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使用者體驗設計

使用者體驗設計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使用者體驗設計:負責設計和優化產品的整體使用者體驗,透過用戶研究、可用性測試和原型設計,確保產品符合用戶需求與期望。主要目標為提高使用者滿意度和產品轉換率。所需技能包括出色的跨部門協作能力,良好的溝通技巧,以及熟悉設計工具(如Sketch、Figma等)和使用者研究方法。面對台灣職場文化,其挑戰包括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以及深入理解本地使用者的行為模式,以設計出符合在地需求的產品體驗。」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使用者體驗設計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不知如何開始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技能挑戰:初級
目前等級:未達初級
78 人已通過「初級」測驗,通過率92%,和學習精靈一起探索知識、增強能力!
我要挑戰
Trulli Wu

產品經理

04/21 08:08

產品設計如何因應使用者行為碎片化
在當今數位時代,使用者行為的「碎片化」已成為產品經理在設計與營運產品時無法忽視的現象。所謂碎片化,指的是使用者在不同裝置、平台與情境間快速切換,行為模式變得零散且不可預測。這種現象對產品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但也帶來了創新機會。本文將以簡明易懂的方式,探討產品經理如何因應碎片化行為,並提供實務建議。
【什麼是使用者行為的碎片化?】
碎片化指的是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傾向於在短暫且分散的時間片段中與產品互動。例如,他們可能在通勤時用手機快速瀏覽應用程式、在工作空檔用平板回覆訊息,或在晚上用電腦深入探索某項功能。這種行為模式受到多種因素驅動:
- 多裝置使用:使用者在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智慧手錶間切換。
- 時間壓力: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傾向利用零碎時間完成任務。
- 資訊過載:大量內容與通知分散了使用者的注意力。
對產品經理來說,碎片化意味著需要設計出能適應多情境、跨平台,且能快速吸引並留住使用者的產品。
【產品設計與營運的應對策略】
1. 跨平台一致性
使用者可能在不同裝置間切換使用產品,因此確保跨平台的一致性至關重要。無論是介面設計、功能邏輯還是資料同步,都應讓使用者感受到無縫體驗。
建議:採用響應式設計(Responsive Design)或適應性設計(Adaptive Design),確保產品在不同螢幕尺寸上表現良好。
實例:像 Notion 這樣的工具,無論在手機或電腦上,介面與功能都保持高度一致,讓使用者隨時隨地都能上手。
2. 簡化核心功能
碎片化行為意味著使用者停留時間短,產品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提供價值。產品經理需要聚焦於核心功能,降低學習曲線。
建議:運用「80/20 法則」,優先優化 20% 的功能,讓 80% 的使用者需求得以滿足。避免功能過載。
實例:Instagram 將「瀏覽貼文」與「快速分享」作為核心,確保使用者能在幾秒內完成主要操作。
3. 情境化體驗
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不同,例如通勤時可能需要快速資訊,休閒時則可能想要深入探索。產品應根據情境動態調整內容或功能。
建議:利用 AI 或資料分析,根據使用者的時間、地點或行為模式,提供個人化內容。
實例:Spotify 會根據使用者是否在運動、通勤或放鬆時,推薦不同的播放清單。
4. 優化通知與互動
在碎片化情境中,通知是吸引使用者回訪的關鍵,但過多或不相關的通知可能導致反感。產品經理需要精準設計通知策略。
建議:使用 A/B 測試來優化通知的頻率與內容,確保它們與使用者當前需求相關。
實例:Duolingo 的提醒通知通常結合幽默與個人化,鼓勵使用者在碎片時間練習語言。
5. 數據驅動迭代
碎片化行為難以預測,產品經理需要透過數據分析來理解使用者模式,並持續優化產品。
建議:設定關鍵指標(KPI),如單次使用時長、跨裝置使用頻率等,並利用分析工具(如 Google Analytics 或 Mixpanel)追蹤。
實例:Netflix 透過分析使用者在不同裝置上的觀看習慣,優化其推薦算法與介面。
【常見挑戰與解決方案】
挑戰1:使用者流失率高,因碎片化行為導致無法建立長期黏性。
解決方案:設計遊戲化元素(如進度條、獎勵系統)或社群功能,增加使用者回訪動機。
挑戰2:跨平台開發成本高,中小型團隊難以負擔。
解決方案:優先聚焦主要使用場景,逐步擴展平台支援;或採用跨平台框架如 Flutter 或 React Native。
【結語】
使用者行為的碎片化是挑戰,也是機遇。產品經理需要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出靈活、簡潔且情境化的產品體驗。透過跨平台一致性、核心功能優化、情境化設計、精準通知與數據驅動迭代,產品不僅能適應碎片化行為,還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的產品設計帶來啟發!
看更多
0 0 246 0

