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晶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工程助理 / 符合度分析
工程助理 晶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大學

經歷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104職場力】

11/22 11:46

1 0 38 0
蒲朝棟

主任

11/21 11:00

真正讓你離職的,是主管還是工作?
當你每週日晚上就開始焦慮、週一早上鬧鐘一響就想砸爛手機時,你的腦中一定會浮現一個念頭:我要離職!
但你真的知道,你離職的原因是什麼嗎?
有時候,你以為是受不了工作內容的枯燥,但其實是受不了主管的瞎指揮。有時候,你以為是受不了主管的職場PUA,但其實只是拿主管當藉口,逃避這份工作本身就不適合你的事實。
搞不清楚痛苦的根源,你換了工作,也只會換來一個「一樣爛的輪迴」。
小周就經歷了這個痛苦的診斷期。
小周是個優秀的專案經理,但他最近超想辭職。他的主管是個標準的慣老闆,情緒化、愛改主意、總是深夜傳 Line。小周把所有負面情緒都歸咎於這位主管。
他說:「我真的想離開這個產業了!我懷疑我根本不適合當 PM,我應該去開咖啡廳,過簡單一點的生活...」
他想起以前跟著一位好主管時,儘管工作挑戰很大,但他真的樂在其中。現在的工作內容其實沒變,但每天都被這位新主管搞到身心俱疲。
轉折點在於小周意識到,他的情緒耗竭是主管造成的,但他的技能耗竭還沒發生。他需要的不是換跑道,而是「換一條船」。
在你遞出辭呈前,你必須先為你的痛苦做一次精準的「離職前診斷」。我們將痛苦分成兩種:「情緒消耗」和「技能消耗」。
你可以用以下三個問題,來判斷你該「辭掉工作」還是「辭掉主管」:
診斷一:焦慮源是什麼?
問題: 你的焦慮,是來自於工作內容本身(例如:想到要寫程式、跑業績、算帳)?還是只來自於想到要跟你的主管互動(例如:想到週一的晨會、下班後的 Line 訊息)?
判讀: 如果焦慮源是純粹的互動,那多半是主管關係問題。如果焦慮源是任務本身,那才是工作與職涯發展不符。
診斷二:技能與能量測試
問題: 這份工作,消耗的是你的「專業技能」與「腦力」?還是只消耗你的「情緒能量」與「時間」?
判讀: 如果你發現你的技能在不斷空轉、沒有成長,你的工作可能不適合你。如果你的技能很OK,但情緒電池被吸乾,那是主管的有毒環境造成。
診斷三:未來角色測試
問題: 假設明天你就換了一個能力好、尊重人的主管,你願意在這個產業、這個職位上再做五年嗎?
判讀: 如果答案是「願意」,那你的核心問題是主管。如果答案是「我根本不想做這個職位了」,那你的問題就是工作本身。
診斷清楚後,你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轉職建議。
三步驟,將痛苦轉為策略:
策略一:確診為「主管問題」:
先實施「向上管理」,再考慮「內部轉調」。 你的技能和熱情都還在,別浪費了!在遞出辭呈前,先實施你的「界線管理」和「專業溝通」技巧。如果無效,請利用公司的資源進行內部轉調,讓自己的職涯價值留在公司,但擺脫有毒主管。
策略二:
確診為「工作問題」:帶著薪水,邊做邊學! 你的情緒還沒崩潰,只是不喜歡工作。請不要衝動離職!你要做的是邊拿薪水,邊為你的下一個職涯規劃做準備。利用這份工作提供的資源,去考證照、去上課、去建立作品集。你的薪水,就是你轉職的「跑道基金」。
策略三:
確診為「兩者皆有」:尋找「高自治權」的新工作。 如果主管爛、工作又無聊,請立刻啟動轉職程序。你的篩選條件必須明確:「高自治權」和「強連結性」(能讓你看到工作與最終目標的連結)。
小周後來經過診斷,發現是典型的「情緒消耗」。
他沒有去開咖啡廳,而是決定「辭掉主管,不辭掉工作」。他實施了嚴格的「數位下班」界線,並在拿到一家更尊重 PM 的公司 Offer 後,平靜地離開。
他現在的新公司,還是做 PM,但他開心地說,現在的他,週一早上鬧鐘響起時,會不會感到恐懼。
你的時間和專業都很寶貴,不要讓你的「不滿」變成一個模糊的藉口。 精準地找到痛苦的根源,才能做出最對你有利的職涯發展決定。
看更多
0 0 92 0
職涯診所

