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 (企業創投)的矛與盾

Investment management、團隊合作、問題解決、證券投資、創投、分析思考、策略規劃、產業分析與財務評估的能力、投資評估、財務策略建議與分析、提案與簡報技巧、具備財金專業知識、商業策略、企業創新發展、投資分析、Corporate development、財務規劃與投資管理、投資後管理、溝通協調、投資評估報告撰寫、企業創新管理

石惠貞

副總經理暨投資長

2022/05/31

企業創投容易成功嗎? 挑戰在哪裡?

企業創投的歷史久遠,但近幾年由於其投資範疇與金額已遠遠超過傳統創投,為新創企業不只帶來資本,更可以快速整合新興技術或增加產品範圍,已成為投資界顯學。不只是高科技產業,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也加入企業創投的行列.
根據史丹福大學的訪調研究報告,企業創投期待透過轉投資可以: 1. 帶來新知識和競爭洞察力 2. 業務部門的參與度 3. 為母公司帶來新技術、新營收和新商業模式的能力。基於有上述的期待與優點,高投資報酬率就不列為首要且必要的條件,既然如此,為何企業創投仍有很多的失敗案例呢?
根據筆者工作經驗與其他專家意見的彙整,失敗原因如下:
一、 投資決策與企業發展策略脫鉤,企業沒有盤點手上資源,就貿然行動,導致雙方都感到挫敗。
二、 缺乏精益創業的心態,新創企業是在不斷的錯誤中成長,相較大型企業,特別是上市櫃公司有獲利壓力的情形下,在嘗試幾次錯誤之後,容易裹足不前而喪失創新的機會。
三、 無法有效資源整合,企業需要將資源做有效的整合注入新創團隊,包括通路、產線、人才等,然而企業內的部門原有的KPI跟新創的合作脫鉤,內部團隊忙於日常工作,無暇配合。
四、 企業創投母公司的新事業發展的不確定造成合作不易,企業永續經營勢必要發展新事業,惟尚未經過市場驗證的商模隨時調校中,前期引進的策略夥伴,經過三個月之後,可能因為新商模改變已經不適用,無法進一步合作
五、 新創企業高估自身技術能力與產品尚未到位,卻未充分揭露,導致技術/市場驗證不如預期。
六、 企業創投內部投資決策流程耗時且缺乏彈性,企業創投基於內控制度,通常會邀請技術/產品單位,針對技術能力與市場潛力進行盡責調查(Due-Diligence),並由投資審議委員會與董事會做最終決定,在盡責調查過程中,可能已經被其他投資同業捷足先登取得投資機會。
七、 好案源取得不易,具有潛力的新創企業人人愛之,且不見得需要募資,在眾多的投資者上門情況下,企業創投的品牌與如何建構一個友善的策略合作平台,讓新創團隊感受到尊重,也會影響新創企業開放投資的決定。
八、 新創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產品與企業創投母公司的核心業務重疊,在利益衝突與缺乏互信基礎之下,無法進行合作。
九、與新創企業做軟體技術整合難度較高,且需要高度客製前提下,即使新創企業的技術與產品較優,企業創投母公司的研發團隊仍會傾向自行開發,惟因自行摸索,導致開發時間過長錯失商機。
雖然企業創投有諸多的挑戰與限制,導致投資評估流程過長,投資機率偏低,但CVC投資新創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獲得戰略洞察力和策略資源。企業創投若能避免上述的缺點,進而創造雙贏的做法,仍有機會達到企業投資真正的效益。
參考資料來源:
5 0 214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