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設計思考

設計思考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設計思考:該角色主要負責引導跨部門團隊進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與創新流程,以提升產品與服務的市場競爭力。透過深入的需求分析與用戶研究,推動團隊發掘潛在機會,並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要求擅長協作、具備強烈的溝通技巧與創新思維,能在快節奏的台灣商業環境中靈活應對變化與挑戰,以促進組織內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與理解。」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9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設計思考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Trulli Wu

產品經理

04/18 08:45

產品經理必學方法論:從策略到執行,打造成功產品的實用指南
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PM)?
產品管理不僅需要熱情,還需要系統化的方法論來應對從願景制定到產品上線的挑戰。
本文整理了15大實用方法論與工具,涵蓋產品策略、用戶研究、開發執行、優先級管理與迭代優化,無論你是新手還是進階PM,都能快速上手並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
---------------------------------------------------------------
1. 制定產品方向:策略與願景
OKR(目標與關鍵結果)
什麼是? 設定清晰的目標(Objective)與可量化的關鍵結果(Key Results),幫助團隊聚焦高價值工作。
怎麼用? 例如,目標是「提升用戶留存」,關鍵結果是「30天回訪率提高10%」。
適合誰? 需要對齊團隊目標的PM。
Jobs to Be Done(JTBD)
什麼是? 從用戶視角挖掘他們想完成的「工作」,理解核心需求。
怎麼用? 發現用戶想「快速預約餐廳」,設計一鍵訂位功能。
適合誰? 想洞察用戶真實需求的PM。
North Star Metric(北極星指標)
什麼是? 定義一個核心指標,代表產品的長期價值與成功。
怎麼用? 例如,社交媒體的北極星指標是「每日活躍用戶數」,所有功能都圍繞此優化。
適合誰? 想為產品設定長期方向的PM。
---------------------------------------------------------------
2. 挖掘用戶需求:研究與分析
用戶訪談與觀察
什麼是? 與用戶直接對話或觀察行為,挖掘痛點與期望。
怎麼用? 訪談發現用戶希望應用有「夜間模式」,優先開發此功能。
適合誰? 初期探索產品方向的PM。
Persona(用戶角色)
什麼是? 創建典型用戶形象,包含年齡、行為與目標。
怎麼用? 為健身App設計「忙碌白領」角色,推出15分鐘快鍛功能。
適合誰? 想精準鎖定目標客群的PM。
用戶旅程地圖(Customer Journey Map)
什麼是? 繪製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每一步,找出痛點與改進機會。
怎麼用? 發現用戶因結帳流程繁瑣放棄購物車,簡化流程。
適合誰? 想優化用戶體驗的PM。
A/B測試與數據分析
什麼是? 對比不同功能或設計版本,基於數據選擇最佳方案。
怎麼用? 測試兩種按鈕顏色,選擇點擊率更高的版本。
適合誰? 想驗證功能效果的PM。
---------------------------------------------------------------
3. 高效開發:敏捷與執行
敏捷開發(Agile)
什麼是? 以2-4週為一個迭代週期,快速開發與調整。
怎麼用? 每兩週上線新功能,根據反饋優化。
適合誰? 需要快速迭代的初創公司PM。
Scrum
什麼是? 敏捷的具體框架,包含每日站會、迭代計劃與回顧會議。
怎麼用? 每日站會確認開發進度,解決技術障礙。
適合誰? 跨部門協作的PM。
Kanban(看板)
什麼是? 用「待辦」「進行中」「已完成」視覺化任務進度。
怎麼用? 用Trello或Jira管理功能開發,減少瓶頸。
適合誰? 想提升團隊效率的PM。
MVP(最小可行產品)
什麼是? 開發核心功能的簡易版本,快速驗證市場。
怎麼用? 推出一款僅含基本功能的App,收集早期反饋。
適合誰? 想測試新創意的PM。
---------------------------------------------------------------
4. 優先級管理:聰明決策
RICE模型
什麼是? 根據影響範圍(Reach)、影響力(Impact)、信心度(Confidence)、工作量(Effort)排序任務。
怎麼用? 評估某功能的分數,決定是否優先開發。
適合誰? 資源有限、需做取捨的PM。
MoSCoW模型
什麼是? 將需求分為Must have(必須)、Should have(應該)、Could have(可以)、Won’t have(不會)。
怎麼用? 確保核心支付功能是「Must have」,動畫效果是「Could have」。
適合誰? 想快速分配資源的PM。
