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a la sha_加連登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a la sha 服裝設計助理 / 符合度分析
a la sha 服裝設計助理 a la sha_加連登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蒲朝棟

主任

11/11 09:11

「我全都照做了啊!」把老闆的話當聖旨,為何他對你還是不滿意?
在職場上,你是不是也當過那種「乖寶寶」?
老闆交辦事項,你筆記抄得最勤;老闆說的每句話,你都當成「聖旨」來執行,不敢有絲毫怠慢。你以為你這種 100% 的執行力,換來的會是讚賞與升遷。
但結果呢?你累得半死,老闆卻好像總有哪裡不滿意。你心裡充滿了委屈:「我明明都照你說的做了,你到底還想怎樣?」
Jason就是這個「乖寶寶」的完美代言人。
Jason是個行銷企劃,做事細心、態度積極。他對主管的「向上管理」,就是老闆說一,他絕不做二。
有一次,公司要爭取一個大客戶,主管在會議上指示Jason:「這個提案,客戶要的是『大格局』,你負責把我們的優勢整理出來。」
Jason聽到了「聖旨」。他心想:「大格局?那一定是要包山包海、鉅細靡遺。」
接下來的一週,他瘋狂加班,把公司成立十年來所有成功的案例、所有服務的細節流程、所有可能的執行方案,全部塞進了簡報。他做出了 50 頁、堪稱「百科全書」等級的提案。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提案前一天的內部預演。
Jason信心滿滿地打開簡報。主管才看到第 5 頁(光是公司簡介就 3 頁),臉色就垮了。
主管打斷他:「Jason,我不是說要『大格局』嗎?你給我這些『小細節』幹嘛? 客戶是 CEO,他哪有時間聽你講這些執行流程?我要的是『策略』! 這根本不是我要的!」
Jason當場懵了。他一臉錯愕,心裡全是委屈:「我...我這不就是照你說的,把所有優勢都整理出來了嗎?」
Jason的困境,就是典型的「乖寶寶陷阱」。把老闆的話當聖旨,為什麼還會被罵?
因為,你只做了「聽話的執行者」,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合作夥伴」。在我的職涯諮詢中,這種「無效的努力」通常源自三種職場心態:
第一種:「聖旨接領員」。 這種人一聽到指令,就立刻低頭猛做。
他們放棄了自己最寶貴的資產——「大腦」。老闆說「往東」,他絕不往西,就算他明知東邊是懸崖。他們害怕提問、害怕質疑,把「執行」跟「服從」劃上等號。
危險點: 老闆要的是「結果」,而不是你的「服從過程」。你沒有幫老闆「思考」,你就只是個昂貴的機器人。
第二種:「指令解讀障礙」。
就像Jason,他聽到了「大格局」,卻解讀成「包山包海」。他沒有搞懂這句話背後的「真正目的」。
危險點: 老闆是「下達目標」的人,但他們不一定擅長「下達指令」。他們說的「大格局」,可能只是「五頁內讓我看到策略重點」。你沒有「反向確認」,就等於在開「指令盲盒」,開出來是驚喜還是驚嚇,全憑運氣。
第三種:「焦慮型乖寶寶」。
這種人極度害怕讓主管失望。他們不敢問「為什麼」,因為他們怕被覺得「很笨」或「在挑戰權威」。他們寧願自己猜,也不敢去「麻煩」主管。
危險點: 你因為怕被罵,所以不敢多問,結果因為做錯,被罵得更慘。這種惡性循環,是工作倦怠和主管關係惡化的主因。
那到底該怎麼辦?
建議是,你必須停止當「乖寶寶」,開始當「神隊友」。
1. 停止當「手」,開始當「腦」:先問「Why」再想「How」。 拿到任務時,永遠別急著說「好,馬上去做」。你必須先校準目標。
範例: 「主管,收到。我想先跟您確認一下,這次提案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展現我們的『策略高度』,還是『執行細膩度』?這次的聽眾最在意的會是什麼?」
2. 練習「指令複誦」:用你的話,說出老闆的目標。 會議結束前,一定要做「總結確認」。
範例: 「好的主管,所以我總結一下。週五前,我要出一份不超過 10 頁的策略簡報,重點放在『A 策略』,因為 CEO 最在意的是『B 效益』。我的理解正確嗎?」
3. 提供「選項」,而不是「單一答案」。 「乖寶寶」才會只給一個答案。真正的「神隊友」,會給老闆做選擇題。
範例: 「主管,針對『大格局』,我構思了兩個方向。A 方案是策略導向,很快;B 方案是細節導向,很滿。您覺得哪個方向更符合這次的需求?」
重點提醒: 這能展現你的思考深度,並把決策權交還給老闆,讓他覺得「你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Jason後來怎麼了?
那次慘痛的教訓後,他痛定思痛。下一次,主管又丟了一個任務:「去研究一下競品 B 的動態。」
他不再是那個拔腿就跑的Jason。他吸了口氣,問:「主管,沒問題。您是想了解他們『最近的行銷活動』,還是他們『長期的產品策略』?您需要的是一份快報,還是一份深度分析?」
主管愣了一下,笑了:「深度分析。下週給我。」
Jason後來告訴我,他現在工作反而更輕鬆,因為他只做「對」的事。他不再是那個累死的主管「聖旨接領員」,而是主管最信賴的「策略神隊友」。
老闆要的,從來都不是一個聽話的奴才;他要的,是一個能幫他搞定一切的將才。
看更多
0 0 323 0
蒲朝棟