熱門精選

104學習精靈

產品

33分鐘前

轉職首選!3 週從零到上手的數據分析師養成營 —— 104人力銀行 × 104學習精靈 × 緯育 TibaMe 聯合推出
想跨入高薪、有前景,又能左右商業決策的數據分析師職涯,但擔心自己沒有程式背景、時間不夠嗎?
這堂【數據分析師學習營】或許是你理想的起點。
✨ 首次跨界合作,更強大資源整合✨
這次由 104學習精靈 首度攜手 緯育 TibaMe 聯合打造。
⚡104人力銀行 × 104學習精靈:深耕職涯數據多年,最了解台灣企業用人需求,課程更貼近市場實際職缺。
⚡緯育 TibaMe:累積多年產業培訓經驗,專注於 IT、數據、AI 等熱門技能轉職養成,培訓模式完整,輔導成效有口碑。
這樣的合作,讓學員享有真實的培訓經驗,學習效果與轉職落地率都更具保障。
課程亮點一次看
🔥3 週密集實戰:短短三週密集訓練,快速掌握職場必備技能,不必耗費半年、一年時間啃課表。
🔥零基礎設計:無需工程背景,也不用寫程式,由淺入深帶你學會資料庫查詢(SQL)與數據視覺化工具 Power BI。
🔥實戰作品累績履歷實力:課程設計強調實務操作,結訓不僅懂工具,更手上有完成的作品,讓履歷直接升級。
🔥專屬平台與支援:透過共學社群與專業助教協助,學習不再孤單。
為什麼你該報名?
🟢快速起步,快速看成果:三週聚焦提速進展,是在職或時間有限者的最佳選擇。
🟢具備市場需求核心技能:SQL 與 Power BI,完全符合企業當前的數據分析需求。
🟢履歷實力落地具體化:實作作品比起只學理論更能打動雇主眼光。
🟢104 × 緯育 TibaMe 強強聯手:把資源與專業結合,讓學習不只停留在課程,而是直通「就業」與「轉職」。
👉 立即報名,搶先卡位:超小班就50位唷!
👉 刷中信/台新/玉山可享3期0利率!
👉 超早鳥優惠領$850券報名到9/24唷!
👉 前10名解鎖送500元Line點數,第11名起送200元Line點數,更多驚喜組合購,可再額外送100元Line點數
看更多
0 0 28 0