Kano模型
什麼是? 將功能分為基本、期望與驚喜需求,提升用戶滿意度。
怎麼用? 快速加載是基本需求,AI推薦是驚喜需求。
適合誰? 想打造差異化產品的PM。
---------------------------------------------------------------
5. 跨部門協作:溝通與文件
Stakeholder Mapping(利益相關者分析)
什麼是? 識別並管理產品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如開發、行銷),確保溝通順暢。
怎麼用? 與行銷團隊協調產品上線宣傳計劃。
適合誰? 需要跨部門協作的PM。
PRD(產品需求文檔)
什麼是? 清晰記錄功能需求、用戶故事與驗收標準。
怎麼用? 撰寫PRD,確保開發與設計團隊目標一致。
適合誰? 想規範需求的PM。
---------------------------------------------------------------
6. 上線後優化:數據與反饋
數據驅動決策
什麼是? 用工具(如Google Analytics、Mixpanel)分析產品表現,基於數據改進。
怎麼用? 發現某功能使用率低,優化其設計。
適合誰? 想精準提升產品表現的PM。
用戶反饋迴路
什麼是? 通過問卷、NPS或應用內反饋收集意見,快速迭代。
怎麼用? 根據NPS反饋簡化註冊流程,提升轉化率。
適合誰? 想持續改善用戶體驗的PM。
Growth Hacking
什麼是? 通過低成本、創新的方式快速提升產品增長。
怎麼用? 推出「邀請好友得獎勵」功能促進用戶增長。
適合誰? 想快速擴大用戶基礎的PM。
---------------------------------------------------------------
7. 長期產品管理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什麼是? 根據產品階段(導入、成長、成熟、衰退)調整策略。
怎麼用? 成熟期產品增加新功能,延長生命週期。
適合誰? 負責產品長期規劃的PM。
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
什麼是? 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同理心-定義-創意-原型-測試」解決問題。
怎麼用? 為老年人設計易用的健康管理應用。
適合誰? 想創新產品的PM。
快速入門建議
新手PM:從用戶訪談、MVP、Kanban開始,快速驗證與執行。
進階PM:用OKR、North Star Metric、RICE提升策略與決策力。
工具推薦:
任務管理:Trello、Jira(看板與敏捷)。
原型設計:Figma、Axure。
數據分析:Google Analytics、Mixpanel。
用戶反饋:Typeform(問卷)、Hotjar(行為分析)。
結語
產品經理是策略家、溝通者與執行者的結合。這些方法論與工具將幫助你從新手進階到專家,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
看更多
1 0 233 0
104學習精靈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商務人士都在用的模組簡報術
● 製作簡報時,你是否也常遇到這些問題或盲點? 1. 要說的話很多,也知道要講重點,但不知道要抓哪些才叫做重點? 2. 不是美術底子出生,面對簡報色彩與版面搭配,總是摸不著訣竅! 3. 數字資料一堆,想要明白地呈現,卻不知怎麼做清晰的數據分析? 4. 搞不清楚主管、老闆、客戶要什麼?總提不出對方要的解決方案! 5. 熬夜做完的簡報老是被質疑、被退貨,卻一直找不到問題出在哪? 如果你也有以上煩惱,表示你真的需要提升對簡報的邏輯與技巧!好的簡報能力可以有效地訓練你的「歸納力」、「邏輯力」、「分析力」「換位思考力」與「呈現表達力」。 ● 從3大面向學習商務簡報的框架 1. 以終為始,換位思考 不論你的簡報對象是:內部團隊、主管、老闆、企業客戶、一般客戶等,都需要先了解,你製作簡報的最終目的為何?協助公司或老闆創造什麼價值?協助主管完成什麼專案?幫助企業客戶解決哪些問題並提供方案? 2. 訊息傳遞,精準表達 你的簡報對象是同事、主管、老闆、客戶、中小企業主?每一類型的聽眾都有著不同的需求,你所製作的簡報能一次就中的訣竅在於:你是否有用精準的邏輯與表達方式,對你的聽眾說出他們想要的答案。 3. 有效追蹤,確保成效 如果今日你負責的客戶,在你報告完簡報提案後就沒了後續追蹤,那麼這位客戶有很高的機率是會掉單的。如果今日簡報對象是主管或老闆,簡報結束後有許多溝通、協調與修正的狀況,主動的回報與追蹤,一定會讓你的能力被肯定。 ●「簡報只是工具,結果才是關鍵!」 如果你還在用一套方式說服客戶,已不足以面對未來趨勢。現在就讓微軟前業務經理、商業簡報界的實踐家、為你而讀執行長─蘇書平Steve,以「3大簡報模組、10個學習單元、15種工具表單」的技巧與技能整合實戰經驗,教你輕鬆穩定公司需求,征服客戶希望! 【線上課程搶先看】單元1-1 簡報目的分析 【課程目的】 學習「3大簡報模組、10個學習單元、15種工具表單」的技巧與技能整合實戰經驗,幫助你輕鬆做出符合公司與客戶需求的商務簡報! 【課程效益】 1. 快速找出提案需求與目的,並模擬不同的簡報場景腳本 2. 快速彙整資料圖表與視覺美化,建立易讀易理解的簡報 3. 上台簡報的心態與技巧,如何短時間內抓住觀眾眼球 4. 幫客戶設定與模擬精準的FAQ,提問回答與跟催技巧 5. 將簡報工作流程SOP化,並建構自己的商務簡報模組
104人資市集
學習精靈