主任

2024/08/18

技術宅晉升踩雷記!驚爆:超強工作能力竟成升遷絆腳石?
在台灣的職場中,常常有一種迷思:只要工作能力強,就一定能當上主管。然而,現實真的如此簡單嗎?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一探究竟。
小明是某科技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在公司待了五年,以他的程式設計能力堪稱一絕。每當遇到棘手的技術問題,同事們總是第一個想到他。小明也因為出色的表現,多次獲得年度最佳員工獎。
然而,在最近一次的主管晉升中,小明卻意外落選了。這個消息讓他感到十分錯愕和沮喪。他不禁開始質疑:「我的工作能力明明很強,為什麼不是升主管的最佳人選呢?」
帶著這個疑問,小明開始仔細觀察新上任的主管阿志。漸漸地,他發現了一些關鍵的差異:
1. 溝通能力:阿志雖然技術能力不如小明出色,但他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非技術人員解釋複雜的概念。
2. 領導才能:阿志善於激勵團隊,能夠有效地分配任務,並協助團隊成員解決問題。
3. 策略思維:阿志不僅關注當前的技術問題,還能從公司整體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
4. 情緒管理:面對壓力和挑戰時,阿志總能保持冷靜,並帶領團隊度過難關。
5. 人際關係:阿志與公司各部門的同事都保持良好的關係,這有助於跨部門合作。
6. 決策能力:阿志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策,並為決策負責。
7. 時間管理:阿志不僅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能妥善安排團隊的工作進度。
8. 培養人才:阿志會主動指導新人,幫助團隊成員成長。
9. 商業敏銳度:阿志對市場趨勢有敏銳的洞察力,能為公司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10. 創新思維:阿志不僅解決問題,還能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這些發現讓小明恍然大悟。他意識到,成為一個優秀的主管,需要的遠不止是強大的專業能力。
在台灣,我們常說「術業有專攻」。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特質。有些人適合深耕技術,成為領域內的專家;有些人則適合統籌全局,成為團隊的領導者。這兩種角色同樣重要,只是發展方向不同。
那麼,如果我們希望朝著管理階層發展,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主管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培養溝通技巧:學會清晰、簡潔地表達想法,並能夠有效聆聽他人的意見。
2. 提升領導能力:參加領導力培訓,學習如何激勵和管理團隊。
3. 培養策略思維:嘗試從更高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公司的整體策略和目標。
4. 加強情緒管理:學會在壓力下保持冷靜,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
5. 拓展人際網絡:主動與其他部門的同事交流,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
6. 提高決策能力:培養快速分析問題並做出決策的能力,同時要勇於承擔責任。
7. 學習時間管理: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還要學會安排團隊的工作進度。
8. 注重人才培養:主動幫助他人成長,建立一個學習型的團隊。
9. 提升商業敏銳度:多關注行業動態,培養商業思維。
10. 保持創新精神:鼓勵創新,並學會將創新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
小明的故事告訴我們,職場成功不能只依靠單一的技能。正如台灣人常說的「一隻腳走不遠」,我們需要全方位的發展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遠。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技術專長就不重要。相反,在許多公司中,技術專家同樣有著重要的地位和發展空間。有些公司甚至設立了專門的技術階梯,讓技術人才可以在不轉向管理崗位的情況下獲得晉升和更高的薪酬。
因此,在規劃職業發展時,我們需要審慎地評估自己的特質和興趣。問問自己:是希望成為一名管理者,還是希望在專業領域中更進一步?兩者都是令人尊敬的職業道路,關鍵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條。
最後,讓我們記住一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無論是成為一名優秀的主管,還是一名傑出的技術專家,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團隊和公司創造價值。
職場如同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重要的不是一時的成績,而是持續的成長和貢獻。讓我們一起努力,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成為最好的自己!
看更多
0 0 642 0
蒲朝棟