11/21 09:29

0 0 303 0
【104職場力】

11/20 14:58

0 0 89 0
【104職場力】

11/20 14:51

0 0 70 0
104學習

產品

11/20 14:43

非工程師也能考!最新AI證照指南|零基礎先從哪張開始最容易通過?
AI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影響績效、升遷與錄取的職場必備能力關鍵。
根據104人力銀行最新數據,完成AI課程或擁有AI證照的求職者,面試邀約平均提升4倍;而標註 AI 技能的職缺年薪中位數高達80萬元,企業甚至有近5成願意開出「面議」、也就是薪資高於4萬的職缺搶人。AI技能已經成為職涯加速器。
▶️ AI證照≠技術人才限定 所有職場角色都可以考
無論是行銷、行政、客服、PM、人資、財會還是業務,現在的工作場景都需要用AI來提升效率、降低工時與強化成果。AI已成跨部門共通語言,而不再僅限RD或IT背景。
▶️ AI證照=面試敲門磚 搭配AI實戰力更加分
👉 AI證照建立「可信度」:證明你具備 AI 基礎能力與知識門檻
👉 AI作品集展現「即戰力」:讓企業看到你真的能用AI產生結果
▶️ AI證照有哪些?官方告訴你!
依照 數位發展部《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目前AI證照可分為:
🟡 素養型:不需寫程式、重視AI基礎素養與職場應用,適合一般上班族、跨領域轉職者。
🟡 工具型:需具備程式與模型實作能力,適合工程、資料、AI技術人員等職類。
🟡 專案型:同時具備AI素養與工具操作實務經驗,可領導大型AI導入專案,並熟悉情境應用。
📌 台灣官方認可的AI證照清單(最新重點整理)
以下難度評估係依通過率與考題的技術門檻綜合判斷而成,僅供參考,實際感受會因個人背景與準備程度而異。
一、素養類
1.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初級(經濟部)
特色:國家級認證,證書永久有效。考試範圍包含人工智慧概論與生成式AI應用兩科,考題靈活且重視實際應用,且難度隨梯次逐漸加深的趨勢。
難度:★★★☆
費用:1200元
通過率:38% (2025第四梯次為例)
建議備考時間:4-8週
2. 生成式AI能力認證(資策會)
特色:有明確的考試範圍與備考內容,證書兩年有效,通過率幾乎都有80%以上。
難度:★★☆
費用:1300元,另可加購雷達圖399元,紙本證書500元
通過率:70-80% (平均)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3. 生成式AI辦公室應用能力認證 (資策會)
特色:分學科與術科,評測生成式AI實際應用在文本創作、文案創作、圖像創作、簡報製作,強調AI實務操作,證書兩年有效,預計2026年開放報名。
難度:★★☆
費用:報名費2000元,另可加購雷達圖399元,紙本證書5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4. 人工智慧工程素養認證(資策會)
特色:應試條件需有基礎的Python語言與資料分析知識,有明確的考試範圍與備考內容,證書兩年有效。
難度:★★★★
費用:1300元,另可加購雷達圖399元,紙本證書5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4-8週
5. AI素養級認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特色:入門最友善,考題偏原理與應用情境,適合跨領域學習者
難度:★☆
費用:3000元
通過率:90%以上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6. TQC生成式AI應用與技術 實用/進階/專業(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測驗內容依照等級,從實用等級的AI概念,到專業等級的生成式AI應用、原理以及模型,全面檢測你是否真正理解 AI 背後的運作邏輯與使用方法。
難度:實用★★/進階★★★/專業★★★★
費用:1200元/每等級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料
建議備考時間:4-8週 (依等級不同)
7. TQC人工智慧應用與技術 實用/進階/專業(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測驗內容依照等級,從實用等級的AI 理論、到進階等級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演算法、到專業等級的資料分析、 Python 程式基礎等,強調AI觀念理解與技術應用能力。
難度:實用★★/進階★★★/專業★★★★
費用:1000元/每等級
通過率:未公布,專業級若有商管背景,搭配AI課程,通過率超過90%
建議備考時間:4-12週 (依等級不同)
8. EEC 企業電子化人工智慧應用師(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測驗內容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相關概論與情境應用為主。證書永久有效。
難度:★★★☆
費用:20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料
建議備考時間:3-6週
二、工具類
1. 生成式AI美術設計能力 初級/中級(資策會)
特色:測驗分成學科與術科,術科分數會加權60%,測驗範圍以生成式AI基礎知識,以及AI繪圖、圖片影片生成相關實務操作為主,需擅長各種AI生成工具因應術科題目,適合設計師、社群經營與內容行銷人員,證書有效期兩年。
難度:初級★★、中級★★★☆
費用:初級2000元、中級3600元
通過率:初級約70%以上,中級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3-8週
網址: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229  (生成式 AI 美術設計能力初級)、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230  (生成式 AI 美術設計能力中級)
2. iPAS AI應用規劃師 中級(經濟部)
特色:國家級認證,證書永久有效。考試範圍包括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以及大數據處理分析與應用、機器學習技術與應用兩科目擇一,適合已有AI相關技術開發經驗,以及參與過企業AI應用專案相關技術背景人士。
難度:★★★★
費用:1200元
通過率:63%
建議備考時間:6-12週
三、專案類
1. TQC+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電腦技能基金會)
特色:以術科考題重視程式技術與模型實作,適合已有Python基礎並具備機器學習相關實作經驗者,是一張具AI實務鑑別度的證照。
難度:★★★★★
費用:1800元
通過率:未有相關資訊
建議備考時間:6-12週
▶️ 想準備AI證照,建議順序
如果你沒有程式背景、或第一次接觸 AI,建議:
1️⃣ 先取得基礎素養型證照 → 建立門檻與可信度。
2️⃣ 再累積 2–3 個職務相關的AI應用作品集 → 展現成果。
3️⃣ 若想轉技術職,再進階工具類證照。
💡 常見問題集
❓:我不知道從哪張證照開始?
🅰️:先從「素養型AI證照」入門最快上手。
❓:沒時間準備很難嗎?
🅰️:多數素養類證照準備時間只需一個月、每天花一至兩小時準備,即可通過。
❓:會提高薪資嗎?
🅰️:企業更願意主動邀約、給更高薪的談判空間。
❓:我已經在職場,還需要嗎?
🅰️:讓績效呈現可量化成果,是升遷與跨領域轉職武器。
看更多
0 0 275 0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