104學習精靈精選課程

看更多課程
想提升職場競爭力?專業技能課程看起來👇
學習精靈

07/12 00:00

70 3
知識貓星球

喵星人

2024/07/11

設計師必備的靈感網站:AIverse.design 介紹、使用教學、特色一次看!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設計師們需要掌握如何將這些技術應用於設計中,以提升用戶體驗和創造力。AIverse.design 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教學,幫助設計師了解並運用AI技術。這篇文章將介紹AIverse.design是什麼、如何使用它、特色有哪些,並探討其提供的AI設計工具。
▍AIverse.design是什麼?
AIverse.design 是一個專為設計師和創新者設計的網站,旨在提供關於AI和設計的教育資源和靈感。它擁有一個龐大的AI-UX交互庫,涵蓋了從不同產業到特定產品的多種AI應用範例,為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和實踐指導。
這個平台不僅僅是資料庫,更是一個教學平台,通過詳細的案例分析和實際應用展示,幫助設計師掌握如何將AI技術融入他們的設計工作中。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設計師,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有價值的資源。
▍如何使用AIverse.design
要開始使用AIverse.design,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 訪問網站:打開瀏覽器,進入AIverse.design。
● 創建帳戶:如果你是首次訪問,請註冊一個新帳戶。點擊頁面右上角的「Sign Up」按鈕,填寫必要的個人資訊並設置密碼。
● 瀏覽資源:創建帳戶後,可以瀏覽網站上的各種資源。主頁上有不同的分類,例如「溝通工具」、「創意工具」、「生產力工具」等。點擊任意一個分類即可查看相關的AI應用案例和教學資源。
● 學習教程:選擇你感興趣的教程或案例,開始學習。每個教程都包含詳細的步驟指導和實際應用示例,幫助你掌握AI技術的使用方法。
● 應用所學: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教程中的指導進行實際操作,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的設計工作中。AIverse.design 提供了多種實踐機會,確保你能夠靈活運用所學內容。
● 參與社群:AIverse.design 還擁有一個活躍的社區,你可以在這裡與其他設計師交流經驗,分享心得。參與社區活動,將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合作,提升自己的技能。
▍AI設計工具庫
AIverse.design 提供了一個廣泛的AI設計工具庫,涵蓋了多個領域和應用場景。這些工具幫助設計師更高效地完成設計任務,提升創造力和生產力。以下是一些重要的AI設計工具:
● 溝通工具:例如Microsoft Teams、Slack等,這些工具利用AI技術改善團隊溝通和協作。
● 創意工具:例如Adobe Photoshop、Canva等,這些工具幫助設計師更快速地生成和編輯圖像。
● 生產力工具:例如Google Docs、Microsoft Office等,這些工具利用AI技術提升文檔處理和數據分析的效率。
這些AI設計工具不僅可以幫助設計師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啟發他們的創意,讓設計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AIverse.design特色
AIverse.design 是設計師和創新者不可或缺的資源平台。它不僅提供了豐富的AI應用案例和工具,還通過詳細的教學資源幫助設計師掌握AI技術的應用方法。以下是一些該平台的特色:
● 多樣化的資源:
從不同產業和產品的角度,提供了廣泛的AI應用範例,讓設計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資源。
● 實踐導向的教學:
通過案例分析和實踐指南,幫助設計師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提高他們的實戰能力。
● 不斷更新的內容:
AIverse.design 的資源和教學內容會定期更新,確保設計師能夠獲得最新的AI技術資訊。
隨著AI技術的普及,設計師們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技術和工具。而 AIverse.design 是一個集教學、資源和工具於一體的綜合平台,致力於幫助設計師和創新者充分發揮AI技術的潛力。無論你是想提升設計技能,還是尋找創作靈感,這個平台都能為你提供有價值的支持。
➤ 立即去看看:https://aiverse.design/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看更多
0 0 639 0
學習精靈

08/15 00:00

42 3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1小時前

【2025 熱點】Amazon Quick Suite 評測與市場前景|AI 代理平台顛覆傳統 AIO 工具
Amazon Quick Suite 在 2025 年正式登場,這款全新 企業 AI 代理平台 被視為 Amazon 進軍生產力市場的重大佈局。與傳統 AIO(如 ChatGPT 類型的 AI 工具) 相比,Quick Suite 不僅能回應指令,更能透過代理人(Agent)自動執行複雜任務、整合企業工具並產生決策報告。隨著「Amazon AI 代理」、「企業 AI 工具」成為熱門搜尋關鍵字,這款產品也快速吸引了科技圈與商業領域的高度關注。
⚙️ Amazon Quick Suite 的核心亮點
工作流程自動化:透過 Quick Flows,只需自然語言即可建立跨部門工作流程。
數據驅動決策:結合 QuickSight 分析 與 Q Business 聊天代理,提供即時研究與決策建議。
客製化代理:企業可針對不同業務建立專屬代理,並跨團隊共享。
深度整合 AWS:安全性與穩定性有 AWS 作為後盾,方便與既有系統串接。
📊 Amazon Quick Suite vs AIO 工具比較
🚀 市場前景與挑戰
機會面:
全球企業對 AI 代理平台 的需求正快速增加,超過 40% 的公司計劃在 2026 年前導入 AI 自動化。
AWS 的雲端與數據優勢,將幫助 Quick Suite 建立生態壁壘。
挑戰面:
權限與資料存取的複雜度,可能成為企業導入時的顧慮。
目前仍在測試階段,穩定性與使用者體驗需要進一步優化。
競爭激烈:Microsoft Copilot、Google Gemini、Salesforce Agent 都已在市場上爭奪份額。
✅ 總結
Amazon Quick Suite 不只是另一個 AI 工具,而是能夠改變企業工作流程的 AI 代理平台。它與傳統 AIO 的最大區別在於 自動化能力與多工具整合性,對追求效率與智慧決策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選擇。
看更多
0 0 38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