02/07 00:00

12 0
鄒松樺

2024/04/24

課程心得 | Google UX Design
Google UX Design (Coursera)
課程大綱(Ch1-Ch7)
這門證照課程為全英文教學,包含七堂課:
1. Foundations of User Experience (UX) Design使用者體驗設計入門
2. Start the UX Design Process: Empathize, Define, and Ideate以同理心定義問題與發想解決方法
3. Build Wireframes and Low-Fidelity Prototypes建立線框稿與低擬真度的原型
4. Conduct UX Research and Test Early Concepts使用者研究調查和測試早期構想
5. Create High-Fidelity Designs and Prototypes in Figma用 Figma 進行設計與製作高擬真度的原型
6. Responsive Web Design in Adobe XD用 Adobe XD 設計響應式網站
7. Design a User Experience for Social Good & Prepare for Jobs設計出符合社會利益的使用者體驗 & 為進入職場做準備
備註:
Ch1-Ch5是從基礎手把手教你從前期研究找出需求,確立設計方向在後用Figma做出第一個APP作品,其中Ch1-Ch4主題在講解基礎UX概念和設計工具,Ch5是Figma操作教學跟將作品產*落地。
Ch6則是改用Adobe XD 再將Ch1-Ch4的研究流程再跑一次,但是這次是改用Adobe XD做出響應式網站的原型
Ch7則是再做一個網站或APP(也是要將Ch1-Ch4的研究方法再跑一次XD),主題是跟社會利益有關的內容,並且將這三個作品放在網站或設計平台上公開。
故這門課個人心得是ch1-ch4的研究方法很重要,也是我覺得在學習中卡關卡最久的,很多UX教學影片講得都還沒這個好。
再來每章節的最後會有小考跟作業,小考不難可以刷題,但還是建議好好的上課&思考問題這樣才真的有學習到,另外作業的部分會有研究文件和作品,評分隨機配對3位一起上課同學評分,自己則是給3份不同人的作業評分。因為到後面上課的人越少所以評分會比較慢,故基本上傳後我都會討論區請大家幫忙給我的作業評分,然後會有抄襲仔跟亂給負分的人,這部分就不要有得失心,證書拿到學到東西比較重要。
看更多
1 0 308 0
學習精靈

01/24 00:00

9 0

推薦給你

緯育TibaMe

4小時前

📣免費直播講座│AI世代你該會的高效求職術!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履歷+面試QA GPTs工具
【你不是能力不好,只是沒說對話】
面試官問:「為什麼想應徵這份工作?」
你說出一大段,卻被回一句「我們會再通知你」
你不是沒準備,而是少了一個能幫你「講對話」的個人化教練
🎯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
🔹 不知道怎麼對應履歷與職缺要求?
🔹 面試講得真心卻總是沒命中?
🔹 想知道 HR 心裡到底想看到什麼?
📌這場直播,你會學到:
🔥 了解AI 助力下現代人的求職優勢
🔥 求職前必備的優勢盤點技巧
🔥 善用 AI 工具打造面試官讚賞的履歷 & 應答
- NotebookLM 快速比對理想職缺與你的技能落點
- GPTs 一鍵優化履歷、自傳與面試回答
- Gamma 幫你把個人優勢做成視覺亮點,主管一眼看到重點
🎁 報名+出席直播送你「履歷+面試 #GPTs工具」
幫你依據不同求職階段最佳化形象包裝術!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6/23(一) 20:00~21:00
🔹 講者:資深 AI 培訓顧問 Hubert、職涯溝通表達教練 Nina
🔹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lihi.cc/K3SAn
看更多
0 0 72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