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杉杏國際有限公司 / 平面設計 / 符合度分析
平面設計 杉杏國際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蒲朝棟

主任

11/01 11:00

同事之間應該保持界線嗎?
​在職場裡,有一種關係最難拿捏——那就是「同事」。不是朋友,卻天天見面;不是家人,卻比家人還熟。有時一起吃午餐、抱怨老闆、互相 cover,感覺情同手足;但下一秒,升遷名單公布時,又可能變成競爭對手。
這樣的曖昧關係,讓許多人心裡都有個問號:同事之間,到底應該保持界線嗎?
小涵第一次感受到這個問題,是在她進入一家外商公司的第二年。她和同部門的阿威感情很好,幾乎是「辦公室好戰友」的等級。
兩人會一起加班、互相幫忙改報告,甚至會在假日一起參加講座或吃飯。久而久之,其他同事開始開玩笑說:「你們是不是形影不離?」她笑笑沒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她被主管找去談話。
主管語氣委婉,卻讓她心裡一沉:「你最近表現還不錯,但有些同事反映,你和阿威太親近,有時讓人不太好插手工作。」
那一刻她才驚覺,自己原本單純的職場友情,居然成了別人口中的「小圈圈」。而那個她信任的好同事,也因為升遷名額只剩一個,慢慢開始和她保持距離。
這段關係最後在一次專案分配時徹底破裂。小涵後來說,那段經驗教會她一句話:「職場的親密,不能沒界線。」
這不是說職場要冷漠。其實,界線存在的目的,不是疏離人,而是保護彼此。就像書中提到的概念:界線是讓人知道「什麼是我的責任、什麼不是」。
沒有界線的關係,看似融洽,其實容易產生誤解與情緒債務。
在職場中,模糊的界線常見於三種狀況。
第一種是「情感過度投入型」。
這類人太容易把同事當朋友,一起吐苦水、分享私事,但一旦對方有了不同立場,就會覺得被背叛。
第二種是「幫忙過頭型」。
例如別人求助就義不容辭,久而久之卻變成別人的救火隊,自己的工作反而被拖垮。
第三種是「距離太近型」,
像是無時無刻都黏在一起,甚至私下有太多利益交換,這種關係在組織裡最容易被誤會或操作。
要維持健康的職場關係,不是劃出冷冰冰的界線,而是有智慧地拿捏「互動的深度」。
幾個實用原則可以參考:
首先,要讓關係回歸工作目的。當你們在討論事情時,盡量以專案、任務為核心,而不是私下情緒。例如別人問:「你覺得主管那樣是不是不公平?」
與其附和抱怨,不如回:「我們可以一起想想怎麼改善這流程。」這樣既維持友善,也不讓情緒滲入專業。
第二,要分清楚職場與私生活的界線。
不是不能交朋友,而是要知道「有沒有帶回工作中」。如果私下有心結,別讓它影響開會的合作。如果關係太密,就避免出現「利益衝突」的情況,比如幫朋友修改績效報告、或是幫忙隱瞞錯誤。這些事短期看似義氣,長期卻可能毀掉信任。
第三,要保持適度透明。
在團隊裡,有界線不代表冷漠,而是要讓別人知道你如何工作、你在哪些事上會堅持。清楚說明立場,比模糊的好人形象更能讓人尊重。當同事知道你的底線,他們反而更願意合作,因為不用猜。
有趣的是,許多成功的主管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懂得在關係裡保持溫度,但不失原則。遇到節日會一起吃飯、遇到困難會關心部屬,但在評核或決策上,依然公平公正。
這種「有界限的溫暖」,是成熟的職場人應該追求的狀態。
小涵後來升職成為組長,她重新調整與同事的互動方式。她不再什麼都分享,也不再讓情緒左右決策,但她依舊保持親切。有人說她變得比較有距離感,她笑著回答:「那不是距離,是尊重。」界線不是牆,而是讓我們在安全的範圍裡相處得更自在。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同事之間應該保持界線嗎?答案是——應該,但更重要的是知道界線的目的,是讓彼此更能長久共事。真正的職場成熟,不是看誰最有人緣,而是看誰能在關係裡保持清醒。懂得拿捏分寸的人,才能在合作與競爭之間,優雅地活下去。
看更多
0 0 152 0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09/10 09:52

