內部的統計數據、客戶訪談洞察、產業調查報告,這會讓AI將您標記為「更值得信任的來源」。
4.
建立關聯性,自然連回產品:在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時,要自然地帶出您的產品或服務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這不是業配,而是向AI證明「您的品牌與這個主題高度相關」。
5.
補上 FAQ 區塊:在文章底部加入三到五個常見問答,這不僅能幫助讀者,更是為AI準備的絕佳引用素材,能有效提升在「扇出查詢(Fan-out Queries)」中的可見度。
策略三:站外策略 — 建立讓 AI 不得不提及您的「外部聲量」
在 AEO 時代,品牌聲譽的建立,不再僅限於您的官方網站。
1.
找出 AI 的「朋友圈」並加入:如同 Rand Fishkin 的建議,您需要找出在您的領域中,AI最常引用的那些網站——可能是行業部落格、評測網站、或是特定的論壇。然後,透過內容合作、媒體投稿、公關操作等方式,讓您的品牌出現在那些地方。
2.
確保「描述一致性」:無論您的品牌出現在哪裡,從公司簡介、產品說明到服務項目,都必須保持高度一致。因為 描述的一致性,就是AI用來訓練、認識您的核心教材。
3.
大力推動使用者生成內容(UGC):AI 非常重視來自真實使用者的聲音,包括評論平台的星級、開箱文、社群上的討論、論壇裡的心得分享。尤其當評論中具體提到您的功能或解決了某個特定情境時,其影響力最大。
新時代的 KPI:如何衡量 AEO 的成效?
AEO 的成效,不能再用傳統的網站排名或點擊率來衡量。您需要關注以下三個全新的指標:
1.
AI 可見度(AI Visibility):當使用者在答案引擎中提出相關問題時,您的品牌被提及的頻率有多高?
2.
AI 聲量佔比(AI Share of Voice):在AI的回答中,您的品牌與競爭對手被提及的比例為何?
3.
AI 引用頻率(AI Citation Frequency):您的內容被AI直接作為參考來源引用的次數有多少?
這三個指標,才是衡量您在AI時代品牌影響力的真正標準。
未來的內容,是寫給「AI + 人」一起看
答案引擎的崛起,不是一次小的軟體更新,而是一場徹底的典範轉移。未來三到五年,它將成為資訊獲取的主流。越早開始佈局 AEO 的品牌,就越能在這場新世代的資訊分配戰中,搶佔無法被撼動的優勢地位。
記住,未來的內容,不再只是寫給人看,而是要寫給「AI 和人」一起看。
如果您準備好開始為您的品牌打造未來三年的 AEO 內容佈局,但不知從何著手,我們可以協助您:
⭐ 建立完整的「情境化網格」 ⭐ 找出您的買家真正會問的高意圖問題 ⭐ 將您現有的內容,改寫成答案引擎最愛引用的格式 ⭐ 規劃全套的 AEO 內容行銷與站外聲量策略
準備好讓您的品牌成為答案了嗎?
看更多
0 0 67 0
蒲朝棟

主任

11/15 11:00

遇到混不好的長輩,真的不要聽對方的意見!
你的農曆年飯桌上,是不是也常常上演這樣的戲碼?
剛畢業或剛換工作,總有幾個「混不好」的長輩會熱情地拉著你,給你傳授人生「真理」。他們會苦口婆心地勸你:「聽叔叔的話,不要亂闖!穩定最重要!」
這些長輩的動機通常是好的,是出自於愛。但他們的建議,往往是「過時的善意」或「恐懼的投射」,一旦照做,輕則浪費時間,重則毀掉你的職涯規劃。
這是個很難拿捏的分寸:你不能不尊重長輩,但你更不能犧牲自己的未來。
小穎就是被這種「愛的建議」耽誤了兩年。
小穎大學畢業時想去新興的數位行銷公司闖闖,但她的「王叔叔」總愛在家族聚會上勸她:「現在景氣不好,數位行銷都是泡沫! 你不如去考個公職,不然就去XX老牌傳產,穩定最重要。」
王叔叔自己沒考上公職,後來投資也失敗,這輩子都在怨嘆「當年沒抓住機會」。
小穎拗不過爸媽的壓力,最終聽從了王叔叔的建議,進了一家老牌傳產做行政。工作很穩定,但毫無成長。她每天處理著紙本文件,看著同儕在數位圈裡飛速成長,她開始感到嚴重的工作倦怠。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她入職的第二年。
公司面臨數位轉型,突然解僱了大量「缺乏新技能」的資深員工。小穎雖然年輕,但因為這兩年學到的東西跟市場完全脫節,她成為了第一波被裁員的員工。
她崩潰地說:「老師,我這兩年完全是空白!我聽了長輩的話求穩定,結果現在最不穩定的就是我!我浪費了兩年,而當初給我建議的王叔叔,還在家裡繼續怨天尤人!」
小穎的故事,揭示了「混不好」的長輩,他們的建議為什麼有「毒」。
這不是對人身攻擊,而是你必須學會的「職場資訊過濾」技能。他們的建議,通常來自於三種有問題的來源:
第一種:「恐懼驅動」的顧問。
這種長輩的建議,都是從「失敗經驗」中萃取出來的。他們告訴你「不要創業」、「不要換工作」、「不要冒險」,不是因為你不行,而是因為他們當年失敗了。
第二種:「過時地圖」的導師。
這種長輩的知識結構,停留在 20 年前。他們建議你「把證照考一考」「公司只要夠大就不會倒」。
第三種:「怪罪他人」的受害者。
這種長輩最會抱怨,他們不成功,一定是「老闆太黑心」、「當年市場不好」、「運氣太差」。
你的職涯規劃是你的,你必須自己做主。我的建議是:尊重人,但要過濾意見。
三個實用的「職場建議過濾術」:
1. 「信源測試」:先問他「是否有你想要的結果」。
在你聽任何建議之前,先客觀檢視:這位長輩在他的人生中,是否已經達成了你目前想要達成的「目標」?
重點提醒: 如果他給你投資建議,但他自己從來沒賺到錢;如果他給你職涯發展建議,但他自己一輩子都在抱怨。那麼,你只需要聽故事,而不需要聽策略。
2. 「時間戳記」:過濾掉所有「超過五年」的經驗。
時代變遷太快,尤其是科技、行銷、金融領域。
重點提醒: 禮貌地聽完,但你要在心裡打上一個時間標籤:「這個建議在 2000 年很棒,但在 2025 年,可能已經是錯的。」你要尋找的,是當前的趨勢和最新的數據。
3. 「內容拆解」:濾除「恐懼」,萃取出「事實數據」。
長輩給你建議時,你要聽出他話裡面的「情緒」和「事實」。
• 情緒: 「你不要辭職,會很可怕。」
• 事實: 「現在的產業生態變了,找工作可能需要 6 個月。」 (萃取:數據)
提醒: 帶著感謝的心情,把「情緒」的部分留給他,把「事實」的部分留給自己。
小穎後來勇敢地對王叔叔說了「謝謝,但我已經決定了」。
她利用被裁員的機會,去進修了數位工具,並成功進入了她嚮往的產業。
她說,現在王叔叔還是會給她建議,但她已經能平靜地面對。
「我現在很尊重王叔叔,因為他讓我看到了如果我不努力,二十年後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他成了我最好的警惕。」
尊重長輩,永遠是美德;但為自己的未來做主,才是真正的成熟。 你的人生,請自己寫劇本。
看更多
0 0 119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