主任

10/27 16:23

從安靜崩裂到真實連結
每個辦公室裡,都有一種不敢說出口的沉默。
有人悶著頭加班、有人假裝沒事、有人心裡已經崩壞,嘴上卻仍說:「我沒事啦。」
這些看似穩定的表面,其實正在默默碎裂。這,就是所謂的「安靜崩裂」。
但故事到了這一篇,要開始說「轉變」——一個從安靜走向真實連結的轉折。
故事主角是一位叫阿庭的產品經理。
他所在的部門剛經歷一波改組,新主管上任後,大刀闊斧調整流程、加速專案節奏。阿庭雖然心裡有疑慮,但想著「反正說了也不會改」,便選擇閉嘴配合。
幾週後,團隊氣氛越來越緊繃。開會時沒人發言,連私下聊天都減少。
新主管以為大家默契很好,殊不知,這份「沉默」早已是壓力的代名詞。
直到某天,系統更新出包,造成重大客訴。主管氣得拍桌:「為什麼沒人提早警告我?!」
全場鴉雀無聲,沒人敢說,其實阿庭兩週前就提出過風險,但當時主管只回:「先別拖進度。」
那一刻,他感到一股強烈的無力——不是對工作,而是對這種假性合作的職場氛圍。
事件後,公司請外部顧問協助重建團隊溝通。第一次「情緒會議」上,阿庭原本仍想沉默,但顧問問了一句:「你們覺得現在的氣氛,像不像彼此都在害怕對方?」
他愣了一下,然後點頭。那一刻,有人開始笑出來,有人紅了眼眶。原來,大家都一樣累,只是沒人敢先承認。
從那之後,主管開始學會「先聽」,而不是「先說」。
團隊也試著用「我覺得」取代「你怎麼不」,讓對話變得柔軟一點。
阿庭後來在一次檢討會上主動發言:「其實我們不是不想配合,只是想知道被聽見的時候,努力才有意義。」
那句話讓主管沉默了幾秒,然後回:「我懂,從今天開始,我會聽完再回。」
全場第一次,有人露出真正的微笑。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心理安全感」,這指的是一個團隊成員能在沒有恐懼的情況下表達意見、提出問題與承認錯誤。研究顯示,有高心理安全感的團隊,創新力與績效平均比一般團隊高出30%。
原因很簡單:真實的溝通,才有真正的連結;真正的連結,才有健康的組織。
阿庭的團隊在幾個月後重新調整協作模式,不再以「誰出錯」為導向,而是問:「這次我們學到了什麼?」
他發現,當大家開始願意說真話,工作不僅更有效率,甚至連下班聚餐都變得更熱鬧。
那份「回到真實」的輕鬆感,就像是集體鬆開了一口長久憋著的氣。
在職場裡,安靜崩裂不是天災,而是文化的後遺症。
它提醒我們:再有效率的制度,也比不上被理解的關係。
而從「安靜」到「真實連結」,往往只差一個願意開口的人。
或許那個人,就是現在的你。
看更多
0 0 346 0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培訓中心

09/10 09:52

【🐻雄好康】免費講座:在高雄就能感受大阪萬博的氛圍!
您知道在日本大阪熱烈進行中的萬國博覽會嗎?不用去日本就能一窺TECH WORLD館的精采樣貌!本場次特邀TECH WORLD館副館長,分享策展理念與落地流程,為您拓廣全新國際策展視野!
【地方會展超能力-專業經營帶動訪客經濟-高雄場】
📅2025/09/11(四)就在明天!
🕒13:15–16:30
📍 高雄展覽館304b會議室(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完全免費
🔗立刻報名:https://reurl.cc/qY3qan
看更多
1 1 19259 0
104學習

產品

08/21 11:24

AWS免費課程幫你打造AI「學力」證明|攻搶12萬AI職缺!
🤝加入「AI人才就緒計畫」開啟AI學習歷程
由104學習與AWS合作推出的「AI人才就緒計畫」,包含兩大主題「商業應用技能」(6堂課,共3.5小時)與「技術開發技能」(10堂課,共6小時),總共16堂、不到10小時的免費課程,已在104學習課程中心正式上線。不限學歷科系、不限背景,就能免費加入學習。完成AWS線上課程之後,系統將自動為你產出完課證明,並直接同步至你的104履歷表中,協助你在求職時明確展現自身的AI 學習成就與行動力,形成「學習→認證→求職」完整就業鏈路。
🚩立即開始免費學習: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
-
只需三個步驟,即可開始學習:
先選擇主題課程
使用104帳號登入學習精靈平台:免註冊、免安裝
彈性安排學習時間:每堂課約20~40分鐘,自由學習進度
-
💪完課證明是邁向AWS證照的最佳起點
完成這些免費生成式 AI 課程後,不僅奠定學習基礎,也能成為挑戰 AWS 正式認證的跳板。根據 Skillsoft 的《IT 技能與薪資調查》,AWS 認證普遍位居全球最高薪
IT 證照榜單,其中多項證照年薪平均高達十萬美元以上。這不只是證照,更是市場對你 AI 能力的信任保證。
🚩立即探索所有AWS認證考試:https://104_3672.pse.is/82p999
-
還沒準備好嗎?104提供豐富AWS認證培訓課程!
看更多
1 1 3645 2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