【🐻雄好康】免費講座:在高雄就能感受大阪萬博的氛圍!
您知道在日本大阪熱烈進行中的萬國博覽會嗎?不用去日本就能一窺TECH WORLD館的精采樣貌!本場次特邀TECH WORLD館副館長,分享策展理念與落地流程,為您拓廣全新國際策展視野!
【地方會展超能力-專業經營帶動訪客經濟-高雄場】
📅2025/09/11(四)就在明天!
🕒13:15–16:30
📍 高雄展覽館304b會議室(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完全免費
🔗立刻報名:https://reurl.cc/qY3qan
看更多
1 1 17815 0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08/20 15:44

您是否常遇到「英語窘境」?貿協ITI外籍教師線上英語課程,早鳥到8/24!
在職場中,您是否常遇到這些「英語窘境」?
-外籍同事閒聊“How’s your weekend?” 只會回“Fine, thank you."就句點?
-商務社交聊到國際時事,只能乾笑,心想拜託不要cue到我?
-會議談判客戶提出異議,腦袋直接打結?
來外貿協會ITI學習,讓您有感提升實力!
-由具豐富業界經驗的外籍教師帶領,啟發學習興趣,小班互動教學輕鬆有趣。
-融合商務職場情境練習,讓您即學即用,含精美講義,知識帶著走~
-多項線上熱門課,歡迎在職人士或對英語學習有興趣者報名!
線上視訊課程招生中,早鳥優惠到8/24額滿為止!
09/16至11/06 平日晚間:英語聽講|商務會話|新聞時事|談判英語
09/13及09/20 週六白天:客戶訪廠英語實戰
洽詢窗口:貿協培訓中心 吳專員 07-525-0260#35 shena_wu@taitra.org.tw
看更多
0 0 7004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08/17 09:11

職場行銷-打造個人品牌 講綱
職場行銷-打造個人品牌 講綱
主題職場行銷-打造個人品牌
一、課程介紹
1. 課程目標與期待成果
2. 為什麼需要打造個人品牌?
3. 個人品牌在職場中的重要性
二、認識個人品牌
1. 個人品牌的定義與意涵
2. 個人品牌 vs 企業品牌
3. 成功的個人品牌案例分享
三、建立個人品牌的核心要素
1. 自我定位
- 明確自己的專業與價值
- 找出獨特性與差異化
2. 目標受眾
- 誰是你的理想客群?
- 分析目標受眾需求
3. 品牌故事
- 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
- 故事的感染力與真實性
四、職場行銷技巧
1. 溝通與表達
- 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 如何在會議或簡報中展現專業形象
2. 社群媒體經營
- 選擇適合的平台(LinkedIn、Facebook等)
- 內容規劃與發布策略
3. 人際網絡拓展
- 建立並維護有價值的職場關係
- 如何在活動中有效行銷自己
五、個人品牌的管理與維護
1. 定期檢視與優化品牌形象
2. 處理負面評價與危機管理
3. 持續學習與提升專業能力
六、互動與實作
1. 個人品牌診斷與分析
2. 實作:撰寫屬於自己的品牌故事
3. 小組討論:如何在職場中展現個人品牌
七、講師總結與Q&A
1. 重點回顧:打造個人品牌的核心步驟
2. 開放提問與交流
看更多
0 0 291 0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08/11 23:20

顧客關係維繫與顧客抱怨處理 古都電台
顧客關係維繫與顧客抱怨處理
一、顧客關係維繫
1. 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
- 提供多元化的聯絡方式(如電話、電子郵件、社群媒體等)。
- 定期與顧客互動,了解需求與回饋。
2. 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
- 確保產品品質穩定,符合顧客期待。
- 提供專業且友善的服務態度。
3. 強化顧客忠誠度
- 推出會員制度或忠誠計劃(如積點、折扣)。
- 定期舉辦活動或促銷,增加顧客參與感。
4. 主動關懷顧客
- 透過生日祝福或節日問候,增進情感連結。
- 定期追蹤顧客滿意度,持續改善服務。
二、顧客抱怨處理
1. 快速回應顧客問題
- 設置專門的客服團隊,縮短處理時間。
- 保持專業且耐心的態度,傾聽顧客需求。
2. 分析問題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
- 詳細記錄抱怨內容,找出問題根源。
- 提供具體且可行的解決方案,讓顧客感受到誠意。
3. 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
- 定期檢討抱怨案例,改善內部流程。
- 加強員工培訓,提高服務品質。
4. 建立完善的顧客抱怨管理機制
- 設立透明的抱怨處理流程,讓顧客了解進度。
- 定期報告處理成果,提升公司信任度。
5. 主動跟進與回饋
- 在問題解決後主動聯繫顧客,確認滿意度。
- 收集顧客建議作為未來改進的依據。
看更多
0 0 730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